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絮纷纷扬扬四处飘落,京城的春意渐浓,美丽的季节总让人对未来无限期待。大师李德伦家,春光透过白色的窗子照进来,花儿盈盈地开着,笑对一张张熟悉的脸。韩中杰、黄飞立、徐新、卞祖善、石叔诚、谭利华、姜金一、高伟春、李心草等十多位指挥家聚到了这里。从1994年开始,这每年一度的聚会,已是第七次了。世纪之交的聚会,已是第七次了。世纪之交的聚会,指挥家们会谈些什么呢?
一愿:政府加大投入
卞祖善带来的信息令大家颇为振奋:江西省要划拨专款,成立交响乐队;在昆明,省交响乐团与昆明市交响乐团有可能合并,如此,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交响乐团。徐新通报说兰州、广西、山东当地政府对乐团重视程度加大,乐团比较活跃。这些信息表明许多省市已经把发展交响乐作为提升形象的重要途径,交响乐发展的机遇是好的。但是,还有许多乐队面临着生存危机,指挥家们呼吁政府的支持力度能再大一些,让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再快一些。
二愿:乐团本身运作更规范
李德伦说政府给钱,给政策,我们举双手欢迎,但搞好交响乐,不是给钱就行的,还有许多认识方面的问题。他提到有一年在河北交响乐团,离演出还有三天时,他问乐团票卖得怎么样了,对方回答是:“还卖票,卖票不就赔了吗?”这个例子引起一阵笑声。虽然这是以前的事情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乐团的运作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听众市场的观念还相当薄弱。交响乐要发展,就要在听众中生根,不能关起门来奢谈艺术。有乐团,还要有好的指挥,要多和高水平的指挥合作,音乐学院培养的指挥应该与当地乐团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在目前交响乐发展对政府依赖较重的情况下,更要抓紧时间,不摆花架子、扎扎实实打好各方面的基础。那种“开不完的会,站不完的队,下不完的乡,劳不完的动,做不完的检讨”的乐团,就是投了再多的钱,还照样是扶不起来的阿斗。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这在什么时候、什么行业都是适用的。
三愿:指挥能是社会活动家
机遇和挑战并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状况,给现在的指挥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一个指挥,在技术上要有高水准,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新的要求是什么呢?指挥家们在这里描绘出了一个指挥的多顶“兼职”:听众的讲解员——引导观众正确欣赏交响乐;乐队的说客——帮乐队要政策、要钱;乐队的医生——诊断病症,对症下药;演出的“经纪人”——做宣传、跑赞助。看来,做一个好的指挥,真是太难了。因此,郑健大声呼吁:多一些卡拉扬身边的那个人,多一些经营者。
四愿:听众的素质提上去
指挥、乐队、听众,这三方面相互制约。听众市场成熟了,演出也就好做了。刚从哈尔滨演出回来的石叔诚气愤地谈到该市听众的陋习:以下买票的观众,要票的把组委会的电话几乎给打爆了。哈市观众分为三等人:一等人是有人送票不去看,二等人是拿着赠票看演出,三等人是自己买票看演出。指挥们对上海的观众非常欣赏,在那里买票看演出被认为是高尚和天经地义。谭利华呼吁媒体能多介绍一些外国的听众是怎么看演出的,为培育高素质的听众做些事情。
谈话在热烈、松弛的气氛中进行,李德伦先生兴致很高,用幽默的话语讲述一个个话题,夫人李钰恬淡地注视着丈夫的一举一动。“主持人”徐新清瘦的身子骨里透着那么多激情,他特别提到郑小瑛、余隆等由于有事无法前来。最讨人喜欢的可能要数郑健了——他不仅发言踊跃,而且还带来了一支新鲜出炉的烤全羊。而石叔诚在哈尔滨市民表示不满之余,并没有忘记给大家带回那里的特产——哈尔滨红肠。一顿简单丰盛的自助餐,指挥家们吃得津津有味,一点不比一场成功的演出之后兴致低。
