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茶碱组,给予两组常规治疗,茶碱组增加茶碱类药物治疗。结果:茶碱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茶碱组喘息改善时间、咳嗽改善时间、胸闷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不显著。结论:茶碱类药物用于支气管哮喘,见效快,疗效显著。
  [关键词]茶碱类药物;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7-057-02
  前言:作为一种常见病,支气管哮喘以胸闷、喘息等为主要表现。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会对患者的正常呼吸及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目前临床对于这类疾病,多采用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等进行治疗,其效果尚可,但由于支气管哮喘具有典型的易复发、预后差等特征,因此,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51例)、茶碱组(55例)。对照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41.3±3.6)岁。茶碱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41.7±3.4)岁。差异不显著。
  1.2方法: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使用B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茶碱组增加茶碱类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疾病类型选择茶碱类药物。本组7例激素依赖型支气管患者及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接受茶碱缓释片(广州迈特兴华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4023791;规格:0.1g)口服治疗,用法:每日2次,每次0.1-0.2g;29例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2020987;规格:10mg:0.25g),用法:每日3-4次,每次0.25-0.50mg/kg,并混入10ml生理盐水;19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接受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用法:于250ml生理盐水中混入0.25g氨茶碱注射液,按照每日2次的频率进行静脉滴注治疗。
  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评估患者的疗效;判断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分析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l8.0软件统计。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7%,与茶碱组对比偏低(P<0.05).
  2.2症状改善时间:对照组喘息(4.86±1.04)d、咳嗽(5.09±1.22)d及胸闷改善时间(5.22±1.29)d,均较茶碱组偏长(P<0.05)。
  2.3治疗安全性:对照组1例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组间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随着支气管哮喘的不断进行,这类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证实:这种治疗方法虽然可以改善支气管哮喘的喘息、气促等症状,但间隔一段时间后,部分支气管哮喘容易复发。此外,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病程较长,病情的反复发作容易加剧患者的痛苦体验;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如未及时得到干预,可转化为慢性病变,进而影响其预后。因此,早期给予支气管哮喘患者适宜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茶碱类药物用于支气管哮喘,可改善哮喘患者的疗效。这种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理机制为:(1)扩张支气管。经静脉注射或口服等方式用药后,茶碱类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細胞内的钙离子内流机制、磷酸二酯酶活性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由于缺少磷酸二酯酶的参与及钙离子外流受阻,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可逐渐由异常状态转为舒张状态,即实现扩张支气管目的。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茶碱类药物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可有效纠正其喘息、胸闷等呼吸功能异常症状。(2)调节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支气管哮喘发作后,患者多伴有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使用茶碱类药物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得到良好的调节。而由于嗜酸性粒细胞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因此,随着茶碱类药物治疗作用的不断发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也可得到良好控制。此外,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茶碱类药物还被证实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抗炎作用。这类药物的功效是其在临床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
  相对于常规治疗而言,茶碱类药物治疗的优势体现为:(1)见效快。与单纯常规治疗相比,茶碱类药物的使用可快速起效,纠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原因在于:茶碱类药物可同时从纠正支气管解剖结构异常(扩张支气管)、环境调节作用(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渗出)这两种途径,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喘息、咳嗽等症状。本研究证实:茶碱组喘息改善时间(3.06±0.95)d、咳嗽(3.94±1.14)d、胸闷(3.56±0.78)d,均短于对照组(P<0.05)。(2)作用效果显著。常规治疗多经β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发挥治疗作用,其中,前者主要经维持肥大细胞膜稳定、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这两种途径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痛苦体验;而后者则的药理机制则为: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及炎症形成。从上述机制来看,常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其与该病病因的关联不够密切。因此,治疗后,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能复发或形成不良预后。相比之下,茶碱类药物则可经多种作用途径,精确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因起效。由此可认为,相对于单纯常规治疗而言,茶碱类药物的引入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本研究证实:茶碱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P<0.05)。(3)安全性较高。茶碱类药物的药理毒理研究证实:这类药物可对心脏、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等器官或系统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引发相关不良反应。本研究为了确保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在选择茶碱类药物用法时,分别参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疾病类型、发病状态等,逐一确定规范的茶碱类药物使用方法: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给予氨茶碱静脉注射治疗;针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氨茶碱治疗等。这种个性化治疗方法的应用,可确保茶碱类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茶碱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1例不良反应,这一结果提示: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水平均较高。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可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发病状况,经不同的方法给予患者茶碱类药物治疗,以快速纠正患者的气促、喘息等症状。此外,在给予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茶碱类药物的过程中,应警惕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药物副反应的发生;而在需长期使用茶碱类药物治疗的哮喘患者群体中,应通过茶碱类药物使用剂量的控制,保障茶碱类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常见药食同源中药材真伪鉴定方法。方法选取丁香,阿胶,金银花等几味中药材及其伪劣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探讨真伪之间的差别。结果真品中药材和伪品中药材在性状,味道等都有很大差别。结论当前药食同源类中药材市场混淆、掺假现象较为普遍,药店或医院的药剂师掌握正确的鉴别方法,从而为患者或消费者提供质量上乘的中药材,从而保证它们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药食同源,中药材,真伪鉴别  [中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头粗隆间骨折治疗采取PFNA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头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 015. 02 2 016. 01)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DHS组、PFNA组,2组患者各有30例,并对其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PFNA组老年股骨头粗隆间骨折患者经治疗的手术时长为(60. 25±17. 97) min,术中出血量为( 112.
【摘要】目的:綜合分析雷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一2017年5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联用莫沙比利治疗方法,70例)和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方法,7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H
1.NGN与软交换的产生背景及基本概念目前的网络无论是PSTN还是互联网都难以满足人们对话音、数据与多媒体融合业务的渴望,难以实现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够以任何方式通信的
目的:探析罗哌卡因在胸外科手术后肋间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本研究纳入对象共计69例,将抽取对
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一直是高校存在的问题,管理高校实验室的开放代表着可以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空间,还能够发挥出实验室更好的功能和作用,可以说为我国科研事业进一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