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GANG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前语:
  2018年10月22~24日,江西省樟树中学在语文学科专家的带领下,围绕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该校语文组全体老师通过集体备课和教学交流开展积极探索。其间,有理论的指导,有专家的介入,使得阅读教学从个别老师的“暗里摸索”转向群体互动的“明里研讨”。该校刘晓维老师、顾志荣老师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两位专家王从华博士、李冲锋博士分别上了研讨课。其中,刘老师和王博士同上课文《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顾老师和李博士同上另一篇课文《咏怀古迹》(杜甫)。这样一次同课异构,因为有来自高校语文课程教学论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具有一定代表性,窥斑知豹,从中可以约略窥见我国当前阅读教学理念上的不同,尤其是在学的活动设计上呈现出的水平层次。
  【文本分析】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一首产生于汉代末年的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钟嵘的《诗品》赞颂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此言不虚。《涉江采芙蓉》是其代表作。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和思妇在现实生活中因离别而造成的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男女主人公的深情和忧伤,感人至深。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本诗言近旨远,朴素无华,自然流畅,学生不存在阅读障碍。可以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直接进行诵读训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掌握初步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中的关键词,从平易朴素的词句中品出深意,从而理解诗情。
  【教学步骤】
  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涉江采芙蓉》。这首诗像《诗经》的很多诗一样,没有标题,这种情况大都是以第一句为标题。
  《涉江采芙蓉》出自《古诗十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古人有很高的评价,如“惊心动魄,所谓几乎一字千金”,又说“五言之冠冕”,甚至冠以“母诗”的称号。由此可见,《古诗十九首》,从诗歌体裁、内容、意象、意境等各方面都开启了后代诗歌的先河。《涉江采芙蓉》是其中的一首,而且是代表作,当然也担当了以上的赞誉了。可是,大家初步诵读过这首诗,一定会发现,这首诗从语言风格上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哪兩个字?
  生 1:缠绵。
  师:我问的是语言风格,“缠绵”,是情感。
  生 2:朴素。
  生 3:淡雅。
  师:对,朴实、淡雅、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像口语,显得很平凡。看似如此平凡的一首短诗到底有什么不平凡之处呢?
  今天我们就来品味其中的意蕴。
  一、读出感觉
  (一)朗读
  师:齐读课文。
  (生齐读)
  师:从读诗的节奏上看,我看大家还没读出它的韵味。我感觉缺乏的是情感。大家再用 2 分钟时间,诵读全篇。两个任务:1.背诵全诗;2.感受这首诗,用情感甚至用灵魂去感受,最后带着情感诵读出来。
  (生诵读)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诵读一遍。
  (女生1背诵)
  师:有节奏,顺畅。
  (男生1背诵)
  师:刚才两位同学,只能算是朗读,不是诵读。“采之欲遗谁”,其中的“遗”应该读“遗 wèi”。读五言诗,一要把握好节奏。五言诗的节奏分两种,“二三”或“二二一”。这首诗是“二三”节奏。二要读出轻重。有的地方要重读。大家先讨论一下,看看哪些地方要重读,确定了就在重点字词上标注,用三角形符号标注。
  (二)诵读
  师:请两位同学来尝试着诵读。
  (男生1诵读)
  师:你哪些地方重读了?
  男生1:在。在远道。
  师:重读,要——(教师示范)。
  (女生1诵读,有节奏地晃头)
  (全体学生掌声)
  师:我都被她感染了。
  (女生2诵读)
  师:重音强调得不够。
  (男生2诵读)
  师:有重读,有节奏。不过,我感到奇怪,这么忧伤,你怎么还笑眯眯的?因此,诵读诗还要注重第三点,要投入感情。(板书)我也尝试诵读一下。
  (教师示范)
  师:我第一次尝试诵读,读得不好。(掌声)
  (三)唱读
  师:还有一个小环节。我们经常听歌,歌曲一般会有一两句重唱,起到一唱三叹、重章迭唱的效果。如果这首诗谱写成歌曲,大家觉得哪一句可以迭唱?
  生 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师:大家认可吗?(学生点头)我们来唱读一下。
  (学生唱读,把最后两句复读两遍)
  师:是不是感觉不一样?感情重的地方,要反复。这里有些字要重读,如:多、谁、望……
  二、讨论以理解
  师:大家小组讨论,哪个句子或哪个词最打动你?(3分钟)
  生1:“旧”,离家时间太长。淡淡的忧伤。
  师:还有吗?
  生2:“漫浩浩”,归途无期。“终老”,看得出诗人对心上人用情至深。忧伤地老去,因为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师:为什么“同心而离居”呢?“漫浩浩”,体现距离遥远,还体现什么?
  生3:思念绵长。
  师:还有对心上人的想念,无比绵长。
  生4:“忧伤以终老”,因为想念,忧伤不已。
  三、体会情感
  师:“忧伤”这个词在全诗有什么用?
  生:奠定感情基调。
  师:情感基调,一般在诗歌的前面,这里是结束了。说“诗眼”更好。
  生5:“同心而离居”,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多难过啊!
