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地缘意义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国各自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在中亚进行竞争,在俄罗斯逐步走上强国之路,在西方要解决伊朗问题的背景之下,阿富汗又一次成了大国争夺的对象。
  
  自2001年爆发阿富汗战争以来,已有八个年头,美军不但未撤出阿富汗,今年7月还增兵2.1万人。美国和北约军队除了为8月20日阿富汗大选保驾护航外,更重要的还是要使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调整的美国针对阿富汗战争的策略能真正落实。那么,美国在阿富汗驻军是否还有其他用意?
  近几年,对阿富汗曾经有重要影响的俄罗斯的动向也格外引人关注。人们关注的是俄罗斯是否要重返阿富汗事务。6月1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统与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举行三边会谈时,呼吁建立三边合作机制以解决反恐等共同问题。另据报道,俄罗斯已经同意驻阿富汗美军飞越领空,涉及运送武器。
  今年3月底,由俄罗斯与美国分别倡导的有关阿富汗国际会议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相继在莫斯科和荷兰的海牙召开。有评论认为,它凸显了俄罗斯与美国及北约在阿富汗的利益交织和战略竞争。
  阿富汗,在1971年就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为何一再成为大国“青睐”的焦点?从地缘战略角度讲,地处欧亚大陆陆路交通要冲的阿富汗有怎样的地缘战略意义?
  
  特殊的地缘与多舛的历史命运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北与中亚的南端接壤,自西向东分别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为邻;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面积65.23万平方公里。
  阿富汗物产并不丰富,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自古以来欧亚大陆上人类迁移、征伐、商旅活动的重要通道,曾是“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之一,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处。同时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也饱受战乱之苦。18世纪前入侵阿富汗的有波斯人、希腊人、萨特人、匈奴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等。近代以来,一些大国为了巩固自身的利益,希望把阿富汗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一个多世纪前英国和沙皇俄国就曾经在这里展开一场“大角逐”。那个时候,沙皇俄国欲南下印度洋,夺取暖洋出海口,它占领中亚的费尔干纳,接近了英属殖民地印度。当时俄罗斯在黑海地区击败了土耳其,但英国派舰队帮助土耳其守卫海峡,致使英、俄矛盾激化。沙俄转而计划从中亚向英属印度施加军事压力。阿富汗处于中亚和印度之间,是从中亚、黑海、欧洲进入印度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要威胁印度,就要先夺取阿富汗。英国深知这一点,双方在阿富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20世纪初的阿富汗,就是在英、俄的争夺中艰难度过的,直到1919年8月8日,阿富汗才获得完全独立。
  
  苏联的入侵与美国的反恐
  
  二战后,在冷战的铁幕之下美国和苏联在全球争夺势力范围,阿富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再次被卷人大国角逐的漩涡。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国力日渐虚弱,苏联开始变攻势为守势。伊朗1979年发生的伊斯兰革命打破了西亚南亚的地缘政治平衡,新领袖霍梅尼坚决反美的政策使美国丧失了在伊朗苦心经营的成果,美国积极准备进行反击。苏联判断,美国会加强在阿富汗的渗透,以弥补在伊朗的损失,继续威胁苏联的利益。恰好1979年9月在喀布尔也发生了令苏联深感忧虑和不安的突发事件,阿明发动政变推翻了亲苏的塔拉基。失去阿富汗,会直接威胁苏联中亚地区的安全,等于在刚刚形成的苏联、印度、伊朗战略“三角”中锲人钉子,动摇苏联在欧亚大陆腹地的优势地位。地区形势的复杂和来自美国的压力,使苏联领导层作出错误的决断,出兵阿富汗。结果不仅给阿富汗人民带去了巨大的灾难,也成为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走上穷途末路的诱因之一。
  苏联解体后,阿富汗成了“国际弃儿”,内战一发而不可收,直到1997年塔利班异军突起,在战场上横扫各路军阀,但建立的政权却奉行伊斯兰极端主义,自我封闭,阿富汗成了极端势力和恐怖分子的天堂。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如鱼得水,中亚的恐怖组织在阿富汗找到“庇护所”,频繁袭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使中亚成为“三股势力”的重灾区。由于威胁到了自身的安全利益,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积极推进地区安全合作,并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对阿富汗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采取军事行动,并借机实现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美国对远在万里之遥的一个贫弱小国如此大动干戈似乎让人费解,但一些战略分析家和地缘政治家们却道破了天机:美国之所以采取“大兵压境”的方式进军阿富汗,就是为了在中亚地区建立长期军事存在,进而全面插手中亚事务,配合北约东扩进程,压迫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防止其再度崛起,还可以牵制中国和伊朗。这样一来,美军一方面实施了所谓对国际恐怖势力的打击,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中亚地区找到立足点,“一箭双雕”。俄罗斯对此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时任俄国防部长的伊万诺夫强调,“由于中亚国家拥有集体安全条约体系,北约和美国没有任何理由在属于独联体的中亚国家境内部署军事力量或采取军事行动”。而打击阿富汗则为美国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堂而皇之的借口。中亚国家的学者看得更加明白,美国要利用打击阿富汗,进而控制战略资源丰富的里海地区;左右中国西北的稳定;限制甚至完全排挤俄罗斯、伊朗在中亚的存在;决定中亚国家的未来发展;在该地区形成亲美联盟,在阿富汗建立亲美政权。
  
