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 语言的意义包括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后者影响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因为文化具有同时和历时的变异性。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共同参与了解码活动。解码者异文化意识的不足和本族文化的负迁移使解码意义不能达到与编码意义的对等,从而成为交际和学习的障碍。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国际交流不断扩大。异文化尤其是英美民族的文化也随之更多更广泛地传入中国, 中国人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外国的文化。但是,由于民族间语言与文化的差别,不同文化——跨文化间的交流就常常会遇到困难。外语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途径,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异文化敏感性和适应力,更有效地培养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一、英美民族心理在英语用词上的映射及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异文化的培养
英语的用词很大程度地反映了英美的民族心理。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它牢牢打上了它所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烙印,忠实地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的变化。
第一,英语民族喜欢创造新词。西方文化崇尚个体主义和自由主义,强调个性解放、个人价值、个人权利。这决定了英语在遣词造句上呈现出个性化和标新立异的特点。有时,出于行文的需要,有的人还会临时性的创造新词。
例如:A spirited discussion springs up between a young girl who says the women have outgrown the jumping-on-a-chair-at-the-sight-of-a-mouse era and a major who says that they haven’t. 这句话由于特殊的需要而将十个单词连在一起,有效、简洁的表达了“一看到老鼠就吓得蹦到椅子上去”的意思。它充分表现了英语作为拼写字母易于分拆和合成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了英语追求创新的特征。
第二,英语用词力求简化。使用英语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强调自由和无拘无束,因此在日常用语中美,国人常常将用语简化,尝试去掉一部分,只剩下主干。我们现在接触的绝大多数都是美式英语,而简化也是当今英语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掌握英语的简化规律十分重要。英语的语音和语法变化不会很大,语法可能继续趋于简化和接近口语体。例如:英语中复合词和短语可简化为一个词。如the English People 和the English language都简化为English.另外,英语中有很多的拼缀词, 如烟雾smog是由smoke和fog两个词组成的。再如tunnel, motel, brunch等。
除此以外,英语中另一大特点就是使用委婉语。如人们习惯用landscape architect 代替gardener, 用barbologist代替dustman, 用domestic engineer 代替housekeeper或servant等。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加地道地学习和掌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讲授关于这方面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英语民族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征。
二、英语教学离不开跨文化交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它的基本目的:一是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积极理解态度;二是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三是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
现在,很多英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人学习英语的问题。他们觉得,只要会单词、语法,剩下的凭常识、按习惯就可解决。然而,常识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行为,换在某个英语国家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 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
比如:中国人见到老师总是称呼:“老师,您早”;而像我们中学英语课堂上常用的“Good morning, Teacher”就不是太正确,因为在英语里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一般不用作称呼,应改为“Good morning, Sir”或“Good morning,Madame”。
再如:我国电影的“金鸡奖”,先译成Golden Cock Prize,谁料到cock一词除“公鸡”外,还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语里属于禁忌语,后改译为Golden Rooster Prize。还有:伸出食指和中指,中国人表示“二”,可美国人表示V(胜利);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可我们的“八”字造型在美国人的眼里却是“二”,就这个“二”和“八”,在中美交往中闹出过不少笑话。
另外,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会直接影响对原文的理解。例如:This is the Achilles’ heel. 学生理解为:这是阿基里斯的脚跟。实际意思:这就是那个惟一致命的弱点。(Achilles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一位希腊英雄。出生后被母亲倒提着浸在冥河中,因此刀枪不入。然而脚跟被母亲抓住没沾湿,所以成了惟一弱点。后来,他在战斗中恰恰因脚跟受伤而死。)
三、关于英语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建议
鉴于英语民族的崇尚个性、自由和创新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英语的应用中有意识的体现这些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结合这些特性使用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应注意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这里所说的准备工作已与异文化冲击前的教师准备工作不同。第一,教师应注意自身对异文化的学习。教师应有超前意识,在接受新的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自主学习英美文化。在学习中教师应具有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要认真比较双重文化的差异。例如,教师不仅要知道外国每年人们都要过圣诞节,而且还应该了解圣诞节的由来及人们在圣诞节有什么样的习俗。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圣诞节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第二,教师应结合教材和文化进行教学,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既要体现口语教学目的,又要体现英美民族语言的文化特征。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教学的组织和知识教授。第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准备教学材料,注重对异文化的教授。第二,教师要理智地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介绍一种文化内容时,要持中立态度,不要轻易地说别人的如何不好,我们的如何好。反之亦然。要引导学生采取客观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异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得体地进行交际。
此外,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要鼓励学生与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人进行个人交往,以直接了解对方文化,提高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聪目染。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化及跨文化类书籍。让他们初步了解对方文化,包括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时空观、审美观及价值观等问题,以帮助理解差异。还可采用英语晚会、讲座、演讲、讨论等方式,对比中外文化、习俗的异同,帮助学生运用语言,加强中外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适应能力。
