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先驱者,他最早提出要借鉴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力图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制定现代化战略。从“两步走”、“大跃进”到“四个现代化”,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构想与实践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演进过程。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构想 实践
一、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新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是艰难的,它的基础极为薄弱。新中国建立时,工业产值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几,现代工业仅仅分布在少数城市,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后,从1953年起,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便开始实施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学习和模仿苏联模式,建立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高速工业化战略,并进行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匈牙利事件的发生和苏联对斯大林的批判,促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开始反思苏联的模式及其经验教训,提出对苏联的东西要有选择地学,要学先进的东西,不学落后的东西。毛泽东还特别提醒全党:“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1]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开始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并初步提出了关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设想。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大,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表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主题开始由乡村为主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搞现代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没有可以参照的别国的现代化经验。“一五”时期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端已妍媸毕露。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力图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来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并对此进行了艰难而曲折的探索。
二、“两步走”、“大跃进”的现代化思想
这种探索可以说从1955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当时主要是圍绕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发展战略,提出要制定12年的农业发展规划,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围绕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还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等。1958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乘风破浪》的社论,指出“我们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重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在这以后,还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准备用20年到30年的时间,在经济上赶上并且超过美国。”同年4月,毛泽东写《介绍一个合作社》的批语时说“十年可以赶上英国,再有十年可以赶上美国,说‘25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赶上英美’是留了五年到十年的余地的。‘15年赶上英国’的口号不变”。[2]应该说,这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比较客观稳妥的。“一五”期间,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获得高速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于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力求“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我们党即把赶超英美的时间一再提前,先后提出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的“大跃进”战略。该年8月,中央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中说:到1962年,全国就能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就能接近美国,在主要科学技术方面就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大跃进”战略严重脱离了国情,违背了经济规律,使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遭到严重挫折。在纠正“大跃进”的错误后,我们党又回到务实的战略步骤上来。1962年,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3]在1961年到1965年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中,党中央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条例草案,使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纳入了正确的轨道。
三、“四个现代化”思想
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郑重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根据这一思想,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4] 1964年12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向全国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同时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并把它确定为中国在20世纪的奋斗目标。但由于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阶级斗争形势,过分强调阶级斗争,把反资本主义复辟提到中心位置,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偏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自“大跃进”至“文化大革命”,中国的现代化走过了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受到种种政治运动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现代化事业遭受严重损失,但中国在四个现代化的领域里仍然取得了令世瞩目的成就。
四、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简评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者。新中国建立后,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构想和实践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并取得了如《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理论成果。但由于当时我们党缺乏建设经验,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教条化的理解,而导致了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失误。中国现代化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曲折,分析其主观原因是由于党的思想建设逐渐脱离实际,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而中国则处于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两个重要误区:一是认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惟一基础;是把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于是在观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现象时,不可能完全做到实事求是。虽然毛泽东当时有许多正确的认识,但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而没能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如一味追求“高速度、高增长、高指标”,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从正确又滑向失误,并把党内的思想分歧和斗争错误地归类为阶级斗争,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这从根本上来说,正是由于我们党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理论上认识不清楚。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M].人民出版社,1999:23.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79.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1.
[4]《周恩来选集 》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4:132.439.
《毛泽东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9:268.
《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116.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构想 实践
一、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思想
新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是艰难的,它的基础极为薄弱。新中国建立时,工业产值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几,现代工业仅仅分布在少数城市,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后,从1953年起,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便开始实施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学习和模仿苏联模式,建立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高速工业化战略,并进行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匈牙利事件的发生和苏联对斯大林的批判,促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开始反思苏联的模式及其经验教训,提出对苏联的东西要有选择地学,要学先进的东西,不学落后的东西。毛泽东还特别提醒全党:“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1]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开始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并初步提出了关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设想。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大,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表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主题开始由乡村为主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搞现代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没有可以参照的别国的现代化经验。“一五”时期照搬“苏联模式”的弊端已妍媸毕露。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力图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来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并对此进行了艰难而曲折的探索。
二、“两步走”、“大跃进”的现代化思想
这种探索可以说从1955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当时主要是圍绕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发展战略,提出要制定12年的农业发展规划,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围绕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还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等。1958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乘风破浪》的社论,指出“我们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重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在这以后,还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准备用20年到30年的时间,在经济上赶上并且超过美国。”同年4月,毛泽东写《介绍一个合作社》的批语时说“十年可以赶上英国,再有十年可以赶上美国,说‘25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赶上英美’是留了五年到十年的余地的。‘15年赶上英国’的口号不变”。[2]应该说,这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比较客观稳妥的。“一五”期间,以重工业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获得高速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于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力求“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我们党即把赶超英美的时间一再提前,先后提出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的“大跃进”战略。该年8月,中央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中说:到1962年,全国就能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就能接近美国,在主要科学技术方面就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大跃进”战略严重脱离了国情,违背了经济规律,使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遭到严重挫折。在纠正“大跃进”的错误后,我们党又回到务实的战略步骤上来。1962年,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3]在1961年到1965年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中,党中央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条例草案,使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纳入了正确的轨道。
三、“四个现代化”思想
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郑重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根据这一思想,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4] 1964年12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向全国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同时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并把它确定为中国在20世纪的奋斗目标。但由于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阶级斗争形势,过分强调阶级斗争,把反资本主义复辟提到中心位置,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偏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自“大跃进”至“文化大革命”,中国的现代化走过了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受到种种政治运动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现代化事业遭受严重损失,但中国在四个现代化的领域里仍然取得了令世瞩目的成就。
四、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简评
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者。新中国建立后,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构想和实践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并取得了如《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理论成果。但由于当时我们党缺乏建设经验,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教条化的理解,而导致了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失误。中国现代化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曲折,分析其主观原因是由于党的思想建设逐渐脱离实际,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而中国则处于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两个重要误区:一是认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惟一基础;是把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于是在观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现象时,不可能完全做到实事求是。虽然毛泽东当时有许多正确的认识,但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而没能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如一味追求“高速度、高增长、高指标”,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从正确又滑向失误,并把党内的思想分歧和斗争错误地归类为阶级斗争,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这从根本上来说,正是由于我们党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理论上认识不清楚。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M].人民出版社,1999:23.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79.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1.
[4]《周恩来选集 》下卷[M].人民出版社,1984:132.439.
《毛泽东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9:268.
《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