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花》,一本深受年青人欢迎的香港文学书志,已于2007年11月正式登陆台湾,自2006年4月创刊以来,已成为了近年香港文学以至文化界中蔚为奇观的现象,也同时象征了一股香港文学新生代势力已经诞生。编辑团队中有文字创作者(谢晓虹、袁兆昌、陈志华)、有年轻学者(张历君、郭诗咏)、有文化评论工作者(邓小桦、邓正健)、也有视艺工作者(智海、江康泉)。九人各有专长,也各有特色,但都同样深信,社会需要文学、创意及想象力的介入。借着《字花》,一众年轻编辑均怀着极大的热情,向读者和社会呼唤出一条关于文学的真理:“文学是有趣的,而且有着深刻的力量,不是省油的灯。”
《字花》作为一本活力充沛、以年轻人为目标的青年文学书志,绝不会局限于传统文学杂志的格局。在风格上,《字花》锐意消解文学高不可攀的形象,活化文学,也将文学注入生活之中,提倡一种轻巧而深刻的“生活态度”。正如编辑之一邓小桦所言,《字花》应该是一本风格不同的文学杂志,必须跟陈腐的文艺想象划清界线。因此,《字花》创作与评论并重,着力于在文字跟视觉艺术之间的张力,亦能在排版和封面上不断创新,务求打造出活泼跳脱的文学形象,既可贴近生活,亦能打入年轻人的阅读圈子。
除了有各路名家好手如西西、也斯、骆以军、董启章、鸿鸿、廖伟棠、银色快手、陈黎、罗乔伟等人亮相的创作园地(“植字”),以及广开创作大门,让一众潜质优厚的年轻作者一试身手的地盘(“植字练习”)之外,还有更多令读者目不暇接的新鲜文学趣味栏目,一改陈腐的旧文艺腔调。像把生活琐事中“玩”、“饰”、“衣”写进文学里的“玩物丧志”、文字和图画互动创作的“交叉感染”和“漫画骑劫文学”、或者是让文学性与游戏性互相渗透的“字花花”等,凡此种种,皆折射出一种文学与生活的共生精彩。
当然还有每期《字花》的重点专题栏目“特集”。以一些能引发不同想象的单字作为主题,广邀作家写手互动激发,务求开发文学中的实验性和游艺性。例如十月出版的第十期,便以“拾”为题。
《字花》真切盼望,文学既能成为聚集生命的平台,也可作为介入社会的工具。“字花”本身已暗示了这本书志的真正任务:让文学的花朵从过去、现在伸展至未来,使更多文学花朵相继茁壮成长。编辑之一谢晓虹曾言道:“‘字花’只是一种已经老去的赌博活动,也是一个已经老去的名字,我希望它能在这里重生。《字花》编委对‘字花’并没有既定的解释,而我认为这正是这个名字之力量所在──语言文字一直在生长、变化,正如还没有开谢的花。”
《字花》登陆台湾,意味着这种文字力量,已在华文阅读界蔓延开来。这本从香港来的文学杂志,势将重绘台湾的文学地图,也将使读者生活变得充满文学性。编辑之一袁兆昌建议读者:“适宜带到捷运阅读。”
陈黎则说《字花》是一本年轻而充满创意的文学杂志,众字开花,百花齐放,让我们看到字之华,也闻到生命之香!
