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在大学即将毕业,在一所中学实习期间,有幸接受这所学校的骨干教师王老师的指导,那时我们在同一间办公室办公,王老师已经快五十岁了,和周围的同事关系融洽,教学质量年年名列前茅,班级管理艺术没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相反还年年被评为“学生喜爱的教师”。
学生的学习基础对教学质量、班级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王老师是那种遇到学生学习基础好的班级时,教学质量就会在学校遥遥领先;遇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班级,教学质量也不会差得一塌糊涂的优秀老师。
我百思不得其解,经常询问王老师有何法宝,王老师总是笑着说:“教无定法,教要有法!”
不明白其中含义,但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时间长了,我终于明白:保持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许多老师教学质量有时也会很高,但往往昙花一现之后,就悄无声息了。王老师不同,遇到教学质量高于他的老师时,他前去祝贺,然后认真研究教学质量超过他的老师在教学中先进的做法,在扬弃中改进自己的教学艺术。原来,不断地谦虚学习、吐旧纳新,吸取他人优秀做法,这才是王老师始终保持教学质量常青的法宝。
俗话说,文人相轻。在相互瞧不起对方中,丢掉的往往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最佳机会。在日常工作中,王老师不仅不嫉妒那些在教学质量等方面超过自己的老师,反而非常欣赏这些优秀教师,在欣赏中既保持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在相互学习中,自己的素质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文人相轻,害人害己;欣赏他人,最终受益的是自己。”王老师一次次在和我的交谈中如此说道。我也在后来的工作中一直秉承王老师的建议。
后来我大学毕业,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在学校里遇到一位喜欢写新闻报道的郑老师。郑老师每次撰写的新闻报道发表后,其他同事读报时看到郑老师写的新闻后总是议论:“就这么几句话也算新闻,这样的水平谁不会?”
有的同事甚至看到报纸中有郑老师写的新闻后,还非常生气地将其撕毁,不屑一顾地说道:“什么新闻,就是说大话、吹牛,也不脸红。”
我不明白为何他们对于身边这样一位善于写新闻的同事抵触情绪如此之大,于是请教郑老师,郑老师笑着说:“没什么,文人相轻罢了!”
后来,无论他人背后怎么议论郑老师,也丝毫没有减弱我对郑老师的敬佩和羡慕,听到他人的议论之后,我总在想:“无论他写作水平如何,全校上百位老师就他一个人写的新闻能够在报纸上发表,仅凭这一点,也应该是一名了不起的人才!”
以后,郑老师每次写的新闻发表了,我都认真拜读,在欣赏和阅读中,我也决定学着郑老师的写法,写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新鲜事,但每次将写好的稿子投出去后都杳无音讯了。自己写的新闻无法发表,但每次请郑老师修改几笔后,就迅速发表了,这让我更加敬佩郑老师。原来,写新闻这事,要想发表并不像其他人所说:“不需要任何水平,只要写就能发表。”
由欣赏到敬佩,由敬佩到崇拜,我在崇拜中不断地学习郑老师的写作手法和技巧,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我写的新闻也开始在报纸杂志发表了。
再后来,我调到一所新的学校,办公桌对面坐着一位爱好写论文的崔老师。每次崔老师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后,周围许多人总是懒得看上一眼,甚至有人说:“教学质量是靠教出来的,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就知道写作,完全是为了图个人名声。”
但我发现崔老师不仅会写论文,教学质量也是一流的,无论他人如何议论,只要崔老师的论文发表了,我都如获珍宝认真拜读。在拜读中让我明白了许多教学艺术,也让我明白了崔老师教过的学生如此喜欢他的原因。原来,学习名师不必东奔西走,这里风景独好!可惜我们善于欣赏远处的风景,却总是忽视身边的美景!
一名能够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老师,教学与管理水平会差吗?
后来,我开始学着崔老师的做法,仔细观察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人和事,研究分析处理学生问题的艺术,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些做法不仅让我的教学质量提高了,论文也开始陆续发表了。
通过不断向他人学习,我收获颇丰。一些文章被学生、学生家长在报纸杂志上阅读后,对我尊敬有加。学生在尊敬之余也特别喜欢我所教的学科,所以我的教学质量也总是在学校名列前茅。
现在,虽然也经常有人在我面前冷嘲热讽:“不务正业,只写文章不研究教学……”但我始终保持着微笑。不懂得欣赏他人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傻,欣赏他人最终受益的是自己。
文人相轻,往往“轻”视掉的是自己的学习机会,在傲慢和洋洋得意中失去了认识自我的能力;文人相敬,相互学习欣赏,既能让自己保持不断学习提升的兴趣,也容易在比较、学习中反思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得失,还能让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懂得欣赏周围的普通人,你一定会发现:高手在民间,人才就生活在我们身旁!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秭归二中)
学生的学习基础对教学质量、班级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王老师是那种遇到学生学习基础好的班级时,教学质量就会在学校遥遥领先;遇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的班级,教学质量也不会差得一塌糊涂的优秀老师。
我百思不得其解,经常询问王老师有何法宝,王老师总是笑着说:“教无定法,教要有法!”
