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出版界为了迎合家长的功利心,出版了很多垃圾作品。这些垃圾作品一般都披着一件美丽的外衣,所以,市场销售还是很好的。但是这样的作品对孩子产生的危害却是长久的、巨大的。
什么是“鸡汤版”?所谓“鸡汤版”,就是用一件甜蜜的外衣,包裹着一个腐烂的内核。孩子在读的时候还很愉快,但是,这个腐烂的东西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鸡汤版”有自己的一套话语方式,叙述东西非常直接,铿锵有力,基本是用成人的语言进行道德的说教。一般它是这样的表述:“奉献是件快乐的事,感情是件美好的事。”这样的叙述,成年人,尤其是一些父母很愿意接受:“这不等于替我教育孩子了吗?太好了!”所以,“鸡汤版”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怎样叙述情节的呢?一般来说,它会甜蜜而着急地用故事讲一个道理。它的叙述模式是这样的:“星星们和大伙儿一起用这些石头搭了一座石板桥,这座石板桥比原来的木桥更宽大、更坚固……”套路都是固定的:情节被淡化,其中的故事元素非常少。这样的东西给孩子带来的毒害是深远的,它带来了思想贫乏、思维短路,甚至是盲目自信、缺乏判断。
太监大家都了解,是被阉割的人。近些年,儿童读物里出现了很多“太监版”。当然了,赋予它们的名字都很美:“儿童版”“輕阅读版”“精编版”“梗概版”等等。这样的作品特点都是一样的,里边的细节,以及骨架被抽离了,剩下的就是一张皮,已经没有生命力了,更谈不上价值。作为一个作品来说,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它的完整性,失去了完整性,价值何在呢?读这样作品的孩子我见了很多,身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爸爸自豪地说:“我儿子《红楼梦》已经读完了!”“小学二年级读《红楼梦》?“我问,“读的什么版本?”回答:“儿童版!”我就启发孩子说:“你就说说,这个书写了什么内容,或者你对什么印象最深,随便说说吧。”结果,这个小男孩脸憋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到这个情景,我心里隐隐作痛:孩子为什么要去读这样的作品?难道需要这样着急去赶路吗?阅读这样的作品,首先给孩子带来一个错误的概念:作品是可以割裂的,缺东西无所谓。这是个严重的缺陷。另外,孩子所获得的,都是碎片知识,有什么价值呢?所以,读了这样的作品,未来就有可能产生以偏概全、脱离实际的毛病。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的加深,市场上又推出了所谓的“全解版”。当然了,名称还是很诱人——新课标、名师全解等等。因为有了这样的读物,孩子们都有自信了,于是,在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讲解,孩子们在下面该干什么干什么,互不干扰。当老师提问的时候,每个站起来回答的孩子,都回答得准确、全面、有条有理,相当于“一册全解在手,答案无欲无求”。这样的孩子,因为平时对学习内容应付轻松,长期待在温水区,他(她)的成绩是虚假的,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甚至会人格分裂。
阅读和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上一旦出现了问题,一定会反映到写作之中,二者是一个遥相呼应的因果关系。我下面列出了五组写作的典型问题,供大家了解。第一,套路。就像新八股,带着起承转合,散发着一股腐朽的气息。第二,自说自话,对象不清。说来说去,到底是说给谁的,不知道。第三,无亲身体会,编造,违背常识,好多内容都是无中生有,硬编的。第四,生硬,拉郎配,词不达意。第五,单边主义,抒发所谓的“正能量”,人云亦云。抒发正面感情当然很好,但是如果这不是自己的思想,也不是自己的看法,你说我说大家说,毫无特点,有什么价值呢?
近几年,我见到因为阅读产生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都有一个相似的表现:有激情,很积极,特别想发言,但是请他(她)站起来的时候,回答问题仅仅一两句话,就卡住了。深入一点,再往前走一步,他(她)就不会了,让人很痛心。这样的孩子不是不阅读,有的读了几十本书,有的甚至是读了上百本!