文学之花将继续盛放,就在台湾。
《字花》在台发行状况及前景
《字花》由远景出版代理在台发行至今一年,除在诚品及如唐山、小小、有河等独立书店共约80个贩卖点上架外,远景更致力于校园及各大图书馆的推广,目前约有30所大学与公立图书馆长期定阅,由于字花是属于较为年轻的文学刊物,具有无限想象的开创性,各类型的作者以不同的书写方式传达各自不同的理念,在编辑上亦求多样化不受制约的局限,同时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也多关心,非常适合文学正在心中萌芽的青年学子阅读,远景希望为台湾的文学爱好者打开另一扇窗,可以透过字花的文字展演开拓文学的视野。
藉由2009年台北书展的交流,远景更进一步与香港知名的独立书店Kubrick达成代理协议,其旗下的作者绝大部份都是《字花》的编辑或作者,如邓小桦、陈志华、叶爱莲、陈智德、李智良、智海、廖伟棠、潘国灵等,其人其
书皆具鲜明独特性,未来和《字花》的发行系统一起贩卖当是喜爱《字花》的台湾读者之福。
《字花》在台活动
《字花》在今年台北书展举办活动,邀请港台两地作家座谈。期间《字花》及kubrick亦在台北旧香居、有河book、小小书房、我家就是实验室等地举办多场相关活动,包括:
场地一:
香港人读什么,写什么——大国阴影下的手眼协调
香港代表:资深文化人叶辉、小说家谢晓虹、书痴诗人陈智德
台湾代表:小说家骆以军
主持:邓小桦
香港回归十二年,两岸三通给台湾带来新冲击。台湾书籍在香港早已生出飘移的根,且让我们从巿场、文化、历史等多角度慢慢切入。简体字书的低价格,难道就必定击倒繁体直排的亲切?迎拒之间,《字花》邀请了台湾的写作者或出版人,与香港近年最活跃的文学人,在台北书展上座谈。
近年香港最受注目的书评人、传媒人、文学人叶辉,将他对香港阅读市场的捕捉、口味的观察一一道来。谢晓虹曾被称为“最受期待的女小说家”,小说集 《好黑》在台港两地叫好叫座,她结合自身经验探究台湾文学历年输出了怎样的思想种子、文学养料,管窥大陆港台文坛状况如何影响写作人。陈智德是文学史研究者、香港有名的书痴,在台湾度过大学时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淘旧书经验,说一些“买不到的书”的故事。
场地二:
来自另一个岛屿的三十世代——kubrick书店作者分享会
讲者:廖伟棠、李智良、陈智德、张秀然、陈志华
主持:邓小桦
三十世代是一个在模糊中求突破的关口。当社会沉闷、工作刻板,一群面对三十岁月的“后青年”,以创作和书写绘出了波希米亚式的图像:他们在城市与城市间游走,在周一的海边吹风,在日常时候谵妄,在自己的房间里幻听,在书的尘埃中安稳,在电影的名字里失踪——失序而自得其乐,异议而棱角分明,闲雅而心细如发。邀请台湾读者接近另一岛屿的三十世代,观测他们的生存状态到创作方法,分享生存与写作的口诀。聚会前半段为分享,后有作品朗读,纯净而纯粹的朗读。
场地三:
行动的人,异议的歌谣——对谈社运参与或者青年写作
讲者:廖伟棠、李智良、陈智德、邓小桦、张铁志、房慧真、陈雪
近年香港的诗人和文学工作者活跃于异议运动,以诗歌、博客、杂文、评论介入,开出生猛深刻的花朵。台北香港双城对望,台北的野草莓运动、保卫乐生运动、声援三莺部落,也让彼方的写作人深心向往。抛下集体对个人、政治对艺术的迷思,让经验交换、思想交流、诗歌和鸣,构成无分彼此的晚上,诘问、碰撞、
场地四:
闪吧!亲密——叶辉、夏夏相约有河的文艺对谈
主讲:叶辉
嘉宾:夏夏
主持:袁兆昌
亲密,就是甜美的理智。叶辉以时评、文论和书话见称。坊间以文艺走穴的异端低调者甚多,但敢于发表并保持产量(每周八篇)的,在香港,只有他,可谓写遍天下无敌手,有人戏称他为“文学北野武”,甫开facebook即有称兄道弟者、粉丝涌至者近三千,并非无因。
二月,叶辉应邀出席台北书展,为新书推广,却也不忘乘捷运到路线终端(淡水)、有河之岸,与文学艺术家夏夏“亲密”一下。叶辉与夏夏无所不谈:台湾作家在香港发表文章的概况、参与两岸三地文学节的经历、港台两地出版文艺书籍的形式尝试、有关新书的片言絮语等。从评析现象到作品分享,甜美的理智,机会难逢。聚会如闪光般短促,读者们也把握亲密机会,与作者同擦亮文艺闪光话题。
