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选择和意义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侧方淋巴引流是低位直肠癌3个重要的淋巴引流方向之一。沿引流途径清扫淋巴结是直肠癌根治术基本要求,也决定淋巴结清扫范围。但侧方淋巴结是区域淋巴结还是远处淋巴结,一直存在争议。这带来新辅助放化疗和侧方淋巴结清扫、以及新辅助放化疗对侧方淋巴结转移疗效的争议。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规律、影响侧方淋巴结转移复发危险因素以及放化疗前后MRI检查对侧方淋巴结评估等进行深入阐述,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选择和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YP1A2基因rs2069514和rs76255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囊型包虫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162例囊型包虫病患者(病例组)和156例健康对照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E)仍然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方式.经肛提肌外APE可降低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率和肿瘤穿孔率,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有
胃黏膜巨大肥厚症较少见,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该病主要治疗措施为微创手术治疗及药物干预治疗.临床医师应熟悉该病影像学检查特征,及早诊断与治疗,使病人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