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护理新生儿的肚脐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o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脐带作为母胎间的桥梁,可以为胎儿的成长提供必需的能量和氧气。新生儿诞生后,脐带将被切断,而切断的脐带则形成了一个创面。这个创面如果护理不当,极易成为细菌侵入新生儿身体的途径,从而引起脐炎,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全身感染,威胁新生儿生命安全。从断脐到脐部的愈合,一般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这期间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和科学护理。本文总结了新生儿脐带脱落后的几个正常现象,以及新生儿脐部异常要警惕的几个问题,希望对新生儿护理有所帮助。
  1.新生儿出生已经1周了,脐带还没脱落。通常来讲,新生儿诞生后,其脐带创面在1~2天内就会自然干瘪,3~4天内就会脱落,而脐带的完全愈合则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不同的新生儿存在个体差异,脐带残留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而且脐带结扎的方法不同,也可能导致脐带脱落时间有长有短。因此,宝宝的脐带脱落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7天脱落甚至再延长一两天也是正常的,只要宝宝的脐部干燥,父母就无需过于担心。家长要继续小心呵护,保持新生儿脐部干燥,每日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脐带根部及其周围皮肤。擦拭时,应从脐带根部向外轻轻擦拭,不可来回乱擦。
  2.脐带脱落后宝宝肚脐部位稍微湿润。如果宝宝的脐带脱落后出现肚脐潮湿、渗血,说明其肚脐没有完全长好。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尽可能保持宝宝脐部清洁和干燥,避免宝寶的粪便、尿液污染脐部,并每日用酒精消毒宝宝的脐部。
  3.脐带脱落后肚脐周围轻微发红。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周会有轻微发红的症状,这是脐带残端脱落的正常情况,一般并无大碍,家长不必过度担心。如果宝宝脐带脱落后肚脐和周围皮肤很明显变红并有皮肤发热的情况,则可能出现感染,此时家长要立即带宝宝就医。宝宝肚脐长好后,其肚脐周围不会发红,而且脐窝也不会有异常表现,也无异味。
  4.脐带脱落后宝宝肚脐稍微凸起、稍有外翻。部分宝宝肚脐脱落后,会出现肚脐部位稍稍凸起或稍有外翻的现象,如果宝宝的肚脐没有红肿、潮湿,没有异味等,家长也无须过于担心。如果宝宝的脐部出现圆形或半圆形肿物,啼哭时增大,安静时恢复,用手指探入时能够触到根颈部边缘,说明宝宝得了脐疝,父母应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
  在新生儿脐带愈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父母一定要做好宝宝的脐部护理,时刻关注宝宝肚脐有无异常。如果出现以下异常,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及时就医。
  1.脐部周围出现明显红肿,伴流水或脓性分泌物。如果宝宝的脐部周围出现明显红肿,且伴有流水或化脓性分泌物,宝宝有可能患有脐炎。此类宝宝还会出现食欲差、不哭不闹以及反应低下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看医生。通常医生会为宝宝进行局部消毒和清洗,严重者则进行血液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宝宝有无败血症的可能,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2.脐部湿润且翻开肚脐可见小块息肉。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其肚脐很干净、干燥。家长如果发现宝宝的肚脐非常湿润,翻开后还可见小块息肉,脐部有分泌物产生,则要高度警惕宝宝是否得了脐肉芽肿,应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3.宝宝大声哭或用力时,肚脐明显鼓起。宝宝脐部未完全愈合前,新生儿父母要时刻关注其脐部的状况。如果宝宝哭闹或用力时,其脐部出现明显鼓起现象,说明宝宝可能患有脐疝气。当宝宝肚脐鼓起时,用手仔细触摸会感觉其肚脐内有空气存在,轻轻按压,可把鼓起来的部分推回去。脐疝气通常并没有明显痛苦,个别宝宝可能会因为局部膨胀而出现不适感,部分宝宝会因为脐部肿块肿胀过度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4.脐带脱落后创面发红、有分泌物。部分宝宝脐带脱落后,可见其创面稍稍发红,同时表面出现光滑湿润如黏膜样的肿物,一般如黄豆粒儿大小,同时出现少量分泌物,这说明宝宝得了脐茸。脐茸是肠黏膜组织残留,是比较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由于其隐藏在脐窝内,很难及时发现。脐茸的处理多以局部消毒为主。一旦出现这种症状,应到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专业处理。
  5.宝宝肚脐及周围出现丘疹、糜烂、渗出及脱屑现象。宝宝过敏可引起脐湿疹。一旦发现,家长务必要及时带宝宝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硼酸液外洗、氧化锌油外涂等处理,并遵医嘱用药治疗。
  (作者单位:四川省剑阁县中医医院)
其他文献
脑膜炎指的是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改变,累及脑组织、脑部膜以及一部分脑脊髓膜,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因素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很多脑膜炎患者会伴有上呼吸道、耳部或窦感染等身体某部分病毒或细菌感染的并发症。其中病毒性脑膜炎比较严重,但是经过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恢复,后遗症风险较小。下文就为大家介绍脑膜炎疾病以及护理的相关知识。脑膜炎的症状与分类  (一)脑膜炎的症状  脑膜炎主要有以下症状。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而且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易感性等特点。目前治疗肺癌的首选方式就是外科手术治疗,而胸腔镜手术因其具有康复快和创伤小的优势成了胸部外科手术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如减少手术创口、改进麻醉方式、促进术后康复等。加速康复外科的目的就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实
