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理论知识,而且要培植学生适应社会的生活力;不仅教学生学,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要培养学生在学中要讲德,以便是来自社会中的人,更好成为“完整的人”,使其社会灵性(生活力、德、才)永放光芒。
关键词:教育、灵性、活力、道德、完整人
《聊斋志异》,蒲松龄的代表作。一提起它,许多人就会想到,期间描写了许多人与妖魔鬼怪之间的曲折浪漫的爱情故事。有人惊讶它中的人物塑造之神奇,还有人感叹它中的故事情节之浪漫。而我觉得:其中。“教育”的味道尤为突出,值得细细品味。尤其是《聊斋志异?书痴》更为典型。
那么,我们暂不以家庭教育学上所说“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大学”:也不从中国传统的妇女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上,来阐述“贤妻良母”的好处。单单就从她教的方法上去思考: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张生“起死回生”呢?这种力量又是不是教育呢?它又与张生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又有什么不同呢?它是现代所谓的素质教育吗?据考证,“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其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以及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这种力量足以影响了张生思想意识上的变化。可见,它是教育,而且对于张生来说,是极其有效的教育。从这一点上看,又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教育”应该怎样教?应该教人学什么?张生那个时代的教育,是他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工具,幸亏他的妻子用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把他“还原”成了一个具有社会意义上的完整人。也许,这种特殊的教育方法,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人学真”吧。陶先生不仅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且还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他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谁需要就教谁,怎样学就怎样教。”陶先生的观点,恰好说明张生妻教育的方法是正确的。教育不只是教书本知识,而是教人学会生活,做个完整的社会人。陶先生对于这一点展述的比较明确:“学校对于学生所要培植的是生活力。它的目的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使得个人的生活力更加润泽丰富强健,更能抵御病痛,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因为,自然社会里的社会产生活的中心学校,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师范学校,活的师范学校产生活的教师,活的教师产生有生活力的国民。大概这种“活力”就是教育应附给人们的灵性吧。人也只有具备这种“活力”后,才能使教育大闪光芒。可见,张生妻深懂其道:为了使张生摆脱书的困饶,就先教他下棋,教他弹琴,生活中的一切小事,都是其妻巧妙的隐而告之。这种“教”的方法也是很奇特,与陶先生教学合一的方法,不谋而台。陶先生在此方法中说到:“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夫。其强调了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张生之所以痴,并不是他不想享受生活,而是封建礼教的影响,不知道该怎样过生活。可见,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拷的。分析起来,就是天理与人欲,以天理压迫人欲,做的事无论怎样,总要以天理为第一条件。它是以天理为一件事,人欲为一件事,人欲是不对的,没有地位的。陶先生认为,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人欲是有地位的,我们不主张以天理来压迫人欲的。这里,我也同意戴东原先生的说法,即“理不是欲外之理,不是高高的挂在天空的,欲并不是很坏的东西,而是要有条有理的。”我们主张陶的说法,生活即教育,这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欲,把人欲与天理打成一片。
那么,现代教育中人的“灵性”还是活力吗?不!在现代教育中,闪光点应该是“德”。人之所以为人,也应该讲究灵性“德”。如果说,古人在传统教育下缺乏灵性“活力”,而不看作是个“完整人”的话,那么现代人,在丢掉灵性“德”的情况下,也不是个健康完整的人。德,即品德,是指个体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是个体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可得的,经历着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品德低下的人肯定是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的人,也就是“教育”教出来的废人,也不是有血有肉的“完整人”。那么心理健康应包括人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完美状态,具体地包括:良好的生理状态,表现为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的完好,状态正常;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心理的正常,人格的完整,情绪的稳定,心理保持平衡,协调;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表现为人际关系和谐,角色身份恰如其分及良好的自我实现。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健康的最新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康,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可见,道德健康也是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学者张声远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即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简称自知、自爱、自制。
我想,张生只所以不是个“完整的人”就是只会控制自己,而没有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即做事无活力)。而现代有些“摩登”的人,只所以不是“完整的人”,就是因为自知有活力,而不知自爱和自制(即做事不讲德)。因此,我们要呼唤灵性;在教育中,要重视灵性之光。因为,只有这样培植出德才兼备且充满活力的人,才是最“完整的人”。
但愿,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是充满生机活力且德才兼备的健康人才。
但愿,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灵性闪光的世纪教育。
