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历史地理的角度看,如果把西北看作广袤苍凉的沙场,那么,江南就是山清水秀的花园。沙场历练的是能操控金戈铁马、冲锋陷阵的勇武之士。花园培育的是花草树木,还有一代又一代有名无名的文儒之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什么样的水土就有什么样的人。江南奇丽秀美的独特环境,既是士人生养之本,又是士人情感之所倚。人因境而生情,境因人而增色。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的炎黄文化发展主要在中原地区。孔子、孟子、庄子、老子,这些名声显赫的士人,都出自中原大地。那时的江南,还是“蛮夷之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在文化发展层面上更与中原相距甚远。以后的近一千二百年间,尽管有了南北朝柳恽的《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江南开始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尽管有了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开始成为诗人笔下最美的题材。但从总体看,江南处于文化边缘的地位,没有改变。直到宋朝,尤其是南宋定都杭州,中国文化发展的重心南移,江南文化的地位才有了质的变化。到了明清时期,江南遂成为秀色迷人的人间天堂,士人辈出的沃土。
江南是水乡,湖泊星罗棋布,江河交叉纵横。其水,通常既不是“风在吼,马在叫”的黄河之水,也不是“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的大海之水,而是“漾漾悠悠几派分”的平静之水。水是最具江南特色的地域标志,也是构成江南美景的主色调。“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之美,美在水;“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秦淮河之美,美在水;周庄、同里、西塘等古镇之美,同样也美在水。水是江南故事里最主要的情节,也是反映江南人生活和情感的广泛背景。曹娥投江寻父尸的悲壮,使孝道成为舜江滔滔不绝的主题。西施溪边浣纱,浣出了“沉鱼”的情形,浣出了惊世佳人的不朽名声。为此,诗仙李白也禁不住诗兴勃发,吟出“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的赞美诗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等辈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三月初三,在兰亭水边举行的饮酒赋诗“曲水流觞”活动,则被引为千古佳话。而这一儒风雅俗,也一直留传至今。
辽阔的水域,在给江南人带来舟楫之利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水的印迹。《诗经》里说:“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其所指的地点,不一定是江南,但江南人乘船出行却是一件寻常的事。当孔子带着弟子坐着牛车周游列国,在崎岖的路上颠簸得狼狈不堪时,江南的“蛮子”们早已“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尽享着优哉游哉的漂浮之趣了。同样出行,胡人骑的是马,手握的是缰绳和皮鞭,驾驭的是活生生的牲畜,要的是力度和张狂。江南人乘的是船,手握的是桨或橹,驾驭的是经过加工后没有生命迹象的木材,享受的是前行中平静的悠悠。当然,船是敌不过马的。宋亡于元,明亡于清,铁骑两度似旋风般地横扫江南大地。然而,操控舟楫的手依然固执地操控着舟楫。风和日丽的白天,驾一叶扁舟,在碧水的荡漾里遐思,依然是江南人追求的亘古不变的境界。秋高月圆的夜晚,端坐在画舫间,听流水潺潺,闻琴弦瑟瑟,酌酒赏景,吟诗赋词,依然是传统的雅兴。柔情似水,血管里渗浸着水的江南人,在棹桨间摇曳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行走在江南,绕不过的是桥。数不清的桥横跨在大大小小的河湖上,数不清以桥为名的村庄散布在田野上,点缀着江南的景致。桥本来作用仅仅是沟通两岸,以利行走之便,而江南人却偏偏要赋予它许多复杂的含义。区区一座桥,非要像置景般摆弄,有的要在栏杆上雕花镂兽,有的要在桥面建水榭凉亭,似乎要让你在桥上走十步或二十步,比在平地上走得更有模样,更有风韵,更有价值。于是,仅仅是周庄的双桥,一经在画面上亮相,便差点把一些人的眼球都惊凸了。无论是大桥还是小桥,都得起一个叫得响的名字。