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寒风袭袭的股市让不少股民都很“受伤”,股票深套、基金跌破净值,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也遭遇滑铁卢。投资者不免心生疑问:现在究竟该投资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东莞市证券研究会秘书长李大霄。
李大霄认为,中国股市还仍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而目前投资市场气氛低迷,究其原因是来自股市的高估值。尽管股指跌破5000点,但风险还未释放完全,仍有下探空间。因此,对于高位套牢的股民,应坚持“多收获、少播种、多止损、少补仓”的操作思维。
破五千加重股民心理压力
《私人理财》:11月22日大盘跌破5000点,23日早上继续低开之后出现反弹。因此,投资者都期望11月26日会出现“红色星期一”,然而当日大盘在高开之后仍以4958.85点收市。您怎么看待5000点这道防线的破灭,以及带来的市场影响?
李大霄:上证指数跌破5000点,对大多数股民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直接考验股民最终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挑战心理防线所产生的市场影响也是相当强劲的,首先它破坏了技术面,直接挑战半年线;其二,从6100点至4900点的狂跌对投资者的心态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三,让投资者不明白的是,在跌幅前沿的都是蓝筹股,这个市场究竟是怎么了?这些都让投资者重新思考对市场的认识。
当然。目前从市场来看仍未摆脱疲软的走势,上证指数难言回到上升通道。此外,市场的做多意愿不够充足,市场缺乏明显的领涨热点,从而使得市场缺乏领头羊所带来的强劲牵引力。
《私人理财》:在跌破5000点后,市场上不少人认为接下来将会有一波反弹,但这反弹幅度有多大、多强呢?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大霄:虽然股指跌破5000点,市场可能面临反弹,但我认为这也只能是弱势反弹,现在还不是中长线投资者进场的时候。反弹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发行大盘股减速。由于国内A股市场市近期走势萎靡不振,再加上港股等周边市场大幅动荡的拖累,大盘股的发行使得申购新股成为不少投资者的选择,造成资金分流加剧,场内存量资金明显不足。二是新基金的重新批量发行。11月以来,随着股市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沉寂两个多月的国内基金发行市场又迎来了数只新基金发行,且近期有10余只基金陆续赴京上“评审会”。如果新基金发行重新开闸,将为市场带来新的“血液”。 但从目前情况看来,基金发行依然保持着张弛有序的节奏,大量新基金短时间内推出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目前投资者不要在弱势中去盲目抢反弹,去轻易抄底,应保存自己的实力,保存自己的牛市利润。
应高度重视政策变化
《私人理财》:近期,监管层进一步明确了市场的泡沫;同时兵分两路进行调控:一方面成立稽查队,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一方面监管基金公司,从资金层面严控资金流入。如今,行政与市场手段双管齐下的措施开始奏效。您对管理层的做法有什么理解?
李大霄:这一改革是加强证券执法的重大举措,它对资本市场起到了法制监管的作用。其实自今年9月底证监会就一直在警示基金公司注意市场风险,以前只不过是暗示,直到出台44号文件,监管目的更进一步明确。在目前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证监会加强稽查方面的力量,充分说明了监管层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由于之前小部分机构片面追求规模和短期排名,导致市场投资行为严重短期化,忽视流动性风险,这些机构又扎堆在过高估值股票,造成市场的泡沫越来越大。随着目前监管的趋严,规范加强已经是明显信号,监管层有意挤压日益浓重的投机泡沫,肃清投资市场。
《私人理财》:政策面不时出现一些消息和政策,这些政策变化对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李大霄:从A股市场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经验来看,政策的动向无论如何应该得到最高度的重视,进而高度评估政策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不能否认,我们现在的市场性质仍然是新兴市场,市场里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储蓄存款的转移,而这也正是风险存在的根源。现在负利率的现实,促使储蓄资金大规模转移到高风险资产,但这种状态在资产价格波动出现时将表现得异常不稳定。毕竟,事实上我们是用全世界最低风险承受能力的储蓄存款向全世界最高估值的资产转移。而在这个大规模的转移过程中,低风险承受能力者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在近期,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是,管理者对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的工作愈来愈重视。
总的来说,要充分理解现阶段市场,不要因市场的迅猛上升而忽视了仍然是新兴市场的本质,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以国有经济成分转轨而来的市场结构,因此,更应高度重视政策的变化。
我国股市新兴加转轨特征明显
《私人理财》:近期上证指数从6100跌至4900点,A股的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的释放?下跌空间还有多大?当然,在下跌的过程中,不少人深套其中。这给投资者什么样的反思?对于这类投资者,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李大霄:虽然上证指数从6100跌至4900点,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但是还没有完全释放,可能还有下跌的空间。
这次大牛市中,不少投资者深套其中,这给了投资者深刻的教育。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18年的飞速发展阶段中,虽然已经速度惊人,但仍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以国有经济成分转轨而来的市场结构,市场仍然存在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并未完全分开的事实,市场参与各方对真正的股东文化认识和理解可能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证券市场的本意应该是投融资的场所,但由于理解的偏差,更加多的人仍然理解为只是融资的场所,好多行为更多是偏向融资方而非投资方,而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资本饥渴状态更重融资行为比回报重要得多的心态。这样的大环境中,投资方的风险相对于融资方就明显凸现了。
由于中国A股市场还比较新,很多投资者刚刚接触,对股票的无限供应特性估计不足,往往在一个相对的供应控制的特殊阶段中忽视了原来应有的特性,过高的价格是不能抵御一旦放开供应时的风险。
对于套牢的投资者来说,目前要把握“12字”操作法——“多收获、少播种、多止损、少补仓”。不少股民也期待能在2008年有所收获,不可否认,2008年仍有获利机会,但是不要太过于乐观。2008年的机会是在2007年估值高点以下的空间内产生的。
《私人理财》:在研究证券工作多年的您对中国股市有什么样的深刻理解?
