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大似是而非的健康传言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言1:每天必喝8杯水
  每天8杯水(确切地说是2升)在2013年一再被当作“健康常识”,出现在很多报刊网络报道中。
  荒诞指数:★★★
  影响力:★★★
  真相揭秘:这个传言背后到底有多少科学依据呢?活跃在英国科普界的Chris van Tulleken博士查阅了许多证明喝8杯水有益的研究文献后,发现其中一部分都是品牌公司(例如矿泉水)赞助的,这部分研究基本就是品牌公司的市场营销结果。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的水分是否充足?可以简单地根据尿液的颜色来判断。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人类性能实验室的运动生理学教授劳伦斯·阿姆斯特博士,通过研究尿液颜色与体内水分充足程度之间的关系后发现:清澈的尿液说明人体内的水分充足,不过当尿液呈淡黄色时,体内的水分也是正常的。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专科主任医师毛炜认为,饮水量有个体化差异,不能教条地遵循“一天8杯水”。生活中,有些人特别容易口渴爱喝水,而有些人不容易口渴,勉强喝水会感觉到腹胀、想呕吐。从中医的角度讲,后者属于脾肾虚,这类人日常有腹胀、怕冷、湿重、腹泻等身体特征,此时不要因为遵循“一天8杯水”而勉强喝水,否者脾胃虚运化不了,会转变为湿燥、痰郁。身体健康的人只要把握口渴不渴,喝水后不会胃胀难受这个原则。如果口渴想喝水,又能喝得下,就放心喝吧。
  传言2:吃猪血鸭血和黑木耳能防雾霾
  2013年由于全国多次出现大范围的雾霾,网上出现了不少防雾霾的“怪招”,其中提到吃猪血、鸭血、黑木耳可清肺去尘,受到不少人的追捧。有微博甚至说:“听说矿上的工人,每天收工必吃一顿新鲜鸭血。”
  荒诞指数:★★★
  影响力:★★★☆
  真相揭秘:“吃猪血鸭血黑木耳可防雾霾”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PM2.5能到达并沉积在肺部的细支气管,而目前并无科学证据表明猪血、鸭血、黑木耳在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后,还能抵达PM2.5的集散地,起到“清道夫”作用。朱毅指出,所谓猪血、鸭血的清肺功能,只限于民间传说,未见于中医典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明确表示,PM2.5是一种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的细颗粒物,各地PM2.5成分也很复杂,可能会有所不同,并没有专门针对防治PM2.5的食品,各种食疗对防护PM2.5真正作用不大。目前任何食物都没法清除或减轻PM2.5对肺的不良影响,因此,“不要轻信食物清肺的说法”。潘小川还称,中医所谓“清肺”,实际是润肺去肺火的意思,与现代医学的清除肺部污染物不是一个概念。
  PM2.5粉尘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物理作用。真正要抵御雾霾,应该尽量减少外出,少抽烟,清淡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多喝水。总之均衡膳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让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才是正道,不能指望某种食物能够“一锤定音”。
  传言3:手机软件可以除皱祛痘
  有手机软件从业者为iPhone推出新应用程序AcneApp,宣称当消费者使用iPhone或是iPod Touch时,其所产生的420纳米蓝光及550纳米红光,可杀菌、促进胶原蛋白增生,达到治疗青春痘与除皱的效果。
  荒诞指数:★★★★
  影响力:★★★
  真相揭秘:传言中涉及到的治疗原理貌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并不被看好。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潘卫利表示,红蓝光去痘确实有这么回事,但手机通过软件产生红蓝光来治疗并不靠谱。且不说手机能否通过软件产生红蓝光,即使产生了一些红蓝光,能量也是比较微弱的,在治疗上很难派上用场。
  治疗级蓝光医疗仪器的能量至少要15焦耳,且光度很强,治疗时需要戴保护镜,以免视网膜受损。退一步讲,如果该款手机软件真的有疗效,可能也会有相应的副作用,例如对照射者的眼睛与肤质敏感者造成刺激。
  红光除皱的证据较薄弱,美国仅核准红光用于治疗男性秃头。日本也曾推出会发红光的“生发”随身听,这与手机发蓝光可治痘、除皱的问题类似,就是“原理上说得通”,但这么低的能量,能有多少疗效,实在不靠谱。
  后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AcneApp这款应用程序处以罚款,处罚的原因正是程序产生的色光频率达不到治疗的要求,并无治疗功效。据统计,已有大约有11600位用户购买了此款软件,软件的价格为1.99美元。
  而在国内,至今还有人在网络上寻求AcneApp程序的“破解版”,还有网站在推销这款程序牟利。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这条“旧闻”,果断摘录进来的原因之一。
