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措施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tiger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时期,国家安全问题向党和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国家安全教育内容,满足新形势需求,有助于培养与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必须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为着手点,分析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理念。
  [关    键   词]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渗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26-0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强化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其国家安全意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即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新时期,高校要有机结合国家安全教育的时代特征,有效讲透国家安全的内涵,做牢、做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教学工作,切实发挥国家安全教育的作用,培养具有高素质、高度警觉性的新时期人才。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国家安全教育的现状
   经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国家安全意识,但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还不深入,对国家安全的认知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阶段。同时国家安全教育的覆盖面还应进一步扩大,教育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仍以传统安全教育为主,教育形式相对单一,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讲,国家安全教育渗透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将国家安全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一方面教师在构建课堂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将爱国主义教学生活化,把相关内容有机融入,并结合历史以及当下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伴以时政热点问题,让国家安全不再“高冷”。
   (二)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作用
   1.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第一要求即是爱国,爱国是一个合格公民的第一要素。新时期意味着大学生进入新时代,成为时代新人,精神状态、使命担当及综合素质方面出现新变化。国家安全教育要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特点,通过强化国家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成为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可靠的接班人。
   2.培育国家安全意识
   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育直接关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也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通过渗透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觀。通过强化国家安全教育,使得大学生将自身发展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用国家安全知识武装头脑,构建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措施
   (一)丰富课堂内容,树立理性爱国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得到快速提升,国际地位也在迅速提升。将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一方面能涵养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为学生厘清当下我国所面临的时代环境,讲清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救国救亡的历史,当时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在我国肆无忌惮,使得中华民族出现亡国灭种的危机。教师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警示,他们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与理想,并将自身发展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逐步培养与强化他们的爱国情操。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学科优势,积极开设相关课程,通过合理设定必修课教育、选修课教育和课外文娱活动等方式,将显性教育与隐性相结合,全方位加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以及相关的防范能力。一是有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想政治事件,客观分析事件,提升对思想政治的重视程度,通过在高校群体中形成宣传效应,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二是要重视开发和利用爱国主义校本课程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对家乡发展历史有所了解,认同爱国主义与中国梦教育。三是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与其他学科结合讲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持续提升,这些都与强大的国防力量不可分割。四是与时事热点内容结合,让学生对国家安全有清晰认知,进而强化其爱国意识。
   (二)转变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1.优化教学内容,切实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上一堂“接地气”的思政课
   要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落地落实,就要将相关的思政教学内容融入学生专业领域,将专业特色与思想政治教学联系起来,融入学生生活各方面。要让学生意识到,国家安全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安全并不“高冷”。课程构建不仅要在专业上、学业上有所建树,同时也要有宏观的视野和高尚的情操,树立热血报国的高尚志向。
   2.转变教学形式,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上一堂“有趣”的思政课
   情感共鸣、情和理互相渗透,能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开展的效率,在平时教学中适当加入生活中的情景可以让收获更多,他们会把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化进而变成自身的修养。教师在选择生活案例时,应以教学知识点为切入点选择案例,同时通过课前的调查活动对海量案例进行筛选,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爱国主义教学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注重新兴教学形式的运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关注学生高度关注的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加强教学的成效。除了以上措施之外,教师还应该将生活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创造有利条件,帮助、引导学生展开与道德法治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将生活化教学充分运用起来。    3.强化教学效果,认真构建学生实践内容,上一堂“有实效”的思政课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并丰富精神生活,还能养成高雅的生活情绪并陶冶情操,促进学生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学校可以依据现有条件开展校园文明创建活动,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奠定爱国主义观念形成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如爱国主题的演讲比赛、爱国歌曲比赛等,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类艺术活动中,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生活的结合。
   (三)发挥课堂作用,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理念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在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过程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将国家安全理念放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首要位置,在人生发展过程中严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关注国家安全问题。在大学生生活中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面对西方思想价值观的侵蚀时能够严守立场,坚持国家政策方针,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在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从意识形态层面廓清国家安全的迷雾性话题,讲清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艰辛历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大学生提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指引并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
   最后,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时刻关注我国时事政治发展。这里的时事政治主要是指我党方针,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形式,同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和当前国际形势,明确我国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所具备的优势以及遇到的各种阻碍,帮助学生养成维护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的心态和意识,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国家发展的使命感和认同感。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勤学敏思的能力,确保学生针对当前时事热点能够敏锐思考、精准判断,以此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其具备正确处理和应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能力、学识和素养。
   三、结语
   总之,高校要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意识,并对国内安全现状进行理性分析,明白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国家安全教育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限制,大幅度提升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飞燕,彭舸珺.新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难题及实践策略[J].社科纵横,2019(9):132-135.
   [2]董晓辉.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8):100-104.
   [3]邹杰婷.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科技資讯,2019(22):230,232.
   [4]黄慈云,邝家旺,王晓飞,等.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提升新思维[J].教育现代化,2019,6(48):253-254,266.
  ◎编辑 司 楠
其他文献
[摘 要] 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能力有着重要的关联。为了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要充分意识到仅仅采用理论教学的方法是不够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产生不利影响。所以需要积极地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提升课程教学的合理性,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首先对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
[摘 要] 分析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组成及其培养现状,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将高职轻化工程教师职教能力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和提升的有效途径,从而加深对其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丰富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为高职轻化工程教师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轻化工程;职教能力;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岭南电影以内地和香港“两制”电影艺术之间的和平竞争为影像奇观、以内地和香港电影艺术兼容互补为开端。20世纪50年代岭南电影以现实主义立场,表现社会众生相,在数量上达到岭南影史的高峰,艺术水平也有所提高;60年代岭南电影出现危机,数量锐减。1958-1969年,香港电影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岭南电影银幕上出现了众多具有时代特质的女性形象,她们积极探索自我价值,反映了新时代的进步思想对女
期刊
[摘 要]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担。对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实践教学,其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强;尤其是县级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堪忧。鉴于此,探讨怎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实用价值。阐述培养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意义,以及县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现存困境,并在化解困境
动画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传递民族文化、展现地域文化的影视化表达方式,也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建构国家形象与文化形态的重要媒介。动画电影在自我建构的同时,需要从“他者”视角进行创作反思与内容借鉴,避免因陷入“自言自语”的文化场景而产生文化碰撞、文化误读。[1]因此,在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通过自我身份的再确认,“他者”需求的再融合,以文化包容实现不同文化状态下的他者建构,促进动画电影作品
[摘 要] 以公路工程施工图识图实训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BIM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提出将BIM技术应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图识图实训教学中的改革措施,从实施效果来看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識图积极性不强、想象力不足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施工图识图实训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BIM技术;识图实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 基因工程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基因工程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核心课程。通过基因工程课程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阐述科研素质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基因工程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要性,从优化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基因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