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六年级语文复习课微课设计的五要点:按需择题、强调积累、侧重启发、适当互动、后期整合,目的是制作出适合小学毕业班的微课,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录制 六年级语文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46-02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不断创新,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微课,作为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目前在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改善教学现状、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六年级的学习主要是针对整个小学课程的全面性总结,具有知识面广、类型复杂和时间跨度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遗漏等问题。在复习教学中引入微课,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复习质量。本文主要对六年级语文复习课微课设计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按需择题
“微课”最初进入人们的视野时,经历过一段饱受诟病的时期,因为教师对微课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理解不够透彻,认为微课就是简单的“多媒体信息”,设计出来的微课呈现出重媒体形式、轻学习原理的特点,常见的有“课堂教学录像片段式微课”“讲座式微课”等课型。其实,微课是运用“多媒体信息”(图画、音频、视频等)呈现学习材料,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在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课中使用微课,首先要做的是“按需择题”,即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拟定主题,进而根据主題录制微课视频。
微课作为教师授课的补充方式,与常规的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具有灵活的操作性。学生在语文总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各不相同,如有的学生拼音不熟悉、有的学生字词句生疏、有的学生背诵积累少、有些学生阅读理解差,还有的学生写作易偏题,等等。如按传统的方式开展复习教学,不利于提升整体的课堂效果。但若能采用微课的灵活性,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录制相应的微课,就能专项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例如,班里小部分学生存在写作偏题的情况,教师可以以作文审题为主题,设计、录制一节专门引导学生审习作题目的微课。这节微课从引导学生在题干中找题眼入手,如在题干中找到“人”“事”“景”“物”字眼,从而判断此习作是要写人、写事、写景还是写物。明确了写作的大方向,再进行写作构思,这样展开写作不容易偏题。可见,针对具体的问题设计、制作微课,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方法、厘清思路。学生如不能很快理解微课内容,可以课后自由安排时间多观看几遍,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二、强调积累
微课设计强调的积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的积累,二是复习内容的积累。对学生而言,小学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是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语言的初步应用,对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应该注重知识的延伸性,不能只是单纯地输出知识要点,如只讲论点不涉及具体的方法应用,这很容易让学生对微课产生枯燥的感觉。以“学生不熟悉拼音”这个问题为例,将此作为微课的主题,设计课程时其目标指向不仅是让学生重新学习拼音,更要帮助学生归类,如把常用的多音字、同音字和谐音字等进行归纳,让他们系统、全面地进行拼音的复习,进而加深对拼音的印象,增加拼音知识的积累。
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内容积累的连续性。因为在总复习过程中,是以系统的复习为核心,微课不能单纯抽出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或突然加入更高年级的知识,而应该围绕整个小学阶段的内容,将不同阶段出现的知识进行简明扼要地整合呈现。例如,利用微课复习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时,笔者除了展示六年级教材里与春天有关的古诗词,也把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列举出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较为完整的知识点。
三、侧重启发
六年级是小升初的重要阶段,学生能否由小学顺利过渡到中学,这个阶段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以基础知识积累为主,以语言应用为辅,中学阶段的语文则开始在积累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训练。在考试方面,中学语文的客观题比重有所降低,主观题则逐步上升到日常考核的主要位置。因此,教师在设计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课时,应当侧重学习方法的训练,如基础知识归类法、主动分析要点考点总结法、高效审题的题眼法等,可以专门录制一节微课介绍这些方法,让小学毕业生提前体验中学语文的学习,由此逐渐转变学习观念。或者教师在总复习的基础上,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启发方向。例如,针对一些古诗词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笔者选取几首比较典型的诗词,在微课中指导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对《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在微课中分析诵读记忆法、借物联想法、重复印象法等学习技巧,让学生掌握技巧后更快完成这首诗歌的复习。同时在微课中启发学生将这些学习方法迁移到其他古诗的复习,使其逐渐掌握古诗的复习方法,最终达成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
四、适当互动
小学阶段的微课设计,基本上都是教师自己选定题目,学生只需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即可。但随着整个小学阶段新知学习的结束,学生进入六年级总复习阶段,其能力与素养均有显著提升,已经能够尝试进行自我总结,或者对学习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为微课设计加入学生互动提供了条件。