  传言4:柠檬泡水能养生抗癌
  “柠檬水养生”说的是柠檬泡水可以防癌,再加上“国外某某研究机构发现”、“柠檬中的某某成分比化疗药物高效10000倍”、“这些秘密被各医药公司讳莫如深”等宣传用语,“柠檬泡水养生抗癌”的说法广为流传。
  荒诞指数:★★★
  影响力:★★★★
  真相揭秘:这是一个“众望所归”式的传言,柠檬本身就和抗癌研究有着一些传闻,于是这个传言的结论,充分满足了人们期盼找到抗癌食物的愿望。
  食品工程学博士、著名的科普作家云无心表示,如今对“柠檬抗癌”的研究,还只停留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的层次。它虽然没有被“否定”,但是距离说“有效”还有遥远的路要走。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有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调查研究指出,那些食用柠檬等柑橘类水果比较多的人,某些种类癌症的发生率要低一些。于是,这种调查研究的结论,经常被媒体渲染为“柠檬防癌”。但这种结果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吃柑橘类水果多的人,可能吃其他水果蔬菜也比较多——“癌症发生率低一些”完全有可能是其他生活习惯的影响,而不见得是柠檬的作用。
  云无心指出,总的来说,的确有一些科学实验显示柠檬中有一些成分“可能具有防癌作用”。但是,这些研究远远不足以用于支持柠檬水养生抗癌。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支持对各种食物成分抗癌功效的研究,也对此类研究进行了总结,至少有十几种食品具有远比柠檬更好的证据。不过,他们依然明确指出:“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或者食物成分能够保护你不得癌症,但强有力的证据显示:多吃各种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粗粮和豆类,有助于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   就像茶一样,柠檬水的热量很低,有独特的风味。如果喜欢,经常喝也没什么——它总比各种含糖的、碳酸的饮料要健康。
  传言5 :吃槟榔并不会致癌
  2013年7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槟榔致癌”的报道,对槟榔产业造成巨大影响。随即,电视、平媒和网络上出现了很多试图洗白槟榔的言论,有人甚至声称“槟榔致癌是造谣”。
  荒诞指数:★★★★
  影响力:★★★☆
  真相揭秘:槟榔早在2004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为1级致癌物质。 槟榔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以槟榔碱为代表的生物碱,槟榔碱能刺激神经兴奋,可以产生耐受(越来越不敏感),有明显成瘾、依赖性和戒断效应。槟榔与癌症有量效关系,即吃的越频繁、持续时间越长,患癌概率越高。嚼槟榔者颊、舌部位癌变的比例明显增加,嚼槟榔的口腔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比不嚼槟榔者平均提前8年左右。
  在槟榔流行的印度,商业化生产的槟榔果,就像“吸烟有害健康”那样,已被要求贴上明显的警告标签。
  成都华西口腔医院副院长石冰表示,“槟榔致癌是国际公认的,经常嚼槟榔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机械创伤,多吃确实会提高口腔癌的几率。”
  “多吃槟榔会使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也就是癌前病变。”需要说明的是,癌前病变并不等于癌症。癌前病变是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癌前病变可能转化为癌变,也有可能被治愈,“只能说提高了患癌的几率。”
  “相较于新鲜槟榔,有些商家会用石灰来浸泡槟榔,那个危害更大。”石冰补充道。早期的湘潭槟榔,是用石灰加糖熬成浆,涂在槟榔外表制成,被称作“石灰槟榔”。石冰同时建议喜爱吃槟榔的人,“能够不吃就别吃。”
  传言6:女士多喝豆浆能美容,男士喝多了会女性化
  女士吃豆类、喝豆浆对皮肤好,而男人喝豆浆会出现雌性激素分泌增多,从而致使性特征混乱,男性特征减少,出现一些女性化的倾向。
  荒诞指数:★★★★
  影响力:★★★★
  真相揭秘:这种观点的来源是基于大豆中含有的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因此,多数人都会认为女士吃豆类、喝豆浆皮肤好,而男士多喝豆浆则可能出现女性化的倾向。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卞华伟表示,这完全是一个不正确的推论。
  首先,虽然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但是其含量并不高,远远不足以起到药物治疗作用,所以,日常生活中豆类的食用量肯定不会导致男人出现女性化的情况。在用于辅助治疗女性相关的疾病时,多数用到的是大豆异黄酮的提纯物,而不是大豆本身或者豆浆等。
  中国营养学会认为,大豆及豆制品营养丰富,具备多种保健功效,尤其对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是一类很好的食物,建议每人每天摄入40克大豆或其豆制品(相当于4两豆腐或800克豆浆),这明确表示长期吃豆类及其制品对男性和女性均是有益的。
