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学旅行基地是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空间载体.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空间局域关联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98个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空间分布呈现凝聚形态,下游密集,中上游稀疏.②热点区位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4省市,湖南和贵州2省为冷点区,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显著.③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在空间分布密度上呈现“一极多点”格局,形成了1个高密度区和7个次级高密度区,密度值由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向中上游地区递减.
【机 构】
: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南昌工学院商务贸易学院,江西南昌3301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学旅行基地是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空间载体.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空间局域关联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联系率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98个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空间分布呈现凝聚形态,下游密集,中上游稀疏.②热点区位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4省市,湖南和贵州2省为冷点区,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显著.③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在空间分布密度上呈现“一极多点”格局,形成了1个高密度区和7个次级高密度区,密度值由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向中上游地区递减.④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空间分布受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区位交通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其他文献
以景观基因修复为切入点,选取湖南省怀化市皇都侗文化村为案例村,探究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背景下传统村落修复的感知与态度.结果 表明:①居民对于当地景观基因修复的整体感知较好,其中对建筑和文化修复的感知较好且具有一致性.②当地居民对于一些正面影响的指标感知更强且感知程度较为一致.③居民对环境基因修复的态度存在一定差异.④居民的整体感知程度与“村寨中原始图腾保存较好”、“民俗文化被很好地发掘”、“村落整体环境质量状态较好”和“原有村落风貌遭受破坏”4项指标之间存在较强联系.
基于“2+ 26”城市2008-2018年终端能源消费计算的碳排放数据,构建空间自相关和LMDI模型,分析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能源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规律,并从周期控制的视角系统探究了“2+26”城市能源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 表明:①研究期内,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能源碳排放存在较为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变动趋势可分为先增加后减少、持续增加、持续减少3种模式.②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效率总体呈现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表现为抑制碳排放作用.③从区域层面看,能源碳排放驱动因素在不同
在对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福利效应影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新疆地区415份玉米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从农户家庭纯收入和玉米种植中的劳动强度两个方面探究了农业生产托管对玉米种植户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 表明:新疆地区玉米种植户的农业生产托管采用率偏低;不同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福利效应上具有群体异质性;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禀赋和当地农户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采用率共同影响了农户托管行为的选择;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能够提高农户家庭纯收入,降低农户劳动强度,提升农户福利水平.
基于对我国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变迁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2000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产生了显著的带动和抑制作用,当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高于0.0256时,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显著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珠三角相比,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均产生了正向影响.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注重产业结构高级化与
以陕西省10个地级市2008-2019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组合赋权法、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陕西省城市教育竞争力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①2008-2019年,陕西省各地级市教育竞争力综合水平高低差异及升降变化差异较大.其中,西安、咸阳和延安的水平一直较高,西安每年都处于第一名;铜川和安康的水平一直较低;榆林和商洛的水平呈上升趋势;宝鸡和汉中的水平呈下降趋势;渭南的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地级市之间的水平差距表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②制约各地级市教育竞争力的主要障碍因子集中
基于943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划分了阿拉善沙漠英雄会游客类型,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现:①根据游客的越野亚文化程度,可将其分为普通游客、越野爱好者和越野发烧友3种类型.②越野亚文化程度越深的游客,其年龄相对较大,经济能力更强,受地域限制更小,多选择自驾,且偏好团队出行.③非传统节事旅游满意度影响因素由组织形象、交通条件、食宿供给、管理形象和体验感知5个维度构成.④各类型游客满意度影响因子的影响力存在巨大差异,游客越野亚文化程度越高,越重视体验感知;游客越野亚
随着区域一体化推进,旅游目的 地多为高级别景区组团区或城市群形态,产生聚集效益.以陕西省西安市和山西省太原市为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高A级景区空间聚集对城市旅游效益的影响机理.结果 发现:①陕西省高A级景区以西安市为中心,呈层级递减的凝聚型分布,山西省以“大—运”高速为轴线,分布相对均衡.②西安市高A级景区聚集度显著高于太原市,旅游人次和收入效益为太原市的3倍.③高A级景区聚集可通过驱动产业集群发育,提高城市旅游地位,并加强市际经济联系.④利于游客缩小旅游时间比,减少劳动支出,以获得最大旅游效益.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呼包银榆经济区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网络及其时滞变化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 发现:①呼包银榆经济区县域经济增长呈复杂的空间溢出网络结构特征,但网络中心旗县与边缘旗县的联系不够紧密.②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二连浩特和林格尔县具有较强增长活力,在关联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③网络板块之间具有显著的梯度溢出效应,而板块内部“同级”旗县之间的关联溢出相对不足.④呼包银榆经济区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传导集中在1-4年左右,从时滞4年开始溢出网络的结构发生质变.
基于对地方性内涵的解读和对内蒙古草原旅游地雷同化表征的阐释,结合实践调查分析发现,内蒙古草原旅游地的地方性塑造面临以下现实困境:①地方旅游符号未充分凸显;②旅游空间正义不足;③旅游商业化明显;④宏观层面的地方与微观层面的地方缺乏协同.借鉴四层一体法和纵横法思想,进一步提出运用三维一体法塑造内蒙古草原旅游地的地方性:从时间演进维度挖掘和展示地方基因,从人地关系维度推进多元主体共塑地方旅游特色,从横向区域维度打造差异化和层级化主题旅游地.
互联网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新的旅游数据要素,对当前的旅游统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探索社会学习模式下的旅游统计,回顾了当前的互联网旅游统计体系,并结合当前旅游发展特点提出了以旅游场景为中心的全面互联网统计体系.结果 表明:互联统计、互通统计和互动统计是互联网旅游统计设计的重要思维,最小统计颗粒设计支撑下的互联网旅游统计体系与其他产业统计体系联通,并能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实现内在智能化.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部门应更新旅游产业分类标准和建立社会大数据互联网平台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