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问题的跨学科解答

来源 :心理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识问题是心理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近二十年来,意识研究迎来了全面复兴。然而,国内心理学界有关意识的跨学科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滞后状态。陈巍博士新近出版的专著《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围绕意识问题系统阐述并推进了神经现象学这一新兴理论框架。这项工作对于处于认知科学时代的有关意识的理论心理学研究具有启示作用,也遗留下诸多亟待进一步反思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意识;神经现象学;身心关系;理论心理学
  分类号B845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8.008意识起源问题,与宇宙起源、生命起源并称人类面临的三大基础性科学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另外两大问题的解决都获得极大进展,意识问题却成为了现代科学没有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霍涌泉, 2006)。二十世纪末,意识这个原本属于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受到诸多其他学科的共同关注。事实上,意识问题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之初,就被规定为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然而,百余年来,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却几经变故。如果以心理学对待意识的态度为依据,可以将本学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意识的主导阶段;意识的否定阶段和意识的回归阶段。心理学诞生之初,尽管内容心理学、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意动心理学对心理学科保持着不同的理解,但都主张研究意识,区别在于不同的学派关注的是意识的不同方面,采用不同的研究方式。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视为意识的主导阶段。然而,由于后来的符茨堡学派无意象思维的争论,引发了人们对内省的怀疑,进而导致了极端的行为主义者对意识的否定。由此,心理学进入了对意识的否定阶段。于是,意识在心理学中沉寂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的兴起,使得意识重新回到心理学家的视野。
  最近几十年,伴随认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 以及事件相关脑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 ERP)、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等技术的日趋成熟,意识的脑与神经机制研究成为了新的热点。然而,关于意识研究却仍面临诸多问题。其一,心理学一直以“意识”和“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我们甚至缺乏对这两个概念的清晰界定——当然,这可能有些苛求心理学,因为包括在其他领域,给意识下一个公允的定义也非常困难。意识尽管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但它涉及的面非常广,由此引发的问题非心理学一门学科可以承担;其二,心理学目前关于意识的研究主要偏重实验而缺乏成熟的理论建构,而这些实验研究,基本都只涉及到具体的某种意识表现,比如注意、无意识思维、觉知等,并未对意识问题本身进行系统成熟的思考,并达到能与哲学对话的水平;其三,大量来自脑与神经科学的实验证据对于增进我们理解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研究如何与传统理论相互砥砺,涌现出新的意识学说,尚是一个问题。
  最近,陈巍博士的新作《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就是从理论心理学视野出发,以神经现象学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为线索,将来自神经科学、现象学与心智哲学等交叉学科内关于意识经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整合,初步厘清以心理学为核心的学科群关于意识经验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甫一出版,本书就得到了来自心理学、认知科学与哲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神经现象学的历史与现状,包括神经现象学运动概述及其诞生的背景;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神经现象学的内涵和具体的研究,包括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内涵、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三个方面;第三部分是本书最有创造性的部分,本部分在评价神经现象学的价值和贡献的同时,也客观地呈现了当前此领域的争论与困境,充分展示了作者对本领域的独特思考,对未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书通过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新思路,对神经现象学的系统考察与论证,综合梳理了当前神经现象学运动成果,展现了神经现象学的全貌,具体表现为:(1)区分了狭义与广义的神经现象学。通过对国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梳理,本书区分出以瓦雷拉和加勒斯为代表的三种神经现象学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了“狭义神经现象学”与“广义神经现象学”,并分别考察了这两种形态各自的特点。这是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未曾见到的。(2)从西方现象学与当代认知科学这两股源流中追溯了神经现象学的思想背景。(3)从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三个方面,梳理与分析了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内涵。这方面的努力意义重大,由于神经现象学工作者大多从事具体的研究工作,较少涉及对神经现象学理论内涵的论证,即便是以瓦雷拉为代表的狭义的神经现象学,也只是初步设想了宏观的学科框架。本书通过对狭义与广义神经现象学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分析,尝试提炼了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内涵(包括其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特征),这将为神经现象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学科的理论基础。(4)将神经现象学的对象和领域,从两个交互的维度划分为四个方面。这种划分方式有效地将分布在不同领域内,针对不同对象的零散、无序的神经现象学研究统合起来,并加以明确的归类,最大可能地保留了同类研究的一致性与异类研究的差异性,这对于展现神经现象学研究的概貌具有重要的意义(陈巍, 2016)。
