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大学不用找关系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ao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暑假到北京大学培训,一位教授讲的一则故事颇让人深思。他说,大学时“睡在上铺的兄弟”的孩子考大学了,高考成绩名列某省第三,志愿填的是北京大学,按理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同学仍然不放心,托他打听北大能否录取。这个故事的实质是家长对中国大学招录新生的公平性产生了怀疑,而怀疑是建立在过往的经验上的,所以我们不能嘲笑,只能说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招录过程中发生过多起冒名顶替事件,也发生过多起高分没有被录取、低分反而榜上有名的咄咄怪事。
  2014年下半年,我在台湾大学访学的时候,听台大中文系主任讲过一则故事。李登辉做台湾地区领导人时,他的儿媳要考台大的博士研究生,于是托人“关说”(就是大陆所谓的托关系走后门)。但教授们根本不买账,他们的做法是:你不托人还好,托人我们就更严格,李登辉的儿媳终究没能入愿。2016年上半年,朋友的孩子想到台湾去读研究生,向台湾几所著名的高校都提出了申请。因为我在台湾待过,认识一些知名的教授、系主任什么的,于是托我写推荐信。我看了孩子的材料,认为她很优秀,同意推荐。给官方的材料准备好并签字后,孩子又央求我单独给个别系主任打电话、发邮件,认为这样保险些。我给孩子讲了上面的故事,她仍然不放心,再次恳求我,我被缠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试一试。过后就后悔了,要是我写了这封信,反而耽误了她的前途怎么办?不如搁置不管。不到两个月,孩子发信息说她被岛内一所排名靠前的大学录取了,我高兴地祝贺她得偿所愿,却没有告诉她我根本就没有给任何一位系主任写过信。在中国大陆,无论家长还是孩子,大都不太相信规则,认为在公开的规则之下,一定有一个潜规则在起作用,潜规则的核心就是要有人关照,即使不能法外施恩,起码也能给“我”以公平的待遇。所以有熟人总比没有熟人好,打招呼总比不打招呼好,请客了总比不请客好,送礼了总比不送礼要好!
  国外有学者批评中国的教授们把精力都放在应酬上了,说他们花在酒桌上的时间远比花在书桌上的时间长,在交际中付出的努力远比做项目本身多。可能有些夸张了,但情况却是真实存在的。中国大学不是象牙塔,社会上的乱象大学同样有。无论晋升职称、提拔职位、申报课题、审核项目还是申请各种所谓的人才项目,不托关系、找熟人是不可能的。每到评职称的关口,校园里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举报信不断,申报职称的老师们人心惶惶,心思早就不在教学科研上了,能动用的关系都被动用起來,人脉有时起决定作用,低头做学问的人总是吃亏。每次职称评定,总会严重挫伤一部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同事及上下级关系,损害校园安定团结。一些人愤而出走另寻出路,一些人从此消极怠工混到退休,给学校的发展带来隐患。申报课题同样如此,课题审批专家各个专业就那些人,只要是想找,就一定想得到办法。同事、同学、同门、校友、老乡,甚至在哪个聚会上有一面之交,都可以攀上关系。每年评定国家项目时,都能听到某人送了多少礼的传闻。甚至还有某人的课题没有“上会”(学科组委员评审会)却被“捞上来”的传闻,而这些被捞上来的课题每每获得通过,让人浮想联翩,不得不怀疑项目评审的公正性。
  假如大学不用找关系,家长就不用担心孩子成绩达线了却不能被录取,学生就可以静下心来读书,而不用担心在评优、评奖学金、考研上受到不公平对待;假如大学不用找关系,大学就成不了名利场,教师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用教学与科研成果证明自己,不用担心晋升不了职称、申请不了课题;假如大学不用找关系,管理者就可以严格按照规则办事,不用担心上访与匿名信,不用担心车窗玻璃被人砸,也不用担心被人拍板砖,打闷棍。总之,假如大学不用找关系,大学就会恢复应有的平静,成为青年才俊心智成长的港湾,成为学者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成为国人的精神避难所,成为人们传承薪火追求真理的象牙塔,成为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
  放眼世界知名大学,拼的不是关系,而是制度和章程,制度章程盛行则关系毫无作用。关系无处不在,大学即成为培育官僚主义的温床,流弊极大,应深戒之。
其他文献
人活一生,所做的大小事情不可胜数,但千头万绪的人生,归根结底只做一件事:选择。  人生的一头一尾,大都由别人为你做选择;而中间漫长的生命旅程,就由你自己作抉择。尤其在重要的人生十字路口,你的选择关乎成败荣辱、一生幸福。  18岁成人、投身高考,是报考国内学校还是出国留学,你要作选择。读完大学,是立马工作,还是考研、读博,或出洋深造,你又得选择。  结束学业、踏入社会,不论土博士、洋海归都要找份工作