互动是加深印象的一种良好方式,所以在设计微课时巧妙加入一些引导互动的元素,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这样学生将会对所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例如,在阅读理解题中,一个简单的故事可以折射许多不同的观点,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和解答,还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看法。如《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不能打破自然规律的故事,在录制的复习微课中,笔者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自然规律都绝对不能打破?有没有打破了自然规律之后反而取得更好效果的案例呢?在问题的启发下,有学生提出杂交水稻技术,其打破了水稻自然生长的规律,反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养活了更多人。正因为有了学生的加入,微课的内容更充实了,教学更灵动了,既有助于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也能较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
五、后期整合
遵循以上几个要点完成微课的设计和录制后,教师还要注重后期的内容整合。因为时代在发展,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推陈出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的课文内容会加入,许多异体字和特音字会进行调整,所以教师在录制微课时,需要考虑后期可能要做一些更改、添减内容等操作,预留剪辑点,同时保存好源文件,将所有的微课视频储存到今后教学工作的素材库当中。
从更大的层面看,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教师还可以充分结合学校语文组、片区乃至整个学区的情况,对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化的梳理,通过移动通信网络,采取优化互通的模式,群策群力,不断填充公共的微课素材库,使该课题的微课能够真正实现系统化、全面化和可调用化。例如,各班教师录制好一系列的语文复习微课之后,上传到统一的网络云盘,由学校语文教研组教师分门别类进行优化与整理,方便其他老师下载使用,甚至将微课分享给片区内的其他学校,实现资源共享。
以上按需择题、强调积累、侧重启发、适当互动、后期整合这五个要点,是笔者在设计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微课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一些初步做法,广大同仁在参考借鉴的时候,需要结合班级教学情况,不断实践和总结,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微课,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微课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C36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秋菊(1980— ),女,瑶族,广西桂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华西路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责编 黄健清)
【关键词】微课录制 六年级语文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1-0046-02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不断创新,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微课,作为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目前在各个学段的教育教学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改善教学现状、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六年级的学习主要是针对整个小学课程的全面性总结,具有知识面广、类型复杂和时间跨度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遗漏等问题。在复习教学中引入微课,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复习质量。本文主要对六年级语文复习课微课设计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按需择题
“微课”最初进入人们的视野时,经历过一段饱受诟病的时期,因为教师对微课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理解不够透彻,认为微课就是简单的“多媒体信息”,设计出来的微课呈现出重媒体形式、轻学习原理的特点,常见的有“课堂教学录像片段式微课”“讲座式微课”等课型。其实,微课是运用“多媒体信息”(图画、音频、视频等)呈现学习材料,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形式。在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课中使用微课,首先要做的是“按需择题”,即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拟定主题,进而根据主題录制微课视频。
微课作为教师授课的补充方式,与常规的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具有灵活的操作性。学生在语文总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各不相同,如有的学生拼音不熟悉、有的学生字词句生疏、有的学生背诵积累少、有些学生阅读理解差,还有的学生写作易偏题,等等。如按传统的方式开展复习教学,不利于提升整体的课堂效果。但若能采用微课的灵活性,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录制相应的微课,就能专项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例如,班里小部分学生存在写作偏题的情况,教师可以以作文审题为主题,设计、录制一节专门引导学生审习作题目的微课。这节微课从引导学生在题干中找题眼入手,如在题干中找到“人”“事”“景”“物”字眼,从而判断此习作是要写人、写事、写景还是写物。明确了写作的大方向,再进行写作构思,这样展开写作不容易偏题。可见,针对具体的问题设计、制作微课,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方法、厘清思路。学生如不能很快理解微课内容,可以课后自由安排时间多观看几遍,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二、强调积累
