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化学实验优化概念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hahawoti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借助化学实验可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化学概念。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借助演示实验,感知化学概念”“借助探究实验,理解化学概念”“借助对比实验,辨析化学概念”等方面出发,优化化学概念教学。
  [关键词]化学实验;概念教学;优化;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5007002
  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化学概念是重点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化学概念是不可能学好其他化学知识的。化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传统化学概念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化学概念,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这样的化学概念学习是低效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借助化学实验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化学概念。
  一、借助演示实验,感知化学概念
  在学习化学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对化学概念进行直观感知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他们才能高效地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如教学某些微观或抽象的化学概念时,可借助演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去感知,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效率。
  1.借助演示实验,感知微观概念
  在教学初中化学概念时,通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直接观察或触摸的微观概念。借助演示实验对微观概念进行呈现,能使其宏观化,让学生对微观概念有充分的感知。
  例如,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分子的可分性学生也难以理解。在教学原子和分子的概念时,如果采取讲解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是低下的,并且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我先给学生演示“电解水”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正负两极有一些气泡产生。接着,我用带火星的木条去点燃这些气泡,学生观察到正极木条复燃,负极有淡蓝色火焰。然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实验现象?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推测电解水的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和氢气,水可被分成“氧”和“氢”。最后,我向学生呈现水分子的结构图,该图生动地展现了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以上案例中,借助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水在电解过程中会产生氧气和氢气,进而推断出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的。这样,学生对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就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2.借助演示实验,感知抽象概念
  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之形象化,进而加深学生对抽象化学概念的感知。
  例如,在教學“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这两个概念时,我设计了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把一厚玻璃板放置在桌面上,然后将两只烧杯置于其上,其中一只烧杯底部滴一些蜡烛油,另一只烧杯底部放置一些水。将一些盐酸溶液滴入第一只烧杯中,然后加入镁条;将一些水滴入第二只烧杯中,之后再加入一些硝酸铵。放置一段时间后,对两只烧杯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从而获得感性认识:第一只烧杯杯底的蜡烛油熔化,说明是放热反应;第二只烧杯杯底的水结冰,说明是吸热反应。通过这样的实验现象能够让抽象的化学概念更易于理解。
  由此可知,利用演示实验可以让抽象的化学概念变得形象具体,这种概念教学方法非常有效。
  二、借助探究实验,理解化学概念
  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把握化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十分重要。化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历化学探究的过程,并在化学探究中内化相应的化学知识点,借助探究实验形成化学概念。
  1.借助探究实验,把握概念本质
  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借助探究实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把握。
  例如,在教学“燃烧”这一化学概念时,为了让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有深入的理解,我首先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燃烧现象,并思考物体的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学生结合生活现象对物质的燃烧条件进行猜想,然后总结归纳,并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开展相应的探究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并对燃烧的条件进行了内化。
  以上案例中,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总结”的实验探究过程,对燃烧的条件进行了探索,促进了对“燃烧”这一化学概念的本质理解。
  2.借助探究实验,理解概念内涵
  理解概念的过程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能够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其二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理解能力提高的同时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我让学生准备两个烧杯,每个烧杯放入20mL水,之后将硝酸钾和氯化钠分两次加入到两个烧杯中(第一次完全溶解,第二次有固体剩余),并对其进行搅拌,然后观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溶质溶解的限度”进行理解,从而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认识。提问:“此时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更多的氯化钠了,可否对别的物质进行溶解?”接着进行补充实验:抽取一些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解,溶液变成红色。利用这一探究实验让学生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以上案例中,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效地把握了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并且对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探究,真正理解了概念的内涵。
  三、借助对比实验,辨析化学概念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概念的过程中,由于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经常会对一些化学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相似的化学概念容易产生混淆。对于这样一些化学概念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对比实验对其进行辨析,有效促进他们对化学概念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这一化学概念时,在生活经验的影响下学生会误以为“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助燃”,显然,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对比实验:取一定量的Na2CO3粉末于烧杯中;然后把一根蜡烛固定在烧杯中,并点燃这一根蜡烛;最后用坩埚钳夹持一根燃着的镁条伸入烧杯内,同时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的稀盐酸。学生在这个对比实验中会观察到烧杯中的镁条继续燃烧,但原来燃烧着的蜡烛却熄灭了。
  通过这个对比实验,纠正了学生原有的“二氧化碳一定不支持燃烧”“物质的燃烧一定需要氧气”的错误认识,从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化学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我们要走出“讲解式”教学的误区,善于借助化学实验来优化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化学概念学习更高效。
其他文献
作为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有效手段 ,深层搅拌桩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地基处理成功与否。本文综合评述了深层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方法 ,可有效地指导施工 ,确保深层搅拌桩的成桩
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经50%乙醇超声处理后的菝葜提取液。用四种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半数抑菌浓度比较各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各萃
颁布实行后的新规范取消了查表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勘察技术人员仍在沿用 94    规范中查表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但各地区岩土差异性大 ,无法统一标准。作者在
[摘 要]从学生生活学习的积淀、课外阅读的积累、名家名篇的摘录,教师培养教学激情、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点拨两个方面论述了高中记叙文写作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记叙文 写作 点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040  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途径。
文章根据作者在国际集团会司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段深入,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对于港口航道工程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我国的经济建设日益繁荣并呈现出多种形态,与此同时,我国在的对外贸易领域也取得了突破
[摘要]根据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素养、化学语言素养和化学思维素养等,可为学生的化学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构成;培养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五次提到“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这对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认真解读《意见》指导精神,根据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