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查韦斯时代”是否到来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hy6266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内瑞拉保持稳定,查韦斯顺利度过难关,应是所有人的利益所在。
  
  “拉美铁汉”查韦斯,一向活力四射、精力无穷。但是“强人”也会生病。6月10日查韦斯在古巴进行了盆腔囊肿切除术,6月20日又进行了肿瘤切除术,7月17日,公开“请病假”前往古巴进行化疗。一夜间,拉美最强势的总统也露出凡人的一面,其病后引发的针对权力真空、接班梯队以及2012年总统大选的若干揣测和想象,都使国际媒体对委内瑞拉的前途产生了巨大问号。
  
  “无心插柳”现病灶
  
  查韦斯重病手术后,有两个问题最引人关心:一个是何时发病,是突然病发还是早有“预谋”赴古巴治疗;另一个是查韦斯到底身患何种疾病,导致曾经可以滔滔不绝演讲九个小时的壮汉,如今连现场参加独立200周年阅兵式都不行。
  随着相关细节的披露,第一个疑问的答案逐渐清晰:这是一次无心插柳的“发现”。6月5日,查韦斯按照日程访问巴西、厄瓜多尔和古巴,为7月初在委内瑞拉举行的拉美—加勒比峰会进行会前准备。根据安排,在这次峰会上可能会宣布2009年宣告成立的“拉美国家共同体”正式运转。在结束对巴西和厄瓜多尔的访问之后,查韦斯来到最后一站古巴,并按照惯例,拜访了被其称为“我的父亲和导师”的菲德尔·卡斯特罗。据披露,在“亲如家人”般的谈话中,卡斯特罗关心地问起查韦斯除了困扰已久的膝盖问题外,还有何不适之处。在听完查韦斯的回答后,“久病成医”的卡斯特罗立刻安排查韦斯住院检查。结果出人意料,查韦斯的盆腔内被发现有一颗囊肿,6月10日即进行了手术剔除。但随后医生在对囊肿进行组织分析时更意外地发现了“癌细胞”,6月20日又对可能附着癌变细胞的组织进行了切除。在国内外巨大怀疑声浪中,查韦斯不得不缩短恢复期,于7月4日返回委内瑞拉,7月7日恢复工作。又经过十天术后观察,“为巩固手术效果”,7月17日查韦斯向全国代表大会“请假”,返回古巴进行化疗以及第二阶段治疗。从拉美媒体所透露出的发病和治疗过程看,这应该是一次意外和侥幸的“发现”。如果说早有“预谋”,查韦斯不太可能冒着生命危险,拖延数天才前往古巴。
  但是,关于查韦斯到底身患何种癌症,一直是个谜,而且愈来愈云山雾罩。一开始委内瑞拉官方只透露有盆腔囊肿,一直到6月下旬,包括查韦斯在内的高层官员也只承认是小手术,甚至在二次手术后,还刊登出查韦斯与卡斯特罗一起阅读《格拉玛报》的照片。但随着国内外对查韦斯病情的揣测和渲染愈演愈烈,委内瑞拉高层才逐渐通过电视新闻、查韦斯个人微博,一点点地透露病情。7月1日查韦斯承认自己罹患癌症,并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此后,国际媒体对查韦斯哪个部位发生癌变展开了新一轮“想象”:有的“判断”是发病较为缓慢的前列腺癌,有的相信是扩散较快的结肠癌,还有人称是直肠癌,甚至是胃癌。7月13日查韦斯首次透露说,切除的癌变组织“有棒球那么大”,“术后恢复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7月17日再赴古巴治疗前,查韦斯否认癌细胞在结肠和胃部,只是表示“我必将战胜病魔,一切困难终将过去”。
  
  谁能成为“拉美强人”的接班人?
  
