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有些问题明知道学生通过自学就会的,但不讲仍然不放心。因为心存上述种种疑虑,所以课堂上仍以老师讲解为主。这就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学生课下问我:“老师,课上我听的挺明白的,为什么课下还是不知道怎么运用,一遇到复杂些的综合性题目就懵呢?我总是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他们做题少,得不到及时的练习巩固造成的。就在自习课上加大练习量,给学生造成较大的课业负担。通过学习洋思的教学经验和深入思考,我终于解开了这个“结”,原来问题就出在自己的课堂上,没有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自己自说自话反而助长了他们的惰性。知易行难,从听懂到会做这一段长长的路没有领着孩子们走好。针对以上弊病,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改变自己的课堂,具体做法有以下两点:
一、放手课堂,因势利导
化学内容多,繁杂,易懂难记。这是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的体会。物理性质多,化学性质多,化学反应方程式复杂,现象多,易混淆。因此按以往的模式学化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课下作业任务重。学生普遍感到很累。大部分学生成绩很难提高。
学习了洋思的教学模式,明确给出教学目标,然后指定时间、指定内容,让学生当堂自学,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对所学的物理化学性质远比老师一句话或简单重复一次好得多。学生对所学知识无论理解上还是记忆上肯定比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针对性强,效率要好的多。化学性质涉及的实验尽可能让学生设计、讨论完成,找出成功之处与不足,不足的话可能产生什么后果?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独立完成方程式,结论也由学生来总结概括。我们现在的高三一轮复习中每一章节最后的学案中都设计实验探究的专题,就是这样实施教学的。这样做开始时是会耽误很长时间,有时一节课可能只能做一到两道大的综合性题目,但是这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的,过程的摸索,遇到沟坎的合作探究,豁然开朗的喜悦,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真正实现从听懂到会做的过渡。对于其他的相关题目,学生自会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要躬行”。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变以往简单、机械地将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逐一讲解为因势利导,只讲学生自学后仍不能理解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对象的指向上,变以往很含糊的所谓“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具体的面向在课堂上自学出现问题的学生,特别是中下游学生,把教学的短板拔高,总体成绩自然会水涨船高。
二、平等互动,自主合作
在这里,要借鉴洋思的“小师傅--小徒弟”的师徒结对制,发挥兵教兵,小组互助等集体力量,特别是利用好同桌、左右小范围内,这种方式更利于小徒弟请教和小师傅辅导。在现在的一轮复习中,对于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等需要记忆的内容我总是限定出学习时间,有时两分钟,有时三分钟,然后让同学们左右之间互相提问,互相检查纠错,我称之为“小讨论”,一节课三五次不等,因为比自己学记得好,错误得到了及时更正,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对于大的综合性强的、难度设计有梯度、单凭老师讲解也不能非常明白的题目,就得实施“大讨论”,就是按照班里安排的讨论小组,一般七八个人围成圆圈各抒己见,要求必须各抒己见,大题一般设计有多个问题,难度一般也由易到难,鼓励中下的学生先说,说不下去时再有其他学生补充,这样才能做到“说者有意,听者有心”。这时候老师的检查很重要,在各小组中巡回指导、督促、鼓励、肯定。并适时的教育学生,学会的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才智,只有讲明白了才会有更大提升:有疑惑的,要放低自己,拜胜者为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扬长避短,共同进步,达到双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磨合,我们班的“小讨论”、和“大讨论”,基本成型,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效的效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做教学工作的有心人,放手课堂,敞开心灵。最后,我想用经常教育学生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好胜的心,加上开放的胸襟,会让你所向披靡。
一、放手课堂,因势利导
化学内容多,繁杂,易懂难记。这是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的体会。物理性质多,化学性质多,化学反应方程式复杂,现象多,易混淆。因此按以往的模式学化学,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课下作业任务重。学生普遍感到很累。大部分学生成绩很难提高。
学习了洋思的教学模式,明确给出教学目标,然后指定时间、指定内容,让学生当堂自学,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对所学的物理化学性质远比老师一句话或简单重复一次好得多。学生对所学知识无论理解上还是记忆上肯定比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针对性强,效率要好的多。化学性质涉及的实验尽可能让学生设计、讨论完成,找出成功之处与不足,不足的话可能产生什么后果?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独立完成方程式,结论也由学生来总结概括。我们现在的高三一轮复习中每一章节最后的学案中都设计实验探究的专题,就是这样实施教学的。这样做开始时是会耽误很长时间,有时一节课可能只能做一到两道大的综合性题目,但是这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参与的,过程的摸索,遇到沟坎的合作探究,豁然开朗的喜悦,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真正实现从听懂到会做的过渡。对于其他的相关题目,学生自会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要躬行”。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变以往简单、机械地将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逐一讲解为因势利导,只讲学生自学后仍不能理解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对象的指向上,变以往很含糊的所谓“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具体的面向在课堂上自学出现问题的学生,特别是中下游学生,把教学的短板拔高,总体成绩自然会水涨船高。
二、平等互动,自主合作
在这里,要借鉴洋思的“小师傅--小徒弟”的师徒结对制,发挥兵教兵,小组互助等集体力量,特别是利用好同桌、左右小范围内,这种方式更利于小徒弟请教和小师傅辅导。在现在的一轮复习中,对于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等需要记忆的内容我总是限定出学习时间,有时两分钟,有时三分钟,然后让同学们左右之间互相提问,互相检查纠错,我称之为“小讨论”,一节课三五次不等,因为比自己学记得好,错误得到了及时更正,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对于大的综合性强的、难度设计有梯度、单凭老师讲解也不能非常明白的题目,就得实施“大讨论”,就是按照班里安排的讨论小组,一般七八个人围成圆圈各抒己见,要求必须各抒己见,大题一般设计有多个问题,难度一般也由易到难,鼓励中下的学生先说,说不下去时再有其他学生补充,这样才能做到“说者有意,听者有心”。这时候老师的检查很重要,在各小组中巡回指导、督促、鼓励、肯定。并适时的教育学生,学会的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才智,只有讲明白了才会有更大提升:有疑惑的,要放低自己,拜胜者为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扬长避短,共同进步,达到双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磨合,我们班的“小讨论”、和“大讨论”,基本成型,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效的效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做教学工作的有心人,放手课堂,敞开心灵。最后,我想用经常教育学生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好胜的心,加上开放的胸襟,会让你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