会中主题书籍简介
《亲密闪光》:悼念顾城、李国威、罗志华、邓丽君、杨德昌、尚·布什亚,以及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感人至深;更以“搬家”的隐喻细说半生的梦与劫,叶辉最有感觉的散文,尽在其中。
《诗缘:诗教与诗话》:辑录叶辉在学院实践的新诗教学历程,并录大量台港诗歌评论。
《书到用时》:蝙蝠侠、肥皂剧;英国超级足球联赛、世界杯;Susan Sontag、Jean Baudrillard;昂山素姬、贝娜齐尔、巴伐洛堤;莱辛……以公共话题引入私我阅读地图,引介学者学说评析世界现象,版图驳连惊人而吸引。
场地五:
“和幽灵的香港一起漫游”——廖伟棠读诗会
讲者:廖伟棠
主持:张铁志
诗人廖伟棠刚出版新诗集《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其中多首诗歌关照社会现实,立足香港现实的人和事,文字或慰藉或勉励,甚至是战斗的檄文,支持着“另一个香港”的挣扎者的存在。《字花》特别邀请他举办一场小型读诗会,和大家谈诗论政。
场地六:
书评的微光
讲者:陈智德
从《愔斋书话——香港文学札记》开始,许多朋友开始注意到陈智德的书评,每回进书,没多久便已售尽,而他的诗集更是许多客人询问的焦点。2008年的《愔斋读书录》也是热销书之一。难得可以邀请到陈智德到台湾的旧香居举办座谈,他说这次座谈“主要以《愔斋读书录》为中心,谈谈书评和创作的关系,或也可读读诗”。喜爱《愔斋书话》、《愔斋读书录》的书友们热烈到场跟作者互相交流意见,分享关于阅读、创作与思考的关系。
场地七:
无能以及抵抗,失序的书写
对谈人:李智良、骆以军、房慧真
由医学上的“抑郁症”说到某种以“失序”记名的书写或生存状态……
《字花》作为一本活力充沛、以年轻人为目标的青年文学书志,绝不会局限于传统文学杂志的格局。在风格上,《字花》锐意消解文学高不可攀的形象,活化文学,也将文学注入生活之中,提倡一种轻巧而深刻的“生活态度”。正如编辑之一邓小桦所言,《字花》应该是一本风格不同的文学杂志,必须跟陈腐的文艺想象划清界线。因此,《字花》创作与评论并重,着力于在文字跟视觉艺术之间的张力,亦能在排版和封面上不断创新,务求打造出活泼跳脱的文学形象,既可贴近生活,亦能打入年轻人的阅读圈子。
除了有各路名家好手如西西、也斯、骆以军、董启章、鸿鸿、廖伟棠、银色快手、陈黎、罗乔伟等人亮相的创作园地(“植字”),以及广开创作大门,让一众潜质优厚的年轻作者一试身手的地盘(“植字练习”)之外,还有更多令读者目不暇接的新鲜文学趣味栏目,一改陈腐的旧文艺腔调。像把生活琐事中“玩”、“饰”、“衣”写进文学里的“玩物丧志”、文字和图画互动创作的“交叉感染”和“漫画骑劫文学”、或者是让文学性与游戏性互相渗透的“字花花”等,凡此种种,皆折射出一种文学与生活的共生精彩。
当然还有每期《字花》的重点专题栏目“特集”。以一些能引发不同想象的单字作为主题,广邀作家写手互动激发,务求开发文学中的实验性和游艺性。例如十月出版的第十期,便以“拾”为题。
《字花》真切盼望,文学既能成为聚集生命的平台,也可作为介入社会的工具。“字花”本身已暗示了这本书志的真正任务:让文学的花朵从过去、现在伸展至未来,使更多文学花朵相继茁壮成长。编辑之一谢晓虹曾言道:“‘字花’只是一种已经老去的赌博活动,也是一个已经老去的名字,我希望它能在这里重生。《字花》编委对‘字花’并没有既定的解释,而我认为这正是这个名字之力量所在──语言文字一直在生长、变化,正如还没有开谢的花。”
《字花》登陆台湾,意味着这种文字力量,已在华文阅读界蔓延开来。这本从香港来的文学杂志,势将重绘台湾的文学地图,也将使读者生活变得充满文学性。编辑之一袁兆昌建议读者:“适宜带到捷运阅读。”
陈黎则说《字花》是一本年轻而充满创意的文学杂志,众字开花,百花齐放,让我们看到字之华,也闻到生命之香!
