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时空边界——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再释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527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木蕻良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在家族史框架中呈述了近代东北移民农耕社会的兴亡史.端木将农业秩序与 自然环境统合进“草原”这一单一能指,意在剖析封建土地制度宰制下东北社会停滞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原始”状况,由此讲述“新人”在历史羁绊中的艰难诞生.小说在“科尔沁旗草原”与“东北草原”之间建构的连贯性整体表述,根植于清中叶以降东北移垦所形塑的地缘关系,但端木对“草原”空间的无时间化书写抑制了这一地缘形势的完整呈现.进入20世纪后,铁路修筑引发的新移民开垦浪潮、殖民侵略与反侵略永久改变了东北“草原”的时空边界,而《科尔沁旗草原》已然隐含了重新理解这一时空进程的契机.
其他文献
关于《摩罗诗力说》等鲁迅早期文言作品,一些学者运用"材源考"的方式还原了其所依据的蓝本,认定其为"编译"性质.这种注重知识生产的实证研究自有学术价值,却不应因此忽略古文中"学问"与"文章"的纠缠,对文章脉络与文体的讲究.从文章学的角度考察《摩罗诗力说》一文,可知其主旨是在"纯文学"的视域下反思诗教传统,反对诗教主张的"温柔敦厚"与"征圣",既强调纯文学的"不用之用",又主张文学应具有启蒙主义的"教示"功能;在文体上,鲁迅采用了"说"的文体,运用史传笔法,文风纵横抑扬,详赡气盛,情文相生.鲁迅根据文章的立意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作家群开始了从故乡到祖国的流动旅程,故乡的沦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民族的再发现.他们在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描绘了祖国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发生现场,召唤出共同体得以产生的新时间和新空间,同时呈现出动员和团结民众为抗战服务的共情.东北作家的创作在读者心中制造出的感觉结构,通过与关内共时文坛的双向互动,促进了抗战时期国族认同的生成和散布,并以此重构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文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