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体育教学,受到量性评价的制约,不能明显的体现出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以学生为主体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成功的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同时一定要提高教学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情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法。全面的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了解当前学生各个学习领域的完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对于发展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个体差异 教学针对性 主体 教学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要求我们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的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成功的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体育教学,受到量性评价的制约,不能明显的体现出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将关注个体差异作为教学理念提出,意味着实施新课程后,教师将逐渐扭转只关心“尖子生”的错误做法,注意力将转向所有学生。
自新课程改革十几年来,虽然我们做了繁多的培训、学习、实践、观摩等活动,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起到相应的作用,反而近年来学生的各项身体指标大多呈现了下降趋势。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下深刻的反思!我们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同时一定要提高教学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情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法。
一、充分了解学情,分层制定目标
学校体育的对象是身心处于生长、发育过程的青少年儿童,他们既是体育的客体,处于受培养教育的地位,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学校体育的成效体现在他们身上。因此,全面的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实践、观察等方法了解当前学生各个学习领域的完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采取适宜的体育形式和手段。这对于发展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中学阶段性别差异是学生在体育中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的差异。男生在速度、灵敏性、力量上占优势,而女生在柔韧、协调性方面占优势;男生积极、灵活、反应快,但是自控能力差;女生细致、好静、自控能力强,但是惰性大、怕累等。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下措施:1、分组目标。将男、女生分成两组,明确各组的目标,有区别地进行练习。2、相互超越。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公开各组的标准。3、展开竞赛。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让男生组和女生组开展小型竞赛,以此促进男女生练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目标制定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的依据,因此,要在目标制定中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别的差异,体能的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等因素都要进行考虑。例如:水平四的跨越式跳高第一课时,对于小学有过跳高训练基础的学生来说,可以利用较规范的跳高架,从一定的高度作为起点,按照比赛或者是考核的高度在递增横杆的高度。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目标设置就要考虑到零起点学习,而且要利用替代物作为横杆,比如立起的小垫子,或者是叫的高度的橡皮筋,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弹跳能力设置不同的起跳高度,让同学们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
二、重新认识,弃旧推新
新课程推行以来虽然大家都了解了其主体思想,但是很多体育工作者并没有真正重视,同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吃透”新课程核心思想。遵循守旧的教学方式依旧成为体育课的主导潮流,加之体育课新课程提出的“学导式”教学方法被错误的理解成“放羊式”教学。所以就出现了当前体育课一片混论,没有学习目标和任务的景象。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绝不是教师职责上的退宿和放松,实际上,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现在教育观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与劳动者,帮助学生走向健康之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对所有学生健康的关注,而不是只关心少数运动“尖子”的培养与训练。
三、方法多样灵活,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同样的内容针对不同能力的方法指导,例如:耐久跑教学中,可以尽量多的采用定时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能选择匀速跑的速度,对于那些小胖墩来说,可以同样的时间内要求他们进行跑走交替或者是缩短时间,或者是规定距离,做到区别对待。組织教学时按照体能分组,不同的组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或者是运动负荷力争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采用不通的路线进行匀速跑 各组自行选择跑的路线,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小组共同的任务。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开展耐久跑教学,做到区别对待,关注个体差异,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四、学习评价要发挥正能量
传统的学习评价由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制定,并无地区差异,更谈不上个体差异。统一的评价机制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和斗志。学生不是工厂的生产零件,他们的合格与否不能是一个统一标准。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要从细微处入手,比如:以前不喜欢体育课到现在可以接受,这也是一种进步,我们就要给与肯定。从思想到技能到成绩的提高都要包含到评价机制里去。让学生跟自己比才能发挥我们制定的评价机制的正能量。
评价主题的多元化不再是老师一锤定音,而是可以让小组自我评价以及老师评价标准层
次性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例如,篮球14米×4往返运球跑测试,篮球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评价标准相对严格,这样可以促进他们认真对待基本功的训练。篮球基础比较差的,可以降低一个标准,以考核90分的标准作为他们的满分标准,女生球感比较差的同学可以利用80分的标准作为他们的满分标准,这样一来,练习中他们就会非常积极,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益,最终也让同学们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得进步的成功感。实践证明,只要老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提高课堂效益就不会是一句空面对全体同学也不再是一个口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也能真正得以落实。