  其次,研究显示,大豆异黄酮可改善各种更年期症状,尤其是潮热、出汗症状,与雌激素制剂的作用相似,但它并不直接影响人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也就是说,大豆异黄酮在女性体内的作用,并不是增加雌激素的量从而改善不适症状的。同样,男性摄入大豆异黄酮也就不会有雌激素含量增加的风险。
  传言7:畸形植物是日本核泄漏惹的祸
  2013年7月,网上的一组图文被疯传,文章称,在日本多地出现了“巨大变异畸形农作物”:巨大的卷心菜、扭曲堆积样的番茄、重叠而生的向日葵……并认为这是福岛第一核电站2011年3月的核泄漏在农作物上的表现。
  荒诞指数:★★★★
  影响力:★★★★☆
  真相揭秘:发现巨大卷心菜、畸形番茄和双生向日葵的地区,分别是位于日本九州的大分市、本州中部的琦玉县和本州西北部的山形县。三者中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最近的山形县也有70公里的距离,而大分则更是远达近千公里。而福岛事故中,认为在20~30公里范围外,辐射水平已经接近通常水平,可以视作足够安全。而且,在核电站周边的安全区域,并未有发现更多畸形植物的可靠报道,因此也从侧面表明传言中的距离更远的畸形植物和核泄漏,并不存在直接联系。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病害都能造成果实和花的畸形,而核辐射仅仅是造成变异的一个方面。事实上,造成基因变异的主要方式,是由紫外线及天然射线造成的DNA损伤。而放射性核素造成的变异,除非是在人为的诱变试验场及核素极大量沾染区,否则和前者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因此看到畸形的果实和花朵就联想为“受到了核泄露的辐射”,多少有些杯弓蛇影。
  其实,传言的真相是这样的:一个人收集了这些巨大或畸形的植物,一个名为“福岛日记”的网站在报道时,给这些图片加上了“这是由于福岛核电站泄漏所造成的”的暗示。最后被其他国家的媒体转载报道后,核辐射就成了“罪魁祸首”。
  传言8:人有酸碱体质之分,只有呈弱碱性才健康
  呈弱碱性的体质才是健康的,应该用碱性食品去中和体内的酸性,改变亚健康状况。
  荒诞指数:★★★★☆
  影响力:★★★★☆
  真相揭秘:人的新陈代谢由无数生化反应组成,每一个反应都需要特定的酸碱环境。血液对生命活动的进行至关重要,其pH值非常精确地维持在7.35~7.45之间。超出这个范围,不管是低还是高,生命活动都将受到影响。7.35~7.45这个pH值范围属于“弱碱性”(pH7为中性,其值小的那头是酸性,大的那头是碱性),所以,如果说要维持人体体液的“弱碱性”,也没有什么不对。
  但人没有什么“酸碱体质”之分,所以吃“碱性食物”来维持“碱性体质”的说法,被医学界认为是伪科学。
  食品工程学博士、著名的科普作家云无心解释道,某些溶液对加入的酸碱有一定“缓冲”能力,这样的溶液被称为“缓冲溶液”。简单来说,就是加入的酸性物质变多时会被中和处理掉,同样碱性物质变多时,也会被中和处理掉。而血液就是这样一种缓冲溶液,它不停地循环,在肺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再加上肾脏会对血液进行过滤,不管是酸还是碱,含量高的,被肾滤去的就多。于是人体内部构成了巨大的缓冲能力,把血液的pH值控制在7.35~7.45这个精确的范围。不论我们吃什么食物,哪怕是连喝几瓶酸性饮料,也会被“缓冲”掉而不至于把血液变成“酸性”。   如果把食物烧成灰,再把灰溶解到水中,会发现有些溶液是酸性,有的是碱性。这也是营养界人士区分“酸性食物”、“碱性食物”的基础。实际上,这种区分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如上所述,不管是酸性食物还是碱性食物,在正常的饮食范围内都不会改变血液的酸碱性。
  传言9:自来水含中有避孕药成分
  中国是避孕药消费第一大国,不仅人吃,且应用于水产养殖等领域。避孕药污染环境可导致野生动物不育或降低再生能力。学者对饮水里雌激素干扰物研究发现,23个水源都含有,长三角最高。另外,雌激素作为持久污染物,一般水处理技术去不掉;人体积累,后果难料。
  荒诞指数:★★★★☆
  影响力:★★★★★
  真相揭秘:喝水也会导致不育不孕?这样的传言容易引起恐惧感,与人们对环保的关注产生共鸣,进而产生强烈的反响。
  “自来水中的避孕药”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专业说法应该称作“环境雌激素”,统称为内分泌干扰素。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孙成教授说,目前雌激素主要有六七种,其他一些浓度低效应小的有上百种。而且,环境雌激素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一般水源中的雌激素含量微乎其微。
  总的来说,自然环境中的雌激素含量是很低的。研究雌激素对动物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中,实验中使用的雌激素浓度,一般至少是环境水体中的几千倍。
  对于很多人担心的饮水对生育的影响,东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彭丹红回应道,避孕药中主要的避孕成分为乙炔雌二醇,每颗药的含量在20~30微克,通常还要连续服用才能达到避孕的效果。而水中的雌激素含量很低,根本没有避孕效果。目前医学界也在考虑环境因素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的风险,但没有证据证明环境中的雌激素会导致不孕不育。
