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缪应芹(1988—),女,汉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法学硕士,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摘要:本文对托马斯·冯·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的思想观点(即社会工作的前身和起源)与社会工作理论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
在社会工作起始阶段,主要探讨社会工作的神学和哲学,经院哲学家托马斯·冯·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从神学中总结出的许多的理论观点,特别是他从基督教义中所吸取的“爱上帝,爱他人”“对贫困者的救济”对社会工作的萌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初始阶段的理论进行阐述,试图为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一、斯·冯·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的社会工作理论
(一)神圣的秩序。中世纪的等级秩序反映出“上帝的秩序”。对他来说,这种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平等是自然的,从一开始是上帝所愿的。在阿奎那的宗教伦理中,爱德(Charity)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友谊,而且这种人与上帝之间的友谊—爱德又是有秩序的且永恒的。他认为,爱上帝在万物之上,但是也不能驻足于上帝,还要扩展至我们自己、近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家人及其友人)、自己的身体、罪人、敌人等。他还认为在人的本性之中潜藏着巨大的力量,通过惩罚和法律把他引在正道上。
(二)爱上帝,爱他人。爱上帝的信条:“你用你全部的心,全部的灵魂和全部的力量爱主,你的上帝。”爱他人的信条:“你要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他人”,这里的他人指周围所有的人,特别是你的敌人,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圣爱是基督教伦理思想的核心所在,它超越了人的种种局限,而融入到上帝的爱之中,从而实现对人性的拯救和完善。他认为圣爱是以神圣的至福为目的的,它直接对象有以下的三点:其一,上帝,其自身就拥有至福;其二,理性生物,他们能够分享至福,其中又可以分为自我和邻居;其三,我们的身体,至福通过我们的心灵回报到身体上来。具体而言,在圣爱之中的关爱是这样的,每一个人爱上帝,其次,他爱自我;最后,他爱邻人。在他的同胞中,他应当给予和他更紧密地相结合或相关联的人更多的帮助和相互间的帮助。他的爱的秩序不仅表现在效果上,即实际我们怎么去爱,而且也表现在关爱本身,即我们应该怎么去爱。
(三)贫穷、帮助穷人和施舍穷人。他认为人们的首要任务是敬畏上帝,拯救灵魂。劳动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而仅仅是获得生活所需。而贫困是进入天堂的的前提条件,“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引自马太音符5,第3句)“富人很难进入天堂,……骆驼穿过针眼比富人进入天堂容易得多”(引自马太音符19,第23句)。仁慈、行善、帮助穷人是一种宗教伦理义务,但是这种观点的核心不是需要帮助的人,即获得救济的人和施舍的人,而是行善者即财富的所有者,所有有剩余的财富的人,有义务把多出来的部分交与需要的人。苦难和救济被看作是宗教性的和伦理性的,而不是经济性的和社会性的。如果没有盈余的人去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是出于正确的信仰和信念。但是当捐赠者让被救济者有所盈余,那是错误的。他认为没有必要改变社会秩序,让穷人摆脱贫困。穷人是一个必要的存在,只是为了富人进入天堂。
(四)公共利益。在他看来政治社会是由很多的人组成的,每一个人的利益需求是不同的,公共利益作为政治利共同体的整体善,必然是由许多的不同因素构成的。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分,他认为根据实践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其一,由祭司们负责的促进和实现的精神属性的公共利益;其二,由治理社会的统治者负责促进和实现的涉及公共秩序、社会安宁、物质福利等方面的公共利益;其三,由军人负责促进和实现的国家安全方面的公共利益[1]。“人成为其中一部分的政治社会不仅帮助他取得由一个国家的许多不同工业生产的这样一些物质福利,而且也帮助他求得精神上的幸福”(引自《阿奎那政治著作选》,1982,第119页)。他在关注一般社会公众对社会秩序、社会发展、公序良俗等方面普遍性利益需求时,也特别关注到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提出济贫也是世俗统治者应当实现和促进的公共利益事项[2]。
(五)慈善之举。他认为从神性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由形式和质料结合而成的,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人除了有理性认知以外,还有自我保存、生存欲求和意志活动的能力,人的行为活动是趋乐避苦的,人的一切德行都是本性中自然倾向的表现。这种自然倾向的根源在于上帝赋予人类内心的一种行善避恶的道德自然律。
二、对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借鉴价值
社会工作是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其专业的知识体系、价值和伦理都植根于西方国家的传统之中。而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将社会工作引入到我国社会体系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来自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对中国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乃至现实制度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适应问题。