李大霄: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指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征依然突出。可见,在“赚钱效应”的驱动下,市场非理性投资行为上升,从而导致风险积聚。在目前蓝筹股暴跌的情况下,让投资者疑惑:垃圾股业绩不好,但如今蓝筹股也靠不住。那到底该买什么?其实这也是市场的困惑,究其原因是市场估值过高。由于现在的资本市场的结构很不完善,重股轻债的习惯使得股票的规模远大债券市场,高估值也就得以产生。
此外,我们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推出平衡市场的规则,也许是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也许是担心负面的影响,也许是考虑需要高股价还是需要合理股价。而合理股价是平衡投资者和融资者利益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的证券市场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
另外,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市场是以国有经济成分转轨而来的市场结构,市场仍然存在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并未完全分开的事实,市场参与各方对真正的股东文化认识和理解可能还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对于套牢的投资者来说,目前要把握“12字”操作法——“多收获、少播种、多止损、少补仓”。
李大霄:现任东莞市证券研究会秘书长、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东莞市金融学会理事、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东莞市财政局特聘专家。获东莞市、广东省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多个奖项。
李大霄认为,中国股市还仍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而目前投资市场气氛低迷,究其原因是来自股市的高估值。尽管股指跌破5000点,但风险还未释放完全,仍有下探空间。因此,对于高位套牢的股民,应坚持“多收获、少播种、多止损、少补仓”的操作思维。
破五千加重股民心理压力
《私人理财》:11月22日大盘跌破5000点,23日早上继续低开之后出现反弹。因此,投资者都期望11月26日会出现“红色星期一”,然而当日大盘在高开之后仍以4958.85点收市。您怎么看待5000点这道防线的破灭,以及带来的市场影响?
李大霄:上证指数跌破5000点,对大多数股民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直接考验股民最终的心理承受能力。这种挑战心理防线所产生的市场影响也是相当强劲的,首先它破坏了技术面,直接挑战半年线;其二,从6100点至4900点的狂跌对投资者的心态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三,让投资者不明白的是,在跌幅前沿的都是蓝筹股,这个市场究竟是怎么了?这些都让投资者重新思考对市场的认识。
当然。目前从市场来看仍未摆脱疲软的走势,上证指数难言回到上升通道。此外,市场的做多意愿不够充足,市场缺乏明显的领涨热点,从而使得市场缺乏领头羊所带来的强劲牵引力。
《私人理财》:在跌破5000点后,市场上不少人认为接下来将会有一波反弹,但这反弹幅度有多大、多强呢?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大霄:虽然股指跌破5000点,市场可能面临反弹,但我认为这也只能是弱势反弹,现在还不是中长线投资者进场的时候。反弹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发行大盘股减速。由于国内A股市场市近期走势萎靡不振,再加上港股等周边市场大幅动荡的拖累,大盘股的发行使得申购新股成为不少投资者的选择,造成资金分流加剧,场内存量资金明显不足。二是新基金的重新批量发行。11月以来,随着股市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沉寂两个多月的国内基金发行市场又迎来了数只新基金发行,且近期有10余只基金陆续赴京上“评审会”。如果新基金发行重新开闸,将为市场带来新的“血液”。 但从目前情况看来,基金发行依然保持着张弛有序的节奏,大量新基金短时间内推出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目前投资者不要在弱势中去盲目抢反弹,去轻易抄底,应保存自己的实力,保存自己的牛市利润。
应高度重视政策变化
《私人理财》:近期,监管层进一步明确了市场的泡沫;同时兵分两路进行调控:一方面成立稽查队,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一方面监管基金公司,从资金层面严控资金流入。如今,行政与市场手段双管齐下的措施开始奏效。您对管理层的做法有什么理解?
