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来“神膏”济苍生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1月29日上午,一辆皇冠牌轿车“嘎吱”一声停在上海闸北中医医院门口,从车内走出一位日本华裔教授,他是专程前来拜访该院擅长治疗褥疮的赵富生医生的。
  闸北中医医院在上海滩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医院,然而由于赵医生对褥疮这一疑难病症研究颇深,治疗效果显著,致使许多病人由家属陪着,风尘仆仆,从远地赶来求治。一时间这家医院也名声大振。病人中流传一句顺口溜:“褥疮不可怕,‘神膏’能治它。”这里所说的“神膏”,就是赵富生医生在老中医徐源泰、许龙翔配合下,研制成功的“加味黛蛤散药膏”。
  褥疮一直被视为临床顽症。美国著名电影《昏迷》中就有这样一个镜头:为了使植物人不致因褥疮而危及生命,他们将患者用钢丝悬空吊起。这就告诉我们: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褥疮的治疗也是个难题。
  那么,赵富生是如何攻克这一难题的呢?我决定对他作一次采访。
  
  苦心钻研得良方
  
  在一间不大的诊室里,我见到了赵富生,握手时,我惊奇地发现他是这般年轻,就说:“赵医生,我想像你是个老者,却原来……”“我36岁了。”他腼腆地回答。然而,当我们的话题一转入褥疮治疗时。他便从述如流了。
  褥疮,我国古代称“席疮”,又称“阴疮”。多见于昏迷或瘫痪等长期卧床的重症病人。《外科启玄》上说,“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擦摩破而成。”说明褥疮的病因乃是久病气血亏败,加之长期卧床不起,导致受压部位组织坏死。褥疮破损后,细菌易于感染,创面溃烂极快,甚者引起脓毒败血症,死亡率极高。赵富生医生原本是主治西医外科的,他又是如何转而对褥疮这一顽症进行攻克和研究的呢?这还得从他母亲的病说起。
  1988年5月的一天,赵富生的老母亲因患中风倒地,一连几天昏迷不醒。后经治疗,人虽有好转,但由于臀部受压,发生红肿。外科医生的职业敏感告诉他,这是褥疮的前兆!为了医治母病,他遍阅了古代医案,从中寻找治愈褥疮的良方。
  一天,他捧读清代《医宗金鉴》,发现文中所说的中药青蛤散对鼻疮溃烂疗效显著,从而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古方新用,推陈出新,对青蛤散成份进行了加减。后来又在老中医徐源泰、许龙翔两位老师的无私帮助下,终于熬制成功了“加味黛蛤散药膏”。用这种药膏敷治褥疮,能达到祛腐拔毒、生肌敛口的神奇功效。他给母亲上药,不到一句,原先破溃的疮面便很快收敛愈合。从此,赵富生便以这种药膏给,褥疮患者治疗,经过临床验证;竟收到意料不到的好效果。“神膏”由此传扬开来。
  
