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会计准则的建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巨大,本文通过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会计模式的现状结合新会计准则制度浅析了其对我国现有银行会计管理的冲击,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商业银行 会计管理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是对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标志着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接轨。新会计准则作为完整会计准则体系,和我们以前的会计制度相比,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绝不仅仅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变化,而是会计理念的根本革新。会计不仅仅是核算和记录,而是通过分析,真正反映企业价值。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银行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选择了新会计准则对国内银行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
一、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1、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是银行所有者(投资者),其核算依据是《会计法》、《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度。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内容)是以货币表现的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2、结算会计
结算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居民个人。其核算依据是《支付结算会计制度》、《现金管理条例》、《账户管理规定》、《联行制度》和相关会计法规制度。结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以货币表现的各项资金结算和往来业务。
3、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各级行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业务管理人员。目前这方面虽无统一的法规和制度。但应依据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和特定的技术、方法。
4、会计中心
国有商业银行会计中心是财务会计、结算会计和管理会计三大系统的管理、指挥,物调和监控中心。其主要职责一是会计制度管理;二是会计机构和人员管理,三是会计工作目标管理;四是会计报表信息管理,五是网络中心的运行;六是会训书查、监督和辅导。会计中心应设总会计,对全行的会计反映质量和核算监督过程负总责。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内容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
1、基本准则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处于第一层次,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等,基本准则的作用是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和为尚未有具体准则规范的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
2、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层次,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为企业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具体而统一的标准。其中,新制定的会计准则22项,以前制定、现在修订的会计准则16项,这项具体准则基本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3、应用指南
应用指南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三个层次,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性指南。主要包括具体准则解释和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等,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
三、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
1、对银行经营理念产生重大的影响
新准则总的指导思想是将潜在损益予以显化,将未来损失提前确认。在这种指导思想下,银行经营的短期化行为可能会得到某种程度上的遏制,这就要求银行从业人员必须提升经营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快实现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型。
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国内银行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国际接轨,不管是银行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应该从思想观念上摆脱原来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束缚,积极主动地接纳新会计准则,使财务报告更加真实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真实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更好地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也更好地向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提供准确的信息。
2、对上市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在上市后采用新会计准则,就必然需要对其提出更多的合规性要求。为符合准则,要求银行收集更多的信息,银行为此需要采用更好的信息技术系统,而在这一点上,我国现有的相关的制度和技术手段显然还无法满足。因为系统改造存在高风险、高成本,目前许多上市银行的系统都是全行集中的,核心系统的改造略有偏差,将对全行的业务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上市银行对核心系统的改造将会非常谨慎。更重要的是,新会计准则与原来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核心系统改造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即使是将新旧准则差异较大的业务放到外挂系统中去处理,核心系统改造依然不可避免。例如,将直线摊销法改成实际利率法,由于计提摊销方法完全改变,对核心账务系统的核算体系会产生重大影响。
3、对上市银行公允价值的计量带来了挑战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需要大量使用公允价值,这对习惯于历史成本核算的银行会计系统是个不小的挑战,公允价值计量不仅仅可能增加财务的波动性,考量报表编制者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而且我国有些金融产品是没有公开市场的,在进行公允价值重估时,存在较多的人为主观判断,为利润操纵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假定各上市银行根据不同的假设采用不同的估价模型,其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账户的影响在不同银行之间可能相差悬殊,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还需要专门的定价服务机构提供估值服务支持,但对于外部独立审计来说,证实通过模型获得的公允价值是否可靠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目前国内具备金融资产定价能力和资格的服务机构还不健全,在实施过程中很可能遇到无法计量的情形。
4、对银行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调整空间,同时也给银行业财务人员及监管人员的执业能力带来巨大考验,加大了职业判断和操作的难度。