  除了梳理和整合之外,本书还对一些具体的内容进行了理论的反思和建构,这包括:读心的双重机制观、具身交互主体性、自闭症的原初交互主体性障碍理论。这些观点与理论本身作为神经现象学的组成部分将充实神经现象学的实体理论,并有助于其未来学科体系与元理论的建构。总体而言,本书具有如下两大特色:
  第一,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前神经现象学领域关于意识问题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并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恰如作者所说,从事神经科学研究的学者,很少进行理论建构,这使得后来的研究者们容易迷失在前辈们的具体研究之中,难以一览神经现象学之全貌。而陈巍博士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仅从历史的层面介绍了神经现象学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分析了广义的神经现象学和狭义的神经现象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角度全面展示了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内涵;又从基础和应用两个角度展示了神经现象学的具体研究成果。这对于让后来的研究者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初窥神经现象学的全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作为理论心理学的最新成果,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新生代理论心理学学者未来的努力方向。当前,国内理论心理学学者面临巨大挑战,由于从事理论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申报项目难、发表成果难、学术地位低等原因,许多理论心理学的学者开始转向,理论心理学的阵地严重萎缩。由于理论心理学界势单力薄,因此,国内心理学界尽管有许多实证的成果,但却缺乏代表性理论的建构;尽管有诸多心理学的从业者,但却缺乏世界一流的心理学大家。由于缺乏基础理论的建构,缺乏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合作,国内心理学表现出“有山头、没学派”的局面(舒跃育, 2014)。那么,如何将心理学诸多领域乃至邻近学科的实证研究的成果进行整合,从而让我国对国际心理学产生更大的学术贡献?当前,国内理论心理学家的用武之地何在?陈巍博士的著作对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回答。那就是,以问题为中心,总结并整合邻近多学科对某一问题的所有成果,特别是来自实证方面的最新成果,实现理论上的建构(陈巍, 汪寅, 2015)。同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本领域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有效推动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对于新生代的理论心理学的学者而言,如何有效整合来自不同学科对同一问题的成果,如何以问题为中心建构知识体系并促进本领域的实证研究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展现理论价值的重要方面。但这也对理论心理学学者提出挑战:从事理论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它需要比实证心理学家更加宽阔的视野并能把握更加丰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有更加广阔的跨学科的学术背景。陈巍博士将自己的本项研究视为一场学术冒险,但他的研究却启发了同辈的其他理论研究者,当前从事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进行这样的冒险。
  然而,恰如上文所述,本书试图整合并展现当前国际关于神经现象学这个跨学科领域的全貌,但这项工作的任务实在太艰巨了,这对于一个青年学者来讲尤其如此。因此,本书的优点本身也就暗含着本书的不足。
  首先,本书对神经现象学运动作了广义与狭义的划分,那么广义的神经现象学方面,能否全面囊括所有这方面的成果?作者所作的许多理论梳理,可谓是对神经现象学这场正在进行的运动的定性。一方面,这些定性和分类本身可能就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同时,对于一场正在进行的运动,尚未盖棺,如何定论?
  其次,作者问鼎意识这一跨学科问题,本身就是一场学术冒险,对于这样一个宏观的跨学科问题,作者能否解决好不同学科之间因学科争端引发的对具体问题的争端?如果争端不能解决,那么如何整合?事实上,作者已经将自己陷入这样一种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作者认为神经现象学为解决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争端提供了可能,它代表着“第三种文化”,另一方面,作者似乎又认为神经现象学的哲学自然科学化的倾向本身有违背现象学原则的风险,因为神经现象学在本质上,要么是科学的哲学化,要么是哲学的科学化,最终依然逃离不了的两种文化二元对立的局面。
  最后,神经现象学究竟只是一种设想,还是能在消解心理学中的两种文化的对立上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再比如说,身心二元论的问题。神经现象学通过“活体”桥接了心理与物理的关系,可是,在生命体内,只要谈到身心关系问题,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就会存在,那么,神经现象学似乎无法解决二元论与一元论之争……当然,这些问题,大都是本领域内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这里提给作者有些苛刻,毕竟瑕不掩瑜。同时,我们期望在不远的将来,陈巍博士能够对这些问题给我们以更有启发的解释。
  参考文献
  陈巍, 汪寅(2015). 基于镜像神经元的教育: 新“神经神话”的诞生? 教育研究, 2, 92-101.
  陈巍(2016). 神经现象学: 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霍涌泉(2006). 意识心理学.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舒跃育(2014-05-05). “有山头, 没学派”: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心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 A04.