文学之花将继续盛放,就在台湾。
《字花》在台发行状况及前景
《字花》由远景出版代理在台发行至今一年,除在诚品及如唐山、小小、有河等独立书店共约80个贩卖点上架外,远景更致力于校园及各大图书馆的推广,目前约有30所大学与公立图书馆长期定阅,由于字花是属于较为年轻的文学刊物,具有无限想象的开创性,各类型的作者以不同的书写方式传达各自不同的理念,在编辑上亦求多样化不受制约的局限,同时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也多关心,非常适合文学正在心中萌芽的青年学子阅读,远景希望为台湾的文学爱好者打开另一扇窗,可以透过字花的文字展演开拓文学的视野。
藉由2009年台北书展的交流,远景更进一步与香港知名的独立书店Kubrick达成代理协议,其旗下的作者绝大部份都是《字花》的编辑或作者,如邓小桦、陈志华、叶爱莲、陈智德、李智良、智海、廖伟棠、潘国灵等,其人其
书皆具鲜明独特性,未来和《字花》的发行系统一起贩卖当是喜爱《字花》的台湾读者之福。
《字花》在台活动
《字花》在今年台北书展举办活动,邀请港台两地作家座谈。期间《字花》及kubrick亦在台北旧香居、有河book、小小书房、我家就是实验室等地举办多场相关活动,包括:
场地一:
香港人读什么,写什么——大国阴影下的手眼协调
香港代表:资深文化人叶辉、小说家谢晓虹、书痴诗人陈智德
台湾代表:小说家骆以军
主持:邓小桦
香港回归十二年,两岸三通给台湾带来新冲击。台湾书籍在香港早已生出飘移的根,且让我们从巿场、文化、历史等多角度慢慢切入。简体字书的低价格,难道就必定击倒繁体直排的亲切?迎拒之间,《字花》邀请了台湾的写作者或出版人,与香港近年最活跃的文学人,在台北书展上座谈。
近年香港最受注目的书评人、传媒人、文学人叶辉,将他对香港阅读市场的捕捉、口味的观察一一道来。谢晓虹曾被称为“最受期待的女小说家”,小说集 《好黑》在台港两地叫好叫座,她结合自身经验探究台湾文学历年输出了怎样的思想种子、文学养料,管窥大陆港台文坛状况如何影响写作人。陈智德是文学史研究者、香港有名的书痴,在台湾度过大学时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淘旧书经验,说一些“买不到的书”的故事。
场地二:
来自另一个岛屿的三十世代——kubrick书店作者分享会
讲者:廖伟棠、李智良、陈智德、张秀然、陈志华
主持:邓小桦
三十世代是一个在模糊中求突破的关口。当社会沉闷、工作刻板,一群面对三十岁月的“后青年”,以创作和书写绘出了波希米亚式的图像:他们在城市与城市间游走,在周一的海边吹风,在日常时候谵妄,在自己的房间里幻听,在书的尘埃中安稳,在电影的名字里失踪——失序而自得其乐,异议而棱角分明,闲雅而心细如发。邀请台湾读者接近另一岛屿的三十世代,观测他们的生存状态到创作方法,分享生存与写作的口诀。聚会前半段为分享,后有作品朗读,纯净而纯粹的朗读。
场地三:
行动的人,异议的歌谣——对谈社运参与或者青年写作