李大霄:这一改革是加强证券执法的重大举措,它对资本市场起到了法制监管的作用。其实自今年9月底证监会就一直在警示基金公司注意市场风险,以前只不过是暗示,直到出台44号文件,监管目的更进一步明确。在目前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证监会加强稽查方面的力量,充分说明了监管层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由于之前小部分机构片面追求规模和短期排名,导致市场投资行为严重短期化,忽视流动性风险,这些机构又扎堆在过高估值股票,造成市场的泡沫越来越大。随着目前监管的趋严,规范加强已经是明显信号,监管层有意挤压日益浓重的投机泡沫,肃清投资市场。
《私人理财》:政策面不时出现一些消息和政策,这些政策变化对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李大霄:从A股市场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经验来看,政策的动向无论如何应该得到最高度的重视,进而高度评估政策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不能否认,我们现在的市场性质仍然是新兴市场,市场里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储蓄存款的转移,而这也正是风险存在的根源。现在负利率的现实,促使储蓄资金大规模转移到高风险资产,但这种状态在资产价格波动出现时将表现得异常不稳定。毕竟,事实上我们是用全世界最低风险承受能力的储蓄存款向全世界最高估值的资产转移。而在这个大规模的转移过程中,低风险承受能力者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在近期,我们观察到的事实是,管理者对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的工作愈来愈重视。
总的来说,要充分理解现阶段市场,不要因市场的迅猛上升而忽视了仍然是新兴市场的本质,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以国有经济成分转轨而来的市场结构,因此,更应高度重视政策的变化。
我国股市新兴加转轨特征明显
《私人理财》:近期上证指数从6100跌至4900点,A股的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的释放?下跌空间还有多大?当然,在下跌的过程中,不少人深套其中。这给投资者什么样的反思?对于这类投资者,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李大霄:虽然上证指数从6100跌至4900点,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但是还没有完全释放,可能还有下跌的空间。
这次大牛市中,不少投资者深套其中,这给了投资者深刻的教育。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18年的飞速发展阶段中,虽然已经速度惊人,但仍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以国有经济成分转轨而来的市场结构,市场仍然存在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并未完全分开的事实,市场参与各方对真正的股东文化认识和理解可能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证券市场的本意应该是投融资的场所,但由于理解的偏差,更加多的人仍然理解为只是融资的场所,好多行为更多是偏向融资方而非投资方,而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资本饥渴状态更重融资行为比回报重要得多的心态。这样的大环境中,投资方的风险相对于融资方就明显凸现了。
由于中国A股市场还比较新,很多投资者刚刚接触,对股票的无限供应特性估计不足,往往在一个相对的供应控制的特殊阶段中忽视了原来应有的特性,过高的价格是不能抵御一旦放开供应时的风险。
对于套牢的投资者来说,目前要把握“12字”操作法——“多收获、少播种、多止损、少补仓”。不少股民也期待能在2008年有所收获,不可否认,2008年仍有获利机会,但是不要太过于乐观。2008年的机会是在2007年估值高点以下的空间内产生的。
《私人理财》:在研究证券工作多年的您对中国股市有什么样的深刻理解?
李大霄: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指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征依然突出。可见,在“赚钱效应”的驱动下,市场非理性投资行为上升,从而导致风险积聚。在目前蓝筹股暴跌的情况下,让投资者疑惑:垃圾股业绩不好,但如今蓝筹股也靠不住。那到底该买什么?其实这也是市场的困惑,究其原因是市场估值过高。由于现在的资本市场的结构很不完善,重股轻债的习惯使得股票的规模远大债券市场,高估值也就得以产生。
此外,我们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推出平衡市场的规则,也许是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也许是担心负面的影响,也许是考虑需要高股价还是需要合理股价。而合理股价是平衡投资者和融资者利益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的证券市场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
另外,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市场是以国有经济成分转轨而来的市场结构,市场仍然存在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并未完全分开的事实,市场参与各方对真正的股东文化认识和理解可能还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对于套牢的投资者来说,目前要把握“12字”操作法——“多收获、少播种、多止损、少补仓”。
李大霄:现任东莞市证券研究会秘书长、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东莞市金融学会理事、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东莞市财政局特聘专家。获东莞市、广东省及中国证券业协会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