  An Answer of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to Consciousness Problem——A Review on Book “Neurophenomenology: An Approach in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 for Integrating Brain and Conscious Experience”SHU Yueyu
  (School of Psychology,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Abstract
  The consciousness problem is the most dazzling pearl on the royal crown of the psychology. In the last couple of decades, the dawn of consciousness research recovery is emerging. However, researchers who employ interdisciplinary theories to study the consciousness are still at the lag condition throughout psychological circles in our country. Dr Chen Weis book Neurophenomenology: An Approach in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 for Integrating Brain and Conscious Experience systematically illuminates and develops a burgeon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neurophenomenology around consciousness problem. This research not only enlightens the theoretical psychology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cognitive scientific area, but also lefts numerous crucial and pressing problems which need profound consideration.
  Key words: consciousness; neurophenomenology; bodymind relation; theoretical psychology
其他文献
专题主持:  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心理学会秘书长,《心理学报》副主編。海内外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00余篇,主编(译)《发展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多部教材和专著《金丝猴的社会》。从事发展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共情(empathy)是個体理解和分享
期刊
序  我的父亲出生于1930年,坚强、正直、乐观、开朗、知足、奉献的高尚品格回报给他健康的体魄,近90岁的人如今不仅思路敏捷、耳聪目明,还能登山下厨,背书打拳。这辈子能够做他的女儿我感到非常幸运和自豪。  父亲出生在广东吴川市大山江山基华村的一个大户人家,在大伯庄冠周的带领下全家男女老幼从抗日战争开始就投身到了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奶奶杨三奶、大伯庄冠周、二伯庄冠群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没有看
期刊
摘要自杀现象令人费解。本文以进化心理学为框架,深入完整地评估了自杀适应器理论,即,自杀最有可能在实现整体适应度的能力下降时出现。该理论推论有三:高智商者更可能自杀;自杀倾向有一定遗传性;暗示适应不良的进化线索与自杀相关。大量实证研究支持推论。未来方向包括使用计算机模拟和田野调查检验自杀心理的进化效应,检验整体适应度改变线索与自杀的关系,考察性别差异,并区分适于该理论的自杀类型。  关键词自杀;自杀
期刊
摘 要 采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Ⅴ和经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CCP)学术委员会审查录取编印的《论文摘要集》作为数据源,对“摘要集”中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分析我国心理学学科研究领域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研究重点、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演进路径。结果发现:(1)师范院校是我国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力量;(2)核心作者多是出于高校学者,且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很少;(3)
期刊
摘要在循证实践的背景下反观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发现仍然存在“证据”缺失的现象,对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不足,教师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能力亟需提升。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心理学是提升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重要资源,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科学依据。近期,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写给教师的心理學》一书,正是试图架起心理学与教育实践沟通之桥的一个有益尝试。该书具有如下鲜明特色:(1)以心理学的多重视角审视与解读教育实践
期刊
摘 要 养生心理学是中国文化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开展针对中国养生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专著,《中国养生心理学思想史》全面梳理了各个时期、各个流派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创造性建构了中式“生理—心理—自然—社会”整体养生模型和中国心理养生思想演化阶段模型,具体阐述了古今科学养生原则与方法。同时,该书具有四个特色:研究视角
期刊
摘要探究控制策略和社会经济地位在安全感与婚姻匹配观念之间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选用安全感问卷、婚姻匹配观念问卷和首要-次级控制优化量表以及童年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来研究婚姻匹配观念的内在心理机制。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在安全感和婚姻匹配观念之间起中介作用,童年期社会经济地位在安全感和婚姻匹配观念间起调节作用,当前经济环境压力调节效应不显著,但高当前经济环境压力个体婚姻匹配观念显著低于
期刊
摘 要 为考察大学生心理控制源、负性情绪调节预期与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负性情绪调节预期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广州某高校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心理控制源、负性情绪调节预期和状态焦虑三者间两两显著相关;(2)心理控制源能够有效预测负性情绪调节预期和状态焦虑,负性情绪调节预期也能有效预测状态焦虑;(3)负性情绪
期刊
摘要绿色出行是指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而环境价值观可能是绿色出行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大学生的环境价值观与绿色出行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共享单车为绿色出行方式示例,使用环境价值观量表、大学生环境态度量表以及自编的共享单车使用情况问卷对南京市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环境价值观与绿色出行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环境态度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53%的大学生比较重视绿色出行
期刊
摘 要 在群际接触研究和我国族际关系情况基础上,依据接触类型与接触效价系统建构多维族际接触量表。针对理论建构中的10种接触,即5种接触类型(直接接触、网络接触、拓展接触、替代接触、想象接触)×2种接触效价(积极接触、消极接触),进行项目编制、试测、正式施测、项目精选,最终形成40个项目版本。在内地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区的维吾尔族与汉族大学生样本上(N=1643,其中内地维吾尔族373,内地汉族3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