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并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目前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整体发挥效果不佳,学生党支部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缺乏后续培养;对班团建设的推动作用不够;在密切联系群众效果不明显、持续力不强;对校园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不足等,极大地影响了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发挥,也不符合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因此,应该探索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拓宽党的教育平台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和激励制度,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地域和专业特色,用实践活动打造支部品牌,形成作用发挥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
【关键词】地方高校 学生党支部 作用发挥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28-02
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地方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党建中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发挥,直接影响着支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衡量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标准,也影响着其成为地方高校学生组织的先锋,团结带领其他学生组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等。充分认识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发挥作用的现状,结合地域特色和专业技能,积极探索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形成作用发挥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对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对包括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内的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有知识、有活力、有热情的基层党支部对于新时代党建中加强党的建设质量,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是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地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能否长期保持活力,持续快速地发挥作用,影响着地方高校党建的长久发展,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的发挥。目前随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对学生党建的系统化、长效化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构建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对地方高校的需求尤为突出。认识和加强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结合地方特色和高校专业技能有针对性开展党支部建设,发挥支部作用,对于地方高校党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地方高校党建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是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直接担负着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吸纳优秀的学生、学生干部,进行培养,引导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是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求。我国已进入新时代,要求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培养学生党员,促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目前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组织在学生中的“战斗堡垒”。结合学生党支部的职责与任务,高校学生党支部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班团建设,以及密切联系和高校校园建设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学生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凝聚力不断提升,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整体发挥的效果、深度还不够,也不符合新时代党建的要求。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实际,了解到目前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缺乏后续培养,民主评议等制度并未落实,重视发展前的培养,忽略发展后的继续培养等;在班团建设中,党支部对班团建设的推动作用还不够,没有深入到班级建设中去;而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部分党员没有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党支部虽参与到了班级管理中,但作用发挥效果不明显、持续力不强;而且缺乏有效的长期的工作机制,对于校园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发挥明显不足。
三、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长效机制的途径
(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从根源上发挥作用。
1.政治合格是前提,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把思想建设贯穿于党支部建设始终。党支部要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培养政治合格的党员。而在党员的发展中,要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政治合格优先,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开始,不断加强思想建设,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加强党性教育,要求其定期进行学习和汇报,形成不间断的考察。
2.根据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思想政治建设,提升思想建设的针对性。网络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徐川同志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思政教育,思政微课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吸引了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积极创新拓宽党的平台建设,丰富发挥作用的内容。
1.努力拓宽阵地。在班团建设中,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高年级的党支部和低年级的党员要充分参与到班级建设中。目前部分地方高校通过党员联系班级、联系寝室等方式参与到班级管理,取得了不错效果。高年级党员干部在新生班级中担任班主任助理,强化了党员责任意识。低年级党员联系寝室,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发挥传帮带作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参与班级学风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风建设常抓不懈,党员充分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参与学风建设管理,积极探索创新,投身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对于学生困难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帮扶,组织党员开展学业指导。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确保支部作用发挥持续高效。
1.完善支部工作制度,包括党员教育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健全支部工作制度,开展支部常规活动,贯彻“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的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党员的两学一做。
2.完善考评制度。将民主评议落到实处,并对党员实行定期考评,检查党员的階段性学习和工作,以及立足自身实际为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这有利于保证党员教育的质量,促进支部作用发挥的实效。针对考评情况,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教育,屡教不教的要实行淘汰制,注重对党员的持续培养。
3.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党支部的活力。创新激励机制对表现好的党员进行奖励,鼓励优秀行为表现,传播正能量,保持支部活力。
(四)结合地域和专业特色,用实践活动打造支部作用发挥品牌。
地方高校相对于首都高校和其他省会城市高校在人力、物力支持等方面有一定欠缺,但也有其特点和优势。
1.要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进行党支部建设。利用地方特点,如革命老区、红色基地、少数民族特色等,来找到地方高校的党支部特色,争取上级党组织的支持,努力打造有特色有代表的高校学生党支部。
