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影响数学学习的质量与数学成绩的提高。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小学数学;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前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计算教学充满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单纯的计算是枯燥而无味的,学生们不愿意去做,甚至对计算产生厌倦心理,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寻找恰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计算兴趣。把枯燥的数学计算变得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计算兴趣,可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图形结合、比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数学工具、小黑板视算以及限时口算和抢答等各式各样的形式进行训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将中外数学家的精典事例或者有趣的适宜小学生的故事穿插进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激发学生们的计算兴趣。如在加深同学们计算能力时,运用小故事: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一只癞蛤蟆爬过来安慰道:"这井壁太高了吧,随遇而安吧,我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年了,慢慢就习惯了。"蜗牛想"外面的世界多美好,我决不能像癞哈蟆那样生活在这个又黑又冷的井底!"于是问癞蛤蟆这口井有多深,癞哈蟆道"这口井有10米深,你如此弱小,又背着重重的壳,怎么能爬上去呢?"蜗牛不语,它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它顺着井壁往上爬,到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此时,请问同学们,蜗牛什么时候能爬上去?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两天,明天傍晚就能爬上去。"蜗牛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它晚上睡了一觉后,惊奇地发现自己滑了两米,于是它咬了咬牙,开始继续往上爬,问它几天能爬出来?同学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在这一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兴趣高涨,有效地培养了它们的计算能力。
二、注重计算方法、思想的教学
数学教材中,有一些计算学习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较简单,就算教师不教,大部分的学生也都能够正确的算出来。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算就行了,要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其中的算理,总结出相关的法则,然后再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当中。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时,10539,首先可以从回顾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算理作为切入口,然后再顺利的过渡到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大部分的学生也都能快速的把答案计算出来,学生们在列竖式的时候也都会习惯性地把105写在上面,把39写在105的下面。从表象上来看来,学生们貌似都掌握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对计算过程没有多加解释,而是突然把39写在上面,把105写在39的下面,然后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这个时候他们也就很容易出错了。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其中的计算道理。也就是说,一节计算课不能决仅停留在计算正确上,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让他们参与到计算的整个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但会算,而且还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算的道理,这样的计算课也才是正确的、高效的。
三、讲清算理
1.要讲清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
2.要講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因此,讲清这个运算顺序是很重要的。
四、培养认真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根本。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1.审题的习惯。(1)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
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2)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3)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符号和数字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然后再动手计算。
2.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在
认真、严谨,书写要格式要规范,字迹端正,不乱涂乱改,保持作业的整洁美观。
3.认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抄题后要检查有没有错漏,计算后可通过估算和验算等方法检验计算,做到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4.建立病题卡片的习惯。对做错的计算题,帮助学生建立病题卡片,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蒋明晓.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0:133-134.
[2]杨丽红.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2,07:52.
[3]黄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新课程(下),2012,(6).
[4]周立新.计算能力的培养[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21).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江南小学 746000)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小学数学;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前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计算教学充满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单纯的计算是枯燥而无味的,学生们不愿意去做,甚至对计算产生厌倦心理,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寻找恰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计算兴趣。把枯燥的数学计算变得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计算兴趣,可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图形结合、比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数学工具、小黑板视算以及限时口算和抢答等各式各样的形式进行训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将中外数学家的精典事例或者有趣的适宜小学生的故事穿插进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激发学生们的计算兴趣。如在加深同学们计算能力时,运用小故事: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一只癞蛤蟆爬过来安慰道:"这井壁太高了吧,随遇而安吧,我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年了,慢慢就习惯了。"蜗牛想"外面的世界多美好,我决不能像癞哈蟆那样生活在这个又黑又冷的井底!"于是问癞蛤蟆这口井有多深,癞哈蟆道"这口井有10米深,你如此弱小,又背着重重的壳,怎么能爬上去呢?"蜗牛不语,它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它顺着井壁往上爬,到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此时,请问同学们,蜗牛什么时候能爬上去?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两天,明天傍晚就能爬上去。"蜗牛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它晚上睡了一觉后,惊奇地发现自己滑了两米,于是它咬了咬牙,开始继续往上爬,问它几天能爬出来?同学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在这一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兴趣高涨,有效地培养了它们的计算能力。
二、注重计算方法、思想的教学
数学教材中,有一些计算学习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较简单,就算教师不教,大部分的学生也都能够正确的算出来。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算就行了,要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其中的算理,总结出相关的法则,然后再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当中。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时,10539,首先可以从回顾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算理作为切入口,然后再顺利的过渡到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大部分的学生也都能快速的把答案计算出来,学生们在列竖式的时候也都会习惯性地把105写在上面,把39写在105的下面。从表象上来看来,学生们貌似都掌握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对计算过程没有多加解释,而是突然把39写在上面,把105写在39的下面,然后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这个时候他们也就很容易出错了。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其中的计算道理。也就是说,一节计算课不能决仅停留在计算正确上,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让他们参与到计算的整个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但会算,而且还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算的道理,这样的计算课也才是正确的、高效的。
三、讲清算理
1.要讲清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
2.要講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因此,讲清这个运算顺序是很重要的。
四、培养认真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根本。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1.审题的习惯。(1)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
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2)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3)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符号和数字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然后再动手计算。
2.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在
认真、严谨,书写要格式要规范,字迹端正,不乱涂乱改,保持作业的整洁美观。
3.认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抄题后要检查有没有错漏,计算后可通过估算和验算等方法检验计算,做到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4.建立病题卡片的习惯。对做错的计算题,帮助学生建立病题卡片,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蒋明晓.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0:133-134.
[2]杨丽红.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几点看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2,07:52.
[3]黄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新课程(下),2012,(6).
[4]周立新.计算能力的培养[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21).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江南小学 7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