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高原地区青少年骨骼发育晚熟比率大于早熟比率,正常比率为54.70%,晚熟比率为38.20%,早熟比例为7.10%。2)高原地区青少年发育不同指标的差异分析表明,在0.05差异显著性水平下,不同单位的龄差存在差异,是否独生子女的龄差存在差异,不同性别的龄差不存在差异,不同民族的龄差不存在差异。3)鉴于高原地区因遗传或特殊环境造成的青少年整体发育相对较为(晚)(龄差均值=-0.742)特殊性,就高原地区青少年耐力性运动员初级选材而言,其龄差标准应在参考国家标准(龄差绝对值≥2)的基础上,以新标准(龄差≤-2.5 或 龄差>1.0)为主。
关键词:高原地区;青少年骨龄特征;初级选材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5-0076-06
Abstract:Becaus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dolescent Bone Age Characteristics(ABAC) for the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and Endurance Athletes Primary Selection(EAPS),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s of measurement, literature, statistics and survey to study the ABAC and EAPS in plateau region.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bone developed normally ratio was 54.70%, the early maturity ratio was 7.10%, late-maturing ratio was 38.20%.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of bone age in units and whether the only-child except sex and nations in the 0.05 significant level. Because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high late-maturing ratio (mean age difference =-0.742 ), the standards of ABAC should be reference for national standards(age difference absolute value≥ 2) and base on the new standard (≤-2.5 or age difference >1.0 ) in Yunnan Province.
Key words:plateau region; Adolescent Bone Age Characteristics; primary selection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它是衡量少年儿童骨骼发育程度的数据指标,在医学和体育领域有广泛应用。医学上,常用骨龄数据评价少年儿童的发育程度,帮助诊断一些疾病和预测少年儿童以后的发育状况,如预测成人后的身高等;在竞技体育领域,骨龄数据主要用于运动员选才和确定比赛选手的骨龄分组,对于少儿运动员初级选材及公平参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科学研究和人类发展历史表明,人的生长发育除了与遗传及自身特征有关外,同时也受所处环境影响。正是基于此种观点,法国的人类学家罗伯特·欧文断言: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种的进化论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寒冷地带的人的鼻翼比较长,而热带地区的人们鼻翼则比较短;热带地区的人们嘴唇比较厚,而寒冷地带的人们嘴唇则比较薄;欧美人种比较高,亚洲人种则比较矮。高原地区是一种“低气压、低氧、高寒和高紫外线辐射的特殊环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会产生一系列特殊的应激刺激作用,其中低氧刺激对人体的影响最为明显”[2]。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国内高原地区成为我国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发源地,建国以来,共涌出诸如:王浩、黎则文、虞朝鸿、赵成良、李建波、切阳什姐、赵建国等一大批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鉴于骨龄在医学及竞技体育领域的重要性意义,国内学者对国内部分省份青少年骨龄进行测定及相关研究[3]。然而文献梳理发现,现有成果中,尚无有关高原地区青少年骨龄方面的测定和研究。因此,对“高原地区青少年骨龄特征及耐力项目选材的研究”不仅具有填补理论空白的价值,亦有对高原地区青少年发育测定、评价及耐力性项目选材的实际意义。
1 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对象选取及研究方法
1.1 高原及高原训练