“登天”太俗,就来个“步云”,“仁济”不够大气,就来个“广济”。书,要请名家挥就,刻,要由巧匠镂成,再施以朱漆或金粉,即可大放光彩且流传千古。更有甚者,似觉在该建桥的地方摆弄不过瘾,竟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挖土造湖,硬生生弄出些拐弯抹角摸样的所谓九曲桥来。湖里要有游鱼穿梭,荷叶轻漾,岸边还得点缀些石笋假山,廊榭台亭。似乎这样,方能显示雅致。走在桥上,脚步应该是轻轻的,幅度是小小的,频率是缓缓的,才可在几步一折,几步一弯的绕行中,摆几分悠闲。也许是江南人对桥情有独钟的缘故,桥也成了情感的载体。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在草桥,许仙与白素贞相恋在断桥,牛郎与织女相会在鹊桥。凡人与非凡人的爱情都与桥有着不解之缘。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当游牧民族还在把一个个毡包在草原上移来挪去,“今夜不知何处宿”时,江南人把房屋建得连成片、连成块,形成一条条小巷的历史已有了数不清的年代。江南的小巷,逼仄而幽深,神秘的空间里长满了只属于江南的风土人情。有“狗吠深巷中”的突兀狂躁,也有“深巷明朝卖杏花”酥软的叫卖声。有屋檐上紫燕的喃喃,也有厅堂里书声的朗朗。有水井边汲水捣衣的“梆梆”声此起彼伏,也有树荫下修锅补碗的“叮当”声时兴时息。巷口鞭炮炸响的时候,花轿里端坐的娇俏新娘会被接进深巷里的婆家。花好月圆的夜晚,一些满腹诗书,多情而寂寞的女子,会和她的女伴悄悄地溜出深巷,行向水榭凉亭。于是,小巷常成为不少《西厢记》似的故事的开头。在冬天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在一些朱漆大门的门前,总是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围聚在一起,时而眉飞色舞,把祖上的辉煌描绘得淋漓尽致;时而唉声叹息,叹生不逢时的嗟伤,今不如昔的悲哀;时而又沉默无语,闭目养神。那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神态,使人揣摩不出,究竟是他们因衰老而疲惫了,还是小巷因衰老而疲惫了。小巷一直在衰老,在渐渐变成一张发黄的画笺。只有那些像词人的长短句般排列的青石板上传来的足音,常使人向时光远去的背影张望。
比起水来,江南的山就逊色得多。既没有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也比不上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的高大。“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文化名山天姥山,其实际高度也就一千来米。被人誉为“震旦国中第一奇山”的黄山,其高度也不过一千八百余米。不过,山不在高,有景则灵。江南的山,大都层峦叠翠,掩映在葱郁之中。不像有的地方的山,要么寸草不长,灰蒙蒙光秃秃,或似一个个石堆,或像和尚的头;要么终年白雪裹身,一副冰凉萧瑟的景象。在江南,无论多么小,多么没有名气的山,涧水淙淙总是少不了的。大一点的,常有瀑布飞泻而下,把人引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遐思中。拾阶而上,总是鸟语婉转盈耳,花香沁沁扑鼻,远处,常有朱红色的凉亭在绿丛间忽隐忽现。站在山巅,时而有云雾在眼前飘过,时而像一条条飘带,时而像一只只风筝,转眼又消失在群峰之间,无影无踪,使人飘然而荡魂。“江山如此多娇”,难怪诗人谢灵运,在永嘉太守任上无心政务,沉湎于在山水间探奇览胜,下棋吟诗,以至于断送了仕途。也难怪北宋学者陈翥,博学多才,却隐居山间。一生肩挑道义的包拯,一心想为国家招揽人才,几次三番到其家劝说、请求,又是赠诗又是送礼,朝廷也“三征七聘”,而陈翥竟“不听天子宣,幽栖碧涧前”,全然不为所动,不仕的意念坚定不移。也许是江南人太爱山的缘故,不仅忘情于山,眷恋于山,而且对山的感情色彩也与众不同。看山是仰着看,用欣赏的目光看,“悠然见南山”,完全是把山看作养心养眼的景物,与“一览众山小”的情结和霸气有着天壤之别。
