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其表现形式的统计数据的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与社会各界的需求以及与相关国际准则的运作要求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需求,使我国统计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有必要对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管理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衡量统计工作的核心指标。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今天,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统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可利用性。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含义
传统的统计数据质量仅仅指其准确性,通常用统计估计中的误差来衡量。如今随着“质量”概念的拓宽,“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也有必要拓宽。我国统计数据质量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的核心质量、形式质量及延伸质量三大方面。
二、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人员通过探索和实践,在指标体系、调查方法、统计标准、技术手段、数据报送与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推动了统计事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1、统计数据失真。统计制度不够完善、统计部门内部各专业在统计方法、指标涵义、口径上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统一;专业间统计方法改革不同步;统计范围、口径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出入较大;统计与财会在核算周期上存在的差异;统计执法力度不够,对统计过程缺少制约与监督,对统计数据缺乏校验与复查的有力措施。
2、统计设计需求不明确,缺乏远见。统计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不仅表现在数据依存的时间、地点、类型和名称等原始属性上,还会在数据的转移过程中衍生新的相关性。设计需求不明确将会影响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3、数据处理手段发展不平衡。基层的手工操作到省、国家一级政府统计数据处理的高度信息化,占全国70%以上的地方统计数据处理是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低、可靠性差,不能适应统计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需要。
4、质量管理监督措施不够健全。多数检索系统没有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缺少科学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和监控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给决策带来极大的不便。
三、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在于:
1、统计数据质量理论及其控制技术与政府统计实践脱节。各种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在我国的实际统计工作中的研究和应用不多,所应用的仅有的一些事后质量控制技术和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组织活动。
2、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不全面。只重视调查环节,不重视统计设计环节对数据需求的研究;所实行并取得很大成功的统计数据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及经验,主要集中于几个专项的普查,应用范围较窄;只重视统计系统内部的人员控制,而占统计工作人员2/3的基层统计人员却无从控制。
3、缺乏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和统一的规范,导致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混乱。
四、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多年来,国家统计局一直把统计数据放在首要地位,通过不断努力与实践,通过科技和法制,对统计数据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此,结合专家学者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搞好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长远目标,指明了抽样调查作为新统计调查体系的主题。抽样调查具有事先计算及控制抽样平均误差和便于对样本指标进行检查,可以避免调查工作中间环节的弄虚作假的特点,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各方面对统计数据在调查过程中的干扰,使得调查的数据较符合客观实际,大大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强化统计基础工作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首先要搞好统计调查表的设计。设计中应体现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指标之间应相互联系和配套,统计指标的涵义、范围、计算口径应保持一致,统计分类标准和各种编码应统一,以适应计算机整理、汇总、分析的需要更有利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实现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标准化。从原始记录开始一直到整理、汇总报表及三种核算,数字来源通过逐级加工,都有据可查,数字的准确性才能有切实的保证。
3、加强统计法制法规建设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保障。主观随意性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领导者的法制观念和对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统计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都对统计数据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健全统计法规,确定统计犯罪的界限,通过典型案件的查处和暴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以强化统计法规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提高公众的法制观念和执法自觉性,使《统计法》真正成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保障。
4、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统计数据质量与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队伍稳定有直接的关系。首先要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搞好上岗和在岗培训;实行“统计员资格”考试制度,杜绝无证上岗;要提高统计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掌握和使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其次还要提高统计人员对现代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能力,依靠科技手段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5、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质量评估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保证。首先,运用抽样调查法推断总量指标的准确性。其次,运用回归分析法检测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李金昌《论什么是统计数据质量统计与决策》1998(9)
[2]唐修亭、韩鹏《试论新时期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统计与咨询2000(6)
[3]贾维洁《统计数据质量之我见》统计科学与实践2002(1)
[4]田静《关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思考》统计与决策2005(11)
作者简介: 周桂兰,女,本科学历,雄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统计师
【关键词】统计数据;质量管理
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衡量统计工作的核心指标。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今天,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统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统计信息的可利用性。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含义
传统的统计数据质量仅仅指其准确性,通常用统计估计中的误差来衡量。如今随着“质量”概念的拓宽,“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也有必要拓宽。我国统计数据质量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的核心质量、形式质量及延伸质量三大方面。
二、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人员通过探索和实践,在指标体系、调查方法、统计标准、技术手段、数据报送与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推动了统计事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上仍存在以下问题:
1、统计数据失真。统计制度不够完善、统计部门内部各专业在统计方法、指标涵义、口径上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统一;专业间统计方法改革不同步;统计范围、口径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出入较大;统计与财会在核算周期上存在的差异;统计执法力度不够,对统计过程缺少制约与监督,对统计数据缺乏校验与复查的有力措施。
2、统计设计需求不明确,缺乏远见。统计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不仅表现在数据依存的时间、地点、类型和名称等原始属性上,还会在数据的转移过程中衍生新的相关性。设计需求不明确将会影响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3、数据处理手段发展不平衡。基层的手工操作到省、国家一级政府统计数据处理的高度信息化,占全国70%以上的地方统计数据处理是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低、可靠性差,不能适应统计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需要。
4、质量管理监督措施不够健全。多数检索系统没有进入实际应用阶段,缺少科学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和监控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给决策带来极大的不便。
三、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在于:
1、统计数据质量理论及其控制技术与政府统计实践脱节。各种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技术在我国的实际统计工作中的研究和应用不多,所应用的仅有的一些事后质量控制技术和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组织活动。
2、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不全面。只重视调查环节,不重视统计设计环节对数据需求的研究;所实行并取得很大成功的统计数据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及经验,主要集中于几个专项的普查,应用范围较窄;只重视统计系统内部的人员控制,而占统计工作人员2/3的基层统计人员却无从控制。
3、缺乏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和统一的规范,导致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混乱。
四、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多年来,国家统计局一直把统计数据放在首要地位,通过不断努力与实践,通过科技和法制,对统计数据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此,结合专家学者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搞好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长远目标,指明了抽样调查作为新统计调查体系的主题。抽样调查具有事先计算及控制抽样平均误差和便于对样本指标进行检查,可以避免调查工作中间环节的弄虚作假的特点,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各方面对统计数据在调查过程中的干扰,使得调查的数据较符合客观实际,大大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强化统计基础工作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首先要搞好统计调查表的设计。设计中应体现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指标之间应相互联系和配套,统计指标的涵义、范围、计算口径应保持一致,统计分类标准和各种编码应统一,以适应计算机整理、汇总、分析的需要更有利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其次,实现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标准化。从原始记录开始一直到整理、汇总报表及三种核算,数字来源通过逐级加工,都有据可查,数字的准确性才能有切实的保证。
3、加强统计法制法规建设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保障。主观随意性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领导者的法制观念和对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统计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都对统计数据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健全统计法规,确定统计犯罪的界限,通过典型案件的查处和暴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以强化统计法规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提高公众的法制观念和执法自觉性,使《统计法》真正成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保障。
4、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统计数据质量与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队伍稳定有直接的关系。首先要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搞好上岗和在岗培训;实行“统计员资格”考试制度,杜绝无证上岗;要提高统计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掌握和使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其次还要提高统计人员对现代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能力,依靠科技手段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5、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质量评估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保证。首先,运用抽样调查法推断总量指标的准确性。其次,运用回归分析法检测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李金昌《论什么是统计数据质量统计与决策》1998(9)
[2]唐修亭、韩鹏《试论新时期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统计与咨询2000(6)
[3]贾维洁《统计数据质量之我见》统计科学与实践2002(1)
[4]田静《关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思考》统计与决策2005(11)
作者简介: 周桂兰,女,本科学历,雄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统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