  地缘政治角逐与阿富汗的作用
  
  随着阿富汗战事的很快结束,美国的战略目标逐步明朗,要借阿富汗把中亚国家从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中分裂出来。因此,尽管美国开始时表示在中亚驻军不过是“临时之举”,但在完全打垮塔利班以后,美国仍在与中亚国家签署协议,谋求建立长期军事基地和取得重要机场的使用权。美国学者后来还提出了以阿富汗为中心的“大中亚计划”,目的是让中亚脱离俄罗斯的控制,与已经被美国“征服”的阿富汗合为一个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整体。这个战略对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外交决策产生了很大影响。当然,美国的“进逼”也使俄罗斯倍加警惕,要使美军从中亚撤走,阿富汗就是“必争之地”,如果美国没有继续留在阿富汗的理由,也就失去了在中亚驻军的依据。随着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恢复,俄罗斯开始筹划国家的崛起,首先是巩固其在后苏联空间的优势地位。中亚国家在俄罗斯的压力下几次想要“赶走”美军,但结果是美国用更多的“经济补偿”换来了无限期的军事存在。
  美国、北约以在阿富汗“反恐”为名,布置重兵;日本、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也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显然不单纯是要让这个贫瘠国家恢复生机,除了应对阿富汗的毒品和恐怖威胁外,更看中的是其特殊的战略价值。
  首先,阿富汗可以作为中亚里海地区能源外运的重要通道。里海地区能源储量丰富,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长期以来,俄罗斯垄断了里海石油天然气外运的管线。西方一直致力于建设从里海岸边到黑海的“西线”管道,但因为要通过民族冲突频发的高加索地区,不十分“安全”,如果能够控制阿富汗,建设从阿富汗到巴基斯坦的“南线”,不仅距离海洋更近,西方也多了一个选择。
  其次,阿富汗对西方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阿富汗地理上介于中亚、西亚和南亚之间,甚至与东亚、欧洲也有联系,是军事战略的要地,对相邻地区,特别是巴基斯坦、伊朗和中亚五国的安全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还能影响到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在美国和北约初步完成在中东欧和海湾地区的军事部署以后,“东进”中亚,可以稳稳地控制住欧亚大陆这个国际战略的中心,用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确保“单极”地位。
  第三,阿富汗可以作为西方推行其“民主”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工具。西方借“民主化”向势力范围之外的各国大举渗透,在独联体地区鼓动“颜色革命”,希望在阿富汗建立亲西方的“民主”政权能给中亚和西亚国家“传经送宝”,取得某种示范作用。
  在大国各自为了自身的战略利益在中亚进行竞争,在俄罗斯逐步走上强国之路,在西方要解决伊朗问题的背景之下,阿富汗就又一次成了大国争夺的对象。
其他文献
不去韩国,就意识不到中韩两国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近。走之前,我又看地图又查路线,觉得沿着陆地飞行的话得要两千公里,越海直飞的话不到两千公里,结果在飞机上乘务长报出的是让我惊讶的1100公里,比去上海还近!  不去首尔,就不知道那里人干净整齐到什么程度,这个看上去建筑没有什么特色的城市却有着特色的人群,这个特色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整洁”。    清洁街道    韩国首都表面上是没什么好看的,传统建筑已经剩
2012年2月29日,欧洲央行启动第二轮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共有800家银行获得总额5295亿欧元的资金。加上2011年12月第一轮三年期再融资操作提供的4891.9亿欧元,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欧央行共计向欧元区银行提供了1万多亿欧元的1%低息贷款。这一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有效缓解了银行融资难题,还成功地让流动性重回欧洲主权债务市场,大幅提振了市场信心,成
委内瑞拉保持稳定,查韦斯顺利度过难关,应是所有人的利益所在。    “拉美铁汉”查韦斯,一向活力四射、精力无穷。但是“强人”也会生病。6月10日查韦斯在古巴进行了盆腔囊肿切除术,6月20日又进行了肿瘤切除术,7月17日,公开“请病假”前往古巴进行化疗。一夜间,拉美最强势的总统也露出凡人的一面,其病后引发的针对权力真空、接班梯队以及2012年总统大选的若干揣测和想象,都使国际媒体对委内瑞拉的前途产生