对于高原的界定,不同学科以不同的视野给予了不同的表达。如地理学科视野中的高原是指“海拔较高(500米以上),面积较大,顶面起伏小,外围较陡的高低。它与平原的区别在于其具有较大的高度,与山地的区别在于低缓的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形态”[4-6]。教育教学视野中的高原是指“海拔超过1 000米、面积广、顶部平坦、边缘陡峭的高地”[7-8]。医学生物学视野中的“高原是指能激发机体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环境和高度。一般来说海拔1 500米是产生缺氧的其实高度,海拔3 000米以上低氧效应更明显”[9]。可见,专业视角不同,其所认为的高原高度也就不同。但就竞技体育训练而言,高度太低(低于1 500米),达不到高原环境对人体低压、低氧的刺激,高度太高,不仅训练强度上不去,而且易患因高原引发的诸多机体疾病。因此,目前业界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海拔在1 400~2 300米是较为适宜的训练高度”[10]。[JP]
1.2 研究对象
目前,国内海拔高度在1 400~2 300米之间的运动训练基地主要有:云南昆明(1 890米,综合)、山西太白山(1 600米,摔跤)、青海西宁(2 260米,综合)、四川西昌(1 500米,水上)、四川会理(1 793米,田径)、吉林长白山(1 900米,滑雪)、新疆天池(1 942米,滑冰)、甘肃兰州(1 500米,综合)、甘肃榆中(1 987米,田径)、甘肃刘家峡(1 800米,水上)、青海多巴(2 366米,综合)、河北崇礼(1 920米,综合和滑雪)、内蒙古武川(1 650米,综合)与河北张家口(1 980米,综合)共14个。 为达到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及适用性更广的目的要求,论文选择云南省的昆明、甘肃省的榆中、青海省的多巴及河北省的张家口共四个地区部分学校的青少年为测试对象,分析其骨龄特征、确定耐力性项目选材标准。
从表17可知,高原地区青少年龄差的原始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该分布呈负偏态。均值为-074,在纵轴的左边,标准差为11690,最大极差绝对值为0031,正方向的最大极差为0025,负方向的最大极差为-0031,K-S检验的Z分数为1069,双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316﹥005,说明原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2.4.2 耐力性“特殊人才”选择范围的确定
骨发育成熟的速度反映了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依据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颁布的体育行业骨龄评价新标准,及龄差绝对值大于2的选材范围,本研究符合此标准的青少年数量为122人,占总人数954人的12.79%。以现有数据的分布为基础,以12.79%为参考的选材比例,来确定高原地区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范围。现有数据均值为-0.742,依置信区间计算公式: ±P(2)σ,计算出云南省青少年正常发育的龄差区间是[-2.49,1.01],由此确定选材范围为龄差龄差≤-2.5 或 龄差>1.0,就现有样本而言,龄差>1.0[LL]
的有65人,龄差小于-2.5的有72人,共137人,占14.4%。参考国家符合国家标准的样本适宜数据122人、12.79%的比例可知,本文所测样本及确定的选材区间基本接近“国家标准”,意即龄差≤-2.5 或 龄差>1.0 可以作为“特殊人才”的选取范围。
由于高原地区因遗传或特殊环境造成的高原地区青少年整体发育相对较为(龄差均值=-0.742)特殊性。所以就高原地区青少年运动员初级选材而言,其龄差标准应在参考国家标准(龄差绝对值≥2)的基础上,以新标准(龄差≤-2.5 或 龄差>1.0)为主。
3 研究结论
3.1 高原地区青少年骨骼发育正常的人群比例为54.70%,晚熟比率为38.20%,早熟比例为7.10%,晚熟比率大于早熟比率。
3.2 高原地区青少年发育不同指标的差异分析表明,在0.05差异显著性水平下,不同单位的龄差存在差异,是否独生子女的龄差存在差异,不同性别的龄差不存在差异,不同民族的龄差不存在差异。
3.3 鉴于高原地区因遗传或特殊环境造成的高原地区青少年整体发育相对较为(龄差均值=-0.742)特殊性,就高原地区青少年运动员初级选材而言,其龄差标准应在参考国家标准(龄差绝对值≥2)的基础上,以新标准(龄差≤-2.5 或 龄差>1.0)为主。
参考文献:
[1]陈行刚, 高云鹏. 骨龄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选材中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6): 94.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37.
[3]蔡正维,王敏,熊安秀.《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在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的应用[J].华中医学杂志,2008(3):171-173.
[4]邓绶林,主编.地学辞典[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279.
