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小说塑造的黑人父亲形象——乔利,既令人憎恶,又引人深思。莫里森洞察入微地描绘了乔利的人生轨迹,揭示其扭曲心灵,畸形人生背后的根源,对其生存的恶劣的“社会土壤”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从崭新的层面探讨黑人的生存困境,使作品具有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扭曲;悲剧人生
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作家,她的小说几乎获得了所有主要的文学奖项,她同时也是第一位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在作品中以独特的富有生机的语言,关注美国黑人的个人生活体验和整个民族的历史和命运。
《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它以黑人少女佩克拉为主角,以四季转换为时间线索,以美国小学课本中“迪克和琼”的故事为参照,多视角多角度地审视了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名叫劳瑞恩的黑人社区,以及该社区的黑人群像。小说一经发表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研究的焦点多集中于小说的创作主题,叙事策略,象征手法等,关注的对象也主要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而对其中的男性人物却很少提及。作为女性作家,莫里森在探讨种族和性别歧视下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的同时,也十分关注黑人男性的成长经历,尤其关注其在身份追寻过程中不同于女性的独特体验和遭遇。本论文着眼于《最蓝的眼睛》中一位失败的男性人物,女主角佩克拉的父亲——乔利,探讨其悲剧命运和畸形人格的根源,分析黑人男性成长所面临的特殊困境。乔利对女儿欲爱不能以至于做出强奸虐行的背后是一部黑人男性受侮辱,受歧视的辛酸历史。
父母的遗弃
乔利有着不幸而多舛的童年经历,母亲怀上他时,父亲——黑人旷工萨姆森不愿承担责任偷偷溜走,出生后的第四天他又被母亲扔在垃圾箱里,在姨婆抚养下,乔利才得以长大成人。姨婆去世后,孤独无依的乔利踏上了辛酸的寻父之路。当他千里跋涉赶到其生父住处时,他的亲生父亲却因忙于赌博而残暴地拒绝相认,还对其施以无情地嘲弄。从小遭受父母抛弃,乔利从未得到过父母的关爱,从未感受过家庭的温暖,所以成人后的他对自己的家庭豪无责任心,更不知如何表达对于妻子和子女的感情。在乔利的成长过程中,隐约感到的一丝“父爱”来自一位名叫布鲁的黑人老头。“布鲁”这个名字正好与最能代表黑人音乐传统的“布鲁斯”十分近似。可以说,布鲁是小说中黑人本位文化的代言人。在乔利眼中,布鲁成了“替代性”的父亲形象。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他对黑人历史文化传统的热衷对乔利本真身份意识的形成起到了些微作用,但相对于乔利所生存的精神的荒漠,其作用也仅仅是聊胜于无,未能阻止乔利的生命走向毁灭。
尊严的丧失
如果说父母的遗弃剥夺了乔利爱的能力,那么第一次偷尝禁果的经历则导致了他尊严的丧失。在姨婆的葬礼上,乔利和黑人少女达琳偷偷溜到野外。当两人正尽情体验着偷尝禁果的快乐时,两个狩猎的白人撞见了他们,并要求他们在手电筒的光柱和枪口的威逼下继续“表演”,自己像观看动物交配一样在旁边观赏。经历这一番屈辱的事件后,乔利实际上被白人强奸了,他的美好人性被残杀了。他认识到自己的胆小无能,作为“男子汉”,他没有能力保护达琳免受侮辱,反而在其面前丢尽了脸。同时,他意识到自己和白人之间的力量悬殊,在高大、威猛、有枪的白人面前,他是何等的矮小、懦弱和无助。乔利没有能力恨白人,潜意识告诉他“憎恨白人会耗尽他的一切,会毁了他,把他烧为灰烬”。在极度羞辱中,他把所有的愤怒都转向自己的女友达琳,因为是她使自己陷入尴尬,是她亲眼目睹了自己受侮辱的场面。乔利的行为代表了白人霸权下,黑人群体一种畸形的复仇机制,即错误地把针对白人种族主义的仇恨转嫁到弱者身上。这种畸形的复仇机制进一步扭曲了乔利的心灵。
婚姻的失败