  重享天伦之乐
  
  吴老伯福气很好,晚年退休,享尽天伦,2个儿子和1个女儿待他十分孝敬。1989年7月,儿女们准备为他祝寿,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日中午,他在晾衣服时不慎重重地摔了一跤,导致第10胸椎骨折并发生截瘫,同时伴有多发性肋骨骨折,造成气胸、血胸,以至休克。经医院抢救,病人虽脱离危险,然而由于护理不仔细,入院第8天后,腰骶部即形成褥疮,继而越烂越深,疮面也逐渐扩大,以至形成一个直径约18厘米、深度约1厘米的“穹窿”,白色骶骨清晰可见,内有稀薄脓性分泌物。主治大夫摇摇头说:“这样大的褥疮,阿拉没法治了。”吴老伯既痛苦不堪,又觉得这样活着拖累子女,于是每天流泪不断,几次想到死,还坚决出了院。赵富生知道情况后,连夜赶到昊老伯家中,一面安慰老人,一面拟方用药。凭着十多年的临床经验,他知道,吴老伯年迈体弱、气血亏败,机体免疫力差,故褥疮面渍烂迅速,以致形成了如碗口般大的创面,因此,治疗上必须采取内外同治的方案,否则褥疮难以愈合。在老中医徐源泰的指导下,他以中药阳和汤为内服药,补肾健脾,调益气血;外治则敷以“加味黛蛤散药膏”。2个星期后,奇迹出现了:病人褥疮流脓减少,溃烂的肌肉由灰白色明显转为红润。又过了2个星期,疮口深部及其用围开始有新生肉芽长出,3个月后褥疮逐渐缩小长平,上皮组织亦从四周向中间生长覆盖,最后形成了一个直径为0.5厘米的平痂。
  吴老伯终于摆脱了病痛,他激动万分地说:“明年我要补办寿宴,到时,一定要把你们医生请来喝寿酒!”
其他文献
父母对待孩子生病,应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首先,要持客观的态度。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孩子生病和不生病都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是身体素质好,平常又注意卫生的弦子也难免得病。因此,孩子生病时,父母应客观对待,不要埋怨任何人,更不要埋怨孩子本人。不应人为地制造紧张空气。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的紧张、忧虑、急躁等不良情绪,都会感染孩子,给他增加紧张、害怕的心理压力。  其次,要正确地投医。一般来说,在没
胆道疾病包括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化脓性胆管炎等。这些胆道疾病可引起胆道阻塞,胆汁排泄受阻,脂肪吸收障碍或胆固醇代谢紊乱。这些病理现象与饮食有直接关系,因而平时注意胆道疾患的饮食调理非常必要。  1 胆道疾患的急性期,应忌食动物性油类及高脂肪饮食,以免因此增加胆囊的收缩,刺激胆囊壁而引起上腹部膨胀不适,甚至发生胆绞痛。为了减轻有病胆道和胆囊的工作,不宜多吃油脂,否则会加重病情,对治疗不利
近年来,人参峰皇浆作为家用补品已进入了广大城乡的寻常人家。不少独子学年服用,结果使原来健康的孩子成为病态小儿,性早熟则是导致的最学见的症状之一。作者曾遇一对年为5岁的双胎女孩,姐姐未服蜂皇浆,她的生长发育正常;妹妹每天服1支人参蜂皇浆,连服3个月后就出现白带及双侧乳房增大如鸡蛋的异常情况。许多学者曾对人参蜂皇浆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证明它对儿童性激素分泌有一定影响,长期服用可致性早熟。学者认为,有中
许多疾病在胎儿期就已发生,而医疗技术的发展为胎儿出生前检查创造了条件。如果能够早期发现胎儿疾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父、母、家庭、社会以及种族繁殖都将有益。哪些情况需对胎儿进行检查呢?  一、高龄孕妇,38岁以上的孕妇卵巢排出的卵子可能老化甚至异常,其胎儿的先天性畸形、先天性痴呆发生率较高;  二、生过畸形胎儿,特别是生过无脑儿、脊柱裂胎儿的翠妇,再生患同样病胎儿的可能性为5~10%  三、生过患
一般来说,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以前或男孩在10岁以前。性发育就已经开始,他(她)们不仅性腺如卵巢、睾丸发育成熟,而且第二性征也出现。女孩表现为:阴道流经血、阴毛出现、外生殖器发育成熟、乳房丰满等;男孩则表现为:阴茎增大、阴毛出现、长胡须、出现喉结等。  性早熟有三种情况,即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和不完全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是指性腺发育成熟和第二性征出现的步调完全一致,均比较早,它是由于体内管理
当头部、颈部或背部受伤时,背梁骨(就是脊柱,它是人体最要害的部位之一)也可能受到损伤,其后果是造成瘫痪,甚至更严重。    从高处跌下,塌方,背部被重物撞击,以及汽车急刹车时向前急撞,都可能造成脊柱骨折,甚至下公共汽车时被摔倒,或颈部被车门夹住,以及翻筋斗时跌伤,都可能产生脊柱骨折和脊柱内的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脊髓损伤。当脊髓损伤后,在24小时内,先表现为部分神经细胞坏死和内出
肠癌包括大肠癌和小肠癌。小肠癌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极低,而大肠癌则发病率较高,列于恶性肿瘤中第4~6位,且近年来有增多趋势。预防大肠癌包括预防结肠癌、直肠癌、肛管癌。研究表明,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大肠癌发病的重要因素,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饮食。尤其是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与大肠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预防大肠癌必须从口着手,把好饮食关。措施是:  1 摄食低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摄食过多
1,什么叫先天性心脏病?  从怀孕到分娩,胎儿在母体内要经历漫长的发育过程。若在怀孕早期(主要是胚胎发育第3至第8周),由于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胎儿心脏大血管发育部分停顿或发育异常;造成心脏畸形,出生后这种有缺陷的心脏引起的心脏病就叫先天性心脏病。  2,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根据心脏畸形的不同可分为许多类型,由于类型不同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就不同,所致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轻症可
儿科医生看病往往先看一下孩子的头面部,是何道理呢?因为观察头面部可以大致了解孩子的营养及发育状况,初步判断许多疾病。  大头——脑积水。头颅均匀性增大,呈圆形;面孔小,眼睛上睑下露出一段眼白(落日眼);颅骨缝裂开;囟门大而隆起;头皮静脉怒张;轻敲头部似破罐声。此病可先用醋氮酰氨等利尿剂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方头——佝偻病。头颅增大不如脑积水明显,有突出的额部和顶部结节及较高的前额,有的头顶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