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扬州评话发展史上,至晚在清乾隆年间,《三国》书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晚清时期,特别是咸丰、同治年间,评话《三国》出现了新高峰。扬州《三国》评话艺人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传授系统,其中在李门传授系统中,号称“八骏”之一的康国华造诣最高,成为康派《三国》的开山鼻祖。康国华传艺康又华,康又华又传康重华,经三代打磨,康派《三国》已经成为扬州评话界乃至中国曲艺界的瑰宝。 略品康派《三国》,表演技法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扬州评话发展史上,至晚在清乾隆年间,《三国》书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晚清时期,特别是咸丰、同治年间,评话《三国》出现了新高峰。扬州《三国》评话艺人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传授系统,其中在李门传授系统中,号称“八骏”之一的康国华造诣最高,成为康派《三国》的开山鼻祖。康国华传艺康又华,康又华又传康重华,经三代打磨,康派《三国》已经成为扬州评话界乃至中国曲艺界的瑰宝。
略品康派《三国》,表演技法丰富,文气与民风并重。这是因为评话本身当如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卷三云:“小说所以敷衍正史,而评话又所以敷衍小说”,需要在历史的架构上进行藝术再处理,使之符合大众的欣赏期望。同时因扬州为文采风流之地,文化土壤厚实,民众的艺术期望值相对较高,如果不因地制宜,精细打磨作品,是无法满足受众的艺术期望的。
如此而论,康派《三国》的成功,是康氏三代在重视地域文化和民众需求的同时,不断广征博闻、丰赡艺术的必然结果。前人遗珠为后人,新时代的曲艺工作者也当学习继承经验,为新时代曲艺事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本刊以纪念康重华先生诞辰100周年为契机,邀请扬州评话界专家学者以康重华先生为基点“溯流而上”,回览源头,收集史料,论证成就,总结经验,以期全面展示康派《三国》风貌,为曲艺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扬州评话以说表细腻、表演传神著名。其中王派《水浒》与康派《三国》堪称扬州评话双璧。前者书词肌理细腻骨肉匀,后者说表传神会意妙处多,两者一时瑜亮,各擅胜场。而因为康国华成名较早,王派传人对他颇有赞誉①。而康氏后人康又华、康重华,皆是芝兰玉树,不堕声名。今适逢康重华先生百年诞辰,我们有必要仔细梳理扬州评话的发展脉络,认真总结康派说书传承和发展经验,并将之应用于当代扬州评话的发展中。 康国华的表演曾给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已经成立整整十六年了。从2003年10月3日的首场演出开始,基本上每个周六的晚上,北京东城区文化馆三楼的小剧场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台上是老中青少几代相声演员同堂献艺,尽展风采;台下则是男女老幼全家出动,听相声度周末,其乐融融。 我作为追随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一路走来的忠实观众,同时也作为一名曲艺理论研究人员,每每置身于观众席中,总会被现场的热烈气氛而深深
中国曲艺艺术的形式繁杂多样,各曲种都有属于自己的观众群体,观众被从事曲艺的演员们尊称为“衣食父母”。正是这些群体的存在,曲艺才得以传承和发展,新的曲艺作品和表现形式不断产生。这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曲艺的发展除了演员们自身的努力,还需要观众的认可和追捧。 所谓培养观众,其实是演员自身的艺术修养。这种修养需要在尊重观众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需求,强化自身的艺术观,主动接近观众,使观众从陌生、认知、承
1980年春,法国学者罗伯特·如尔曼在南京听了康重华的《三国》之后,表示“得到了艺术与诗的享受”。而俄罗斯学者李福清在《〈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中文版自序里说,他的这本书“只限于研究书面上的民间作品,如《三国志平话》及现代的说书,包括北京的评书、扬州的评话,还研究苏州的评弹及民间传说”。他所依据的研究资料,就是扬州评话康重华的《三国》、苏州评话张国良的《三国》等。由此观之,康派《三国》对“三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自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告后,70年来,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國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举世惊叹的人间奇迹,以强劲的英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70年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昂扬征程中,曲艺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政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
第三届中华曲艺港澳情展演系列活动在澳门举办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10月28日至30日,由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指导,中国曲艺家协会、广东广播电视台岭南戏曲频道、中国戏剧曲艺家(澳门)联谊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华曲艺港澳情展演系列活动在澳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包括展览、展演、研讨会、进校园交流等子项目,为澳门同胞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曲艺事业发展的喜人成果。(曲讯)中国曲协在四
近日,中国曲协在充分调研、全面了解曲艺发展现状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基层曲艺工作不断向前的指导性意见,《中国曲艺家协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曲协工作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是一项阶段性成果。作为协会工作的重要抓手,中国曲协会员是全国曲艺队伍的重要骨干,是社会主义曲艺事业的中坚力量,就会员工作情况,结合该《方案》,中国曲协有关负责人接受了《曲艺》杂志记者的专访。 《曲艺》杂志 :会员工
苏州评弹是谁,苏州评弹从哪里来,苏州评弹往哪里去,这是三个关于苏州评弹的终极问题。苏州评弹从哪里来,苏州评弹往哪里去,讲的就是评弹的源与流,即评弹传承的历程,其间始终贯穿着一个苏州评弹是谁的问题。溯流穷源我们才能明了苏州评弹是谁,源流之间有着质的规定性,沿流求源是苏州评弹保持自己的艺术特色,并加以传承的要旨。坚守苏州评弹的本体,我们的传承才能生生不息,日新而不逾矩。道理虽然很清楚,但是现实却不容乐
翻开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孙立生先生编著的《中华曲艺艺谚艺诀和专业术语》时,无比兴奋,倍受鼓舞。该著作包罗万象,涵盖曲艺审美、曲藝创作、曲艺表演、曲艺传承、职业操守等方面内容,凝聚着心血和汗水的艺谚艺诀,根植于生活,通俗易懂、活泼清新、真挚朴实,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一以贯之传播了中华深厚的传统文化基因,既有价值取向、审美追求,也有艺术观念、业内门道,更有生存之道、发展谋略、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需要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明确回答了社会主义文艺“依靠谁”“为了谁”这一重大问题。中国曲协在充分调研、全面了解曲艺发展现状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基层曲艺工作不断向前的指导性意见,《中国曲艺家协会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曲协工作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