期刊
杨建民先生这部《昨日文坛的别异风景》,单是书名,便让人眼前一亮。阅读起来,宛如进入一座艺术、文化殿堂,乱花迷眼,五彩缤纷,如饮甘霖,给我莫大的阅读愉悦和精神享受。  这部书稿,凡40篇,30余万字。时间从上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肇始,直到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跨越半个多世纪,人物涉及中国现代文化史文学史近百位名人巨匠: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茅盾、叶圣陶、巴金、沈从文、丁玲、郑振铎、夏衍、朱自清、闻
期刊
开篇之前,先讲三个小故事。  故事一:有一对情侣,女的春节小长假的时候去外地与男友小聚。闺蜜听说她是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硬座赶去的,便“关切”地说:“嗨,要换了我男友,他一定会让我坐卧铺去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女友原先还很甜蜜的心情一下子好似被人用冷水从头浇到脚底,以后的几天里她再也甜蜜不起来。  故事二:有个女鞋匠在弄口摆了个摊,中午时分,她男人送饭来,嘴里还不停地赔不是说自己来迟了。那女鞋匠
期刊
我是学营养学的博士,但工作以来,我一连三次被“炒鱿鱼”,我接受不了。  刚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一家国营食品厂。每天上班,換上白衣,我到各部门、各车间走一圈,然后的六个小时,我只能靠打电话、看报纸、写工作日志、喝茶、打招呼度过。上班才两个来月,我们厂的贷款到期了,厂里经营又一直不景气,只好让40%的人另谋生路。厂长很客气地说:“黄博士,是我不好,当初要你,我们是想对上有个交待,您毕竟是博士。我们这么
期刊
我曾经在故乡的县政府工作过几年,听说两位当年的老领导退下来了,便趁晚上的闲暇时间去拜访。  他们都曾经任过副县长,当年都是县里炙手可热的人物。没想到退休后两位的状况却截然不同。其中一位在职的时候分管经济,没有什么特长和爱好,连养鸟钓鱼也不喜欢,退休后不是抱怨过河拆桥的小人,就是抱怨人走茶凉的势态炎凉。看着眼前唉声叹气的他,我无法相信,他就是我印象里那个生机勃勃的老领导,那个当年干起工作来人称“拼命
期刊
张炜的《游走:从少年到青年》是一部自传性的散文集,记录的是作者从少年到青年时代那段最艰苦,也是最欢乐的青春岁月中的趣事。走过人生几十载,阅历增多,青少年时期那段苦难艰辛的生活,也逐渐沉淀为人生最朴素丰厚的一页,将欢乐纯真归还给青春。不同于厚重的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中那个严肃深沉的张炜,《游走》更似一位长者在午后书房中,伴着一杯清茶,叙说过去的故事,轻松风趣,又带给人以深思。  《游走》一书
期刊
已经很久没有读过如此温暖的文字,有股清澈透净的力量涌入心田,质朴无华,而又掷地有声。像冬日里的一杯温开水,从口腔里慢慢滑入食道,落定在胃里,暖胃暖心。亲情,也是如此,如白开水一样不可或缺,也同样,让你容易忽略,只等渴了的时候,才想起一旁的它。不过,开水会冷,亲情从不会冷却。  九个作者:唐七公子,青衫落拓,自由极光,凌草夏,浅白色,王臣,云狐不喜,一夏,乔伽。九个温馨的亲人共处与任性的离别故事。无
期刊
从路边旧书摊淘到徐铸成先生的《旧闻杂忆》一书,一口气读完,收获颇为不小,不止增长见识,而且对民国时期的大学有了进一步认识,而感触尤深者,则是清华大学与武汉大学学生爱国热情与不惧权贵的态度。  在《罗家伦与吴南轩》一文中,作者谈到清华学生与国民党官僚及校长所作的斗争,尤其是学生会主席张人杰当面回击张继的例子,十分精彩:  有一天,时任北平政治分会主席的张继,到清华去视察,并在大礼堂演讲,他上来就说,
期刊
如果有人问你:“停电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想你肯定会回答:“当然是坏事。”而我却认为,偶尔停停电是一件好事,对我这样一个成了家但又喜歡看书的人来说更是这样。如果你不信,我讲点切身体会给你听。  元月上旬的某天晚上,我住的地方停了一整晚的电。一家人———小孩、妻子、岳父、岳母、保姆———在微弱的烛光下草草吃过晚饭都睡觉去了。因为这晚,没有电视看,也不能干别的事。只有我,不但没有睡,而且比平時睡得更晚。
期刊
父亲沈仲章在北京大学当学生时,听过徐志摩的课,大概就在1931年,即徐志摩去世的那年。  我印象中,父亲有个印象:徐志摩最反对学生光读教材课文,主张博览群书。我强调“印象”,是因为想不起父亲有否提及徐志摩的具体言辞,唯恐父亲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而父亲的具体言辞,我也记忆模糊了,只留有对印象的印象。假如不注明,辗转相传,我的话也许会被放入父亲之口,甚至徐志摩之口。  不过下面这件事,父亲对我讲过不止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