[5]刘敏,方如康,主编.现代地理科学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8.
[6]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760.
[7]林崇德,姜璐,王德胜,主编.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地理·环境)[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109.
[8]刘清泗,主编.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地理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15-16.
[9]王翔朴,王营通,李珏声,主编.卫生学大辞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236.
[10]石作砺,于葆,主编.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39.
关键词:高原地区;青少年骨龄特征;初级选材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5-0076-06
Abstract:Becaus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dolescent Bone Age Characteristics(ABAC) for the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and Endurance Athletes Primary Selection(EAPS),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s of measurement, literature, statistics and survey to study the ABAC and EAPS in plateau region.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bone developed normally ratio was 54.70%, the early maturity ratio was 7.10%, late-maturing ratio was 38.20%.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of bone age in units and whether the only-child except sex and nations in the 0.05 significant level. Because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high late-maturing ratio (mean age difference =-0.742 ), the standards of ABAC should be reference for national standards(age difference absolute value≥ 2) and base on the new standard (≤-2.5 or age difference >1.0 ) in Yunnan Province.
Key words:plateau region; Adolescent Bone Age Characteristics; primary selection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它是衡量少年儿童骨骼发育程度的数据指标,在医学和体育领域有广泛应用。医学上,常用骨龄数据评价少年儿童的发育程度,帮助诊断一些疾病和预测少年儿童以后的发育状况,如预测成人后的身高等;在竞技体育领域,骨龄数据主要用于运动员选才和确定比赛选手的骨龄分组,对于少儿运动员初级选材及公平参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科学研究和人类发展历史表明,人的生长发育除了与遗传及自身特征有关外,同时也受所处环境影响。正是基于此种观点,法国的人类学家罗伯特·欧文断言: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种的进化论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寒冷地带的人的鼻翼比较长,而热带地区的人们鼻翼则比较短;热带地区的人们嘴唇比较厚,而寒冷地带的人们嘴唇则比较薄;欧美人种比较高,亚洲人种则比较矮。高原地区是一种“低气压、低氧、高寒和高紫外线辐射的特殊环境,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会产生一系列特殊的应激刺激作用,其中低氧刺激对人体的影响最为明显”[2]。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国内高原地区成为我国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发源地,建国以来,共涌出诸如:王浩、黎则文、虞朝鸿、赵成良、李建波、切阳什姐、赵建国等一大批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鉴于骨龄在医学及竞技体育领域的重要性意义,国内学者对国内部分省份青少年骨龄进行测定及相关研究[3]。然而文献梳理发现,现有成果中,尚无有关高原地区青少年骨龄方面的测定和研究。因此,对“高原地区青少年骨龄特征及耐力项目选材的研究”不仅具有填补理论空白的价值,亦有对高原地区青少年发育测定、评价及耐力性项目选材的实际意义。
1 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对象选取及研究方法
1.1 高原及高原训练