体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千万不能认为新课程的实施就是减轻我们体育工作者的工作量。相反,我们肩上背负了更加沉重的担子。我们要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的教学能够、也应该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春:《与体育教师谈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2]吴锦毅 李祥《学校体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个体差异 教学针对性 主体 教学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要求我们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的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成功的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体育教学,受到量性评价的制约,不能明显的体现出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将关注个体差异作为教学理念提出,意味着实施新课程后,教师将逐渐扭转只关心“尖子生”的错误做法,注意力将转向所有学生。
自新课程改革十几年来,虽然我们做了繁多的培训、学习、实践、观摩等活动,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起到相应的作用,反而近年来学生的各项身体指标大多呈现了下降趋势。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下深刻的反思!我们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同时一定要提高教学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情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法。
一、充分了解学情,分层制定目标
学校体育的对象是身心处于生长、发育过程的青少年儿童,他们既是体育的客体,处于受培养教育的地位,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学校体育的成效体现在他们身上。因此,全面的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实践、观察等方法了解当前学生各个学习领域的完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采取适宜的体育形式和手段。这对于发展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中学阶段性别差异是学生在体育中表现出来的最明显的差异。男生在速度、灵敏性、力量上占优势,而女生在柔韧、协调性方面占优势;男生积极、灵活、反应快,但是自控能力差;女生细致、好静、自控能力强,但是惰性大、怕累等。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下措施:1、分组目标。将男、女生分成两组,明确各组的目标,有区别地进行练习。2、相互超越。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公开各组的标准。3、展开竞赛。在分组练习的基础上,让男生组和女生组开展小型竞赛,以此促进男女生练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目标制定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的依据,因此,要在目标制定中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别的差异,体能的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等因素都要进行考虑。例如:水平四的跨越式跳高第一课时,对于小学有过跳高训练基础的学生来说,可以利用较规范的跳高架,从一定的高度作为起点,按照比赛或者是考核的高度在递增横杆的高度。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目标设置就要考虑到零起点学习,而且要利用替代物作为横杆,比如立起的小垫子,或者是叫的高度的橡皮筋,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弹跳能力设置不同的起跳高度,让同学们能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练习。
二、重新认识,弃旧推新
新课程推行以来虽然大家都了解了其主体思想,但是很多体育工作者并没有真正重视,同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吃透”新课程核心思想。遵循守旧的教学方式依旧成为体育课的主导潮流,加之体育课新课程提出的“学导式”教学方法被错误的理解成“放羊式”教学。所以就出现了当前体育课一片混论,没有学习目标和任务的景象。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绝不是教师职责上的退宿和放松,实际上,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现在教育观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与劳动者,帮助学生走向健康之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对所有学生健康的关注,而不是只关心少数运动“尖子”的培养与训练。
三、方法多样灵活,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同样的内容针对不同能力的方法指导,例如:耐久跑教学中,可以尽量多的采用定时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能选择匀速跑的速度,对于那些小胖墩来说,可以同样的时间内要求他们进行跑走交替或者是缩短时间,或者是规定距离,做到区别对待。組织教学时按照体能分组,不同的组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或者是运动负荷力争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采用不通的路线进行匀速跑 各组自行选择跑的路线,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小组共同的任务。实践证明,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开展耐久跑教学,做到区别对待,关注个体差异,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四、学习评价要发挥正能量
传统的学习评价由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制定,并无地区差异,更谈不上个体差异。统一的评价机制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和斗志。学生不是工厂的生产零件,他们的合格与否不能是一个统一标准。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要从细微处入手,比如:以前不喜欢体育课到现在可以接受,这也是一种进步,我们就要给与肯定。从思想到技能到成绩的提高都要包含到评价机制里去。让学生跟自己比才能发挥我们制定的评价机制的正能量。
评价主题的多元化不再是老师一锤定音,而是可以让小组自我评价以及老师评价标准层
次性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例如,篮球14米×4往返运球跑测试,篮球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评价标准相对严格,这样可以促进他们认真对待基本功的训练。篮球基础比较差的,可以降低一个标准,以考核90分的标准作为他们的满分标准,女生球感比较差的同学可以利用80分的标准作为他们的满分标准,这样一来,练习中他们就会非常积极,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益,最终也让同学们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得进步的成功感。实践证明,只要老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提高课堂效益就不会是一句空面对全体同学也不再是一个口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也能真正得以落实。
体育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千万不能认为新课程的实施就是减轻我们体育工作者的工作量。相反,我们肩上背负了更加沉重的担子。我们要真正认识到:体育课的教学能够、也应该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春:《与体育教师谈心》,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
[2]吴锦毅 李祥《学校体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8
[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