微课设计强调的积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的积累,二是复习内容的积累。对学生而言,小学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是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语言的初步应用,对此,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应该注重知识的延伸性,不能只是单纯地输出知识要点,如只讲论点不涉及具体的方法应用,这很容易让学生对微课产生枯燥的感觉。以“学生不熟悉拼音”这个问题为例,将此作为微课的主题,设计课程时其目标指向不仅是让学生重新学习拼音,更要帮助学生归类,如把常用的多音字、同音字和谐音字等进行归纳,让他们系统、全面地进行拼音的复习,进而加深对拼音的印象,增加拼音知识的积累。
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内容积累的连续性。因为在总复习过程中,是以系统的复习为核心,微课不能单纯抽出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或突然加入更高年级的知识,而应该围绕整个小学阶段的内容,将不同阶段出现的知识进行简明扼要地整合呈现。例如,利用微课复习描写春天的古诗词时,笔者除了展示六年级教材里与春天有关的古诗词,也把学生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学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列举出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较为完整的知识点。
三、侧重启发
六年级是小升初的重要阶段,学生能否由小学顺利过渡到中学,这个阶段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以基础知识积累为主,以语言应用为辅,中学阶段的语文则开始在积累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训练。在考试方面,中学语文的客观题比重有所降低,主观题则逐步上升到日常考核的主要位置。因此,教师在设计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课时,应当侧重学习方法的训练,如基础知识归类法、主动分析要点考点总结法、高效审题的题眼法等,可以专门录制一节微课介绍这些方法,让小学毕业生提前体验中学语文的学习,由此逐渐转变学习观念。或者教师在总复习的基础上,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启发方向。例如,针对一些古诗词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笔者选取几首比较典型的诗词,在微课中指导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对《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在微课中分析诵读记忆法、借物联想法、重复印象法等学习技巧,让学生掌握技巧后更快完成这首诗歌的复习。同时在微课中启发学生将这些学习方法迁移到其他古诗的复习,使其逐渐掌握古诗的复习方法,最终达成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
四、适当互动
小学阶段的微课设计,基本上都是教师自己选定题目,学生只需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即可。但随着整个小学阶段新知学习的结束,学生进入六年级总复习阶段,其能力与素养均有显著提升,已经能够尝试进行自我总结,或者对学习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为微课设计加入学生互动提供了条件。
互动是加深印象的一种良好方式,所以在设计微课时巧妙加入一些引导互动的元素,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能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这样学生将会对所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例如,在阅读理解题中,一个简单的故事可以折射许多不同的观点,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和解答,还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看法。如《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不能打破自然规律的故事,在录制的复习微课中,笔者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自然规律都绝对不能打破?有没有打破了自然规律之后反而取得更好效果的案例呢?在问题的启发下,有学生提出杂交水稻技术,其打破了水稻自然生长的规律,反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养活了更多人。正因为有了学生的加入,微课的内容更充实了,教学更灵动了,既有助于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也能较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
五、后期整合
遵循以上几个要点完成微课的设计和录制后,教师还要注重后期的内容整合。因为时代在发展,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推陈出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的课文内容会加入,许多异体字和特音字会进行调整,所以教师在录制微课时,需要考虑后期可能要做一些更改、添减内容等操作,预留剪辑点,同时保存好源文件,将所有的微课视频储存到今后教学工作的素材库当中。
从更大的层面看,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课题,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教师还可以充分结合学校语文组、片区乃至整个学区的情况,对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化的梳理,通过移动通信网络,采取优化互通的模式,群策群力,不断填充公共的微课素材库,使该课题的微课能够真正实现系统化、全面化和可调用化。例如,各班教师录制好一系列的语文复习微课之后,上传到统一的网络云盘,由学校语文教研组教师分门别类进行优化与整理,方便其他老师下载使用,甚至将微课分享给片区内的其他学校,实现资源共享。
以上按需择题、强调积累、侧重启发、适当互动、后期整合这五个要点,是笔者在设计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微课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一些初步做法,广大同仁在参考借鉴的时候,需要结合班级教学情况,不断实践和总结,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微课,让学生在微课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注: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微课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C36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秋菊(1980— ),女,瑶族,广西桂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华西路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