超声检查是妇科检查中的一项常规检查。医生通过妇科超声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详细地观察到女性子宫大小,是否出现其他病变,还能观察到卵泡的发育情况。妇科超声检查方式有腹式、阴式两种。在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查方式。妇科超声检查是什么  妇科超声检查是指医生利用超声波,观察患者的子宫、输卵管以及卵巢情况,是否发生病变。一般情况下,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发现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
人体喉部上通喉咽,下接气管,是由韧带、软骨、肌肉、黏膜和纤维组织等组成的一个管腔状器官。喉阻塞在临床中又被称为喉梗阻,因喉部和其周边组织发生病变,引发喉部通道阻塞,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是临床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疾病之一。喉阻塞的发病原因  1.炎症。炎症是喉阻塞最为常见的病因,小儿急性喉炎、咽后脓肿、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和口底蜂窝织炎等炎症都有可能引发喉阻塞。  2.喉部挫伤、烧灼伤、切割
功能性胃肠疾病是胃肠综合征的总称,是指以烧心、泛酸、呕吐、嗳气、便秘、腹泻、腹胀和早饱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病症。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形成主要与动力紊乱、免疫功能改变、黏膜功能改变、内脏高敏感、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功能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该病症在临床上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发病率高。在普通人群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个体伴有胃肠不适的经历。第二,疗效欠佳。因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危险因素众多
怀孕期间,任何身体不适的症状都会引起女性的恐慌,担心不适症状是胎儿异常的反应,或者会给胎儿造成不良的影响。在怀孕期间,女性偶尔会出现腹泻的情况,人们应了解腹泻产生原因,以及腹泻时应该如何安全用药和处理,以避免不良的用药给胎儿和产妇造成影响。孕妇为什么会出现腹泻症状  首先我们一定要知道怀孕本身是极少引起女性腹泻的,也并不会加重女性已经存在的腹泻。但是如果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了腹泻,那么这就是一个危险
生活中很多人在关节劳损、受到创伤或是骨折后都不注意进行功能恢复训练,认为只要经过长时间休息,这些疾病就会慢慢自愈,结果一段时间后反复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现象,就医检查后发现患上了创伤性关节炎。这种疾病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大,早期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病情逐渐发展,患者活动受限,出现关节积液、变形等。那么临床中如何治疗该疾病呢?基本概念  创伤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有
瑜伽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不仅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还能帮助人们改善心理、调节情绪等,是一项强调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而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课程的不断多元化,瑜伽教学逐渐成为许多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展开瑜伽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开展瑜伽教学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瑜伽教学对学生和教师有着如下的重要作用。  第一,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
近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在基础教育中,音乐作为一门有代表性的人文类学科,在教学中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对于小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结合多年的教学感悟,笔者认为结合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教师可在日常音乐教学中融入体态律动表现。情境课堂,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  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最热门的一种教学方式。情境教学的目的是全面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脊柱侧弯俗称为罗锅儿,指的是患者脊柱某一段在冠状面上偏离了身体的中线,最终形成非正常性侧突现象,同时还伴随着有椎体螺旋。该疾病有可能会造成患者胸部和背部的畸形,影响患者的外形美观,同时,由于弯曲还会对患者重要脏器造成压迫,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呼吸功能、消化功能等。为了有效防止脊柱侧弯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采取矫形手术是患者最直接的治疗选择,不仅能够消除脊柱侧弯形成的背部驼峰,还可以缓解内脏挤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