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素”,未染色之丝,“养”,长久的育化。素养,贵在“养”字,养兴趣、养习惯、养品质、养方法、养能力……核心素养,是人的发展中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是学科教学特别关注的基本能力、创新思维品质等。
1.学科教育回归。倡导核心素养,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人”的教育,让“学科教学”变成“学科教育”。核心素养可以指导、引领、辐射学科教学,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学科教育落实核心素养,一定要有学生视野。在核心素养的统领下,学科教学必须关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其次,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真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自学、互学、共学、展学;第三,要重视学生的经历,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在教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探索、亲历、体验,获取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热情;第四,要给予学生自由,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不同的环境刺激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形成新的认知。
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从价值取向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人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从所教学科的背后或深处看到人,看到学生,看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也许是今天研究核心素养的价值所在。
2.学科特点彰显。教育发展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旦某一教育观念流行,所有教学实践行为都会贴上这一标签。今天,学科教学改革是否也有“核心素养是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的嫌疑?核心素养的各项指标一定会体现在国家课程的设置上。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是,国家课程目标在学科教学中能否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核心素养的达成依赖学科特质。只有精心组织富有魅力的学科教学,彻底改革“一讲到底”的传统课堂,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学科特点的显现与核心素养的关切需要融合,并转化为学科教学的具体行为,使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实现无缝对接。
3.课堂目标的可测。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是关注的重点。今天,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课程“三维目标”的超越与创新,是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重新审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引领。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回到学科教学,回到真实的课堂,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不需要每一节课都介入,也不可能完全介入。因此,如何把这些要素具体化,就成为一线教师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目前,基础教育的课堂目标宽泛、空洞,口号式描述十分严重。围绕核心素养,课堂教学需要有可测的具体目标。我认为,利用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人文教育、健康教育、责任教育,一线教师心领神会,难就难在学习方法的渗透、思维方式的指导、学科能力的培养。制定课堂学习目标,教师自己要能够回答,这样,学生个体的变化就明显,课堂效率就高。如语文学科的目标重在教给读写方法,培养读写能力,养成读写习惯,而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具体化。语文课堂目标可以这样表述:拟小标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读欣赏文中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学习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在校园内选一景点,写出校园的美丽……这样的目标在核心素养和学科教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课堂教学便不再左右摇摆。
(作者系广东省特级教师,现就职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部片区教育局)
1.学科教育回归。倡导核心素养,就是要让教育回归到“人”的教育,让“学科教学”变成“学科教育”。核心素养可以指导、引领、辐射学科教学,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学科教育落实核心素养,一定要有学生视野。在核心素养的统领下,学科教学必须关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其次,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真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自学、互学、共学、展学;第三,要重视学生的经历,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在教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探索、亲历、体验,获取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热情;第四,要给予学生自由,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不同的环境刺激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形成新的认知。
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从价值取向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人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从所教学科的背后或深处看到人,看到学生,看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也许是今天研究核心素养的价值所在。
2.学科特点彰显。教育发展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旦某一教育观念流行,所有教学实践行为都会贴上这一标签。今天,学科教学改革是否也有“核心素养是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的嫌疑?核心素养的各项指标一定会体现在国家课程的设置上。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是,国家课程目标在学科教学中能否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核心素养的达成依赖学科特质。只有精心组织富有魅力的学科教学,彻底改革“一讲到底”的传统课堂,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学科特点的显现与核心素养的关切需要融合,并转化为学科教学的具体行为,使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实现无缝对接。
3.课堂目标的可测。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是关注的重点。今天,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课程“三维目标”的超越与创新,是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重新审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引领。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回到学科教学,回到真实的课堂,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不需要每一节课都介入,也不可能完全介入。因此,如何把这些要素具体化,就成为一线教师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目前,基础教育的课堂目标宽泛、空洞,口号式描述十分严重。围绕核心素养,课堂教学需要有可测的具体目标。我认为,利用学科教学内容进行人文教育、健康教育、责任教育,一线教师心领神会,难就难在学习方法的渗透、思维方式的指导、学科能力的培养。制定课堂学习目标,教师自己要能够回答,这样,学生个体的变化就明显,课堂效率就高。如语文学科的目标重在教给读写方法,培养读写能力,养成读写习惯,而语言文字的运用就是具体化。语文课堂目标可以这样表述:拟小标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读欣赏文中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学习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在校园内选一景点,写出校园的美丽……这样的目标在核心素养和学科教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课堂教学便不再左右摇摆。
(作者系广东省特级教师,现就职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部片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