江南人是喝着江南的水,看着江南的山世代繁衍生存的,其骨子里浸透的是江南山水的柔和素雅之气。正是江南的独特环境和具有特性的人,在与儒学文化的契合中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众多具有区域特征的士人。在明代的状元、榜眼、探花中,江南人至少占了一半以上,在清代的状元中,光苏州人就占了四分之一。但江南没有出一统天下的帝皇,尽管夫差和勾践都曾当过一国之君,却无法与秦始皇之类的皇帝相提并论。江南人中官居要职者颇多,但有作为者甚寡,而且,大多仕途不顺,有的被贬黜,有的自愿请辞,在外闯荡了一番后回归故里。江南没有可与项羽匹敌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骁勇战将,也没有像集侠气、狂气、才气、仙气于一身的李白那样的天才文豪。江南也许,也就是“田园诗”、“山水诗”的故乡,一块烟雨飘渺中的幽静而安逸的,滋养士人的土地。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的炎黄文化发展主要在中原地区。孔子、孟子、庄子、老子,这些名声显赫的士人,都出自中原大地。那时的江南,还是“蛮夷之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在文化发展层面上更与中原相距甚远。以后的近一千二百年间,尽管有了南北朝柳恽的《江南曲》,“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江南开始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尽管有了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开始成为诗人笔下最美的题材。但从总体看,江南处于文化边缘的地位,没有改变。直到宋朝,尤其是南宋定都杭州,中国文化发展的重心南移,江南文化的地位才有了质的变化。到了明清时期,江南遂成为秀色迷人的人间天堂,士人辈出的沃土。
江南是水乡,湖泊星罗棋布,江河交叉纵横。其水,通常既不是“风在吼,马在叫”的黄河之水,也不是“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的大海之水,而是“漾漾悠悠几派分”的平静之水。水是最具江南特色的地域标志,也是构成江南美景的主色调。“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之美,美在水;“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秦淮河之美,美在水;周庄、同里、西塘等古镇之美,同样也美在水。水是江南故事里最主要的情节,也是反映江南人生活和情感的广泛背景。曹娥投江寻父尸的悲壮,使孝道成为舜江滔滔不绝的主题。西施溪边浣纱,浣出了“沉鱼”的情形,浣出了惊世佳人的不朽名声。为此,诗仙李白也禁不住诗兴勃发,吟出“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的赞美诗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等辈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三月初三,在兰亭水边举行的饮酒赋诗“曲水流觞”活动,则被引为千古佳话。而这一儒风雅俗,也一直留传至今。
辽阔的水域,在给江南人带来舟楫之利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水的印迹。《诗经》里说:“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其所指的地点,不一定是江南,但江南人乘船出行却是一件寻常的事。当孔子带着弟子坐着牛车周游列国,在崎岖的路上颠簸得狼狈不堪时,江南的“蛮子”们早已“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尽享着优哉游哉的漂浮之趣了。同样出行,胡人骑的是马,手握的是缰绳和皮鞭,驾驭的是活生生的牲畜,要的是力度和张狂。江南人乘的是船,手握的是桨或橹,驾驭的是经过加工后没有生命迹象的木材,享受的是前行中平静的悠悠。当然,船是敌不过马的。宋亡于元,明亡于清,铁骑两度似旋风般地横扫江南大地。然而,操控舟楫的手依然固执地操控着舟楫。风和日丽的白天,驾一叶扁舟,在碧水的荡漾里遐思,依然是江南人追求的亘古不变的境界。秋高月圆的夜晚,端坐在画舫间,听流水潺潺,闻琴弦瑟瑟,酌酒赏景,吟诗赋词,依然是传统的雅兴。柔情似水,血管里渗浸着水的江南人,在棹桨间摇曳着属于自己的历史。
行走在江南,绕不过的是桥。数不清的桥横跨在大大小小的河湖上,数不清以桥为名的村庄散布在田野上,点缀着江南的景致。桥本来作用仅仅是沟通两岸,以利行走之便,而江南人却偏偏要赋予它许多复杂的含义。区区一座桥,非要像置景般摆弄,有的要在栏杆上雕花镂兽,有的要在桥面建水榭凉亭,似乎要让你在桥上走十步或二十步,比在平地上走得更有模样,更有风韵,更有价值。于是,仅仅是周庄的双桥,一经在画面上亮相,便差点把一些人的眼球都惊凸了。无论是大桥还是小桥,都得起一个叫得响的名字。“登天”太俗,就来个“步云”,“仁济”不够大气,就来个“广济”。书,要请名家挥就,刻,要由巧匠镂成,再施以朱漆或金粉,即可大放光彩且流传千古。更有甚者,似觉在该建桥的地方摆弄不过瘾,竟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挖土造湖,硬生生弄出些拐弯抹角摸样的所谓九曲桥来。