不明白其中含义,但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时间长了,我终于明白:保持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许多老师教学质量有时也会很高,但往往昙花一现之后,就悄无声息了。王老师不同,遇到教学质量高于他的老师时,他前去祝贺,然后认真研究教学质量超过他的老师在教学中先进的做法,在扬弃中改进自己的教学艺术。原来,不断地谦虚学习、吐旧纳新,吸取他人优秀做法,这才是王老师始终保持教学质量常青的法宝。
俗话说,文人相轻。在相互瞧不起对方中,丢掉的往往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最佳机会。在日常工作中,王老师不仅不嫉妒那些在教学质量等方面超过自己的老师,反而非常欣赏这些优秀教师,在欣赏中既保持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在相互学习中,自己的素质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文人相轻,害人害己;欣赏他人,最终受益的是自己。”王老师一次次在和我的交谈中如此说道。我也在后来的工作中一直秉承王老师的建议。
后来我大学毕业,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在学校里遇到一位喜欢写新闻报道的郑老师。郑老师每次撰写的新闻报道发表后,其他同事读报时看到郑老师写的新闻后总是议论:“就这么几句话也算新闻,这样的水平谁不会?”
有的同事甚至看到报纸中有郑老师写的新闻后,还非常生气地将其撕毁,不屑一顾地说道:“什么新闻,就是说大话、吹牛,也不脸红。”
我不明白为何他们对于身边这样一位善于写新闻的同事抵触情绪如此之大,于是请教郑老师,郑老师笑着说:“没什么,文人相轻罢了!”
后来,无论他人背后怎么议论郑老师,也丝毫没有减弱我对郑老师的敬佩和羡慕,听到他人的议论之后,我总在想:“无论他写作水平如何,全校上百位老师就他一个人写的新闻能够在报纸上发表,仅凭这一点,也应该是一名了不起的人才!”
以后,郑老师每次写的新闻发表了,我都认真拜读,在欣赏和阅读中,我也决定学着郑老师的写法,写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新鲜事,但每次将写好的稿子投出去后都杳无音讯了。自己写的新闻无法发表,但每次请郑老师修改几笔后,就迅速发表了,这让我更加敬佩郑老师。原来,写新闻这事,要想发表并不像其他人所说:“不需要任何水平,只要写就能发表。”
由欣赏到敬佩,由敬佩到崇拜,我在崇拜中不断地学习郑老师的写作手法和技巧,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我写的新闻也开始在报纸杂志发表了。
再后来,我调到一所新的学校,办公桌对面坐着一位爱好写论文的崔老师。每次崔老师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后,周围许多人总是懒得看上一眼,甚至有人说:“教学质量是靠教出来的,一天到晚不干正事,就知道写作,完全是为了图个人名声。”
但我发现崔老师不仅会写论文,教学质量也是一流的,无论他人如何议论,只要崔老师的论文发表了,我都如获珍宝认真拜读。在拜读中让我明白了许多教学艺术,也让我明白了崔老师教过的学生如此喜欢他的原因。原来,学习名师不必东奔西走,这里风景独好!可惜我们善于欣赏远处的风景,却总是忽视身边的美景!
一名能够不断反思自己教学的老师,教学与管理水平会差吗?
后来,我开始学着崔老师的做法,仔细观察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人和事,研究分析处理学生问题的艺术,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些做法不仅让我的教学质量提高了,论文也开始陆续发表了。
通过不断向他人学习,我收获颇丰。一些文章被学生、学生家长在报纸杂志上阅读后,对我尊敬有加。学生在尊敬之余也特别喜欢我所教的学科,所以我的教学质量也总是在学校名列前茅。
现在,虽然也经常有人在我面前冷嘲热讽:“不务正业,只写文章不研究教学……”但我始终保持着微笑。不懂得欣赏他人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傻,欣赏他人最终受益的是自己。
文人相轻,往往“轻”视掉的是自己的学习机会,在傲慢和洋洋得意中失去了认识自我的能力;文人相敬,相互学习欣赏,既能让自己保持不断学习提升的兴趣,也容易在比较、学习中反思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得失,还能让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懂得欣赏周围的普通人,你一定会发现:高手在民间,人才就生活在我们身旁!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秭归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