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耳前瘘管切除术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武汉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先天性耳前瘘管切除术的病例,所有患儿术前均有瘘管感染史.采用的手术路径包括耳前组织切除法和瘘管解剖法.切口分为4型,分别为:以瘘口为中心的小梭形切口(Ⅰ型)、包含瘘口和炎性皮肤的大梭形切口(Ⅱ型)、双梭形切口(Ⅲ型)和梭形切口+皮瓣转移(Ⅳ型).比较不同手术路径、切口类型及术中是否处理软骨等手术方式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采用斯托尼布鲁克瘢痕评估量表(Stony Brook Scar Evaluation Scale,SBSES)评估切口愈合美观度.结果 总计完成134耳的手术,其中78耳采用耳前组织切除法,56耳采用的瘘管解剖法.Ⅰ型切口44耳、Ⅱ型39耳、Ⅲ型17耳和Ⅳ型34耳;软骨处理75耳,未处理软骨59耳.术后随访12个月,复发5耳(3.7%);伤口感染延迟愈合4耳(3.0%);暂时性面瘫1例(0.7%).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7.46%,不同手术路径并发症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梭形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Ⅰ型6.82%、Ⅱ型15.38%)高于双梭形切口(Ⅲ型5.88%)和皮瓣转移切口(Ⅳ型0%),4种手术切口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未处理组术后复发率(8.47%)高于软骨处理组(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SBSES总体评分(3.239±1.264).瘘管解剖法(3.97±0.95)较耳前组织切除法(2.68±1.19)SBSES评分高(P<0.01);软骨未处理组SBSES评分(3.88±1.07)高于软骨处理组(2.73±1.18)(P<0.01);不同切口比较,Ⅰ型(4.16±0.83)、Ⅳ型切口(3.47±0.90)SBSES评分较Ⅱ型(2.36±1.09)、Ⅲ型切口(2.41±1.37)评分高(均P<0.05).结论 耳前组织切除法和瘘管解剖法均可较好应用于儿童耳前瘘管切除术.处理与瘘管粘连的耳廓软骨是控制术后复发的有效措施.梭形切口+皮瓣转移(Ⅳ型)并发症相对较少且切口较美观,对于伴有炎性皮肤病变的病例推荐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