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要求高校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效果要加强,用人单位也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改革,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加强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是只靠理论教学就可以达到的,它们同样离不开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他教学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放眼当前国内高校,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高校当前实践教学领域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师资力量及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已构成高校实践教学改革顺利推行的障碍。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的障碍
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之加大。各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追求将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同时,这也使得当前高校的实践教学工作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归纳起来,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办学定位不准,教育观念落后
我国高校的设置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依各自管辖的权限而设,学校缺乏独立自主性,致使相当多的学校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在教学目标上不能准确定位。现在我们的大学都在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之道,对学生的培养以理论教育为主,以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达不到社会的要求。一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把指导实验和实习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助性工作。在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下,缺乏高水平教师的参与,缺乏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实践教学的安排未摆在应有位置上。
2.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总体而言,仍然是培养模式单一,管理过死,条条太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不少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某些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我们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前沿的知识,却仍被我们置于教学大门之外。另外,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很少交流。实验实习都是采用多年形成的传统方法。在实验实习前,教师把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报告格式、甚至连每一步得到什么结果等都写得一清二楚,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完全是在教师设定的范围内,机械地完成操作,缺少主动积极的思考,一旦离开了教师,学生就不知所措,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教学体系不完整,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在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文科专业不需要实验室等思想观念的指导下,高校各专业,特别是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弱化。一些高校在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扩招速度较快,致使办学经费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基地无法保证,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同时,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落后又造成了某些实验设备利用率不高。一些实验教学平台的隶属关系和运行机制也存在问题。实验场地紧张、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毕业论文(设计)的经费不足等原因,使得实践性、研究性论文(设计)比例不高,这都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
4.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水平偏低
近年来,高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不断上升,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力军,但这些年轻教师有一些弱点:一是职业态度欠佳。一些年轻教师职业思想不稳定,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故而教学质量不高。二是由于高校招生形式的多样化,如单招研究生、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工程硕士等,使得一部分能力并不强的年轻教师高学历化,而教学水平并没有相应得到提高。三是动手能力与实践经验不足。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尤其是年轻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乏科研实践,加之课务繁重,学历进修压力大,实践锻炼的时间严重缺乏,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因而在其指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时自然底气不足,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欠佳。
5.评价体系不科学,相关制度不完善
相比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和教师激励政策,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显得明显滞后。一是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高校长期以来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核制度显然无法对千差万别的独特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水平作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三是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多数高校对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小发明、小创造等各种学科竞赛活动、参加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活动等基本上不给予相应的学分,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化解高校实践教学改革面临障碍的对策
实践教学作用要发挥、制度要完善、成果要展现,就必须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实践教学的改革,应当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培养的目标,有目的的进行改革和完善。然而在实践教学改革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高校需要花大力气从思想上、观念上、具体行动上改变这一现状。
1.更新教育观念是先导
一方面,知识来源于实践,高校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人们懂得一个真理,即一切科学发现或科学技术的发明,都是在科学实验中得到或通过科学实验证明的。因此,科学实验是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的基础。人们熟知的库仑定律、高斯定律、欧姆定律、安培定律都是在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另一方面,能力源于实践,学生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创新能力的强弱。实践教学是使大学生更深刻理解掌握理论知识,训练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因此,高校在教学环节上,应要求院系领导以及教师、学生都必须像重视理论教学一样重视实践教学。
2.加强管理是基础
规范、科学、严格的管理是建设优良教学秩序的前提,是实施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基础。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要做的事很多,如通过制度建设,解决不规范问题;建立新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以理顺实验室的关系问题,但目前最重的还是实行实践教学学分制,推行学籍管理改革。第一,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实践课程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充分体现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选修实验课为基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研究能力为目的,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在学分制管理条件下促进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人尽其才,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学习时间,调整自身学习的知识结构。第二,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总的要求,明确各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和各实践性教学项目的规定学分及学生应达到的要求。同时要将创新竞赛纳入创新实践计划。第三,关于实验教学学分制中的网络化管理问题。其一,对全校学生实行全方位的网络化管理,教务处、各系、各实验室均面向全校学生实行网络化选课管理;其二,校系分级管理。即教务处对实验室实行网络化管理,基础实验中心对全校非理工科专业学生实行网络化选课及管理,各系实验室(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只对本系的学生实行局域化选课及管理。
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核心