  无论癌变部位在哪,至少说明此次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否则视工作如生命、视战斗为己任的查韦斯是不可能离开祖国这么长时间,而且不管癌细胞是良性或是恶性,7月28日将要过57岁生日的查韦斯可能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生龙活虎,化疗周期将是一个非常“漫长、艰巨”和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留得青山在”可能是查韦斯未来最主要的工作,委内瑞拉权力安排和2012年总统大选也将不可避免受到直接影响。一旦查韦斯真的倒下,或者仿效卡斯特罗退居幕后,那么到底谁能成为“拉美强人”的接班人?
  基于拉美文化传统和选举体制,极少有政治家能还在台上时就全面和深度地布局接班队伍,更何况一贯精力旺盛、从不服老、力争再次连任的查韦斯。从委内瑞拉的政治现状看,体制内外的确尚没有一个能拥有像查韦斯这样具有丰富个人魅力、战略思维和政治手腕且意志坚强的政治家。其哥哥阿丹,有丰富的从政经验,且多年来一直在查韦斯身边,深得信任,但他与古巴关系密切,与军方关系微妙,更要命的是欠缺个人魅力,多年来藏身幕后,与下层民众接触较少,缺乏全国影响,一旦出面参选,很难获得像查韦斯一样的支持率。此外,副总统豪亚、外长马杜罗尽管都是查韦斯的亲信,但从综合能力来看短时期内都不足以接班掌权。
  在这种情况下,查韦斯可能会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只负责战略性、全局性问题,而事务性的日常工作会逐渐向亲信分权。在宣布赴古巴进行化疗期间,副总统豪亚将负责监督政府各部门、划拨总统委员会预算资金等事务,财政部长希奥尔达尼则负责处理预算短缺、税收管理等事务,未来这种事务性管理分权可能会逐渐扩大。
  目前可能最令查韦斯担心的问题是国内政局的稳定。金融危机给委内瑞拉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通货膨胀高企,物质供应短缺,查韦斯的支持率已经从高峰时的80%以上滑落到50%左右。此次病发后,有民调更是显示56%的民众希望查韦斯“放弃权力”,国内形势处于非常微妙的时期。此时,军方的态度显得格外重要。近年来,委内瑞拉大力外购、改善装备、提高军人待遇,军方对查韦斯应该更有“认同”之情,因此作为“拥查派”的国防部长和大多数高级军官先后表示,坚决站在查韦斯一边。查韦斯在上飞机再去古巴治疗之前,擢升五位将军,更显示出其对军方的着力笼络。
  另一个不确定因素就是2012年总统大选。去年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反对派席位超过1/3关键比例,当前这些反对力量正全力利用各种机会给查韦斯政府“制造麻烦”,力图明年大选“翻身”。查韦斯此前一直强调要参加大选,力争连续执政,“为委内瑞拉献出终身”,但病情的发展和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可能会使这一雄心壮志出现新的变数。
  