虽然经历了父母的遗弃及青春期的屈辱事件,但遇到波琳时,乔利的生活似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通过爱这个有残疾却质朴的女孩子,乔利找到了一种被需要、被爱恋的感觉,甚至曾一度憧憬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美好的日子。然而他实际所面对的却是“一个要求他必须有能力在经济上维持家庭、但他又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世界”。乔利带着波琳到北方去“淘金”,闯入了这个白人文化影响极大的地区。乔利忙着交友、适应新环境的时候,波琳却被白人文化及意识完全占据了头脑。在丢掉工作、遭到妻子冷眼鄙视后,乔利的自尊不复存在,只能自暴自弃,与妻子的关系也日益恶化。最终乔利在婚姻中寻求温情和自尊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当白人以种族歧视剥夺了他的工作,以意识形态夺走了他曾经温柔的妻子,乔利那从未完善过的人格在短暂的正常后又堕入了可怕的自由状态,”从此一蹶不振。
莫里森在叙述完乔利的悲惨人生经历后,接着便描写了强奸场面。优美而忧伤的文字引导读者进一步探索乔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他能替她做些什么呢?能给予她什么?……他凭借自己粗壮有力的胳膊以及喝得烂醉的脑袋做出什么成功之举才能获得自尊,并使他能接受女儿的爱戴呢?”连续的反问句不仅道出了乔利对女儿由嫌弃、内疚到怜悯和爱怜的情感发展脉络,更传达了莫里森对乔利的恻隐之心以及对白人霸权文化的深深谴责。终于,在混乱的情感交织和酒精的刺激中,乔利模糊了父亲与恋人的身份界限,跨越了道德禁忌,对亲生女儿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故事发展到这里,读者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想不清应该把乔利当成一个受害者还是害人者,一个四处流浪,饱受屈辱的孩子,还是一个失去人性,令人憎恶的禽兽。
《最蓝的眼睛》是一部沉重的作品,展示给读者一个充满扭曲和变异的世界。小说塑造的乔利这个父亲形象既使人憎恶,又引人深思。乔利的人生悲剧构成了小说的一条暗线。通过探讨乔利扭曲心灵,畸形人生背后的故事,作者打破了故事表面“谴责的对象”和“受害者”之间的界限,引导人们思考悲剧背后的根本原因,对造成乔利人生悲剧的“社会土壤”进行控诉,从崭新的层面探讨黑人的生存困境,使作品具有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亟待拯救的黑人文化之根——论《最蓝的眼睛》中乔利的寻根历程[J].文史天地,2013,(04):61-63.
[2]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
[3]于雷.论《最蓝的眼睛》中的双重悲剧结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06):63-66.
作者简介:曹晋芳,女,1984年出生,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扭曲;悲剧人生
托妮·莫里森是当今美国文坛一位十分引人注目的作家,她的小说几乎获得了所有主要的文学奖项,她同时也是第一位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在作品中以独特的富有生机的语言,关注美国黑人的个人生活体验和整个民族的历史和命运。
《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它以黑人少女佩克拉为主角,以四季转换为时间线索,以美国小学课本中“迪克和琼”的故事为参照,多视角多角度地审视了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名叫劳瑞恩的黑人社区,以及该社区的黑人群像。小说一经发表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研究的焦点多集中于小说的创作主题,叙事策略,象征手法等,关注的对象也主要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而对其中的男性人物却很少提及。作为女性作家,莫里森在探讨种族和性别歧视下黑人女性的生存困境的同时,也十分关注黑人男性的成长经历,尤其关注其在身份追寻过程中不同于女性的独特体验和遭遇。本论文着眼于《最蓝的眼睛》中一位失败的男性人物,女主角佩克拉的父亲——乔利,探讨其悲剧命运和畸形人格的根源,分析黑人男性成长所面临的特殊困境。乔利对女儿欲爱不能以至于做出强奸虐行的背后是一部黑人男性受侮辱,受歧视的辛酸历史。
父母的遗弃
