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父亲突发心脏病过世。忙于工作的我,每次回想起这件事,心里就一阵一阵地痛。后悔在父亲生前,自己没能陪他更久一些,聊更多他感兴趣的话题。为了弥补遗憾,我把这份未及释放的孝心,全部转移到了母亲身上,只要有时间就去看望母亲,说笑话给她解闷,逗她开心。
有一次,母亲生病住院。我在陪床的时候,认识了临床的徐阿姨。徐阿姨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儿女都在外地,身边唯有一名保姆照顾她。徐阿姨平时喜欢看书读报。当时我趁母亲睡着,正用平板电脑看古装电影杨贵妃。徐阿姨饶有兴趣地凑过来,说道:“唐玄宗对她的感情,可以用3个词来概括。”我惊讶地回头看徐阿姨,问她:“是哪3个词呢?”她说:“喜欢、宠爱、诀别。喜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宠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诀别,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徐阿姨的语调平和舒缓,这些句子从她嘴里娓娓道来,听起来有一种很特别的美。我惊讶地看着她,给她叫好鼓掌。她不好意思地笑着。告诉我,保姆来自农村,性格宽厚,淳朴善良,虽然对徐阿姨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在语言交流方面,两人还是有些差距的。儿女又不在身边,平时没有可以聊得来的人,今天有我愿意听,她自然就愿意讲。我明白,每位老人都有精神需求。徐阿姨需要的不仅有照顾,还有陪伴。这时,母亲醒了,听到我们的谈话,突然在旁边插话:“老徐啊,如果你不嫌弃,我可以把闺女借给你用。啥时候想找人说话了,就给咱闺女打电话。”徐阿姨很高兴。我也仰慕徐阿姨的学识。就这样,在母亲的提议下,我成为了她的替岗女儿。
徐阿姨的家离母亲家不远,我每次去看母亲,都会顺道看看徐阿姨。听她讲讲历史,说说地理,谈谈政治。与其说是“女儿”,不如说是“学生”更准确一些。徐阿姨能歌善舞,经过她的点拨,我在单位组织的好几次职工文艺比赛中,都发挥超常,获了奖。为了让徐阿姨的儿女安心,我时常把徐阿姨的生活画面拍成照片或者视频,发给他们。看到徐阿姨的心情越来越好,她的儿女们都很感激我。春节回来和徐阿姨团聚,一下子就给我发了个2000元大红包,还问我有没有兄弟姐妹也愿意做替岗儿女的?他们有很多朋友在外地,家里的老人同样需要这样的陪伴。
本来是机缘巧合做的一件小事,没想到拜了师,学了艺,还赚了钱。真是应了那句话:“我只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我到社区去咨询,工作人员答复说,目前针对空巢老人的居家服务,只有保姆和小时工这两种,替岗儿女有别于常规服务,更多的是给老人心灵上的慰藉,暂时还未普及。市场空白就是生财机会。据卫生部统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02亿,2030年将占到总人口的25%。随着老年人数的剧增,老年服务需求越来越大。除了物质层面上的保障,更多的趋向于伦理道德层面。一方面青年人想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另一方面小城市的父母不愿意离开故土。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并非儿女不孝。解开儿女和老人相隔异地无法触摸的结,替岗陪伴就是最好的润滑剂。
陪伴式服务能解决儿女“力有余而心不足”的痛点,弥补了他们的缺憾。我想,只要参与的人越多,那么社会影响力就会越大,寻找客源也就更容易了。为此,我在网上挂贴,集结愿意做替岗儿女的小伙伴。经过仔细筛选,最终组织了70名替岗儿女,分布在全市20个社区,服务范围辐射近千个空巢老人家庭。所有人员档案信息全部挂靠在地方养老服务中心,缴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就可以了。替岗儿女经过专业培训,以每小时15元计费,推出上门陪同聊天、陪同洗浴、陪同就医、陪同旅游等多种陪伴式服务。
这些替岗儿女大多都有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做陪伴式服务。由于我们并不是单打独斗,因此在被服务的老人有需求的时候,即使分身乏术,也会有别的小伙伴救急上岗。做得好的替岗儿女,还经常出现多家用户争抢的情况。替岗儿女中,文化层次高、懂得护理知识的人收入最高,其次是有耐心、幽默风趣的人。不管是谁,必须要热爱老年事业。有一位小琳姐心灵手巧,会改造家居布置,避免老人意外磕碰刮伤。她的收纳功夫也很了得,经过她打理的衣橱碗柜井井有条,连老人的亲生女儿都自叹弗如。还有一位大壮哥棋艺精湛,妙语连珠,老人们都爱找他下棋,不赢他不肯罢休。有位付姐,服务一位96岁老奶奶。老奶奶参加过革命,为了逗她开心,付姐学会了很多红歌,每天唱给老奶奶听。老奶奶弥留之际,拉着她的手说:“你真像我的女儿,我舍不得离开你。”老奶奶从国外赶回来的女儿十分感动,从此视付姐为亲人。我除了服务徐阿姨之外,又接了几单陪伴任务。一年下来,收入超万元。在陪伴其他老人的时候,我做到对母亲的孝心不减。在我的热心介绍下,有的老人成了母亲的朋友。他们有共同语言,共同记忆,一见面就聊得不亦乐乎。
跟老人接触久了,我的思想境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少了一丝浮躁,多了一丝沉稳。仿佛走近他们,就穿越到了过去。听他们说话,宛如在夏日的傍晚,坐在小板凳上,看一场露天老电影。只要打开话匣子,那个年代不曾经历的片段,就在我眼前,慢悠悠地展开,一切栩栩如生。责编/张立平[email protected]
