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顿悟而终于智慧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汇泉先生的诗文冰清玉洁。先说这个集子里的散文,杨老毕竟是写诗词的,因此,他的散文也弥漫着诗意。读《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我们就感受到葱茏的诗意。两篇散文都是写建筑的。前者写一位从未搞过建筑的人去修桥,这阴差阳错的驱使,是否使他觉得其味索然呢?不,桥周遭的大自然给了他无穷的乐趣。他在建筑空闲中总是驻足河边与石为伴,于是“爱石始于趣,觅石寓于缘,赏石纱于悟”。所以,当桥梁建成时,建桥者的另一座桥梁——《老瘦面壁》的作品和《中国卵石艺术》的专著也诞生了。对于建桥人,这是他的发现和创造,获取了卵石给予他鲜活的艺术灵感;对于写作者,这篇散文是诗人对大自然的智性感悟,始于顿悟而终于智慧。
  后一篇《美的创造》是写参观悉尼歌剧院的,作者没有局限于它的刚建的美、端庄的美、色彩的美和富丽堂皇的美,而是惊奇地发现了它音乐的美、宽容的美和自由的美。作者的美学感受是奇妙而又深得要领的,他是从那—溜儿排的流动里和那一动一静的韵律里感悟到音乐的美。这与美国著名建筑美学家威廉·桑德斯的判断如何符契,桑德斯向世人发问:“建筑是寓言,是工艺,还是艺术?”他的判断无疑是三者兼而有之。他写道:“把艺术看成是寄托观念的寓言,这种偏好不仅仅存在于设计院,也不仅仅因为这种评审制度。我时常在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那里听到的抱怨是,似乎当今‘一目了然’的建筑实在太多了。那么一目了然的建筑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无论你多努力地去发现它,它所‘表示’的只是一点点……”你看清了这一点点,你还需要再去看它一眼吗?艺术要想达到了不起的境界是要有异常的复杂性,多义性和迷惑性,就像桑德斯把最美的建筑称为寓言那样,又像杨老把悉尼歌剧院称为音乐那样。
  纵观杨老的散文,亦可界定为性灵散文。像《感受高温》、《玩物未必丧志》、《解读嘉山》、《散步与散心》、《人生与机遇》、《海上遇风记》等等,都表现了明快、质朴、生动、诙谐的风貌,作者诚恳地坦露自己的心灵,至情至性,发抒性灵。斯得其真,得其真,斯如源泉滚滚,莫能遏之。国事之大,喜怒之微,皆可著之纸墨,句句真切,句句可诵。这种有关性灵的主张,被清代诗人袁枚所阐发,标榜其诗作是“发抒怀抱”,“提笔须先问性情”,“灵犀一点是吾师”,因为“诗情愈痴愈妙”,才会实现“意新”和“出色”的艺术境界。这一界说与杨老是相契合的。
  杨老的作品是性灵(感性)的,但也是理性的。感情毕竟是受理性的统制。任何一个情感型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的理性支柱。例如散文《解读嘉山》,嘉山的名声虽远不及君山,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小视它。因为这也许是一种“大美不言”和“大象无形”的境界吧。作者这一感情深沉的理性表述,让我们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但又求索不止、奉献不息的普通工作者。又如《重访大寨》,其理性的光芒让我们感受到“苦人树”和“乐人树”所散溢出的不同韵味。它举要治繁,含宏万汇,划出了两个截然不同时期的中国人的生活相。当然,它以理性支撑下的情感触角还可再深入一些,或许更能臻至苏东坡所说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这里的“法”,即法度。各类艺术都有自身的法度,有法度才有各自的形式美,才不至于刻鹄类鹜,画虎成犬。但艺术又偏爱对法度的突破,突破者在合乎情理的突破中,便获得了个性的自由与张扬。杨老的作品既重视法度,又不为法度所限。他承续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历史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他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老干部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他的视野也许可以更为广阔,更为关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当然,他能从百忙的大半生中砥砺自学,创作出如此文体精致、繁复,语言丰赡、华美,思想真诚、深刻的精品,已经实属不易。
  再说这个集子里的诗歌,杨老在诗歌文体中游刃有余。他的诗歌有七言、五言和词,但都能随手拈来,涉笔成趣。我还注意到,杨老的诗词中有直指历史上某一朝代的,即为明朝。杨老直面明朝,有深意存焉。《七律·叹读明史》的头两句是:“人无横祸不英雄,明史钩沉愤满胸。”杨老为何只选择一个明朝呢?那因为,这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血腥的时代。翻开十六个皇帝的宫廷史,都充满着血腥搏斗,即皇位争夺、阁臣内讧、阉宦擅权,可用“闹嚷嚷蝇争血”予以概括。诗人在“明史钩沉愤满胸”之余,得出了“人无横祸不英雄”的,惊世骇俗的结论。这个结论具有当今世界的普世价值。往日的英雄都以暴力斗争为荣,但这种“斗争”究竟实现了什么?他们所要实现的乌托邦是否真的符合人类存在的理性和道义原则?历史证明,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杨老的回答是不言自明的。这使我们不能不对这位老革命肃然起敬,不仅为杨老的文学潜质也为他的人类道义和崭新的价值观而肃然起敬。可见,杨老为诗为文,决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为了表达广阔的人文关怀和悲天悯人的胸襟。他深知,艺术和肮脏和腐朽和倒退势不两立,它永远蔑视妨碍人类进步与文明的—切势力。诗歌是他的战士,所以他平凡而伟大,无处而不在。
  不管是“从政”,还是“从文”,杨老未始不“始于顿悟而终于智慧”,可见其人其文自有真境界在。
其他文献