2.要利用高校专业技能,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有活力,有知识,有技能,充分利用其技能,积极投身实践,发挥党支部作用,从而打造地方党支部品牌,促进支部作用发挥。
参考文献:
[1]张云渤,张金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J/OL].现代交际
[2]孙忠权.高校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问题研究[J/OL].现代交际
[3]初建松,黄立田.推进建立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长效机制的探索和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
【关键词】地方高校 学生党支部 作用发挥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28-02
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地方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党建中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发挥,直接影响着支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衡量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标准,也影响着其成为地方高校学生组织的先锋,团结带领其他学生组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等。充分认识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发挥作用的现状,结合地域特色和专业技能,积极探索开展学生党支部建设,形成作用发挥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对新时代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对包括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内的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有知识、有活力、有热情的基层党支部对于新时代党建中加强党的建设质量,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是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地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能否长期保持活力,持续快速地发挥作用,影响着地方高校党建的长久发展,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的发挥。目前随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对学生党建的系统化、长效化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构建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对地方高校的需求尤为突出。认识和加强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结合地方特色和高校专业技能有针对性开展党支部建设,发挥支部作用,对于地方高校党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地方高校党建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是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直接担负着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吸纳优秀的学生、学生干部,进行培养,引导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是高校学生党支部要求。我国已进入新时代,要求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培养学生党员,促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目前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组织在学生中的“战斗堡垒”。结合学生党支部的职责与任务,高校学生党支部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班团建设,以及密切联系和高校校园建设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地方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学生党支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凝聚力不断提升,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整体发挥的效果、深度还不够,也不符合新时代党建的要求。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实际,了解到目前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缺乏后续培养,民主评议等制度并未落实,重视发展前的培养,忽略发展后的继续培养等;在班团建设中,党支部对班团建设的推动作用还不够,没有深入到班级建设中去;而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部分党员没有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党支部虽参与到了班级管理中,但作用发挥效果不明显、持续力不强;而且缺乏有效的长期的工作机制,对于校园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发挥明显不足。
三、地方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长效机制的途径
(一)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从根源上发挥作用。
1.政治合格是前提,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把思想建设贯穿于党支部建设始终。党支部要发挥作用我们必须培养政治合格的党员。而在党员的发展中,要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政治合格优先,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开始,不断加强思想建设,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加强党性教育,要求其定期进行学习和汇报,形成不间断的考察。
2.根据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来进行思想政治建设,提升思想建设的针对性。网络信息技术给我们的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徐川同志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思政教育,思政微课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吸引了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二)积极创新拓宽党的平台建设,丰富发挥作用的内容。
1.努力拓宽阵地。在班团建设中,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高年级的党支部和低年级的党员要充分参与到班级建设中。目前部分地方高校通过党员联系班级、联系寝室等方式参与到班级管理,取得了不错效果。高年级党员干部在新生班级中担任班主任助理,强化了党员责任意识。低年级党员联系寝室,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发挥传帮带作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参与班级学风建设,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风建设常抓不懈,党员充分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参与学风建设管理,积极探索创新,投身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对于学生困难学生可以进行“一对一”帮扶,组织党员开展学业指导。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确保支部作用发挥持续高效。
1.完善支部工作制度,包括党员教育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健全支部工作制度,开展支部常规活动,贯彻“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的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党员的两学一做。
2.完善考评制度。将民主评议落到实处,并对党员实行定期考评,检查党员的階段性学习和工作,以及立足自身实际为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这有利于保证党员教育的质量,促进支部作用发挥的实效。针对考评情况,对不合格党员进行教育,屡教不教的要实行淘汰制,注重对党员的持续培养。
3.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党支部的活力。创新激励机制对表现好的党员进行奖励,鼓励优秀行为表现,传播正能量,保持支部活力。
(四)结合地域和专业特色,用实践活动打造支部作用发挥品牌。
地方高校相对于首都高校和其他省会城市高校在人力、物力支持等方面有一定欠缺,但也有其特点和优势。
1.要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进行党支部建设。利用地方特点,如革命老区、红色基地、少数民族特色等,来找到地方高校的党支部特色,争取上级党组织的支持,努力打造有特色有代表的高校学生党支部。
2.要利用高校专业技能,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有活力,有知识,有技能,充分利用其技能,积极投身实践,发挥党支部作用,从而打造地方党支部品牌,促进支部作用发挥。
参考文献:
[1]张云渤,张金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J/OL].现代交际
[2]孙忠权.高校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问题研究[J/OL].现代交际
[3]初建松,黄立田.推进建立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长效机制的探索和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