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电子资源无限庞大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医学文献检索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模式改革。结合我校的医学文献检索课程,介绍了以案例开展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文献检索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b)-0035-01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开展至今已有20余年,该课程的普及使得学生能够利用无限的网络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学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于医学背景的高等院校来说,因其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开展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但文献检索课的大部分内容在授课时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将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学生喜爱的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该课程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一直是我们文献检索课程老师们常常思考的问题。
1 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主要采取的是一种纯说教式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型方法,教学过程包括课堂理论和检索实践两部分,且这两环节需要在短时期内集中完成。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1 教学时间短,任务重
文献检索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时不多,但要讲授的内容很多。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束缚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一直处在填鸭式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没有他们发挥之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1.2 文献检索课被设定为选修课程
文献检索课与学生的专业貌似完全脱节,导致许多学生甚至不知道学习这门课与自己专业有多大的联系,将来到底有什么作用,学生抱着学校设定该课程就当作自己是“混学分”的选修课,可学可不学,从而导致学生兴趣不高,翘课、上课睡觉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也导致老师上课激情不高,时间一到马上离开教室,没有和学生共同商讨教学上学生有什么要求及听取学生对授课的建议。
1.3 文献检索上机实习课只注重各类型
检索工具的简单操作和使用方法,缺乏如何有目的的选择数据库的使用,如何将自己学科知识与所要检索的关键词或主题进行仔细地推敲的方法,确定比较准确的搜索,在一次检索和二次检索过中如何避免缩小检索的范围,尽量做到全面的检索的方法,学生上机实习盲目,没有具体有内容所做,上机纯粹给他们一个上机玩的机会。
2 教学改革实践及其模式设计
“文献检索课”要想达到开设课程的目的,必须改变过去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型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以学生知识水平结构、学生专业特点、专业培养方向等作为教学参考指标,将文献检索课进行合理配套与调整,譬如,我们学校是一个以医学为主体的院校,课程侧重于介绍与生物医学有关的数据库、虚拟图书馆、专业检索网站、网上电子期刊、网络信息等数据库,使学生能够熟练的利用这些资料,在实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进行。
2.1 自愿组合学习小组
将学生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强调集思广益,学生可以互相组合,对小组的合作按照自愿原则。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在学生中无形形成了一个“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小组自己内部合作精神”的良好学习氛围,将原来老师单一教学方式的师生交流方式变成老师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团队意识、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互相合作精神良好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这样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参与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2 带着问题学习,小组展开课题资料收集工作
由老师提出问题,设定要检索的内容,例如:我校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要他们查找中医治疗近视眼方面的信息资料,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上机实习操作,根据所学的检索方法,检索工具的选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检索词的确定是学生易发生争执的地方,老师可以进行引导,并且让他们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多次检索,看看最后检索结果看谁检索内容没有漏检,谁制定的检索词检索结果最让人满意,确定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求学生整理成书面的专题检索报告,写出自己在检索过程中自己如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最终形成的检索结果怎样达到检全率、检准率的。通过实践激发了学生兴趣,开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
3 以案例开展教学方法的实践
3.1 围绕学科专业收集文献资料
由老师出题,让学生根据馆藏资源,选择检索工具,如查找中医治疗近视眼文献资料,因为大学生患有近视眼率较高,用中医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一来他们通过查找信息后,对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也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刚开始时,学生选定CNKI这个数据库检索,年代限定在2000年至2011年,關键词中医治疗近视眼,检索结果只有几条,分析检索结果可能有漏检现象,再重新制定检索式近视眼AND中医这个检索检索,结果为32条。通过这实例操作同学学会了评价检索结果,如何修正检索策略,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认真阅读,增加了分析评价能力和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文献课的学习。
3.2 分小组学习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以小组为学习团队,每一个团队的检索内容都会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制定不一样的题目,因此,教师要对于各学科知识熟习,很富有挑战性。既要做到对每个小组不同课题都付出心力参与、引导,又要考虑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这要求教师无法向平时对待一门选修课一样最终以一次考试就作为成绩的评判标准,而是需要既把握全局又顾及个体。
组织讨论评价:教师要启发、引导小组的总目标以及小组成员各自目标的实现,分析问题,让学生踊跃发言。在分析评价检索结果这个阶段,要鼓励每个学生的参与总结,帮助学生分析在整个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等,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要对小组协作、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分别作出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展现。
4 结语
随着信息成爆炸趋势的增长,在信息检索课程中侧重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枯燥无味的文献检索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东红.高校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的改革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78~180.
[2] 马先皇.创意教学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97~99.
[3] 李小平,马佳,袁怡.不同专业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与改革探讨[J].医学信息,2009(22):2355~2356.
