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一个难題。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文字优美,个性突出,具有创新思想的文章,是语文教师必须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将学生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关注世界,关爱他人,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捕捉生活的美妙瞬间,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美的存在,用心观察、感悟。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没有观察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作时无话可写,敷衍了事,作文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教师批阅时如同嚼蜡。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让他们充分感受身边的平常事。因为每个学生的感受不同,对事物的描述也就各有千秋,不说作文写得如何,起码学生有话可说了,他们不会再为从何写起而犯愁了。
三、拓展学生阅读面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而言,写作文是最头疼的事。他们写作文时往往无事可写,无情可抒,不知如何表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还是他们读书太少,写作素材积累不足。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拓宽他们的阅读面,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主动性。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好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号召学生把自己的优秀读物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鼓励学生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其次,激发学生课内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将所学技巧应用到实际写作中,鼓励他们从写作的角度阅读课文,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最后,还要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广泛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还可以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和感受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和技巧。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学生只要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积极寻找写作素材。这是作文教学顺利开展的第一步,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就要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练习形式,让学生愿意动笔,乐于表达。
教师在教学中要少一些束缚,多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如笔者在讲授防震安全知识时,为学生播放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视频后,让他们写观后感,学生写得非常感人。有一位女生这样写道“长久以来,我一直抱怨父母给予我的太少,没有为我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不能为我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当我在视频上看见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被埋在废墟中,孩子没有了父母,父母失去了孩子,他们还没来得及与自己的亲人告别,就已经永远没有机会看到第二天的日升日落时,我突然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幸运,我觉得只要每天能和父母相伴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从学生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那一颗颗纯真、善良的心,我为他们的成长感到自豪。
五、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每写完一篇习作后,都会让他们在小组内互读,组内成员相互点评,指出对方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再让他们自己修改,从字、词、句方面认真推敲,并写出这篇习作的主旨、重点和写作特色等。为了改变学生写作文时的不良习惯,我通常会给他们分享一些古今中外大家修改文章的典型故事。如王安石在写《泊船瓜州》时,“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前后尝试用过好多字,都没有这个“绿”字精妙。还有贾岛炼字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一篇优秀的习作绝不是一气呵成的,需不断推敲和锤炼,以此引起学生对自改作文的重视。这种互批互改、自批自改的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展示自改作文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总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拓展学生阅读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充分结合了起来,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 甘肃省陇西县首阳第二小学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关注世界,关爱他人,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捕捉生活的美妙瞬间,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美的存在,用心观察、感悟。观察是作文的基础,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没有观察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作时无话可写,敷衍了事,作文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教师批阅时如同嚼蜡。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让他们充分感受身边的平常事。因为每个学生的感受不同,对事物的描述也就各有千秋,不说作文写得如何,起码学生有话可说了,他们不会再为从何写起而犯愁了。
三、拓展学生阅读面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而言,写作文是最头疼的事。他们写作文时往往无事可写,无情可抒,不知如何表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还是他们读书太少,写作素材积累不足。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拓宽他们的阅读面,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主动性。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好班级图书角的作用,号召学生把自己的优秀读物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鼓励学生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其次,激发学生课内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将所学技巧应用到实际写作中,鼓励他们从写作的角度阅读课文,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最后,还要让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广泛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还可以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和感受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和技巧。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学生只要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积极寻找写作素材。这是作文教学顺利开展的第一步,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就要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练习形式,让学生愿意动笔,乐于表达。
教师在教学中要少一些束缚,多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如笔者在讲授防震安全知识时,为学生播放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视频后,让他们写观后感,学生写得非常感人。有一位女生这样写道“长久以来,我一直抱怨父母给予我的太少,没有为我创造优越的生活环境,不能为我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当我在视频上看见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被埋在废墟中,孩子没有了父母,父母失去了孩子,他们还没来得及与自己的亲人告别,就已经永远没有机会看到第二天的日升日落时,我突然感觉自己是那么的幸运,我觉得只要每天能和父母相伴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从学生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那一颗颗纯真、善良的心,我为他们的成长感到自豪。
五、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每写完一篇习作后,都会让他们在小组内互读,组内成员相互点评,指出对方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再让他们自己修改,从字、词、句方面认真推敲,并写出这篇习作的主旨、重点和写作特色等。为了改变学生写作文时的不良习惯,我通常会给他们分享一些古今中外大家修改文章的典型故事。如王安石在写《泊船瓜州》时,“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前后尝试用过好多字,都没有这个“绿”字精妙。还有贾岛炼字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一篇优秀的习作绝不是一气呵成的,需不断推敲和锤炼,以此引起学生对自改作文的重视。这种互批互改、自批自改的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展示自改作文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总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拓展学生阅读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充分结合了起来,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 甘肃省陇西县首阳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