湖里要有游鱼穿梭,荷叶轻漾,岸边还得点缀些石笋假山,廊榭台亭。似乎这样,方能显示雅致。走在桥上,脚步应该是轻轻的,幅度是小小的,频率是缓缓的,才可在几步一折,几步一弯的绕行中,摆几分悠闲。也许是江南人对桥情有独钟的缘故,桥也成了情感的载体。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在草桥,许仙与白素贞相恋在断桥,牛郎与织女相会在鹊桥。凡人与非凡人的爱情都与桥有着不解之缘。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当游牧民族还在把一个个毡包在草原上移来挪去,“今夜不知何处宿”时,江南人把房屋建得连成片、连成块,形成一条条小巷的历史已有了数不清的年代。江南的小巷,逼仄而幽深,神秘的空间里长满了只属于江南的风土人情。有“狗吠深巷中”的突兀狂躁,也有“深巷明朝卖杏花”酥软的叫卖声。有屋檐上紫燕的喃喃,也有厅堂里书声的朗朗。有水井边汲水捣衣的“梆梆”声此起彼伏,也有树荫下修锅补碗的“叮当”声时兴时息。巷口鞭炮炸响的时候,花轿里端坐的娇俏新娘会被接进深巷里的婆家。花好月圆的夜晚,一些满腹诗书,多情而寂寞的女子,会和她的女伴悄悄地溜出深巷,行向水榭凉亭。于是,小巷常成为不少《西厢记》似的故事的开头。在冬天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在一些朱漆大门的门前,总是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围聚在一起,时而眉飞色舞,把祖上的辉煌描绘得淋漓尽致;时而唉声叹息,叹生不逢时的嗟伤,今不如昔的悲哀;时而又沉默无语,闭目养神。那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神态,使人揣摩不出,究竟是他们因衰老而疲惫了,还是小巷因衰老而疲惫了。小巷一直在衰老,在渐渐变成一张发黄的画笺。只有那些像词人的长短句般排列的青石板上传来的足音,常使人向时光远去的背影张望。
比起水来,江南的山就逊色得多。既没有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也比不上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的高大。“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文化名山天姥山,其实际高度也就一千来米。被人誉为“震旦国中第一奇山”的黄山,其高度也不过一千八百余米。不过,山不在高,有景则灵。江南的山,大都层峦叠翠,掩映在葱郁之中。不像有的地方的山,要么寸草不长,灰蒙蒙光秃秃,或似一个个石堆,或像和尚的头;要么终年白雪裹身,一副冰凉萧瑟的景象。在江南,无论多么小,多么没有名气的山,涧水淙淙总是少不了的。大一点的,常有瀑布飞泻而下,把人引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遐思中。拾阶而上,总是鸟语婉转盈耳,花香沁沁扑鼻,远处,常有朱红色的凉亭在绿丛间忽隐忽现。站在山巅,时而有云雾在眼前飘过,时而像一条条飘带,时而像一只只风筝,转眼又消失在群峰之间,无影无踪,使人飘然而荡魂。“江山如此多娇”,难怪诗人谢灵运,在永嘉太守任上无心政务,沉湎于在山水间探奇览胜,下棋吟诗,以至于断送了仕途。也难怪北宋学者陈翥,博学多才,却隐居山间。一生肩挑道义的包拯,一心想为国家招揽人才,几次三番到其家劝说、请求,又是赠诗又是送礼,朝廷也“三征七聘”,而陈翥竟“不听天子宣,幽栖碧涧前”,全然不为所动,不仕的意念坚定不移。也许是江南人太爱山的缘故,不仅忘情于山,眷恋于山,而且对山的感情色彩也与众不同。看山是仰着看,用欣赏的目光看,“悠然见南山”,完全是把山看作养心养眼的景物,与“一览众山小”的情结和霸气有着天壤之别。
江南人是喝着江南的水,看着江南的山世代繁衍生存的,其骨子里浸透的是江南山水的柔和素雅之气。正是江南的独特环境和具有特性的人,在与儒学文化的契合中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众多具有区域特征的士人。在明代的状元、榜眼、探花中,江南人至少占了一半以上,在清代的状元中,光苏州人就占了四分之一。但江南没有出一统天下的帝皇,尽管夫差和勾践都曾当过一国之君,却无法与秦始皇之类的皇帝相提并论。江南人中官居要职者颇多,但有作为者甚寡,而且,大多仕途不顺,有的被贬黜,有的自愿请辞,在外闯荡了一番后回归故里。江南没有可与项羽匹敌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骁勇战将,也没有像集侠气、狂气、才气、仙气于一身的李白那样的天才文豪。江南也许,也就是“田园诗”、“山水诗”的故乡,一块烟雨飘渺中的幽静而安逸的,滋养士人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