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用探究式教学打造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个体得到培育与发展的课堂,是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提高的课堂,也是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活力课堂。下面笔者以《望远镜和显微镜》为例,谈谈自己对探索与实践探究式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第一次实践与反思
笔者全盘照搬书上的做法,导致实验过程过于简单,学生对于成像的特点也不理解,为后续学习增加了难度。整节物理课变成了“展示课”“理论课”,让原本有趣、活动丰富的物理课堂变的“面目可憎”。因为这次活动成了验证结果的实验,学生虽然能按照要求完成,但不懂成像的原因,也没有探究的乐趣,导致后面的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
1.教师自身误区
(1)没有认真研读新课标、教师用书。《望远镜和显微镜》位于本章之末,本意是作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的拓展和应用,以及让学生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史,知道这些光学器材的发明和使用对人类的重要影响,通过学习拓展学生思路,让他们意识到透镜并不是只可单独使用,组合使用能达意向不到的效果,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果能精心设计这节课的各个环节,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的理解,有利于总结和进一步拓展教材内容。
(2)赶进度。本节课是光现象的最后一节课,笔者一开始认为到凸透镜成像规律结束时,学生实验就已经结束。为了省时间,剩下的就略讲一下。殊不知《望远镜和显微镜》其实是透镜的应用,如果能展开探究的话,学生会对透镜的特点有更好的理解,并可培养其探究意识和能力。赶进度这种简单省事的做法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也会使其逐步丧失探究能力。
2.学生主观意识不够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太麻烦”,要动手操作、细心观察才能分析得出结论,所以他们就懒得思考,只是把“结论”背下来,就万事大吉了。结果遇到题目的时候彻底傻眼。究其原因就是对探究的过程缺乏了解,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拿起实验来就做,不听实验目的,做了再说,纯粹把探究活动当成活动游戏,毫无目的和方法而言,自然也没有达到培养探究能力和生成思维方式的目的了。
二、第二次实践与反思
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把这个活动改成探究的形式,即在课题引入方面利用一个凹透镜、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用透镜的组合来观察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交流合作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情景再现:
问题:利用透镜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像,如果我们把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约400年前在荷兰的一个小镇上,一个磨眼镜片的手艺人不经意间透过一前一后放置的两个镜片去看远处的景物,结果发现这些景物近了许多……
请大家用这些器材看远处的房屋,重温这个伟大的发现吧。
探究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反复实验、交流讨论,最终归纳得出了两种透镜的组合都可以达到目的。一种是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像;另一种是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以凹透镜作为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像。教师在此结论的基础上顺势介绍了两类望远镜,前者为开普勒望远镜,后者为伽利略望远镜。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继续探究,利用三个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怎样组合是显微镜的原理。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操作明显更加顺畅,通过实验、交流后归纳得出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物镜,以焦距较的长凸透镜作为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像。
通过两次探究活动,学生了解到利用透镜的组合可以制作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模型,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讲解,这样一定会事半功倍。在整节课中,虽然两个探究活动占了近30分钟的时间,但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行总结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组合,以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和对比学习等方式打造了活力课堂。
三、思考与感悟
第一,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多设置探究实验,让学生有意外发现。就像这节课中,两次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交流和评估等步骤,学生真正地参与了整个实验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
第二,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改进实验方法、器材,灵活应变。笔者在第一次上这节课时,照本宣科,结果学生跟着活动重复了一遍,没有收获,连实验的流程也很模糊。后来,笔者大胆尝试了三个透镜的探究,因为探究器材很多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积极动脑、动手,讨论热烈,并自行得出结论,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动脑、勤于动手,享受探究过程。教师要放手课堂,起“穿针引线”作用,给予学生适时点拨,诱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最终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物理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挖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作为“领路人”,不仅要让学生走得快,更要让他们走得远。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深入思考充分利用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多点智慧的交集和碰撞,让物理课堂多一份活力和新意!
一、第一次实践与反思
笔者全盘照搬书上的做法,导致实验过程过于简单,学生对于成像的特点也不理解,为后续学习增加了难度。整节物理课变成了“展示课”“理论课”,让原本有趣、活动丰富的物理课堂变的“面目可憎”。因为这次活动成了验证结果的实验,学生虽然能按照要求完成,但不懂成像的原因,也没有探究的乐趣,导致后面的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
1.教师自身误区
(1)没有认真研读新课标、教师用书。《望远镜和显微镜》位于本章之末,本意是作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的拓展和应用,以及让学生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史,知道这些光学器材的发明和使用对人类的重要影响,通过学习拓展学生思路,让他们意识到透镜并不是只可单独使用,组合使用能达意向不到的效果,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果能精心设计这节课的各个环节,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的理解,有利于总结和进一步拓展教材内容。
(2)赶进度。本节课是光现象的最后一节课,笔者一开始认为到凸透镜成像规律结束时,学生实验就已经结束。为了省时间,剩下的就略讲一下。殊不知《望远镜和显微镜》其实是透镜的应用,如果能展开探究的话,学生会对透镜的特点有更好的理解,并可培养其探究意识和能力。赶进度这种简单省事的做法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也会使其逐步丧失探究能力。
2.学生主观意识不够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太麻烦”,要动手操作、细心观察才能分析得出结论,所以他们就懒得思考,只是把“结论”背下来,就万事大吉了。结果遇到题目的时候彻底傻眼。究其原因就是对探究的过程缺乏了解,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拿起实验来就做,不听实验目的,做了再说,纯粹把探究活动当成活动游戏,毫无目的和方法而言,自然也没有达到培养探究能力和生成思维方式的目的了。
二、第二次实践与反思
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把这个活动改成探究的形式,即在课题引入方面利用一个凹透镜、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用透镜的组合来观察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交流合作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情景再现:
问题:利用透镜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像,如果我们把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约400年前在荷兰的一个小镇上,一个磨眼镜片的手艺人不经意间透过一前一后放置的两个镜片去看远处的景物,结果发现这些景物近了许多……
请大家用这些器材看远处的房屋,重温这个伟大的发现吧。
探究活动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反复实验、交流讨论,最终归纳得出了两种透镜的组合都可以达到目的。一种是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像;另一种是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以凹透镜作为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像。教师在此结论的基础上顺势介绍了两类望远镜,前者为开普勒望远镜,后者为伽利略望远镜。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继续探究,利用三个透镜观察近处的物体,怎样组合是显微镜的原理。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操作明显更加顺畅,通过实验、交流后归纳得出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物镜,以焦距较的长凸透镜作为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像。
通过两次探究活动,学生了解到利用透镜的组合可以制作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模型,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讲解,这样一定会事半功倍。在整节课中,虽然两个探究活动占了近30分钟的时间,但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行总结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组合,以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和对比学习等方式打造了活力课堂。
三、思考与感悟
第一,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多设置探究实验,让学生有意外发现。就像这节课中,两次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猜想、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交流和评估等步骤,学生真正地参与了整个实验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
第二,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改进实验方法、器材,灵活应变。笔者在第一次上这节课时,照本宣科,结果学生跟着活动重复了一遍,没有收获,连实验的流程也很模糊。后来,笔者大胆尝试了三个透镜的探究,因为探究器材很多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积极动脑、动手,讨论热烈,并自行得出结论,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动脑、勤于动手,享受探究过程。教师要放手课堂,起“穿针引线”作用,给予学生适时点拨,诱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最终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物理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挖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作为“领路人”,不仅要让学生走得快,更要让他们走得远。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深入思考充分利用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多点智慧的交集和碰撞,让物理课堂多一份活力和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