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丁型肝炎病毒是怎样发现的?
1977年意大利学者Rizzetto在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穿刺标本时,发现一种新的抗原,它不同于甲型和乙型肝炎抗原,也不同于非甲非乙型(当时称为丙型)肝炎抗原,因此,称其为丁型肝炎抗原。后来,对该抗原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遂正式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
二、国内外丁型肝炎发病情况如何?
丁型肝炎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但在某些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例如意大利南部、地中海地区以及一些非洲国家,本病感染率较高,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丁型肝炎感染率可高达73%。1979年初至1981年中,在委内瑞拉西部的印第安人中,曾发生一次丁型肝炎爆发,共发生150例,死亡30余例。
欧洲和北美洲丁型肝炎主要局限于毒瘾者和同性恋者中,一般人群中较为少见。
亚洲地区丁型肝炎感染率较低,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丁型肝炎感染率台湾为4.5%,日本为1%。我国曾调查了17个省、市、自治区,仅发现9个地区有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率较低,平均仅为2.3%。
三、丁型肝炎是怎样传播的?
丁型肝炎的传播类似乙型肝炎,主要是经血或血制品传播。例如意大利、德国、美国对648名多次输血的慢性血液病患者调查结果表明,血友病人丁型肝炎感染率高达50%,但在上述国家非多次输血的患者感染率低于7%。此外,在多次输血者中,输血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输血制品种类与本病感染率也有明显关系。例如输凝血因子的血友病患者,其感染率明显高于只输单份全血的地中海贫血患者。
静脉内滥用毒品是丁型肝炎的另一重要传播途径。例如1981年爱尔兰都柏林,在静脉内滥用毒品者中曾发生一次丁型肝炎爆发。
本病还可通过性生活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美国报告,在性生活混乱的男同性恋者中,丁型肝炎感染率较高。在委内瑞拉的一次丁型肝炎爆发中发现,在卫生条件较差的村庄,本病传播迅速,但在卫生条件较好的村庄则传播缓慢。
围产期传播是丁型肝炎的又一传播途径。如母亲携带丁型肝炎病毒,则在生产过程中可将本病传染给其婴儿。意大利报告,一名携惜丁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其婴儿于出生后3个月发生丁型肝炎。
值得注意的是,丁型肝炎还可以从国外输入并在人群中传播。例如瑞典19 73年以前,在毒瘾者中未发现有丁型肝炎感染,但在1973年以后,该人群中70%感染丁型肝炎,说明发生输入性传播。
目前我国丁型肝炎感染率较低,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较高,估计全国有一亿人口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他们极易感染丁型肝炎。此外,目前我国国际交往频繁,开放搞活所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可能会促进丁型肝炎在我国传播,构成对人群的潜在威胁。对此我们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四、丁型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怎样诊断?
人感染丁型肝炎病毒有两种形式:一是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称为联合感染;另一种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再感染丁型肝炎病毒,称为重叠感染。前者一般呈良性经过,类似单纯急性乙型肝炎,很少发展成慢性,但有时可表现为重症或暴发型肝炎,主要见于毒瘾者。重叠感染易发展成慢性,且症状较重,病死率较高。有人报告,80%重症肝炎病人为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
丁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一是检测血清中丁型肝炎lgM抗体(抗-HDlgM),急性丁型肝炎病人一般该抗体均为阳性;二是检测血清中丁型肝炎总抗体(抗-HD),慢性丁型肝炎病人血清中该抗体水平较高,且持续存在。
五、丁型肝炎怎样治疗和预防?
目前对丁型肝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疗法。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预防,防患于未然。
预防丁型肝炎主要有以下几疗面:
1 加强监测 目前我国丁型肝炎感染情况尚不明,必须有计划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摸清本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预防工作。
2 加强对献血员的管理 在一些长期固定的采血点应专设献血员管理办公室,加强对献血员的管理,做到一人一证。献血员在每次献血前应作体格检查,并用灵敏方法筛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转氨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或肝功能异常者不得献血。应采用一次性取血用具,实行一人一套。禁止乱用国外进口的血液制品。
3 防止医源性传播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消毒和防护措施。各种医疗和预防注射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应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应严格执行对带血污染物的消毒处理。对血透析病房应加强管理。
4 预防母婴传播 孕妇产前应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查,对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应于出生后立即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这样既可预防乙型肝炎,又可预防丁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5 洁身自爱,自我防护 要树立正确的性道德,严格一夫一妻生活。坚决打击卖淫和同性恋活动。
1977年意大利学者Rizzetto在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穿刺标本时,发现一种新的抗原,它不同于甲型和乙型肝炎抗原,也不同于非甲非乙型(当时称为丙型)肝炎抗原,因此,称其为丁型肝炎抗原。后来,对该抗原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是一种新的肝炎病毒,遂正式命名为丁型肝炎病毒。
二、国内外丁型肝炎发病情况如何?