  传言10: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
  最近,微信上流传这样一篇惊人文章:白米饭几乎不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只有淀粉,只有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垃圾食品的定义:高糖、高热量、低蛋白质、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纤维,而白米饭是最符合垃圾食品标准的食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一碗一碗吃着白白的米饭,相当于吃一碗一碗的糖……
  荒诞指数:★★★★★
  影响力:★★★★★
  真相揭秘:米饭的营养成分表显示:碳水化合物占70%~80%,蛋白质占8%~10%,脂肪占1%左右,此外米饭还含有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由此可见,米饭的营养成分并不单一,说“白米饭几乎不含蛋白质”,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营养科主任谭荣韶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白米饭,而是要注意粗细搭配,总的热量不超标。目前国内外营养学界均推荐饮食中蛋白质占10%~15%,糖分占55%~65%,脂类占20%~30%。正常人每天至少要吃150克糖分,因为糖分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若吃得不够,会导致肌肉、脂肪分解,令人越来越瘦。现在的人米饭吃得不多,问题是吃肉吃得太多,而很多人摄入糖分偏低,但仍然患上代谢综合征。另一方面,有的人不吃白米饭而改吃面食、水果,它们同样含有大量糖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表示,谷物外壳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我们在进行精细加工的过程中,大量营养素会流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白米饭“一无是处”,更谈不上是垃圾食品。
  作为米饭主要成分的碳水化合物,能够直接被身体消化、吸收,转换成能量,是被身体当成“燃料”直接使用的。碳水化合物除了供能,还参与构成细胞和组织,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能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性障碍。所以,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
  “事实上,谷类食物吃少了,反而会增加患上慢性病的风险。”马冠生表示,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对预防心脑血管、糖尿病和癌症有益。反之,若营养的基石不稳固,就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进而导致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细菌、病毒等。更重要的是,如果米饭吃得少了,而油脂或脂肪却吃得多了,反而容易引起血脂异常和肥胖等问题。
  碳水化合物并不是血糖的唯一来源,蛋白质和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糖异生途径也可转变为血糖。一个有力的例证是,近2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主食消费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糖尿病发病最高的城市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最少,所以传言中简单地将我国糖尿病增多,归因于米饭吃得多是不正确的。
其他文献
常常感觉疲倦、腰酸腿疼、注意力集中不起来,稍一运动就累得厉害,平时睡得挺多却不解乏,可是去医院做个全身体检却又无重大异常发现……很多人常常自问“我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如果生活中你总是感到疲劳,还不能通过充足的睡眠调理好,那你可能已经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简称慢疲劳)。国际医学界公认,慢疲劳的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持续或反复出现原因不明的严重疲劳,病史不少于6个月,且患者目前职业
期刊
那一年,我进人生命的低谷。最疼爱我的母亲离我而去,接着,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使  我被解雇,随后,更令我伤心的事发生了,妻子莱雅爱上别的男人要跟我离婚。我对生活彻底绝望。一天,看到空中飞机飞过的时候,一个想法闪过我的脑际。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驾驶飞机在蓝天上飞翔。我制定了一个“死亡计划”:学会驾驶飞机,然后买一架直升机,驾驶它寻找一处青山绿水之地坠落。我为这个计划颇为得意,立刻开始行动。  我在