戴有色眼镜看不清中国  ◆ 西方的“中国热”不断升温,但为什么西方总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感到“模糊”?  凡星:  我在伦敦学习期间,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西方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关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北京,我感觉身边的人更多关注当前我们的收入是否跑赢CPI,普通人何时能住上大房子、过上好日子。到伦敦后,我发现西方谈论的是,中国崛起之后,到底想从外部世界,尤其从西方要什么?作为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
在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中,反恐问题格外突出而奥巴马似乎也在给自己布下了一个反恐棋局在棋盘上,几颗棋子——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环环相扣    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令期待变革的美国民众心潮澎湃然而当人们逐渐平静下来后,思考一下摆在这位新任总统办公桌上的那些“百日新政”计划,却发现奥巴马要着手处理的这些大事件件都是迫在眉睫,而结局究竟怎样,却是一个又一个未知数  奥巴马在大选中胜出以后不久曾经接受美国《新闻
两种现象  “独裁者们垮台了,而民主也失败了。” 几个月前,新加坡智者马凯硕在《金融时报》撰文如此描述当今世界发生的事情。  一方面,在阿拉伯世界发生的人民起义把舒舒服服坐在高位上几十年的三个独裁者彻底推翻了,也门的萨利赫已交权,叙利亚的独裁者也将步其后尘。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欧盟在主权债务危机中挣扎,并开始威胁到整个欧洲的联合进程。在大西洋的另一边,8月,美国试图在两党强硬对
新大纲高度强调“东北亚局势紧张论”,进一步将矛头转向中国,声称“中国在周边海域加强了与主权权利相关的单方面要求”,中国海军在日本周边海域活动频繁,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是地区和国际社会的担忧事项”。新大纲对中国动向的表述升级为明白无误的“担忧”和强烈的警戒。    备受关注的日本新《防卫计划大纲》几经周折后终于在2010年12月17日正式问世。这是二战后日本制定的第四份防卫大纲,它将成为日本今后10
采访手记  沉静、聪慧、谦逊、有知识底蕴、对自己的使命有深刻洞悉……这是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留给笔者的印象。  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浓厚的西藏情结。我们这个小小的编辑部,集体K歌时,不管是老歌《金瓶寺的小山》《翻身农奴把歌唱》,还是新歌《青藏高原》《天路》,常常是“必选曲目”。采访十一世班禅时,我对他说了这个故事,他会心地笑了。  不知能否把2009年3月称作中国的“西藏月”。3月28
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过程中的汇率升值压力将长期存在,汇率升值一方面反映了平衡外部收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重新调整国内经济资源配置结构的需要,能否处理好汇率升值压力,对一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通常,一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都会促使本国货币升值,并伴之以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增长、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它们三者到底存在怎
“奥德赛黎明”    尽管它一直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眼中钉,早在1986年美国就想拔掉这个钉子而未遂,反而两年之后它又报复性地制造出一个“洛克比空难”,从此西方与它不共戴天。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后,当人们在猜测“谁是下一个”的时候,大概都不会想到利比亚,这一是因为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国家还有好几个,二是因为萨达姆垮台后卡扎菲立即“识相”地改变了态度,承认洛克比事件的责任,宣布自愿放弃研制核武器并接受国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