有一次,母亲生病住院。我在陪床的时候,认识了临床的徐阿姨。徐阿姨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儿女都在外地,身边唯有一名保姆照顾她。徐阿姨平时喜欢看书读报。当时我趁母亲睡着,正用平板电脑看古装电影杨贵妃。徐阿姨饶有兴趣地凑过来,说道:“唐玄宗对她的感情,可以用3个词来概括。”我惊讶地回头看徐阿姨,问她:“是哪3个词呢?”她说:“喜欢、宠爱、诀别。喜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宠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诀别,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徐阿姨的语调平和舒缓,这些句子从她嘴里娓娓道来,听起来有一种很特别的美。我惊讶地看着她,给她叫好鼓掌。她不好意思地笑着。告诉我,保姆来自农村,性格宽厚,淳朴善良,虽然对徐阿姨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在语言交流方面,两人还是有些差距的。儿女又不在身边,平时没有可以聊得来的人,今天有我愿意听,她自然就愿意讲。我明白,每位老人都有精神需求。徐阿姨需要的不仅有照顾,还有陪伴。这时,母亲醒了,听到我们的谈话,突然在旁边插话:“老徐啊,如果你不嫌弃,我可以把闺女借给你用。啥时候想找人说话了,就给咱闺女打电话。”徐阿姨很高兴。我也仰慕徐阿姨的学识。就这样,在母亲的提议下,我成为了她的替岗女儿。
徐阿姨的家离母亲家不远,我每次去看母亲,都会顺道看看徐阿姨。听她讲讲历史,说说地理,谈谈政治。与其说是“女儿”,不如说是“学生”更准确一些。徐阿姨能歌善舞,经过她的点拨,我在单位组织的好几次职工文艺比赛中,都发挥超常,获了奖。为了让徐阿姨的儿女安心,我时常把徐阿姨的生活画面拍成照片或者视频,发给他们。看到徐阿姨的心情越来越好,她的儿女们都很感激我。春节回来和徐阿姨团聚,一下子就给我发了个2000元大红包,还问我有没有兄弟姐妹也愿意做替岗儿女的?他们有很多朋友在外地,家里的老人同样需要这样的陪伴。
本来是机缘巧合做的一件小事,没想到拜了师,学了艺,还赚了钱。真是应了那句话:“我只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我到社区去咨询,工作人员答复说,目前针对空巢老人的居家服务,只有保姆和小时工这两种,替岗儿女有别于常规服务,更多的是给老人心灵上的慰藉,暂时还未普及。市场空白就是生财机会。据卫生部统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02亿,2030年将占到总人口的25%。随着老年人数的剧增,老年服务需求越来越大。除了物质层面上的保障,更多的趋向于伦理道德层面。一方面青年人想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另一方面小城市的父母不愿意离开故土。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并非儿女不孝。解开儿女和老人相隔异地无法触摸的结,替岗陪伴就是最好的润滑剂。
陪伴式服务能解决儿女“力有余而心不足”的痛点,弥补了他们的缺憾。我想,只要参与的人越多,那么社会影响力就会越大,寻找客源也就更容易了。为此,我在网上挂贴,集结愿意做替岗儿女的小伙伴。经过仔细筛选,最终组织了70名替岗儿女,分布在全市20个社区,服务范围辐射近千个空巢老人家庭。所有人员档案信息全部挂靠在地方养老服务中心,缴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就可以了。替岗儿女经过专业培训,以每小时15元计费,推出上门陪同聊天、陪同洗浴、陪同就医、陪同旅游等多种陪伴式服务。
这些替岗儿女大多都有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做陪伴式服务。由于我们并不是单打独斗,因此在被服务的老人有需求的时候,即使分身乏术,也会有别的小伙伴救急上岗。做得好的替岗儿女,还经常出现多家用户争抢的情况。替岗儿女中,文化层次高、懂得护理知识的人收入最高,其次是有耐心、幽默风趣的人。不管是谁,必须要热爱老年事业。有一位小琳姐心灵手巧,会改造家居布置,避免老人意外磕碰刮伤。她的收纳功夫也很了得,经过她打理的衣橱碗柜井井有条,连老人的亲生女儿都自叹弗如。还有一位大壮哥棋艺精湛,妙语连珠,老人们都爱找他下棋,不赢他不肯罢休。有位付姐,服务一位96岁老奶奶。老奶奶参加过革命,为了逗她开心,付姐学会了很多红歌,每天唱给老奶奶听。老奶奶弥留之际,拉着她的手说:“你真像我的女儿,我舍不得离开你。”老奶奶从国外赶回来的女儿十分感动,从此视付姐为亲人。我除了服务徐阿姨之外,又接了几单陪伴任务。一年下来,收入超万元。在陪伴其他老人的时候,我做到对母亲的孝心不减。在我的热心介绍下,有的老人成了母亲的朋友。他们有共同语言,共同记忆,一见面就聊得不亦乐乎。
跟老人接触久了,我的思想境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少了一丝浮躁,多了一丝沉稳。仿佛走近他们,就穿越到了过去。听他们说话,宛如在夏日的傍晚,坐在小板凳上,看一场露天老电影。只要打开话匣子,那个年代不曾经历的片段,就在我眼前,慢悠悠地展开,一切栩栩如生。责编/张立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