  生6:“采之欲遗谁”,送给心上人。心动而愉悦。
  师:情感的转折。这首诗有情感的变化。前面两句,主人公心情是激动的。芙蓉,有木芙蓉、水芙蓉之分。这里是木芙蓉还是水芙蓉?
  生:水芙蓉,莲花。
  师:芙蓉,莲花。周敦颐的《爱莲说》里怎么说的?
  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师:抒情。主人公先是满怀希望,然后是失望,最后发展到悲痛欲绝,绝望。情感是有起伏。
  师:从“忧伤”这个词,你看到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学生读)
  生1:对心上人的爱恋之情。
  师:对,因爱不能一起而忧伤。
  生2:无法表达自己情感的悲伤——因没送出花而心情苦闷。
  师:离别之情。互相之间思念的情感。
  (教师板书:忧伤——爱恋、悲伤、离别之情、思念之情。)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其他文献
一、课文解读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课文,作者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它所在的单元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单元重点是让学生感悟汉语的独特神韵和深厚意蕴,为此单元中编排了《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三篇课文。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体裁、不同语言形式的文章,提升论说类文本的阅读鉴赏能力。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斟酌词
期刊
何为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故遵自然之序,依事物之理,为科学之法。问寻本真,明其所向,则行于道矣。教育,意为教化培育之道,而道在何处?  为何而教?  学以厚生,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教育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好。故此教育应以生活为目的,以人为中心。生活即教育,为何而教?不是因为治人与治于人的差别,不是为了富贵功名,而是为了健康地生活、科学地生活、高雅而艺术地生活、劳动创造地生活、引
期刊
《美丽的鹿角》出自《伊索寓言》,原人教版教材题目为《狮子和鹿》,因与故事内容不相符,故统编教材改为这一题目,这样能更好地表达寓意。这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寓言学习的第三篇课文,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寓言,学习寓言一般要求:了解内容、明白寓意。基于文本特点,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结合课后习题,本课教学着重引导学生:1.借助鹿的心情变化读好课文;2.借助课后习题提示说清寓言故事内容;3.在
期刊
万和小学是江西省贵溪市政府为解决进城务工子女上学难所新设的一所小学,交由文化底蕴深厚的贵溪市第一小学管理,2015年9月招生办学。学校生源的80%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周边农村学龄儿童,留守儿童居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行为习惯和学习基础的差距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新课题、新挑战。  察学情,营造“和乐”校园  学校大部分孩子是临近入学年龄才离开农村进城生活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期刊
选择过怎样的教书生活,是每一位教书人应思考的问题。《但得爱书人似我——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是蔡朝阳老师继《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获评《新京报》2012年度致敬书籍)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不仅是一个以阅读抵抗荒诞的爱书人的阅读史,也是一个以自由看待教育的教师的思想录。该书给广大教书人最大的感受就在于要过一种有思考的生活。  [思考,以梦想为马]   怀揣着不同的梦想,教书人在各自的道路上奋斗。蔡朝阳老师
期刊
“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深刻的本能,既不是毁灭也不是创造,只是不与任何东西相像。”在我理解,加缪说的这种“深刻的本能”,表现在教学设计上,便是一种创课设计。笔者试以《伯牙绝弦》为例,说一说怎样设计,才能不与任何“你曾经看到过的设计”相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期刊
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角的度量”一课站在度量的整体视域下,打破知识之间的隔阂,引导学生在交流、质疑、观察、探究等过程中逐渐发现角的度量与其他度量活动的衔接点,为数学新知的自发生成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认知框架。这种突出知识本质、关注知识结构、提升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片段一】交流总结,突出度量本质  师:说起度量,同学们应该不陌生。说说看,你曾经度量过什么?  (学生回答度量过物体
期刊
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可当它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故事大多以紧凑的结构,精练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夸张、拟人和象征的手法,阐述深奥的道理。寓意是寓言故事的灵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寓言故事的文体特征,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并引导学生在寓言故事学习中砥砺语言能力,涵育审美情趣,学
期刊
巍巍巘峰,汤汤恩江,江西永丰是一代文宗欧阳修故里。城南学校位于恩江河畔,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典型的城乡结合型学校。2016年,学校建校之初,就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为探索出从小学到初中完整的课程体系,学校注重初小衔接,努力将“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模式打造成城南学校的品牌。  构建书香文化校园,营造阅读氛围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是教育赋予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以大量阅读作为切入点,努力培植
期刊
“天上初秋桂子,庭前八月丹花。”十月的金溪县锦绣小学校园里,丹桂飘香,果实满枝,既收获着喜悦,也孕育着新的希望。在学校的一间教室里,“90后”年轻教师荀婷正给来自全市各地观摩的老师上一节数学绘本教学公开课。  “绘本是感性的,数学是理性的,当数学绘本遇见数学教学,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呢?绘本给孩子们带来的是乐趣吗?是主动探寻吗?让我们引领孩子们载着绘本的小船,在数学的浩瀚海洋中进行一次美妙的旅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