期刊
1.立即离开生气的现场和激惹你生气的人,找个清静的地方去看书或做别的事。此谓“躲避法”。  2.找知心朋友或其他自己信赖的人,倾诉自己内心的不平,求得安慰、疏导与调节,就会加速消气的进程。此谓“宣泄法”。  3.到室外散步,到附近的公园遛遛,或听几首自己喜爱的歌曲,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心里的气自然会渐渐地消除。此谓“转移法”。  4.干脆立即从事自己心爱的技艺,唱一首卡拉OK,挥洒一幅书画
期刊
皮肤作为人体的器官之一,是人体的一部分,要保持良好的状态,首先要注意整体健康的保养,并加强局部皮肤的护理及正确使用护肤品等。  (1)保持精神愉快,思想开朗,坚持经常运动,增强体质,对防止皮肤的老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人在内外生活环境中取得和谐和统一。  (2)摄取充足和必须的营养物,饮食要多样化,避免偏食,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品。  (3)保证充足的睡眠,皮肤更新及呼吸的时
期刊
我老伴在退休后常常喜欢看书写字,但每次时间不超过30分钟就感觉到眼睛很疲劳,请问有什么办法缓解?  答:眼睛常感疲劳除了要常闭目养神之外,还可进行穴位按摩,加快眼睛的恢复进程。推荐以下几个穴位:  睛明穴 在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水晶体周围的肌肉负责调校对焦,肌肉太疲劳,就会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减弱。将掌与指互相摩擦至温热,以中指点压晴明穴,中指不离穴连按120次。可有效缓解眼睛的疲劳,更可防止近视、
期刊
多酚使人类更长寿  多酚是一大类天然存在的植物性成分,比如茶多酚就是其中一种。水果、蔬菜、咖啡、茶、坚果、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都含有多酚物质,目前已有超过8000种酚类成分被发现,且已知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最近,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营养》杂志,首次报道中老年人摄入富含多酚的膳食有助降低死亡风险。该研究对800多位意大利成人进行了长达12年的追踪观察,并通过膳食调查和尿液检测两种方法,来
期刊
1月7日清晨,香港影视界的传奇人物,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创办人,TVB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著名的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身为百岁传奇老人,邵逸夫的养生之道曾多次被媒体总结报道。诸如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每天晚上睡5个小时,中午睡1个小时,年过百岁仍坚持工作;每天口含1片人参,吃饭追求营养均衡原则;每天早上练45分钟气功;每天读报1小时左右,每年出门
期刊
老年性痴呆发展为全球“流行病”  全球老年性痴呆患者人数在过去3年里增长了近1/4。一项新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全球有4400万老年性痴呆患者,比3年前增加了22%。据德国《世界报》网站报道,发布该研究报告的国际阿尔茨海默氏病联合会估计,到2050年全球老年性痴呆患者人数将增加2倍,增加到1.35亿人。仅欧洲的患者就将达到1600万。  国际阿尔茨海默氏病联合会负责人马克·沃特曼说,该病是一种“流行病
期刊
蓝莓能调节肠道菌群  蓝莓有改善大脑健康、减少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健康等作用。近期意大利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蓝莓还可改善免疫力。研究人员将年轻志愿者随机安排每天摄入含有25克蓝莓粉的果汁饮料或安慰剂。6周后,蓝莓组受试者肠道中特定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增长,这种双歧杆菌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肠道不适的作用,而对照组中该双歧杆菌的数量则轻微下降。蓝莓能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被认为与花青素
期刊
据俄罗斯RT电台报道,俄罗斯多名科学家近期呼吁为转基因食品设10年禁令,以便彻底研究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强调这种查验非常重要。  俄罗斯国家基因安全协会副总裁伊琳娜·厄尔马科娃说:“在未来10年,对转基因食物进行强制禁令很有必要。如果转基因食物被禁止,我们就能进行试验、测试以及找到新的研究方式。”  有关转基因食物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不足,无法支持将其大规模引入市场。此外,大部分研究证明,转基因
期刊