关键词:文献检索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9(b)-0035-01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开展至今已有20余年,该课程的普及使得学生能够利用无限的网络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学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对于医学背景的高等院校来说,因其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开展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但文献检索课的大部分内容在授课时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何将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学生喜爱的学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该课程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一直是我们文献检索课程老师们常常思考的问题。
1 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主要采取的是一种纯说教式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型方法,教学过程包括课堂理论和检索实践两部分,且这两环节需要在短时期内集中完成。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1 教学时间短,任务重
文献检索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时不多,但要讲授的内容很多。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束缚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一直处在填鸭式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没有他们发挥之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1.2 文献检索课被设定为选修课程
文献检索课与学生的专业貌似完全脱节,导致许多学生甚至不知道学习这门课与自己专业有多大的联系,将来到底有什么作用,学生抱着学校设定该课程就当作自己是“混学分”的选修课,可学可不学,从而导致学生兴趣不高,翘课、上课睡觉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也导致老师上课激情不高,时间一到马上离开教室,没有和学生共同商讨教学上学生有什么要求及听取学生对授课的建议。
1.3 文献检索上机实习课只注重各类型
检索工具的简单操作和使用方法,缺乏如何有目的的选择数据库的使用,如何将自己学科知识与所要检索的关键词或主题进行仔细地推敲的方法,确定比较准确的搜索,在一次检索和二次检索过中如何避免缩小检索的范围,尽量做到全面的检索的方法,学生上机实习盲目,没有具体有内容所做,上机纯粹给他们一个上机玩的机会。
2 教学改革实践及其模式设计
“文献检索课”要想达到开设课程的目的,必须改变过去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型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以学生知识水平结构、学生专业特点、专业培养方向等作为教学参考指标,将文献检索课进行合理配套与调整,譬如,我们学校是一个以医学为主体的院校,课程侧重于介绍与生物医学有关的数据库、虚拟图书馆、专业检索网站、网上电子期刊、网络信息等数据库,使学生能够熟练的利用这些资料,在实际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进行。
2.1 自愿组合学习小组
将学生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强调集思广益,学生可以互相组合,对小组的合作按照自愿原则。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在学生中无形形成了一个“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小组自己内部合作精神”的良好学习氛围,将原来老师单一教学方式的师生交流方式变成老师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团队意识、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互相合作精神良好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这样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参与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2 带着问题学习,小组展开课题资料收集工作
由老师提出问题,设定要检索的内容,例如:我校针灸推拿专业学生,要他们查找中医治疗近视眼方面的信息资料,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上机实习操作,根据所学的检索方法,检索工具的选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检索词的确定是学生易发生争执的地方,老师可以进行引导,并且让他们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多次检索,看看最后检索结果看谁检索内容没有漏检,谁制定的检索词检索结果最让人满意,确定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要求学生整理成书面的专题检索报告,写出自己在检索过程中自己如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最终形成的检索结果怎样达到检全率、检准率的。通过实践激发了学生兴趣,开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
3 以案例开展教学方法的实践
3.1 围绕学科专业收集文献资料
由老师出题,让学生根据馆藏资源,选择检索工具,如查找中医治疗近视眼文献资料,因为大学生患有近视眼率较高,用中医治疗近视眼有很好的疗效,一来他们通过查找信息后,对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也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刚开始时,学生选定CNKI这个数据库检索,年代限定在2000年至2011年,關键词中医治疗近视眼,检索结果只有几条,分析检索结果可能有漏检现象,再重新制定检索式近视眼AND中医这个检索检索,结果为32条。通过这实例操作同学学会了评价检索结果,如何修正检索策略,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认真阅读,增加了分析评价能力和综合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文献课的学习。
3.2 分小组学习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
以小组为学习团队,每一个团队的检索内容都会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制定不一样的题目,因此,教师要对于各学科知识熟习,很富有挑战性。既要做到对每个小组不同课题都付出心力参与、引导,又要考虑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这要求教师无法向平时对待一门选修课一样最终以一次考试就作为成绩的评判标准,而是需要既把握全局又顾及个体。
组织讨论评价:教师要启发、引导小组的总目标以及小组成员各自目标的实现,分析问题,让学生踊跃发言。在分析评价检索结果这个阶段,要鼓励每个学生的参与总结,帮助学生分析在整个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等,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要对小组协作、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分别作出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展现。
4 结语
随着信息成爆炸趋势的增长,在信息检索课程中侧重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枯燥无味的文献检索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东红.高校文献检索课网络教学资源的改革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78~180.
[2] 马先皇.创意教学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应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97~99.
[3] 李小平,马佳,袁怡.不同专业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与改革探讨[J].医学信息,2009(22):2355~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