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宗祠文化的宗教性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wwwbushi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徽州文化在内容上并不是一种宗教文化,但是徽州文化里的宗祠文化却具有很多的宗教性特征。例如,以宗教性质中的儒学理论作为根本、程朱理学作为圭臬的教化;以宗祠作为场所、以祖先神作为祭拜、以朱子的《家礼》作为礼仪的宗教性活动;以宗族、血缘作为纽带的宗教性组织;以先贤信仰或祖宗作为核心观念等一系列的宗教性质的活动。
  关键词:徽州;宗祠文化;宗教性;探讨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而一向又具有“东南邹鲁”与“程朱阙里”的美誉,在徽州有很深的儒学信仰。虽然在学术界对儒学是否属于宗教还具有一定的争议,但是徽州文化却是属于儒家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徽州文化和宗教有着很深的渊源,但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灿烂的徽州文化却不是一种宗教文化。但是在徽州文化中的宗祠文化,却有着众多宗教的特征。
  1 以儒学理论作为根本、以程朱理学作为圭臬的教化宗教性
  徽州是宋代时儒学的发源地。在宋代以后各朝代都倡导理学,而程朱理学更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统一的官方哲学,而朱熹集注的著作《四书》和《五经》更是在后期封建王朝中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朱熹所倡导的“理”,增加本质上是对以三纲五常作为核心封建礼教的提升,所以在朱熹的观点里会把“理”说成是父慈子孝、君臣忠义的“仁义礼智信”,也就是五常。而在徽州发展的文化里,人们经常把朱子理学和徽州本來就具有的一些宗教制度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以宗祠文化为依托的特有的徽州礼教。徽州宗族实际上实行的教化是以儒学理论为根本的,他认为五教之目的就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朋友有信、长幼有序;而学习的五焉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紧接着提出修身之道、处事之道:明其道而不计气功,正其义而不谋其利;接物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若行有不得则反求诸己。其中朱熹提出的“为学五序”与“人伦五教”思想就充分地提出儒家思想中的生生不息人生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但是朱熹所列出来的观点不是一般性的哲学论证,而是明显的带有宗教戒律的性质,朱熹在自己的思想里还坚持着神道设教的宗教原则,朱熹指出儒教中的“敬”和“戒惧”的作用是为了明鬼神而作为黔首,然后则百姓畏,而万民服。古人之立社,然启虚设兮?以土地所适宜之木来使民知戒惧,然教莫大焉。而这些思想也是充分的体现出了宗祠文化所具有的宗教性质。
  2 以宗祠作为场所、以祖先神作为祭拜、以朱子的《家礼》作为礼仪的宗教性活动
  在徽州文化中宗族意识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宗祠,而且宗祠还是徽州宗法的家族制度的标志,宗祠类似于伊斯兰教中的清真寺、基督教中的教堂、佛教中的寺庙。在徽州宗祠祭祀中是举行活动的重要场所。而进行的宗教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宗教仪式,而举行的宗教仪式还是宗教观念和宗教体验的表现。一般情况下,宗教活动主要有崇拜仪式、祈祷、禁忌以及巫术等。在实际中举行的宗教祭祀活动和宗教活动相类似,主要包含了宗教活动里的崇拜仪式、祈祷以及禁忌等。在徽州文化中的祭祀活动,也要遵循一定的礼法,而举行的祭祖仪式就几乎全部遵循了朱熹所著《家礼》中的相关规定。在一年里祭礼要被重复举行多次。首先就是四时祭,也就是要在每个季节仲月的时候祭祀所有祖先。其次是立春祭祀先祖、冬季祭祀始祖、季秋祭祀近祖等活动。当然,举行的这些仪式要全部在祠堂来进行。在祭祀的时候,除了对礼仪空间和礼仪时间有一定的规定之外,还对礼仪贡品、礼仪器物、礼仪祷文以及礼仪个人的位置有着明确的规定。在徽州文化里进行礼仪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培养族民的思想态度和相应的礼仪习惯,而在这种祭祀中,族民对先祖的敬爱之情是建立在深切的怀念自身血脉根源基础上的,并且这种敬爱也是出于报恩。在古祭礼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报恩之情,这和基督教中感恩赞美造物主的情怀是相似的。
  3 以宗族、血缘作为纽带的宗教性组织