高校应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与探索“分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分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是基础,在深化理论学习的同时能有力地促进其他实践环节的提高;专业实践和各类实习是重点,是根据专业技能规范要求出发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的各项技能达到专业培养计划规定;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实践技能特别是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养成创造条件,同时又是其他实践环节的质量检验。“分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首先分析了专业培养特征及社会需求,确定了实践教学目标;其次,围绕实践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结构设计了实践教学模块,将其统一设计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应用实践、创新研究实践等四个实践教学模块;第三,在不同的模块下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第四,根据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具体的实践教学课程及实践项目;最后,完善并梳理实践教学文件,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含考核标准和方法)、指导书、教材、实践教学项目表、学生报告书等。该体系所包含的几大实践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使学生达到从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的提高,最终实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4.增加投入是保障
一方面,高校要千方百计筹措经费,增加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充足的办学经费是实践教学工作的保障,各高校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方面,高校应积极抓好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逐步扩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按照实验室评估的要求,对现有设备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仔细核对账、物、卡,及时更新、维修现有落后或已破损的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的配套数,确保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要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切实抓好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设立“学生科研立项”和“创新学分”,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等,全面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增加实验人员的精力投入。其一,提高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使教师明确实验岗位在育人中的重要分量和重要价值;要增强实验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实验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其二,从解决需求入手,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一是制订每个实验室的岗位设置及岗位要求;二是从制度上解决实验人员的职称晋升和待遇问题;三是制订实践教学工作量计划办法,使其业绩考核有一个较为科学的依据;四是给实践教学人员提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人员业务水平;五是组织实践教学人员积极开展实验改革研究。定期召开实验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表彰先进。
小结
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改革,都要尽量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符合实践课的教学规律,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搭建依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事物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要实现以上目标,提高认识,理清思想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形成教改方案是第二步;更重要的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去贯彻落实。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意识,将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刘影.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7-150.
[2]喻淑兰.深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3(4):87-88.
[3]孙东方.如何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高教论坛,2005(4):64-66.
[4]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46-49.
[5]马德滨.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73-174.
[6]朱正伟,刘东燕,何敏.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6-78.
[7]黎芳.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理论创新的有益尝试[J].现代教育科学,2005(5):118.
[8]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93-96.
[9]刘克健.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19):236-237.
[10]苏智先.教学立校谱新篇:绵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2-105.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的障碍
我国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之加大。各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追求将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同时,这也使得当前高校的实践教学工作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归纳起来,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办学定位不准,教育观念落后
我国高校的设置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依各自管辖的权限而设,学校缺乏独立自主性,致使相当多的学校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导致在教学目标上不能准确定位。现在我们的大学都在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之道,对学生的培养以理论教育为主,以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达不到社会的要求。一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把指导实验和实习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助性工作。在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下,缺乏高水平教师的参与,缺乏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实践教学的安排未摆在应有位置上。
2.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总体而言,仍然是培养模式单一,管理过死,条条太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不少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某些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我们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前沿的知识,却仍被我们置于教学大门之外。另外,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很少交流。实验实习都是采用多年形成的传统方法。在实验实习前,教师把实验的内容、操作方法与步骤、报告格式、甚至连每一步得到什么结果等都写得一清二楚,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完全是在教师设定的范围内,机械地完成操作,缺少主动积极的思考,一旦离开了教师,学生就不知所措,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教学体系不完整,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在高校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文科专业不需要实验室等思想观念的指导下,高校各专业,特别是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弱化。一些高校在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扩招速度较快,致使办学经费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基地无法保证,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同时,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落后又造成了某些实验设备利用率不高。一些实验教学平台的隶属关系和运行机制也存在问题。实验场地紧张、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毕业论文(设计)的经费不足等原因,使得实践性、研究性论文(设计)比例不高,这都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
4.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水平偏低
近年来,高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不断上升,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力军,但这些年轻教师有一些弱点:一是职业态度欠佳。一些年轻教师职业思想不稳定,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故而教学质量不高。二是由于高校招生形式的多样化,如单招研究生、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工程硕士等,使得一部分能力并不强的年轻教师高学历化,而教学水平并没有相应得到提高。三是动手能力与实践经验不足。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尤其是年轻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乏科研实践,加之课务繁重,学历进修压力大,实践锻炼的时间严重缺乏,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因而在其指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时自然底气不足,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欠佳。