对于高原的界定,不同学科以不同的视野给予了不同的表达。如地理学科视野中的高原是指“海拔较高(500米以上),面积较大,顶面起伏小,外围较陡的高低。它与平原的区别在于其具有较大的高度,与山地的区别在于低缓的地面和较小的起伏形态”[4-6]。教育教学视野中的高原是指“海拔超过1 000米、面积广、顶部平坦、边缘陡峭的高地”[7-8]。医学生物学视野中的“高原是指能激发机体产生生物学效应的环境和高度。一般来说海拔1 500米是产生缺氧的其实高度,海拔3 000米以上低氧效应更明显”[9]。可见,专业视角不同,其所认为的高原高度也就不同。但就竞技体育训练而言,高度太低(低于1 500米),达不到高原环境对人体低压、低氧的刺激,高度太高,不仅训练强度上不去,而且易患因高原引发的诸多机体疾病。因此,目前业界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海拔在1 400~2 300米是较为适宜的训练高度”[10]。[JP]
1.2 研究对象
目前,国内海拔高度在1 400~2 300米之间的运动训练基地主要有:云南昆明(1 890米,综合)、山西太白山(1 600米,摔跤)、青海西宁(2 260米,综合)、四川西昌(1 500米,水上)、四川会理(1 793米,田径)、吉林长白山(1 900米,滑雪)、新疆天池(1 942米,滑冰)、甘肃兰州(1 500米,综合)、甘肃榆中(1 987米,田径)、甘肃刘家峡(1 800米,水上)、青海多巴(2 366米,综合)、河北崇礼(1 920米,综合和滑雪)、内蒙古武川(1 650米,综合)与河北张家口(1 980米,综合)共14个。 为达到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及适用性更广的目的要求,论文选择云南省的昆明、甘肃省的榆中、青海省的多巴及河北省的张家口共四个地区部分学校的青少年为测试对象,分析其骨龄特征、确定耐力性项目选材标准。
从表17可知,高原地区青少年龄差的原始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该分布呈负偏态。均值为-074,在纵轴的左边,标准差为11690,最大极差绝对值为0031,正方向的最大极差为0025,负方向的最大极差为-0031,K-S检验的Z分数为1069,双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316﹥005,说明原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2.4.2 耐力性“特殊人才”选择范围的确定
骨发育成熟的速度反映了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依据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颁布的体育行业骨龄评价新标准,及龄差绝对值大于2的选材范围,本研究符合此标准的青少年数量为122人,占总人数954人的12.79%。以现有数据的分布为基础,以12.79%为参考的选材比例,来确定高原地区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范围。现有数据均值为-0.742,依置信区间计算公式: ±P(2)σ,计算出云南省青少年正常发育的龄差区间是[-2.49,1.01],由此确定选材范围为龄差龄差≤-2.5 或 龄差>1.0,就现有样本而言,龄差>1.0[LL]
的有65人,龄差小于-2.5的有72人,共137人,占14.4%。参考国家符合国家标准的样本适宜数据122人、12.79%的比例可知,本文所测样本及确定的选材区间基本接近“国家标准”,意即龄差≤-2.5 或 龄差>1.0 可以作为“特殊人才”的选取范围。
由于高原地区因遗传或特殊环境造成的高原地区青少年整体发育相对较为(龄差均值=-0.742)特殊性。所以就高原地区青少年运动员初级选材而言,其龄差标准应在参考国家标准(龄差绝对值≥2)的基础上,以新标准(龄差≤-2.5 或 龄差>1.0)为主。
3 研究结论
3.1 高原地区青少年骨骼发育正常的人群比例为54.70%,晚熟比率为38.20%,早熟比例为7.10%,晚熟比率大于早熟比率。
3.2 高原地区青少年发育不同指标的差异分析表明,在0.05差异显著性水平下,不同单位的龄差存在差异,是否独生子女的龄差存在差异,不同性别的龄差不存在差异,不同民族的龄差不存在差异。
3.3 鉴于高原地区因遗传或特殊环境造成的高原地区青少年整体发育相对较为(龄差均值=-0.742)特殊性,就高原地区青少年运动员初级选材而言,其龄差标准应在参考国家标准(龄差绝对值≥2)的基础上,以新标准(龄差≤-2.5 或 龄差>1.0)为主。
参考文献:
[1]陈行刚, 高云鹏. 骨龄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选材中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6): 94.
[2]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37.
[3]蔡正维,王敏,熊安秀.《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在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的应用[J].华中医学杂志,2008(3):171-173.
[4]邓绶林,主编.地学辞典[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279.
[5]刘敏,方如康,主编.现代地理科学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8.
[6]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760.
[7]林崇德,姜璐,王德胜,主编.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地理·环境)[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109.
[8]刘清泗,主编.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地理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15-16.
[9]王翔朴,王营通,李珏声,主编.卫生学大辞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236.
[10]石作砺,于葆,主编.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