丁型肝炎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但在某些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例如意大利南部、地中海地区以及一些非洲国家,本病感染率较高,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丁型肝炎感染率可高达73%。1979年初至1981年中,在委内瑞拉西部的印第安人中,曾发生一次丁型肝炎爆发,共发生150例,死亡30余例。
欧洲和北美洲丁型肝炎主要局限于毒瘾者和同性恋者中,一般人群中较为少见。
亚洲地区丁型肝炎感染率较低,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丁型肝炎感染率台湾为4.5%,日本为1%。我国曾调查了17个省、市、自治区,仅发现9个地区有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感染率较低,平均仅为2.3%。
三、丁型肝炎是怎样传播的?
丁型肝炎的传播类似乙型肝炎,主要是经血或血制品传播。例如意大利、德国、美国对648名多次输血的慢性血液病患者调查结果表明,血友病人丁型肝炎感染率高达50%,但在上述国家非多次输血的患者感染率低于7%。此外,在多次输血者中,输血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输血制品种类与本病感染率也有明显关系。例如输凝血因子的血友病患者,其感染率明显高于只输单份全血的地中海贫血患者。
静脉内滥用毒品是丁型肝炎的另一重要传播途径。例如1981年爱尔兰都柏林,在静脉内滥用毒品者中曾发生一次丁型肝炎爆发。
本病还可通过性生活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美国报告,在性生活混乱的男同性恋者中,丁型肝炎感染率较高。在委内瑞拉的一次丁型肝炎爆发中发现,在卫生条件较差的村庄,本病传播迅速,但在卫生条件较好的村庄则传播缓慢。
围产期传播是丁型肝炎的又一传播途径。如母亲携带丁型肝炎病毒,则在生产过程中可将本病传染给其婴儿。意大利报告,一名携惜丁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其婴儿于出生后3个月发生丁型肝炎。
值得注意的是,丁型肝炎还可以从国外输入并在人群中传播。例如瑞典19 73年以前,在毒瘾者中未发现有丁型肝炎感染,但在1973年以后,该人群中70%感染丁型肝炎,说明发生输入性传播。
目前我国丁型肝炎感染率较低,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较高,估计全国有一亿人口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他们极易感染丁型肝炎。此外,目前我国国际交往频繁,开放搞活所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可能会促进丁型肝炎在我国传播,构成对人群的潜在威胁。对此我们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四、丁型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怎样诊断?
人感染丁型肝炎病毒有两种形式:一是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称为联合感染;另一种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再感染丁型肝炎病毒,称为重叠感染。前者一般呈良性经过,类似单纯急性乙型肝炎,很少发展成慢性,但有时可表现为重症或暴发型肝炎,主要见于毒瘾者。重叠感染易发展成慢性,且症状较重,病死率较高。有人报告,80%重症肝炎病人为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
丁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一是检测血清中丁型肝炎lgM抗体(抗-HDlgM),急性丁型肝炎病人一般该抗体均为阳性;二是检测血清中丁型肝炎总抗体(抗-HD),慢性丁型肝炎病人血清中该抗体水平较高,且持续存在。
五、丁型肝炎怎样治疗和预防?
目前对丁型肝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疗法。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预防,防患于未然。
预防丁型肝炎主要有以下几疗面:
1 加强监测 目前我国丁型肝炎感染情况尚不明,必须有计划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摸清本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预防工作。
2 加强对献血员的管理 在一些长期固定的采血点应专设献血员管理办公室,加强对献血员的管理,做到一人一证。献血员在每次献血前应作体格检查,并用灵敏方法筛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转氨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或肝功能异常者不得献血。应采用一次性取血用具,实行一人一套。禁止乱用国外进口的血液制品。
3 防止医源性传播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消毒和防护措施。各种医疗和预防注射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应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应严格执行对带血污染物的消毒处理。对血透析病房应加强管理。
4 预防母婴传播 孕妇产前应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查,对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应于出生后立即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这样既可预防乙型肝炎,又可预防丁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5 洁身自爱,自我防护 要树立正确的性道德,严格一夫一妻生活。坚决打击卖淫和同性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