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阳光体育;校园氛围;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 G40—01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36—02
阳光体育行动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推行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长久,要以“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当社会敬佩的校长、办群众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育精神,营造团结向上、开拓创新的工作氛围,在时间上、空间上、活动上、人际关系上构建阳光校园,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到教书育人的愉悦,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校园学习生活的快乐。
一、领导重视、参与是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重要前提
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能激发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激情,形成良好的体育传统。体育环境的形成主要受学校体育开展的现状、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设施、体育活动水平、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参与者的积极态度等条件限制。校长作为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学生健康成长负有重要责任。体育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服务。其他教师要做到不挤占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支持学校的体育工作。首先,学校要制定并落实体育联系会议、场地设施建设、器材购置、体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操、快乐星期三等相关制度和措施。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最大限度挖掘教育、体育资源潜力,积淀学校体育文化精髓,彰显学校办学个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其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要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生成,让全体学生都平等地享受相同的教育体育资源,体现基础教育的普适性原则,在整体推进、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形成“闪光点”。再次,搭建学校体育艺术节的平台,使体育展示、表演、运动会、艺术节等资源优化组合,学校要经常组织师生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为师生展示才艺搭建舞台。
二、教师积极投入奠定阳光体育的基础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国民的体育热情。教师是奥林匹克精神在学校的自觉传播者,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哲理,倡导“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引路人,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动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师是学校体育的实践者,应积极参与学校体育事务,规划、布局、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站在培养合格人才的角度筹划学校体育工作;教师是和谐体育的推动者,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是集体团结进取的源泉,是干事创业的前提,身心健康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体育是实现身心和谐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教师对体育的情感、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的认同,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体育行为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和内在驱动力。校园内群体对体育价值的取向、育人特色的认同、师生参与体育锻炼方式、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志品质、时代精神,就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是学生树立健身观念的支撑力量,也是形成校园体育精神的主导因素。校园体育精神是师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凝聚的共同品格,它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但要依托社会文明的建设程度,还要靠大力提高全社会的体育观念与素养,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是社会价值观念和民众文化心理支撑的结果。
三、制度保障推动阳光体育落实
学校体育制度的良好运转,不仅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勤奋工作、公平竞争,而且为依法办事、提高效率、热情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确保每周体育课教学。在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教会学生各项运动技术、技能,另外对学生的一些合理“玩法”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肯定,让学生科学、合理、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
2.确保三操顺利进行。①集体出操:体育教师轮流带操,统一步调,统一口号,班主任跟班,营造锻炼氛围。②课间操:每年级两位体育教师督查,班主任跟班,文体委员协助,进出操场有序。③眼保健操:由第三节任课教师监督进行,并有值周教师检查登记,作为班级考核的依据之一。
3.确保课外活动有声有色。在开学初制定年级课外活动安排表,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每学期在教研组计划中,不同年级制定不同项目的集体活动,如拔河、集体跳绳、往返接力赛等项目,师生互动,让活动充满民主、平等、和谐的活动氛围。
4.确保兴趣小组活动多样化。学校要重视兴趣小组的活动,并派专人负责。要制定活动计划、落实学生名单,按时备写活动教案、课后记载等,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
5.阳光运动会人人参与。新生入校进行军训和会操;进行广播操比赛;每学期召开全校运动会一次,动员师生全员参与。
6.确保快乐星期三的实施。每周星期三两节课后,进行大课间活动,时间长达90分钟的“快乐星期三”制度。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精心策划,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有内容、有影响地进行。首先,各兴趣小组不断选拔、吸收有特长的学生,充实活动内容。其次,除参与各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在班主任和有特长老师负责指导下分组进行活动。如室内有下象棋、围棋的;室外有打篮球、乒乓球的,还有练习体育考试项目的,整个校园沉浸在欢乐、幸福的氛围中。让学生尽情释放学习中的压力,欢快地奔跑、开心地跳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领悟和体验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四、家长配合与社会全方位支持是阳光体育的动力
要转变家长观念,通过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沟通及社会舆论的大力宣传,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让广大家长认识到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种社会责任。通过学校体育专栏,营造体育锻炼氛围,使学生的体育锻炼得到家长的支持;通过每学期的家庭趣味运动会、家长会,向家长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生活理念,家长在体育锻炼方面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隆重表彰、激发家长、学生的体育潜能。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获奖,及时组织不同层次的表彰会议,营造学校体育工作氛围,使社会各界关心、关注、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中图分类号〕 G40—01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36—02
