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来源 :校园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9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但是病理学理论知识内容抽象、繁杂,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陷入“机械记忆-应付考试-快速遗忘”的恶性循环中。这就要求病理学教师不但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当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尤其是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心理学原理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笔者近几年的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病理学教学的实践经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两者之间都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学
“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这“四个敬畏”,是俞正声同志在中共上海九届市委十七次全会上对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俞正声同志强调,广大干部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监督,常怀敬畏之心。  可是,总有领导干部,不知敬畏、自我膨胀,以为手中有权,就可以凌驾于法律和人民之上;总有领导干部,直到锒铛入狱,才痛哭流涕,自称“法盲”;总有领导干部,时不时冒出些“雷人雷语”——对老百姓说“一楼二
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