5.评价体系不科学,相关制度不完善
相比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和教师激励政策,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显得明显滞后。一是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高校长期以来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核制度显然无法对千差万别的独特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水平作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三是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多数高校对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小发明、小创造等各种学科竞赛活动、参加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活动等基本上不给予相应的学分,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化解高校实践教学改革面临障碍的对策
实践教学作用要发挥、制度要完善、成果要展现,就必须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实践教学的改革,应当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培养的目标,有目的的进行改革和完善。然而在实践教学改革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高校需要花大力气从思想上、观念上、具体行动上改变这一现状。
1.更新教育观念是先导
一方面,知识来源于实践,高校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人们懂得一个真理,即一切科学发现或科学技术的发明,都是在科学实验中得到或通过科学实验证明的。因此,科学实验是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的基础。人们熟知的库仑定律、高斯定律、欧姆定律、安培定律都是在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另一方面,能力源于实践,学生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创新能力的强弱。实践教学是使大学生更深刻理解掌握理论知识,训练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因此,高校在教学环节上,应要求院系领导以及教师、学生都必须像重视理论教学一样重视实践教学。
2.加强管理是基础
规范、科学、严格的管理是建设优良教学秩序的前提,是实施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的基础。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要做的事很多,如通过制度建设,解决不规范问题;建立新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以理顺实验室的关系问题,但目前最重的还是实行实践教学学分制,推行学籍管理改革。第一,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实践课程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充分体现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选修实验课为基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研究能力为目的,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在学分制管理条件下促进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人尽其才,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学习时间,调整自身学习的知识结构。第二,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总的要求,明确各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和各实践性教学项目的规定学分及学生应达到的要求。同时要将创新竞赛纳入创新实践计划。第三,关于实验教学学分制中的网络化管理问题。其一,对全校学生实行全方位的网络化管理,教务处、各系、各实验室均面向全校学生实行网络化选课管理;其二,校系分级管理。即教务处对实验室实行网络化管理,基础实验中心对全校非理工科专业学生实行网络化选课及管理,各系实验室(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只对本系的学生实行局域化选课及管理。
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是核心
高校应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与探索“分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分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是基础,在深化理论学习的同时能有力地促进其他实践环节的提高;专业实践和各类实习是重点,是根据专业技能规范要求出发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的各项技能达到专业培养计划规定;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实践技能特别是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养成创造条件,同时又是其他实践环节的质量检验。“分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首先分析了专业培养特征及社会需求,确定了实践教学目标;其次,围绕实践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能力层次结构设计了实践教学模块,将其统一设计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应用实践、创新研究实践等四个实践教学模块;第三,在不同的模块下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第四,根据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具体的实践教学课程及实践项目;最后,完善并梳理实践教学文件,包括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含考核标准和方法)、指导书、教材、实践教学项目表、学生报告书等。该体系所包含的几大实践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使学生达到从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的提高,最终实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4.增加投入是保障
一方面,高校要千方百计筹措经费,增加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充足的办学经费是实践教学工作的保障,各高校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方面,高校应积极抓好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逐步扩大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按照实验室评估的要求,对现有设备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仔细核对账、物、卡,及时更新、维修现有落后或已破损的仪器设备;保证仪器设备的配套数,确保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要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和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切实抓好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设立“学生科研立项”和“创新学分”,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等,全面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增加实验人员的精力投入。其一,提高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使教师明确实验岗位在育人中的重要分量和重要价值;要增强实验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实验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其二,从解决需求入手,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一是制订每个实验室的岗位设置及岗位要求;二是从制度上解决实验人员的职称晋升和待遇问题;三是制订实践教学工作量计划办法,使其业绩考核有一个较为科学的依据;四是给实践教学人员提供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机会,提高实践教学人员业务水平;五是组织实践教学人员积极开展实验改革研究。定期召开实验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表彰先进。
小结
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改革,都要尽量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符合实践课的教学规律,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搭建依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事物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要实现以上目标,提高认识,理清思想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形成教改方案是第二步;更重要的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去贯彻落实。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意识,将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刘影.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7-150.
[2]喻淑兰.深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3(4):87-88.
[3]孙东方.如何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高教论坛,2005(4):64-66.
[4]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46-49.
[5]马德滨.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73-174.
[6]朱正伟,刘东燕,何敏.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6-78.
[7]黎芳.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理论创新的有益尝试[J].现代教育科学,2005(5):118.
[8]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93-96.
[9]刘克健.当前高校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19):236-237.
[10]苏智先.教学立校谱新篇:绵阳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