阳光体育行动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推行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长久,要以“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当社会敬佩的校长、办群众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育精神,营造团结向上、开拓创新的工作氛围,在时间上、空间上、活动上、人际关系上构建阳光校园,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体验到教书育人的愉悦,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校园学习生活的快乐。
一、领导重视、参与是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重要前提
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能激发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激情,形成良好的体育传统。体育环境的形成主要受学校体育开展的现状、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设施、体育活动水平、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参与者的积极态度等条件限制。校长作为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学生健康成长负有重要责任。体育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服务。其他教师要做到不挤占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支持学校的体育工作。首先,学校要制定并落实体育联系会议、场地设施建设、器材购置、体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操、快乐星期三等相关制度和措施。实施特色发展战略,最大限度挖掘教育、体育资源潜力,积淀学校体育文化精髓,彰显学校办学个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其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要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抓好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生成,让全体学生都平等地享受相同的教育体育资源,体现基础教育的普适性原则,在整体推进、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形成“闪光点”。再次,搭建学校体育艺术节的平台,使体育展示、表演、运动会、艺术节等资源优化组合,学校要经常组织师生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为师生展示才艺搭建舞台。
二、教师积极投入奠定阳光体育的基础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国民的体育热情。教师是奥林匹克精神在学校的自觉传播者,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哲理,倡导“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引路人,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动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师是学校体育的实践者,应积极参与学校体育事务,规划、布局、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站在培养合格人才的角度筹划学校体育工作;教师是和谐体育的推动者,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是集体团结进取的源泉,是干事创业的前提,身心健康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体育是实现身心和谐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教师对体育的情感、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的认同,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体育行为的发展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和内在驱动力。校园内群体对体育价值的取向、育人特色的认同、师生参与体育锻炼方式、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志品质、时代精神,就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是学生树立健身观念的支撑力量,也是形成校园体育精神的主导因素。校园体育精神是师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凝聚的共同品格,它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体育的发展不但要依托社会文明的建设程度,还要靠大力提高全社会的体育观念与素养,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是社会价值观念和民众文化心理支撑的结果。
三、制度保障推动阳光体育落实
学校体育制度的良好运转,不仅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勤奋工作、公平竞争,而且为依法办事、提高效率、热情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确保每周体育课教学。在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教会学生各项运动技术、技能,另外对学生的一些合理“玩法”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肯定,让学生科学、合理、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
2.确保三操顺利进行。①集体出操:体育教师轮流带操,统一步调,统一口号,班主任跟班,营造锻炼氛围。②课间操:每年级两位体育教师督查,班主任跟班,文体委员协助,进出操场有序。③眼保健操:由第三节任课教师监督进行,并有值周教师检查登记,作为班级考核的依据之一。
3.确保课外活动有声有色。在开学初制定年级课外活动安排表,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每学期在教研组计划中,不同年级制定不同项目的集体活动,如拔河、集体跳绳、往返接力赛等项目,师生互动,让活动充满民主、平等、和谐的活动氛围。
4.确保兴趣小组活动多样化。学校要重视兴趣小组的活动,并派专人负责。要制定活动计划、落实学生名单,按时备写活动教案、课后记载等,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
5.阳光运动会人人参与。新生入校进行军训和会操;进行广播操比赛;每学期召开全校运动会一次,动员师生全员参与。
6.确保快乐星期三的实施。每周星期三两节课后,进行大课间活动,时间长达90分钟的“快乐星期三”制度。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精心策划,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有内容、有影响地进行。首先,各兴趣小组不断选拔、吸收有特长的学生,充实活动内容。其次,除参与各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在班主任和有特长老师负责指导下分组进行活动。如室内有下象棋、围棋的;室外有打篮球、乒乓球的,还有练习体育考试项目的,整个校园沉浸在欢乐、幸福的氛围中。让学生尽情释放学习中的压力,欢快地奔跑、开心地跳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领悟和体验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四、家长配合与社会全方位支持是阳光体育的动力
要转变家长观念,通过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沟通及社会舆论的大力宣传,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让广大家长认识到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种社会责任。通过学校体育专栏,营造体育锻炼氛围,使学生的体育锻炼得到家长的支持;通过每学期的家庭趣味运动会、家长会,向家长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生活理念,家长在体育锻炼方面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隆重表彰、激发家长、学生的体育潜能。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获奖,及时组织不同层次的表彰会议,营造学校体育工作氛围,使社会各界关心、关注、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