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理论知识,而且要培植学生适应社会的生活力;不仅教学生学,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要培养学生在学中要讲德,以便是来自社会中的人,更好成为“完整的人”,使其社会灵性(生活力、德、才)永放光芒。
关键词:教育、灵性、活力、道德、完整人
《聊斋志异》,蒲松龄的代表作。一提起它,许多人就会想到,期间描写了许多人与妖魔鬼怪之间的曲折浪漫的爱情故事。有人惊讶它中的人物塑造之神奇,还有人感叹它中的故事情节之浪漫。而我觉得:其中。“教育”的味道尤为突出,值得细细品味。尤其是《聊斋志异?书痴》更为典型。
那么,我们暂不以家庭教育学上所说“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大学”:也不从中国传统的妇女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上,来阐述“贤妻良母”的好处。单单就从她教的方法上去思考: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张生“起死回生”呢?这种力量又是不是教育呢?它又与张生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又有什么不同呢?它是现代所谓的素质教育吗?据考证,“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其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以及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这种力量足以影响了张生思想意识上的变化。可见,它是教育,而且对于张生来说,是极其有效的教育。从这一点上看,又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教育”应该怎样教?应该教人学什么?张生那个时代的教育,是他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工具,幸亏他的妻子用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把他“还原”成了一个具有社会意义上的完整人。也许,这种特殊的教育方法,正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人学真”吧。陶先生不仅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且还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他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需要什么就教什么,谁需要就教谁,怎样学就怎样教。”陶先生的观点,恰好说明张生妻教育的方法是正确的。教育不只是教书本知识,而是教人学会生活,做个完整的社会人。陶先生对于这一点展述的比较明确:“学校对于学生所要培植的是生活力。它的目的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使得个人的生活力更加润泽丰富强健,更能抵御病痛,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因为,自然社会里的社会产生活的中心学校,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师范学校,活的师范学校产生活的教师,活的教师产生有生活力的国民。大概这种“活力”就是教育应附给人们的灵性吧。人也只有具备这种“活力”后,才能使教育大闪光芒。可见,张生妻深懂其道:为了使张生摆脱书的困饶,就先教他下棋,教他弹琴,生活中的一切小事,都是其妻巧妙的隐而告之。这种“教”的方法也是很奇特,与陶先生教学合一的方法,不谋而台。陶先生在此方法中说到:“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夫。其强调了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张生之所以痴,并不是他不想享受生活,而是封建礼教的影响,不知道该怎样过生活。可见,中国从前的旧文化,是上了脚镣手拷的。分析起来,就是天理与人欲,以天理压迫人欲,做的事无论怎样,总要以天理为第一条件。它是以天理为一件事,人欲为一件事,人欲是不对的,没有地位的。陶先生认为,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人欲是有地位的,我们不主张以天理来压迫人欲的。这里,我也同意戴东原先生的说法,即“理不是欲外之理,不是高高的挂在天空的,欲并不是很坏的东西,而是要有条有理的。”我们主张陶的说法,生活即教育,这是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遂民欲,把人欲与天理打成一片。
那么,现代教育中人的“灵性”还是活力吗?不!在现代教育中,闪光点应该是“德”。人之所以为人,也应该讲究灵性“德”。如果说,古人在传统教育下缺乏灵性“活力”,而不看作是个“完整人”的话,那么现代人,在丢掉灵性“德”的情况下,也不是个健康完整的人。德,即品德,是指个体按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是个体心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可得的,经历着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品德低下的人肯定是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的人,也就是“教育”教出来的废人,也不是有血有肉的“完整人”。那么心理健康应包括人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完美状态,具体地包括:良好的生理状态,表现为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的完好,状态正常;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心理的正常,人格的完整,情绪的稳定,心理保持平衡,协调;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表现为人际关系和谐,角色身份恰如其分及良好的自我实现。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健康的最新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康,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可见,道德健康也是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学者张声远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即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简称自知、自爱、自制。
我想,张生只所以不是个“完整的人”就是只会控制自己,而没有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即做事无活力)。而现代有些“摩登”的人,只所以不是“完整的人”,就是因为自知有活力,而不知自爱和自制(即做事不讲德)。因此,我们要呼唤灵性;在教育中,要重视灵性之光。因为,只有这样培植出德才兼备且充满活力的人,才是最“完整的人”。
但愿,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是充满生机活力且德才兼备的健康人才。
但愿,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灵性闪光的世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