乔利有着不幸而多舛的童年经历,母亲怀上他时,父亲——黑人旷工萨姆森不愿承担责任偷偷溜走,出生后的第四天他又被母亲扔在垃圾箱里,在姨婆抚养下,乔利才得以长大成人。姨婆去世后,孤独无依的乔利踏上了辛酸的寻父之路。当他千里跋涉赶到其生父住处时,他的亲生父亲却因忙于赌博而残暴地拒绝相认,还对其施以无情地嘲弄。从小遭受父母抛弃,乔利从未得到过父母的关爱,从未感受过家庭的温暖,所以成人后的他对自己的家庭豪无责任心,更不知如何表达对于妻子和子女的感情。在乔利的成长过程中,隐约感到的一丝“父爱”来自一位名叫布鲁的黑人老头。“布鲁”这个名字正好与最能代表黑人音乐传统的“布鲁斯”十分近似。可以说,布鲁是小说中黑人本位文化的代言人。在乔利眼中,布鲁成了“替代性”的父亲形象。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他对黑人历史文化传统的热衷对乔利本真身份意识的形成起到了些微作用,但相对于乔利所生存的精神的荒漠,其作用也仅仅是聊胜于无,未能阻止乔利的生命走向毁灭。
尊严的丧失
如果说父母的遗弃剥夺了乔利爱的能力,那么第一次偷尝禁果的经历则导致了他尊严的丧失。在姨婆的葬礼上,乔利和黑人少女达琳偷偷溜到野外。当两人正尽情体验着偷尝禁果的快乐时,两个狩猎的白人撞见了他们,并要求他们在手电筒的光柱和枪口的威逼下继续“表演”,自己像观看动物交配一样在旁边观赏。经历这一番屈辱的事件后,乔利实际上被白人强奸了,他的美好人性被残杀了。他认识到自己的胆小无能,作为“男子汉”,他没有能力保护达琳免受侮辱,反而在其面前丢尽了脸。同时,他意识到自己和白人之间的力量悬殊,在高大、威猛、有枪的白人面前,他是何等的矮小、懦弱和无助。乔利没有能力恨白人,潜意识告诉他“憎恨白人会耗尽他的一切,会毁了他,把他烧为灰烬”。在极度羞辱中,他把所有的愤怒都转向自己的女友达琳,因为是她使自己陷入尴尬,是她亲眼目睹了自己受侮辱的场面。乔利的行为代表了白人霸权下,黑人群体一种畸形的复仇机制,即错误地把针对白人种族主义的仇恨转嫁到弱者身上。这种畸形的复仇机制进一步扭曲了乔利的心灵。
婚姻的失败
虽然经历了父母的遗弃及青春期的屈辱事件,但遇到波琳时,乔利的生活似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通过爱这个有残疾却质朴的女孩子,乔利找到了一种被需要、被爱恋的感觉,甚至曾一度憧憬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美好的日子。然而他实际所面对的却是“一个要求他必须有能力在经济上维持家庭、但他又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世界”。乔利带着波琳到北方去“淘金”,闯入了这个白人文化影响极大的地区。乔利忙着交友、适应新环境的时候,波琳却被白人文化及意识完全占据了头脑。在丢掉工作、遭到妻子冷眼鄙视后,乔利的自尊不复存在,只能自暴自弃,与妻子的关系也日益恶化。最终乔利在婚姻中寻求温情和自尊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当白人以种族歧视剥夺了他的工作,以意识形态夺走了他曾经温柔的妻子,乔利那从未完善过的人格在短暂的正常后又堕入了可怕的自由状态,”从此一蹶不振。
莫里森在叙述完乔利的悲惨人生经历后,接着便描写了强奸场面。优美而忧伤的文字引导读者进一步探索乔利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他能替她做些什么呢?能给予她什么?……他凭借自己粗壮有力的胳膊以及喝得烂醉的脑袋做出什么成功之举才能获得自尊,并使他能接受女儿的爱戴呢?”连续的反问句不仅道出了乔利对女儿由嫌弃、内疚到怜悯和爱怜的情感发展脉络,更传达了莫里森对乔利的恻隐之心以及对白人霸权文化的深深谴责。终于,在混乱的情感交织和酒精的刺激中,乔利模糊了父亲与恋人的身份界限,跨越了道德禁忌,对亲生女儿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故事发展到这里,读者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想不清应该把乔利当成一个受害者还是害人者,一个四处流浪,饱受屈辱的孩子,还是一个失去人性,令人憎恶的禽兽。
《最蓝的眼睛》是一部沉重的作品,展示给读者一个充满扭曲和变异的世界。小说塑造的乔利这个父亲形象既使人憎恶,又引人深思。乔利的人生悲剧构成了小说的一条暗线。通过探讨乔利扭曲心灵,畸形人生背后的故事,作者打破了故事表面“谴责的对象”和“受害者”之间的界限,引导人们思考悲剧背后的根本原因,对造成乔利人生悲剧的“社会土壤”进行控诉,从崭新的层面探讨黑人的生存困境,使作品具有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亟待拯救的黑人文化之根——论《最蓝的眼睛》中乔利的寻根历程[J].文史天地,2013,(04):61-63.
[2]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
[3]于雷.论《最蓝的眼睛》中的双重悲剧结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06):63-66.
作者简介:曹晋芳,女,1984年出生,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