总之,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异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跨世纪的中国英语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把语言看做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材、课堂教学以及外语的第二课堂里全面反映出来。国际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To know(学知识),to do (学做事)and to be(学做人)”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443002湖北省宜昌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一、英美民族心理在英语用词上的映射及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异文化的培养
英语的用词很大程度地反映了英美的民族心理。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它牢牢打上了它所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烙印,忠实地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的变化。
第一,英语民族喜欢创造新词。西方文化崇尚个体主义和自由主义,强调个性解放、个人价值、个人权利。这决定了英语在遣词造句上呈现出个性化和标新立异的特点。有时,出于行文的需要,有的人还会临时性的创造新词。
例如:A spirited discussion springs up between a young girl who says the women have outgrown the jumping-on-a-chair-at-the-sight-of-a-mouse era and a major who says that they haven’t. 这句话由于特殊的需要而将十个单词连在一起,有效、简洁的表达了“一看到老鼠就吓得蹦到椅子上去”的意思。它充分表现了英语作为拼写字母易于分拆和合成的特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了英语追求创新的特征。
第二,英语用词力求简化。使用英语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强调自由和无拘无束,因此在日常用语中美,国人常常将用语简化,尝试去掉一部分,只剩下主干。我们现在接触的绝大多数都是美式英语,而简化也是当今英语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掌握英语的简化规律十分重要。英语的语音和语法变化不会很大,语法可能继续趋于简化和接近口语体。例如:英语中复合词和短语可简化为一个词。如the English People 和the English language都简化为English.另外,英语中有很多的拼缀词, 如烟雾smog是由smoke和fog两个词组成的。再如tunnel, motel, brunch等。
除此以外,英语中另一大特点就是使用委婉语。如人们习惯用landscape architect 代替gardener, 用barbologist代替dustman, 用domestic engineer 代替housekeeper或servant等。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加地道地学习和掌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讲授关于这方面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英语民族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征。
二、英语教学离不开跨文化交际教育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它的基本目的:一是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积极理解态度;二是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三是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
现在,很多英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人学习英语的问题。他们觉得,只要会单词、语法,剩下的凭常识、按习惯就可解决。然而,常识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行为,换在某个英语国家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 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
比如:中国人见到老师总是称呼:“老师,您早”;而像我们中学英语课堂上常用的“Good morning, Teacher”就不是太正确,因为在英语里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一般不用作称呼,应改为“Good morning, Sir”或“Good morning,Madame”。
再如:我国电影的“金鸡奖”,先译成Golden Cock Prize,谁料到cock一词除“公鸡”外,还有“雄性器官”的意思,在英语里属于禁忌语,后改译为Golden Rooster Prize。还有:伸出食指和中指,中国人表示“二”,可美国人表示V(胜利);我们用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可我们的“八”字造型在美国人的眼里却是“二”,就这个“二”和“八”,在中美交往中闹出过不少笑话。
另外,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会直接影响对原文的理解。例如:This is the Achilles’ heel. 学生理解为:这是阿基里斯的脚跟。实际意思:这就是那个惟一致命的弱点。(Achilles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一位希腊英雄。出生后被母亲倒提着浸在冥河中,因此刀枪不入。然而脚跟被母亲抓住没沾湿,所以成了惟一弱点。后来,他在战斗中恰恰因脚跟受伤而死。)
三、关于英语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建议
鉴于英语民族的崇尚个性、自由和创新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英语的应用中有意识的体现这些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结合这些特性使用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应注意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这里所说的准备工作已与异文化冲击前的教师准备工作不同。第一,教师应注意自身对异文化的学习。教师应有超前意识,在接受新的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要自主学习英美文化。在学习中教师应具有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要认真比较双重文化的差异。例如,教师不仅要知道外国每年人们都要过圣诞节,而且还应该了解圣诞节的由来及人们在圣诞节有什么样的习俗。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圣诞节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和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第二,教师应结合教材和文化进行教学,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既要体现口语教学目的,又要体现英美民族语言的文化特征。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教学的组织和知识教授。第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准备教学材料,注重对异文化的教授。第二,教师要理智地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介绍一种文化内容时,要持中立态度,不要轻易地说别人的如何不好,我们的如何好。反之亦然。要引导学生采取客观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异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得体地进行交际。
此外,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要鼓励学生与母语是英语的外国人进行个人交往,以直接了解对方文化,提高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聪目染。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化及跨文化类书籍。让他们初步了解对方文化,包括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时空观、审美观及价值观等问题,以帮助理解差异。还可采用英语晚会、讲座、演讲、讨论等方式,对比中外文化、习俗的异同,帮助学生运用语言,加强中外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适应能力。
总之,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异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跨世纪的中国英语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把语言看做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材、课堂教学以及外语的第二课堂里全面反映出来。国际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To know(学知识),to do (学做事)and to be(学做人)”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作者单位:443002湖北省宜昌三峡大学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