有质小韩在本期文章中带给大家的是关于全球最美的钓场之一——新西兰的海钓之旅。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新西兰的钓场,那就是:鱼超多,鱼超大,海超美,人超赞!很多人都知道澳洲是海钓的天堂,却很少人再转战到旁边的新西兰感受不一样的疯狂。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平时“出镜率”奇低的岛国。  “50条床单,20件长裤,20把短柄小斧,10件背心,10顶便帽,10口铁锅,4个木桶装的烟草,一箱子烟斗,一条
期刊
寒冷的冬天如约而至,冬季路亚活动也渐渐地拉开了序幕,这让我回忆起自己在2017年冰路马口的情景,那次独特的经历让我总结出了很多冰路马口的经验。  记得2017年年底出差半个月的我重回潍坊,处理完基本事务之后,就开始继续操刀路亚,尽情地挥竿解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短短的十几天中,气温突降,使得潍坊附近的水域已经开始冰封了。当身边的路亚朋友对此唏嘘叹息时,我的内心却有种莫名的激动和惊喜。  一年四
期刊
立冬已过,气温逐渐下降,我身边的多位钓友已经擦拭“枪炮”、“刀枪”入库了,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去年冬天我路亚鲈鱼的情境。希望看完我的探鲈记,钓友们也能不畏严寒,外出找寻冬季路亚的乐趣。  路亚人都知道冬季出大物,但由于我所在市区的人工湖搞净化水质工程,湖内的路亚资源已遭毁灭性破坏,于是,我走出喧嚣的城市,奔着青山绿水去找寻冬季路亚的乐趣。  我所在的城市周边大大小小的水库甚多,比对筛选后,我将目标锁定
期刊
无论是作钓鲈鱼还是其他的掠食性鱼种,当今时代的钓鱼人都知道冷锋天气会对自己的作钓情况有所影响。然而,冷锋天气并不是造成恶劣钓况的唯一天气条件,它对于钓况的影响还有更多。  所以,请继续阅读我所撰写的这一系列文章,以便了解更多关于我们在位于加拿大西部的驯鹿湖进行游钓的第三天所经历的的一些情况,我们在冷锋天气过后气压上升的阶段再次向驯鹿湖发起冲击,根据当天作钓总结出了一些关于合理利用冷锋过后的天气条件
期刊
一    人类社会实践中个体生命的渺小、人生的磨难、命运的无常等不幸状况,为悲剧提供了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诚然,“我们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历史时代、一定的社会、带着天赋的一定的遗传结构,被我们父母生养出来——而且必须按照这一切去过我们的生活。因此,人生的起点就象投骰子一样。它的偶然性深深植根于一些无法逃避的事实中。”① 并且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始终是繁荣不衰的,生存便意味着毁灭,因此,人于各种天灾
期刊
最初读到诗人彭燕郊的这首诗作《恋歌》时,心中的惊讶是难以言说的,当时那种感受到震动的心境依然十分清晰。  那还是三年前,因为撰写博士论文,很长一段时间都埋首在旧报刊之中。为了搜集四十年代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的资料,那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旧报刊室曾仔细翻阅过一本四十年代的杂志《现代文艺》,十六开的本子,并不厚,纸张都已经泛黄了,一不小心就会抖落出一些纸张陈旧的碎屑。这本杂志从一九四零年四月第一卷第一期一
期刊
镜头,是一个客观器具,却更是一种主观体验形式:在镜头的后面,隐藏着观望者个人的心绪与评判。说到底,它不过是目光的延伸,情感的拓展。然而,它不同于目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能够留住看见的一切,或者说,留住观看者想要留下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行为方式,观看者得以介入到发生的事件中。这不是一种直接的参与,但也“绝不仅仅是被动的观察”,“它至少心照不宣地、往往还是直截了当地鼓励眼前所发生的无论什么事情
期刊
熟悉何顿的读者都知道,他用最本真的语言、最亲切的叙述方式、残酷的生活真实与城市市民文学的纯度,形成了自己异常独特的创作特色。作为六十年代后出生的晚生代作家的领军人物,何顿以崭新的姿态放逐了某种既定的价值范式,努力寻找新的边缘视角来显示市民的生存状态和自己的精神状态。在何顿发表的许多小说中,人们都可以轻松地发现他的真实——创作的真实与生活状态的真实。在那些极具特色的流线型的时间化叙述与随意的小标题设
期刊
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后现代小说的重要作家,余华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两次转型。步入文坛之初,余华的小说充满了温情、亲切的叙述格调。《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后,余华开始了对文本策略的讲究,在故事的进程中尽情地展现人性的负面因子和颓败的历史际遇;而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之后,余华明显地向现实主义回归,他的小说不再沉溺于对小说叙述意义与叙事过程的分离,在缓慢的叙事语境中不时浮现一丝丝温情,《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期刊
我宁愿依着血性的驱使变一支孤硬的鸣矢,在我的大陆之上呼啸飞行。  ——《金牧场》    张承志,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其意义功能价值已经远不仅止于一个作家、一个学者。特别是在八、九十年代的文化地形图中,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被纳入当代思想史或精神史的一个侧面进行讨论。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阅读张承志、分享张承志,乃至解构张承志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同角度的阐释/接受方式,赋予张承志以各种身份。基本上,他被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