(一)阿奎那的“爱德”秩序对我国儒家“仁爱”秩序观的支持。近年来在基督教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的文章中,较多的强调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普遍性,批评儒家“仁爱”思想中重视血亲关系而缺乏普遍性。但是不然,从《圣经》,到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也有无数关于人间血缘亲情之爱的论述。不同的是基督文化传统中血缘之爱是服从于上帝之爱的,只有爱上帝的前提下,才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乃至周围的人。他在《神学大全》第二部分对爱德秩序的论述,并以此为基础,为儒家的“仁爱”秩序思想提供一种“支持”,以彰显儒家仁爱秩序在世俗世界里的普世意义。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社会工作要在这样的文化之下发展,则要更好的理解和实施这种爱德秩序对仁爱秩序的“支持”作用,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文化环境。
(二)辅助性原则和对我国传统救济模式的支持。阿奎那社会工作理论的辅助性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辅助性原则强调自下而上的义务,“自助—家庭—社会—国家”的救助模式。在中国的传统救济中,也是由亲至疏、自下而上的救助模式。这启示我国本土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帮助其受助者“自助—互助—助他”,而不是等待国家的帮助。在我国可以借助这一原则与中国原有的由亲至疏、自下而上的救助模式相结合,特别是在个案工作中,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任何成员所面临的问题,都需各个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鼓励,这样可能个案工作在解决问题和提高个人福利方面,会起到更重大的作用。
三、总结
总之,阿奎那的理论观点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在运用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引入国外社会工作理论时,首先要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检验。在理论检验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社会工作的知识、技能技巧和价值体系进行梳理,同时也要对社会工作专业所涉及到的中国各个社会结构进行考察,在二者的对比之中发现双方在互相適应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在理论上制定本土化的方案和策略,这样才能使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发挥其作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范沁芳.在调和中传承和创新—托马斯.阿奎那.法学研究[J]. 2007,(9):127-129.
[2]徐春玲.邓李贇.试论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人性论[N].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99-100.
[3]张威.社会工作理论课程笔记.四川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2012.
[4]刘素民.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07,(5).
摘要:本文对托马斯·冯·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的思想观点(即社会工作的前身和起源)与社会工作理论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
在社会工作起始阶段,主要探讨社会工作的神学和哲学,经院哲学家托马斯·冯·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从神学中总结出的许多的理论观点,特别是他从基督教义中所吸取的“爱上帝,爱他人”“对贫困者的救济”对社会工作的萌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初始阶段的理论进行阐述,试图为我国本土社会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一、斯·冯·阿奎那(Thomas Von Aquin)的社会工作理论
(一)神圣的秩序。中世纪的等级秩序反映出“上帝的秩序”。对他来说,这种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平等是自然的,从一开始是上帝所愿的。在阿奎那的宗教伦理中,爱德(Charity)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友谊,而且这种人与上帝之间的友谊—爱德又是有秩序的且永恒的。他认为,爱上帝在万物之上,但是也不能驻足于上帝,还要扩展至我们自己、近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家人及其友人)、自己的身体、罪人、敌人等。他还认为在人的本性之中潜藏着巨大的力量,通过惩罚和法律把他引在正道上。
(二)爱上帝,爱他人。爱上帝的信条:“你用你全部的心,全部的灵魂和全部的力量爱主,你的上帝。”爱他人的信条:“你要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他人”,这里的他人指周围所有的人,特别是你的敌人,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圣爱是基督教伦理思想的核心所在,它超越了人的种种局限,而融入到上帝的爱之中,从而实现对人性的拯救和完善。他认为圣爱是以神圣的至福为目的的,它直接对象有以下的三点:其一,上帝,其自身就拥有至福;其二,理性生物,他们能够分享至福,其中又可以分为自我和邻居;其三,我们的身体,至福通过我们的心灵回报到身体上来。具体而言,在圣爱之中的关爱是这样的,每一个人爱上帝,其次,他爱自我;最后,他爱邻人。在他的同胞中,他应当给予和他更紧密地相结合或相关联的人更多的帮助和相互间的帮助。他的爱的秩序不仅表现在效果上,即实际我们怎么去爱,而且也表现在关爱本身,即我们应该怎么去爱。