整个聚会,唯一具有伤感氛的黄飞立的一句叹息:“从1994年聚会,我们谈来谈去,有些话题一直都没有离开……”一时场面有些沉默。以前的聚会通常都是在春节期间举行,今年由于李德伦当时没有出院,才有了春天里的这次聚会。指挥家们在春天里,对音乐事业的祈愿和祝福,象一只只飞翔的鸽子,装点着美丽的天空。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因为明天总比今天好。
一愿:政府加大投入
卞祖善带来的信息令大家颇为振奋:江西省要划拨专款,成立交响乐队;在昆明,省交响乐团与昆明市交响乐团有可能合并,如此,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交响乐团。徐新通报说兰州、广西、山东当地政府对乐团重视程度加大,乐团比较活跃。这些信息表明许多省市已经把发展交响乐作为提升形象的重要途径,交响乐发展的机遇是好的。但是,还有许多乐队面临着生存危机,指挥家们呼吁政府的支持力度能再大一些,让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再快一些。
二愿:乐团本身运作更规范
李德伦说政府给钱,给政策,我们举双手欢迎,但搞好交响乐,不是给钱就行的,还有许多认识方面的问题。他提到有一年在河北交响乐团,离演出还有三天时,他问乐团票卖得怎么样了,对方回答是:“还卖票,卖票不就赔了吗?”这个例子引起一阵笑声。虽然这是以前的事情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乐团的运作离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听众市场的观念还相当薄弱。交响乐要发展,就要在听众中生根,不能关起门来奢谈艺术。有乐团,还要有好的指挥,要多和高水平的指挥合作,音乐学院培养的指挥应该与当地乐团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在目前交响乐发展对政府依赖较重的情况下,更要抓紧时间,不摆花架子、扎扎实实打好各方面的基础。那种“开不完的会,站不完的队,下不完的乡,劳不完的动,做不完的检讨”的乐团,就是投了再多的钱,还照样是扶不起来的阿斗。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这在什么时候、什么行业都是适用的。
三愿:指挥能是社会活动家
机遇和挑战并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状况,给现在的指挥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一个指挥,在技术上要有高水准,当然是不言而喻的,新的要求是什么呢?指挥家们在这里描绘出了一个指挥的多顶“兼职”:听众的讲解员——引导观众正确欣赏交响乐;乐队的说客——帮乐队要政策、要钱;乐队的医生——诊断病症,对症下药;演出的“经纪人”——做宣传、跑赞助。看来,做一个好的指挥,真是太难了。因此,郑健大声呼吁:多一些卡拉扬身边的那个人,多一些经营者。
四愿:听众的素质提上去
指挥、乐队、听众,这三方面相互制约。听众市场成熟了,演出也就好做了。刚从哈尔滨演出回来的石叔诚气愤地谈到该市听众的陋习:以下买票的观众,要票的把组委会的电话几乎给打爆了。哈市观众分为三等人:一等人是有人送票不去看,二等人是拿着赠票看演出,三等人是自己买票看演出。指挥们对上海的观众非常欣赏,在那里买票看演出被认为是高尚和天经地义。谭利华呼吁媒体能多介绍一些外国的听众是怎么看演出的,为培育高素质的听众做些事情。
谈话在热烈、松弛的气氛中进行,李德伦先生兴致很高,用幽默的话语讲述一个个话题,夫人李钰恬淡地注视着丈夫的一举一动。“主持人”徐新清瘦的身子骨里透着那么多激情,他特别提到郑小瑛、余隆等由于有事无法前来。最讨人喜欢的可能要数郑健了——他不仅发言踊跃,而且还带来了一支新鲜出炉的烤全羊。而石叔诚在哈尔滨市民表示不满之余,并没有忘记给大家带回那里的特产——哈尔滨红肠。一顿简单丰盛的自助餐,指挥家们吃得津津有味,一点不比一场成功的演出之后兴致低。
整个聚会,唯一具有伤感氛的黄飞立的一句叹息:“从1994年聚会,我们谈来谈去,有些话题一直都没有离开……”一时场面有些沉默。以前的聚会通常都是在春节期间举行,今年由于李德伦当时没有出院,才有了春天里的这次聚会。指挥家们在春天里,对音乐事业的祈愿和祝福,象一只只飞翔的鸽子,装点着美丽的天空。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因为明天总比今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