  任何一种宗教的组成都离不开具有相同信仰的个体组织,只有这些个体结合层一个团体或者是群体,才会形成宗教组织。在宗教组织中人们的信仰与表达信仰的活动行为就被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围里,从而形成了信仰者必须要遵循的神圣制度,而宗教的制度与组织也是一切宗教形成和逐渐成形的最基本要素。在徽州文化里,徽州人比较重视宗法,大多数是聚族而居,在宗族里,“宗”指的是尊重的意思,也就是族人对祖先的敬重并以此为中心来和睦族人。而“族”指的是聚合起各自的高祖到玄孙且相互恩爱各不同辈分的家庭。血缘关系则是宗教形成的命脉依托,也是建立宗族组织的纽带。在徽州文化里宗族指的是在宗法的观念规范下,由男性血缘关系家庭组成的一个社会群体组织。从宗族发展的过程来看,宗族最早是古代父权社会的宗法关系残余,在宋明以后这种关系逐渐加强,也逐渐形成了以族长权利为核心的,以族田、祠堂、族规、族谱以及家谱为手段的一种严密宗教制度。尤其是在清代时候,这种宗族关系遍布全国的城乡,构成了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宗族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群体,向上可以追溯到高祖、尊祖、祖父以及父亲,而向下则是延续至子、孙、曾孙以及玄孙共九代人,即我们常说的“九族”。在宗族里,宗族成员有着共同的祖先,而且也有着相同的信仰。在宗族里族长代表着族权,对整个族的事务拥有裁判权与决定权。同样,在徽州文化里,族长负责主持各类宗教活动事务,还主持族内的生死嫁娶等活动,同时还要教导劝化族众守法奉规等。
  4 以先贤信仰或祖宗作为核心观念的宗教性
  各种宗教组织都会有一套可以证明其信仰的观念,这也是宗教组织建立起来的体制骨架,而徽州文化里的宗教性就是体现在以先贤信仰或祖宗作为核心观念的信仰,和宗教具有相似性。在历史发展中,徽州文化的实质是祠堂的形体文化与宗法的制度复合文化形式。从宗法课程上看,徽州的宗祠文化就是典型的一种宗法制度文化,而在徽州的宗法文化信仰里,核心的体系就是祖先神崇拜。在徽州文化里,民众虽然也具有神崇拜的心理,但是由于在封建社会对天神的祭祀权归帝王所有,因而普通百姓就只能通过对先祖的祭祀来表达对天神的崇拜。在祭祀祖先时,对祖先的崇拜还与灵魂观念的关系很密切。一般,对祖先进行的崇拜主要是对死去祖先的灵魂来崇拜的,因此对祖先崇拜的基础就是灵魂观念。这样,祭祀祖先的崇拜活动就具有了强烈的宗教色彩。另外,在祠堂设立祖先的排位,也是祖先的安灵之所,还象征着祖先的存在。后人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对先人的追念,从而来寻求祖先的庇护,以求福去祸。
  5 总结
  在徽州文化里,宗族成员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宗祠。而在徽州宗族社会里,遵循的是以祭拜祖先为对象、以宗祠作为活动圣地、以朱子倡导的理学作为伦理教条,从而创造了历史上灿烂的徽州宗祠文化。对徽州宗祠文化进行研究,还对凝聚民众的信仰、弘扬徽商精神以及研究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从宗教信仰方面来理解宗祠文化,有利于更加透彻的把握徽州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陶明.徽州宗族的内神与外神信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1(5):3233.
  [2] 黄世福.论徽州宗祠文化的宗教性[J].徽州宗祠文化研究,2010,8(147):9596.
  [3] 张培锋.论“儒教”之确立—以朱熹为中心[J].东方丛刊,2007,04(03):4647.
  [4]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上)[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3(04):1314.
  [5] 常建华.明代徽州宗祠的特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101):3840.
其他文献
在生产软麦粉的工艺设计中,应合理分配研磨系统:润麦时间要短一些,做好籽粒表面的打击、碾搓处理:采用前路心磨出粉方法,皮磨系统接触长度适当长一些;适当增加筛格高度和筛理面积;建
装配有电子牵引力防滑功能ETC的ABS系统的欧宝车辆,在仪表板上设置了ABS和TC两个功能指示灯,同时在仪表板中央,还设置了TC功能开关。如果ABS/ETC控制模块损坏而需要进行更换,那么
面对广播节目的细分化、专业化,广播音乐节目主持审美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本人结合了工作实际,音乐节目主持人注重把握选材之美、语言表达之美、节目编排之美等等,让听众从
指出四气五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从基础理论、临床应用、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定性定量、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
摘 要:党报虽具有独一无二的权威性,仍面临着严峻的竞争与受众的考验,而新闻竞争首先表现的就是标题的竞争,标题的优劣高下,直接关系到报纸竞争力的强弱。如何“擦亮新闻的眼睛”,写好新闻标题,吸引读者“眼球”,是报纸长期的重要课题,颇具时代紧迫感与深意。  关键词:新闻标题;制作;思考  俗话说,看人先看眼,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新闻标题“居文之首,勾文之要”,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灵魂。打开一张报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急性加重期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和(或)气喘症状的加重。
VIN:WDB2201651A223745。故障现象:车主反映最近一段时间在行车的过程中.仪表板上的红色安全气囊警告灯有时候一直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