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医疗差在哪儿?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在的美国克利夫兰医院每年要接待四五千名从国外来就医的病人。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医疗机构相比,在这里做心脏手术的风险要低很多——一般可以低10倍以上。此外,有一些特殊的手术,其他地方的外科医生一辈子只能做四五例,而这里的大夫可能一年就要做一二百例,因为世界各地的病人都到这里来,医生诊治疑难病的经验会相对丰富。
  在这里,所有的术前检查都在门诊做。除非有特殊原因,病人都是在手术当天住院,没有人会在术前住到医院里。这样的话,病人住院天数短,可以节省费用。术前准备由一套规范的术前教育来解决,病人通过看视频或者听护士讲解,自己按照程序来参与术前准备。例如,医生会告诉病人在术前第几天要停什么药;手术前一个晚上需要用抗菌、杀菌的特殊肥皂洗澡,并洗两次;要用什么漱口。所有这些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病人入院后直接进手术室,做完心脏手术当天就会被送到重症监护病房(ICU),当天晚上脱离呼吸机,第二天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到普通病房以后,一般还有几天的恢复过程。医院有专门的心脏手术术后恢复规范,这个规范的干预性非常强,同时又很适度。护士、理疗师每天给病人循序渐进地实施手术恢复程序,术后的每一天该做什么都有规定。比如,病人在手术后起床走动,一开始病人可能觉得自己真的不行,这时候理疗师会专门来帮助病人做这个锻炼,这些必须要做,而且会有详细的记录。
  此时,还会有一个病案管理员为病人详细地计划出院以后的事项。比如,如果病人出院后直接回家的话,家里的住房要上几层台阶、所住的房间离厕所多远。这些情况都要问清楚,因为理疗师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计划好这个病人在术后能走多少路、能不能上下楼梯。如果病人回家后需要上下楼梯的话,在其出院之前就有人帮助他做练习,医院不可能在安全方面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让病人出院。经过评估,如果病人真的无法上下楼梯,医院就不会让其回家,而是将其转到一个级别较低的康复中心,待其恢复到许可情况后再出院回家。
  从我在美国顶级医院长期工作的经历来看,中美两国医疗水平的差距不在于单个医生的技能,也不在于设备是否先进。比如在做手术时,外科医生切得怎么样、缝得怎么样,这方面当然很重要,但如果只看这方面就太局限了。外科技能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临床诊治的过程需要依靠一个系统对每一位参与者进行严格的训练。作为一名医生,他知道自己的角色,他在整个庞大的“机器”里,他要尽力做到让自己运转到最好。同时,也要知道其他“零件”都在干什么,而且所有这些“零件”的运转都是为了病人,为了一个中心目的——病人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美国医疗水平之高,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团队合作。每一个过程都非常细节化、个体化。国内医院要想和国际接轨,我觉得首先要从程序的建立和执行水平上下手。
其他文献
受访专家周玉杰  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级百千万人才”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北京心血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慢病管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
期刊
受访专家刘铜华  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骨干,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联合会糖尿病专委会副秘书长、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专家库专家。长期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更年期综合征、肾病、中风、疑难杂症等。  中国老年学学会和老年医学会认为,只要一个地区的百岁老人占比超过7/1
期刊
受访专家林洪生  廣安门中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肿瘤)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学会肿瘤传统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药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等。  近三十年来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在肺癌、乳腺癌
期刊
受訪专家李平  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岐黄学者。现任中日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药物药理室主任、中日医院关节炎与风湿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临床疗效评价重点研究室主任;免疫炎性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
期刊
受访专家李石良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中医微创联盟副主席、疼痛学分会常委、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科技志愿服务总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针刀针灸学科);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实验针灸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北京
期刊
受访专家傅延龄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生于中医世家,为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获得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出师证书,是我国少有的既有中医家学,又接受了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完整大学教育,并且完成国家级师徒式培养的中医专家,长期工作在中医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及教学一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对外交流分会副
期刊
受访专家马长生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国家心血管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心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北京市高层次卫生技术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会长
期刊
受访专家张俊清  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兼任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学分会委员兼副总干事,北京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学分会常务理事等。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上午  电视剧《大捕房》和电影《大玩家》应该有不
期刊
人活着,总会有一个位置。无论是大是小,是重要还是平凡。  人有了位置,就会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观点,不可能什么都人云亦云。当一个人失去社会的位置、职业的位置,或是爱情的位置,但他最终还会剩下一个大自然赋予他的位置。  人的一生中,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生活的每一时段,或代表权力,或代表金钱,或代表地位。在位置的争夺中,演出了多少或残酷或惊险或诡谲或瑰丽或悲壮或忧伤或英武或猥琐的故事。所有的历史因此而
期刊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市民潘先生登报表扬自家爱猫“咪咪”,因为这只14岁的猫咪在主人心脏病发的时候,将他“挠”活。潘先生表示,他患有心脏病,从2013年年底至今,在家里犯了三次病,幸亏“咪咪”在他身上又舔又叫又踩的,才逐渐缓过神来。  据潘先生回忆,犯病时,他摇摇晃晃地倒在了床上,药和电话都在身边却连伸手的力气都没有,正在这时,“咪咪”跳到了他的身边,两只前爪踩在了他的“心口窝”,就像顺气一样前后抚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