(三)贫穷、帮助穷人和施舍穷人。他认为人们的首要任务是敬畏上帝,拯救灵魂。劳动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而仅仅是获得生活所需。而贫困是进入天堂的的前提条件,“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引自马太音符5,第3句)“富人很难进入天堂,……骆驼穿过针眼比富人进入天堂容易得多”(引自马太音符19,第23句)。仁慈、行善、帮助穷人是一种宗教伦理义务,但是这种观点的核心不是需要帮助的人,即获得救济的人和施舍的人,而是行善者即财富的所有者,所有有剩余的财富的人,有义务把多出来的部分交与需要的人。苦难和救济被看作是宗教性的和伦理性的,而不是经济性的和社会性的。如果没有盈余的人去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是出于正确的信仰和信念。但是当捐赠者让被救济者有所盈余,那是错误的。他认为没有必要改变社会秩序,让穷人摆脱贫困。穷人是一个必要的存在,只是为了富人进入天堂。
(四)公共利益。在他看来政治社会是由很多的人组成的,每一个人的利益需求是不同的,公共利益作为政治利共同体的整体善,必然是由许多的不同因素构成的。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分,他认为根据实践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其一,由祭司们负责的促进和实现的精神属性的公共利益;其二,由治理社会的统治者负责促进和实现的涉及公共秩序、社会安宁、物质福利等方面的公共利益;其三,由军人负责促进和实现的国家安全方面的公共利益[1]。“人成为其中一部分的政治社会不仅帮助他取得由一个国家的许多不同工业生产的这样一些物质福利,而且也帮助他求得精神上的幸福”(引自《阿奎那政治著作选》,1982,第119页)。他在关注一般社会公众对社会秩序、社会发展、公序良俗等方面普遍性利益需求时,也特别关注到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提出济贫也是世俗统治者应当实现和促进的公共利益事项[2]。
(五)慈善之举。他认为从神性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是由形式和质料结合而成的,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人除了有理性认知以外,还有自我保存、生存欲求和意志活动的能力,人的行为活动是趋乐避苦的,人的一切德行都是本性中自然倾向的表现。这种自然倾向的根源在于上帝赋予人类内心的一种行善避恶的道德自然律。
二、对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借鉴价值
社会工作是发端于西方国家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其专业的知识体系、价值和伦理都植根于西方国家的传统之中。而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将社会工作引入到我国社会体系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来自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对中国文化传统、社会结构乃至现实制度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适应问题。
(一)阿奎那的“爱德”秩序对我国儒家“仁爱”秩序观的支持。近年来在基督教与儒家思想比较研究的文章中,较多的强调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普遍性,批评儒家“仁爱”思想中重视血亲关系而缺乏普遍性。但是不然,从《圣经》,到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也有无数关于人间血缘亲情之爱的论述。不同的是基督文化传统中血缘之爱是服从于上帝之爱的,只有爱上帝的前提下,才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乃至周围的人。他在《神学大全》第二部分对爱德秩序的论述,并以此为基础,为儒家的“仁爱”秩序思想提供一种“支持”,以彰显儒家仁爱秩序在世俗世界里的普世意义。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社会工作要在这样的文化之下发展,则要更好的理解和实施这种爱德秩序对仁爱秩序的“支持”作用,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文化环境。
(二)辅助性原则和对我国传统救济模式的支持。阿奎那社会工作理论的辅助性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辅助性原则强调自下而上的义务,“自助—家庭—社会—国家”的救助模式。在中国的传统救济中,也是由亲至疏、自下而上的救助模式。这启示我国本土社会工作可以通过帮助其受助者“自助—互助—助他”,而不是等待国家的帮助。在我国可以借助这一原则与中国原有的由亲至疏、自下而上的救助模式相结合,特别是在个案工作中,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任何成员所面临的问题,都需各个家庭成员的支持和鼓励,这样可能个案工作在解决问题和提高个人福利方面,会起到更重大的作用。
三、总结
总之,阿奎那的理论观点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在运用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引入国外社会工作理论时,首先要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检验。在理论检验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社会工作的知识、技能技巧和价值体系进行梳理,同时也要对社会工作专业所涉及到的中国各个社会结构进行考察,在二者的对比之中发现双方在互相適应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在理论上制定本土化的方案和策略,这样才能使社会工作在中国本土文化中发挥其作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范沁芳.在调和中传承和创新—托马斯.阿奎那.法学研究[J]. 2007,(9):127-129.
[2]徐春玲.邓李贇.试论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人性论[N].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99-100.
[3]张威.社会工作理论课程笔记.四川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2012.
[4]刘素民.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