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有一座绿色城市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f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赞誉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我们听到了一个声音:我们曾经美丽的家园正在遭受着人类自身的不断破坏,正在饱受由此带来的一切灾难,不仅社会经济受到影响,还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拥有一个美丽的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中国城市居民生态需求调查报告》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要“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这是我们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对全社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也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方向。这必然要求中国城市建设的目标思路和发展模式作出与之相适应的重大调整。
  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日前联合进行了一项中国城市居民生态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清晰地反映出城市居民对绿色城市的向往和对绿色人居的期待。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悖论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工业社会的两大特征,当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又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组矛盾,城市既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工业文明的受害者。根据中外城市经济学者城市化发展的理论,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属于中级阶段,70%以上属于高级阶段。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研究也表明,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拉平的“S”曲線,在初级阶段缓慢发展;到中期,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城市化率达到50%时速度达到最高点。200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3.9%。许多数据可以说明中国城镇化的现状:1978年~2000年,我国年均增加城市21.4座,年均增加建制镇824.5个,目前,城镇人口已达5.77亿人。在未来15年内,如果城市化率增长每年不低于1%的话,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预计将达到55%~60%。
  在城市工业文明进程中,机器化大生产在极大地促进城市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人类向大自然的超额索取,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的严重破坏。伴随着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空气污染、光电噪音细菌污染严重,热岛效应日益凸显,水资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侵袭,我国近6亿城市居民享受的生态产品远远低于农村居民,给城市的和谐发展制造了不和谐的因素。目前,我国城市最短缺的,不是高楼大厦,不是柏油马路,而是生态产品;城市功能中最脆弱的,不是经济功能,不是社会功能,也不是文化功能,而是生态功能,这已成为我国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的主要差距之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张,这是后工业时代城市文明发展的新路径。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工业文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已经使城市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变得极其尖锐和突出,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成为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生态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城市是人口主要集聚地,又是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城市率先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对于引领全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就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要求。
  
  向往绿色城市
  
  当前,我国的城市文明发展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这不但表现在政策层面的转化、经济层面的转型,也表现在人们环境意识的转变,生活在一个绿色之城已经成为每个城市居民的愿望和要求。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位及生态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城市居民时刻关注的热点。调查结果显示:关注生态环境的城市居民总比例近75%,有的城市甚至达到了90%以上。城市居民对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均表示赞成和响应,特别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任务中,建议“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河流的生态系统”和“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占到了绝大多数。
  总体看,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所作的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城市居民的肯定,尤其对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防沙治沙工作的认可度最高。但也要看到,城市居民对目前所居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满意度还处于低水平,对在城市中缺少生机盎然的森林感到遗憾,对整日被灰色“钢筋混凝土森林”包围感到压抑。以百分制计算,5个城市的居民对生态环境总体满意度得分为58分,得分最高的城市也只有69分,从这可以看出,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还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需求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趋势。调查显示:城市居民理想的人居环境,最主要的元素是清新的空气;其次是街道、小区绿树成荫、绿意盎然的空间;第三是充足、清洁的水源;城市居民最渴望亲近的自然环境是森林、草地;节假日休闲最向往的则是森林公园和郊外农村田园。而森林公园等各类生态休闲场所不多,难以满足居民需求的问题最为突出。城市居民已意识到,目前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片面追求整齐划一、观赏效应,一味地追求城市美化亮化,是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曲解和误区。发展城市森林,建设以森林为主体的、带有原生态特色、近自然状态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
  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调动了城市居民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大多数人都参加过各种形式的植树造林、爱林护林、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宣传等生态公益活动。这些公益活动主要属于政府倡导开展的活动;从参与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植树造林和爱林护林活动。59%的城市居民认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力度,50%以上的城市居民认为增加执法力度、提高公众生态意识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媒体都应该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大力传播生态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生态环境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中来。
  
  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对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的措施和途径指向十分明确。在城市生态建设主体调查中,城市居民倾向于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的比例最高,达到42%;在对居住社区的绿化方式的调查中,城市居民对社区生态环境建设更倾向于植树。而且通过城市居民对森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作用的认识调查中发现,人们越来越体验到森林在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促进减排、调节气候、缓解温室效应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对城市森林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树立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保障市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不失为明智之举。
  城市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的独特人工环境,是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良好的城市环境应该是在城市及其周围的地域空间内,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高度和谐;各种建筑讲究文化品位,富有个性,与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并注意继承本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人工建筑、基础设施和自然景观完美的统一;不仅创造出环境质量良好的可持续人居环境,满足居民物质空间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富有生命力,让人置身其中富有归属感和高幸福指数的精神家园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后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他文献
重庆市林业在直辖的十年中,发展很快,生态和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前不久,本刊记者专程前往重庆,采访了该市林业局周克勤局长。
2002年9月,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绿色南京”的战略决策。6年多来,全市农林系统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目标,严格按照“绿色南京”建设总体规划和东部城市
黑龙江省拜泉县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全县辖7镇9乡、186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其中农村人口41万。全县现有人工林面积123万亩,森林覆被率22.7%。我们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生态受保护、林业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目标。    一、权为民所用,铁腕搞林改    2006年,县委、县政府陆续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一些村把集体农田防护林非法低价转让给他人。一封封沉甸甸的举报信
<正>我国古代《神农本草经》中介绍蜂蜜可“安五脏,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本草纲目》中对蜂蜜的功效也有这样的概括“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
期刊
教育技术学科从诞生到今天,教育技术工作者也从主要关注"先进媒体的教育应用"转变为从多元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工作者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反过来,学科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