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贪”得道

来源 :投资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25158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现代社会,利益不但吸引人力资源,也是吸引资本流动的原动力。私募基金,作为经营人力和金融资本的行家,也是否觉得贪婪是好的、可利用的呢?我们就从私募业者的角度,分析一下业界中贪婪心态的影响。
  首先,即使是贪婪,皆有层次之分。小贪,即是为蝇头小利而贪,往往是试图在短时间内,为个人或小群体攫取过分的物质财富和名誉。小贪的个体和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不得不剑走偏锋,却常常忽视了其中隐含的法律、社会和道德后果。另外一些企业家,急于把公司做大做强,可能在企业根基仍然很薄弱的前提下,过度借贷,盲目扩张。还有的企业家玩弄财技,掏空主企业来中饱私囊,损害包括GP在内的其他股东利益。
  对于以上所述的问题,GP们都可能在业务、财务和法务尽职调查时有所察觉。不过,短期的尽职调查并不能够让GP认清企业家的贪念,或认识到这些贪念可能在未来极大程度上摧毁GP的投资之后果。许多GP热衷于找几个Pre—IPO投资,急功近利无疑是最大的卖点。故此,最大的问题在于GP们是否被企业的高增长所吸引,进而抱着侥幸的心理,对这些态度和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GP们应该认识到,无论在以上哪个环节,只要被投资的企业主体被小贪所蒙蔽,付诸的行动迟早会损害基金的利益和声誉。GP的侥幸心理只会加大基金的投资风险。
  贪婪心态真的一无是处吗?适当的贪婪可以成为企业家事业进步的助推器。同时,贪婪往往也受到道德、法制、政经、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衡。GP可以通过员工激励计划、严格的公司治理和开拓不同的资本渠道,就可以把贪念向比较正面的方向引导。比如说,对赌协议是GP们善用贪婪的一个例子。这些保障性的协议在成长型企业的私募投资过程中已经很普遍。题外话说一句,纵观近年的中国私募投资,凡是企业的业绩过得关的,私募投资者虽然输了对赌,却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反而很多时候,即使私募业者赢得协议,结果却往往会是在业绩已经不佳的企业的伤口上撒盐,最终不能获得理想回报。
  现在,作为一个在中国投资的GP,所能做的就是将企业家或商人转变为资本家。GP们与企业家谈到对企业的投资时,往往承诺一段时间后协助公司上市,故此,cP会规劝企业家把利润不断再投资,然后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把企业上市。除此之外,在公司上市后,GP还仍可以利用其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源,为公司赢取最大利益。只有这样长期合作,GP才有机会选取最佳时机退出。
  而现今GP梦寐以求的企业家的素质就是“大贪”。我所说的大贪,就是永不知足:不仅要注重个人的财富增长,也顾全其他人的福祉;不只要有一家大企业,要有一家可以历经数代的伟大企业。“大贪”,不只要着眼于个人收入和公司盈利,也要注重售后服务、客群关系、员工身心成长,与不同社区、地区和国家的友好伙伴关系,甚至是慈善事业。这些非牟利的因素在公司初创初期可能被忽视,对公司的盈利影响也较小,然而长远来说,这些对于公司的可持续的健康成长,却是至关重要,也正是企业家可以长久地、最大程度地获取利益时不可或缺的条件。
  在这个层面上,GP们和企业家有了共同的利益目标。企业家在这样的“贪”的过程中,往往建立在社会使命感和实现自我的基础上。而对于GP来说,除了丰厚的回报外,建立起的声誉也对其往后的基金筹集和营运有莫大的帮助。因此,贪婪是否对cP有用,要看企业家追求的目标。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其他文献
谷歌的新登陆系统OpenID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因为谷歌并不满足以搜索关键字的匹配猜测用户的身份进而投放广告,OpenID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网络身份证的系统,使得谷歌可以轻松地站在网络世界之巅俯视众生,进而无时无刻、随时随地推送广告。然而,建立网络身份证系统的工程之浩大可能远远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目前看来谷歌受到了来自雅虎、微软、Facebook等竞争对手的强烈抵制。谷歌的失败并不说明网络身份
到处找不到电视遥控器的日子将会成为记忆,因为可以用手进行操控的电视机已经诞生了。    在电影《少数派报告》中,汤姆·克鲁斯通过手势就能操控屏幕上的内容,目前这种手势控制技术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并被应用在了电视机上,人们仅通过手势就可进行切换频道、改变音量及停止播放等操作。  一个小型的感应器内置在电视机里,感应进入区域的人并搜索他们的手所在的位置,之后电视机中的手势识别技术将对手信号进行翻译。
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往往着眼于可见的互补效应,而忽略了更微妙的协同效应,这是很多并购最终没有达成当初设想的战略目标的根本原因。    中国显然正在成为全球并购的主角。根据清科的最新研究报告,2011年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完成227宗,同比增长48.4%,其中海外并购19宗,涉及55.78亿美元。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发展速度已经高达70%多。有专家进一步通过研究分析,即使按照年均30%的增速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