讲者:廖伟棠、李智良、陈智德、邓小桦、张铁志、房慧真、陈雪
近年香港的诗人和文学工作者活跃于异议运动,以诗歌、博客、杂文、评论介入,开出生猛深刻的花朵。台北香港双城对望,台北的野草莓运动、保卫乐生运动、声援三莺部落,也让彼方的写作人深心向往。抛下集体对个人、政治对艺术的迷思,让经验交换、思想交流、诗歌和鸣,构成无分彼此的晚上,诘问、碰撞、
场地四:
闪吧!亲密——叶辉、夏夏相约有河的文艺对谈
主讲:叶辉
嘉宾:夏夏
主持:袁兆昌
亲密,就是甜美的理智。叶辉以时评、文论和书话见称。坊间以文艺走穴的异端低调者甚多,但敢于发表并保持产量(每周八篇)的,在香港,只有他,可谓写遍天下无敌手,有人戏称他为“文学北野武”,甫开facebook即有称兄道弟者、粉丝涌至者近三千,并非无因。
二月,叶辉应邀出席台北书展,为新书推广,却也不忘乘捷运到路线终端(淡水)、有河之岸,与文学艺术家夏夏“亲密”一下。叶辉与夏夏无所不谈:台湾作家在香港发表文章的概况、参与两岸三地文学节的经历、港台两地出版文艺书籍的形式尝试、有关新书的片言絮语等。从评析现象到作品分享,甜美的理智,机会难逢。聚会如闪光般短促,读者们也把握亲密机会,与作者同擦亮文艺闪光话题。
会中主题书籍简介
《亲密闪光》:悼念顾城、李国威、罗志华、邓丽君、杨德昌、尚·布什亚,以及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感人至深;更以“搬家”的隐喻细说半生的梦与劫,叶辉最有感觉的散文,尽在其中。
《诗缘:诗教与诗话》:辑录叶辉在学院实践的新诗教学历程,并录大量台港诗歌评论。
《书到用时》:蝙蝠侠、肥皂剧;英国超级足球联赛、世界杯;Susan Sontag、Jean Baudrillard;昂山素姬、贝娜齐尔、巴伐洛堤;莱辛……以公共话题引入私我阅读地图,引介学者学说评析世界现象,版图驳连惊人而吸引。
场地五:
“和幽灵的香港一起漫游”——廖伟棠读诗会
讲者:廖伟棠
主持:张铁志
诗人廖伟棠刚出版新诗集《和幽灵一起的香港漫游》,其中多首诗歌关照社会现实,立足香港现实的人和事,文字或慰藉或勉励,甚至是战斗的檄文,支持着“另一个香港”的挣扎者的存在。《字花》特别邀请他举办一场小型读诗会,和大家谈诗论政。
场地六:
书评的微光
讲者:陈智德
从《愔斋书话——香港文学札记》开始,许多朋友开始注意到陈智德的书评,每回进书,没多久便已售尽,而他的诗集更是许多客人询问的焦点。2008年的《愔斋读书录》也是热销书之一。难得可以邀请到陈智德到台湾的旧香居举办座谈,他说这次座谈“主要以《愔斋读书录》为中心,谈谈书评和创作的关系,或也可读读诗”。喜爱《愔斋书话》、《愔斋读书录》的书友们热烈到场跟作者互相交流意见,分享关于阅读、创作与思考的关系。
场地七:
无能以及抵抗,失序的书写
对谈人:李智良、骆以军、房慧真
由医学上的“抑郁症”说到某种以“失序”记名的书写或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