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中等职业学校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本文就职业学校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提出了建议与方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中职学生 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有了创新,才有了技术革命,有了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新能力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领域迎接新世纪挑战中面临的刻不容缓的课题。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推进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当前职业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不足
1.职业学校的领导、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淡薄。由于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非智力因素较差,面对这样一个教育群体,普通职业学校教师可能认为,能够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已经着实不易,谈何培养创新型中职生?
2.没有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及内容融入教材、进入课堂。大部分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只是挑选极少一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单独指导,而在常规教学中极少涉及创新教育。
3.由于职业学校的技能实训等实践活动形式较单一、机械性的操作多,而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开发他们潜能的实训活动少,加上科技、文艺、社会等方面的活动严重不足,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了限制。
4.由于职业学校传统的强制性管理、不民主的师生关系、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淡薄,阻碍了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二、深入推进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1.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加强创新教学体系建设。
把创新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在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制定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后,就将《创新教育》作为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选修课,并组织编写了《创新教程》教材供学生选用。全校共有800多名学生选修创新课程并参与“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相关专业还根据专业实际编写了创新制作辅导资料,形成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创新教材体系,学校教务处选聘一批创新意识强的教师组建“创新教研组”,还聘请一批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2.突出特点,强化优势,全面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学校要加强创新教育氛围的营造,在校内开展一些“小发明、小制作”比赛、创新知识讲座、专利申报培训等活动,可以分专业或分类别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每周一次活动。活动中,由科技辅导教师围绕一至两个创新技法提出引导问题,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展开发散思维。教师与学生一道互相影响、互相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进一步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规律与特色,促进创新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3.内外联动,拓宽渠道,多方配置创新教育资源。
在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中职学校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场所,建设校内创新实践基地,让学生尽情展示才能,体会到不一样的学习乐趣。其次,加强校内外力量联动,深化与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为创新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宿豫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名师工作室带动,在骨干专业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并与宿迁学院、秀强玻璃、北斗星通等单位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挖潜增效,完善制度,确保加大创新扶持力度。
学校要成立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创新指导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形成“学校加强领导、学部具体负责、部门协调支持、教师积极参与、学生踊跃参加”的创新教育工作新格局。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经费的同时,学校争取有更多的经费支持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学校科研经费要向创新教育领域适度倾斜;在校园内开辟集中的创新训练场地,配套必要的设施设备,为中职生创新发明配备专兼职指导教师;对成功创新发明、申请专利等方面给予资金补贴,帮助其完成相关专利的申请。
三、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学生只有在动手改进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1.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学校在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时,既要注重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新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能够在教育中使理智与情感取得平衡,这样的科技活动才是创新的科技活动,才能够真正使中职学生受益。
2.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造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发展才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制作活动中,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创新技能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3.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文化学习失败的中职学生,这种需求更强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推进中职创新教育预期成效
推进中职创新教育一般会带来四个效应:一是培养了一批会动脑善思考的高素质学生;二是“衍生”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发明专利授权;三是受到许多小微企业的追捧;四是对这些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推助作用。中职学生的小发明成果基本上不需要大的资金投入,不需要添置大型尖端设备,也不需要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来操作,十分适合小微企业。“小发明”解决了小微企业发展中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廷忠.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探索,2001,18-19
[2]许晓鸣.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7(发布时间:2012-01-18)
【关键词】职业学校中职学生 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有了创新,才有了技术革命,有了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新能力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领域迎接新世纪挑战中面临的刻不容缓的课题。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因此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推进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当前职业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不足
1.职业学校的领导、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淡薄。由于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非智力因素较差,面对这样一个教育群体,普通职业学校教师可能认为,能够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已经着实不易,谈何培养创新型中职生?
2.没有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及内容融入教材、进入课堂。大部分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只是挑选极少一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单独指导,而在常规教学中极少涉及创新教育。
3.由于职业学校的技能实训等实践活动形式较单一、机械性的操作多,而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开发他们潜能的实训活动少,加上科技、文艺、社会等方面的活动严重不足,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了限制。
4.由于职业学校传统的强制性管理、不民主的师生关系、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淡薄,阻碍了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二、深入推进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
1.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加强创新教学体系建设。
把创新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在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制定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后,就将《创新教育》作为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选修课,并组织编写了《创新教程》教材供学生选用。全校共有800多名学生选修创新课程并参与“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相关专业还根据专业实际编写了创新制作辅导资料,形成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创新教材体系,学校教务处选聘一批创新意识强的教师组建“创新教研组”,还聘请一批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2.突出特点,强化优势,全面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学校要加强创新教育氛围的营造,在校内开展一些“小发明、小制作”比赛、创新知识讲座、专利申报培训等活动,可以分专业或分类别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每周一次活动。活动中,由科技辅导教师围绕一至两个创新技法提出引导问题,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展开发散思维。教师与学生一道互相影响、互相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进一步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规律与特色,促进创新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3.内外联动,拓宽渠道,多方配置创新教育资源。
在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中职学校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场所,建设校内创新实践基地,让学生尽情展示才能,体会到不一样的学习乐趣。其次,加强校内外力量联动,深化与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为创新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宿豫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名师工作室带动,在骨干专业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并与宿迁学院、秀强玻璃、北斗星通等单位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挖潜增效,完善制度,确保加大创新扶持力度。
学校要成立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创新指导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形成“学校加强领导、学部具体负责、部门协调支持、教师积极参与、学生踊跃参加”的创新教育工作新格局。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经费的同时,学校争取有更多的经费支持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学校科研经费要向创新教育领域适度倾斜;在校园内开辟集中的创新训练场地,配套必要的设施设备,为中职生创新发明配备专兼职指导教师;对成功创新发明、申请专利等方面给予资金补贴,帮助其完成相关专利的申请。
三、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学生只有在动手改进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1.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学校在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时,既要注重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新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能够在教育中使理智与情感取得平衡,这样的科技活动才是创新的科技活动,才能够真正使中职学生受益。
2.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造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发展才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制作活动中,中职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创新技能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3.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文化学习失败的中职学生,这种需求更强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推进中职创新教育预期成效
推进中职创新教育一般会带来四个效应:一是培养了一批会动脑善思考的高素质学生;二是“衍生”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发明专利授权;三是受到许多小微企业的追捧;四是对这些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推助作用。中职学生的小发明成果基本上不需要大的资金投入,不需要添置大型尖端设备,也不需要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来操作,十分适合小微企业。“小发明”解决了小微企业发展中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廷忠.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探索,2001,18-19
[2]许晓鸣.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7(发布时间:20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