这样的孩子情绪饱满,因为找不到正常的出口来表达,憋得很难受,让人心疼。在这里,“开卷有益”这四个字,我们要反思:什么内容的书,用怎样的方式来阅读,阅读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开卷有益?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效率,是正面的?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
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有四种典型的表现:一、思维短路;二、逻辑混乱;三、学以不用;四、审美低下。为了解决这四个问题,课程都作了相应的设计,布置了相应的对策。到这里,大家也许就理解了,为什么课程环节设计得比较多,学起来复杂一些,就是为了预防上述问题的发生,把错误阅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什么是“鸡汤版”?所谓“鸡汤版”,就是用一件甜蜜的外衣,包裹着一个腐烂的内核。孩子在读的时候还很愉快,但是,这个腐烂的东西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鸡汤版”有自己的一套话语方式,叙述东西非常直接,铿锵有力,基本是用成人的语言进行道德的说教。一般它是这样的表述:“奉献是件快乐的事,感情是件美好的事。”这样的叙述,成年人,尤其是一些父母很愿意接受:“这不等于替我教育孩子了吗?太好了!”所以,“鸡汤版”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它怎样叙述情节的呢?一般来说,它会甜蜜而着急地用故事讲一个道理。它的叙述模式是这样的:“星星们和大伙儿一起用这些石头搭了一座石板桥,这座石板桥比原来的木桥更宽大、更坚固……”套路都是固定的:情节被淡化,其中的故事元素非常少。这样的东西给孩子带来的毒害是深远的,它带来了思想贫乏、思维短路,甚至是盲目自信、缺乏判断。
太监大家都了解,是被阉割的人。近些年,儿童读物里出现了很多“太监版”。当然了,赋予它们的名字都很美:“儿童版”“輕阅读版”“精编版”“梗概版”等等。这样的作品特点都是一样的,里边的细节,以及骨架被抽离了,剩下的就是一张皮,已经没有生命力了,更谈不上价值。作为一个作品来说,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它的完整性,失去了完整性,价值何在呢?读这样作品的孩子我见了很多,身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爸爸自豪地说:“我儿子《红楼梦》已经读完了!”“小学二年级读《红楼梦》?“我问,“读的什么版本?”回答:“儿童版!”我就启发孩子说:“你就说说,这个书写了什么内容,或者你对什么印象最深,随便说说吧。”结果,这个小男孩脸憋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到这个情景,我心里隐隐作痛:孩子为什么要去读这样的作品?难道需要这样着急去赶路吗?阅读这样的作品,首先给孩子带来一个错误的概念:作品是可以割裂的,缺东西无所谓。这是个严重的缺陷。另外,孩子所获得的,都是碎片知识,有什么价值呢?所以,读了这样的作品,未来就有可能产生以偏概全、脱离实际的毛病。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的加深,市场上又推出了所谓的“全解版”。当然了,名称还是很诱人——新课标、名师全解等等。因为有了这样的读物,孩子们都有自信了,于是,在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老师在讲台上认真讲解,孩子们在下面该干什么干什么,互不干扰。当老师提问的时候,每个站起来回答的孩子,都回答得准确、全面、有条有理,相当于“一册全解在手,答案无欲无求”。这样的孩子,因为平时对学习内容应付轻松,长期待在温水区,他(她)的成绩是虚假的,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甚至会人格分裂。
阅读和写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上一旦出现了问题,一定会反映到写作之中,二者是一个遥相呼应的因果关系。我下面列出了五组写作的典型问题,供大家了解。第一,套路。就像新八股,带着起承转合,散发着一股腐朽的气息。第二,自说自话,对象不清。说来说去,到底是说给谁的,不知道。第三,无亲身体会,编造,违背常识,好多内容都是无中生有,硬编的。第四,生硬,拉郎配,词不达意。第五,单边主义,抒发所谓的“正能量”,人云亦云。抒发正面感情当然很好,但是如果这不是自己的思想,也不是自己的看法,你说我说大家说,毫无特点,有什么价值呢?
近几年,我见到因为阅读产生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都有一个相似的表现:有激情,很积极,特别想发言,但是请他(她)站起来的时候,回答问题仅仅一两句话,就卡住了。深入一点,再往前走一步,他(她)就不会了,让人很痛心。这样的孩子不是不阅读,有的读了几十本书,有的甚至是读了上百本!
这样的孩子情绪饱满,因为找不到正常的出口来表达,憋得很难受,让人心疼。在这里,“开卷有益”这四个字,我们要反思:什么内容的书,用怎样的方式来阅读,阅读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开卷有益?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效率,是正面的?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
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有四种典型的表现:一、思维短路;二、逻辑混乱;三、学以不用;四、审美低下。为了解决这四个问题,课程都作了相应的设计,布置了相应的对策。到这里,大家也许就理解了,为什么课程环节设计得比较多,学起来复杂一些,就是为了预防上述问题的发生,把错误阅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