因此,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做出复杂判断处理的能力,使其尽快了解和熟悉新旧准则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新准则的要求,领会新准则体系的内容,要点和精髓,同时,由于新准则的实施会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乃至整个经营管理体系、理念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准则的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专业方面,而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尤其是在运用实物操作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将是上市银行顺利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关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商业银行 会计管理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是对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标志着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接轨。新会计准则作为完整会计准则体系,和我们以前的会计制度相比,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绝不仅仅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变化,而是会计理念的根本革新。会计不仅仅是核算和记录,而是通过分析,真正反映企业价值。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银行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选择了新会计准则对国内银行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
一、国有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1、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是银行所有者(投资者),其核算依据是《会计法》、《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度。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内容)是以货币表现的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2、结算会计
结算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居民个人。其核算依据是《支付结算会计制度》、《现金管理条例》、《账户管理规定》、《联行制度》和相关会计法规制度。结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以货币表现的各项资金结算和往来业务。
3、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各级行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业务管理人员。目前这方面虽无统一的法规和制度。但应依据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和特定的技术、方法。
4、会计中心
国有商业银行会计中心是财务会计、结算会计和管理会计三大系统的管理、指挥,物调和监控中心。其主要职责一是会计制度管理;二是会计机构和人员管理,三是会计工作目标管理;四是会计报表信息管理,五是网络中心的运行;六是会训书查、监督和辅导。会计中心应设总会计,对全行的会计反映质量和核算监督过程负总责。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内容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
1、基本准则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处于第一层次,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等,基本准则的作用是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和为尚未有具体准则规范的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
2、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二层次,是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为企业处理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具体而统一的标准。其中,新制定的会计准则22项,以前制定、现在修订的会计准则16项,这项具体准则基本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3、应用指南
应用指南处于会计准则体系的第三个层次,是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性指南。主要包括具体准则解释和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等,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
三、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
1、对银行经营理念产生重大的影响
新准则总的指导思想是将潜在损益予以显化,将未来损失提前确认。在这种指导思想下,银行经营的短期化行为可能会得到某种程度上的遏制,这就要求银行从业人员必须提升经营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快实现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型。
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国内银行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与国际接轨,不管是银行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应该从思想观念上摆脱原来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束缚,积极主动地接纳新会计准则,使财务报告更加真实地反映商业银行的真实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更好地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也更好地向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提供准确的信息。
2、对上市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在上市后采用新会计准则,就必然需要对其提出更多的合规性要求。为符合准则,要求银行收集更多的信息,银行为此需要采用更好的信息技术系统,而在这一点上,我国现有的相关的制度和技术手段显然还无法满足。因为系统改造存在高风险、高成本,目前许多上市银行的系统都是全行集中的,核心系统的改造略有偏差,将对全行的业务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上市银行对核心系统的改造将会非常谨慎。更重要的是,新会计准则与原来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核心系统改造的难度很大,成本很高。即使是将新旧准则差异较大的业务放到外挂系统中去处理,核心系统改造依然不可避免。例如,将直线摊销法改成实际利率法,由于计提摊销方法完全改变,对核心账务系统的核算体系会产生重大影响。
3、对上市银行公允价值的计量带来了挑战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需要大量使用公允价值,这对习惯于历史成本核算的银行会计系统是个不小的挑战,公允价值计量不仅仅可能增加财务的波动性,考量报表编制者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而且我国有些金融产品是没有公开市场的,在进行公允价值重估时,存在较多的人为主观判断,为利润操纵提供了方便。更重要的是,假定各上市银行根据不同的假设采用不同的估价模型,其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账户的影响在不同银行之间可能相差悬殊,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还需要专门的定价服务机构提供估值服务支持,但对于外部独立审计来说,证实通过模型获得的公允价值是否可靠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目前国内具备金融资产定价能力和资格的服务机构还不健全,在实施过程中很可能遇到无法计量的情形。
4、对银行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调整空间,同时也给银行业财务人员及监管人员的执业能力带来巨大考验,加大了职业判断和操作的难度。
因此,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对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做出复杂判断处理的能力,使其尽快了解和熟悉新旧准则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新准则的要求,领会新准则体系的内容,要点和精髓,同时,由于新准则的实施会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乃至整个经营管理体系、理念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准则的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专业方面,而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尤其是在运用实物操作方面。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将是上市银行顺利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