  牵一发动全身
  
  作为拉美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的查韦斯,其健康关乎许多国家、甚至地区事务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查韦斯向北援助古巴和加勒比小国,其石油援助是这些国家的能源命脉;向西团结尼加拉瓜等中美洲国家以及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安第斯國家,组成被称为“左翼国家大本营”的“美洲玻利瓦尔替代组织”;向南联手巴西、阿根廷等地区大国,推动南美和拉美的地区一体化,原定于7月初在委内瑞拉举行的拉美国家领导人峰会就是查韦斯主动推动的结果(后因查韦斯患病而取消)。
  在地区外,查韦斯更是高举“反美”大旗,联合内贾德、支持卡扎菲,与美国针锋相对;向俄罗斯购买从AK-47突击步枪到先进潜艇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火,接待俄罗斯战略轰炸机到访,甚至考虑与其进行核合作。此外,还与中国开展密切的能源合作。根据委方透露,中委双方的合作基金已经达到120亿美元,另外还有200多亿美元优惠贷款项目,中委的铁路、农业、电信、住房建筑合作已经深入当地的千家万户。
  因此,在获知查韦斯病况后,拉美各国元首纷纷伸出援手。特别是通过此次经历,古委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目前,古巴约有十万医生和教师在委内瑞拉服务,充实了其基层医疗和教育机构;作为回报,委内瑞拉则给予古巴每年十万桶的石油援助和大量食品援助。从个人角度看,查韦斯与卡斯特罗兄弟建立了“亦师亦友”的特殊关系。目前古巴经济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打破铁饭碗和启动价格改革迫在眉睫,如果失去委内瑞拉这一盟友,古巴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
  对于拉美和全球而言,查韦斯就意味着委内瑞拉的政治稳定。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储备国(委内瑞拉政府2011年1月宣布)、第五大石油出口国的委内瑞拉如果政局出现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冲击尚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全球经济,尤其是正面临债务重压下的欧洲经济。中国和巴西等对委内瑞拉有重大投资或经贸合作的国家,更不希望其政治、经济形势出现变数。有意思的是,此次美国在查韦斯病后表现出难得的克制,除了《纽约时报》、《迈阿密先驱报》等媒体敢于“恶意揣测”、“大胆想象”外,美国政府没有过激举动。其实可以理解,兵不血刃去掉一个“心腹之患”固然可喜,但搅动国际经济、引发南美乱局,甚至失去第四大石油来源地,则是“得不偿失”。可见,委内瑞拉保持稳定、查韦斯顺利度过难关,应是所有人的利益所在。
其他文献
民风朴质  这里的人们生活得规律而健康。在马累机场,几乎看不到人在吸烟,“借火”就很难;要是换在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外成群结队的人会在那里吸烟,想吸烟却没带打火机根本不是问题。在幸福岛,我几次帮同行的不会说英语的那对四川母女解决烟瘾的问题——在礼品店和酒吧四下询问哪里有打火机出售。答案是,所有的打火机都卖光了!之前到来的同胞们早已蝗虫般横扫这里,把一美元一个的打火机都买光了,以至于岛上断货。几个服
美国在西亚北非政治动荡中体现出的复杂政策、矛盾心态有着深刻的背景,是美国中东政策内在矛盾的集中上演。    中东政治动荡发生以来,美国应对政策中的两面性、矛盾性、多重标准非常突出:美国对沙特、巴林的示威者置若罔闻,对利比亚的反政府运动则施以援手,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目标和手段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在中东政治动荡中体现出的复杂政策、矛盾心态有着深刻的背景,是美国中东政策内在矛盾的集中上演
2012年美国大选除了总统选举之外,在联邦层次上所有国会众议员和33位国会参议员也将面临改选,府会两厢的选情与结果将共同塑造未来两年的美国政治走向。就国会参议员选举而言,33个席位中目前民主、共和两党分占23席和10席,即拥有微弱多数优势的民主党人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基于各州长期政治风向与近期的选民民调考虑,至少有13个席位的选举可能发生党派归属的变化,其中民主、共和党分别为9席和4席。如果按照极
在没有深入研究与配套措施的情况下就迅速提出重大的改革方案,只能引起更多争议,给对手民进党提供更多的攻击目标,让自己陷于被动。    随着大选的逐步到来,马英九当局不是采取稳健的改革与施政方针,反而是快马加鞭,加快改革步伐,接连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与新政举措,包括实施“奢侈税”、开放设立“红灯区”、“总统立委”选举合并、“特别费除罪化”与公务员加薪等等。尽管每一项政策与改革都有其合理性,但在社会多元化
不再是华盛顿的后院  Michael Shifter(《当代史》编辑,乔治顿大学助理教授,美洲国家对话政策副主席)  Daniel Joyce(美洲国家对话项目伙伴)    拉丁美洲33国首脑峰会在奥巴马就职一个月前在巴西召开,这表明了另一种地区秩序的出现,加强了拉美在全球扮演独立自信角色、要求从美国历史霸权中谋求更大空间的渴望。事实上,拉美多家区域组织已排除了美国,巴西峰会代表拉美开始了重新定义
蓝绿对立与蓝绿矛盾是台湾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他社会矛盾,或多或少都受这一矛盾的制约与影响。     最近以来,大陆涉台学界开始重视与讨论台湾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问题。目前,台湾社会原来并不显著的阶级矛盾愈益突出,已成为民进党在政治斗争与选举中主打的议题。那么,如何看待当前台湾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确是我们深刻认识台湾社会与政治的重要问题。纵观台湾诸多社会矛盾与问题,可以发现,蓝绿对立与蓝绿
是否仍把奥巴马看做值得托孤寄命的不二人选?是否应该“换人做做看”,给商业天才罗姆尼一个机会?  四年前的美国大选,笔者曾以《2008:谁能改变美国》为题撰文对那次大选做过评论和研判(见《世界知识》2008年第11期)。那时,由于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经济上又遭遇危机而不能自拔,选民的极度不满化为一股强大的要求变革的民气,将奥巴马送入白宫。在当时,不只是美国,甚至全世界都对奥巴马充满期待,尚未建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断掉在美国的“根”,才能斩除墨西哥的“叶”。    3月中下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访问时,发表了未来对拉美的新设想,其中在首要位置用了相当篇幅强调,拉美安全已经对美国和拉美构成全面挑战,“美洲现在最关心的是她的人民和社会安全……犯罪集团和毒品走私团伙不仅威胁着我们公民的安全、经济发展和投资,而且更是直接威胁到西半球的民主”。在访问萨尔瓦多时,奥巴马更是承诺给
不去韩国,就意识不到中韩两国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近。走之前,我又看地图又查路线,觉得沿着陆地飞行的话得要两千公里,越海直飞的话不到两千公里,结果在飞机上乘务长报出的是让我惊讶的1100公里,比去上海还近!  不去首尔,就不知道那里人干净整齐到什么程度,这个看上去建筑没有什么特色的城市却有着特色的人群,这个特色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整洁”。    清洁街道    韩国首都表面上是没什么好看的,传统建筑已经剩
2012年2月29日,欧洲央行启动第二轮三年期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共有800家银行获得总额5295亿欧元的资金。加上2011年12月第一轮三年期再融资操作提供的4891.9亿欧元,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欧央行共计向欧元区银行提供了1万多亿欧元的1%低息贷款。这一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有效缓解了银行融资难题,还成功地让流动性重回欧洲主权债务市场,大幅提振了市场信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